精神症状
医学名词
精神症状指一个人开心的时候,会愉快地与他人说笑,展露娱快的表情。而当一个人伤心忧郁的时候,会哭,表现消极。同样,异常的精神活动会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基本介绍
指异常精神活动通过外界行为的变现和表达。
判断
是否精神异常
纵向比较
一个人以前活泼开朗,沉默压抑,表现出了很大的改变,应引起注意,
横向比较
与正常人比较。例:一位患者说:“看到自己家的房顶上有一闪光的十字架及一具可怕的骷髅,他们在寻找死亡女神和希望女神。”而正常人在他家则不会观看到此种景象。
分析判断
应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我们必须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减少犯错误。
特点介绍
每一精神症状均有明确的定义。
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使其消失。
3,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4,症状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检查注意事项
1,是否存在精神症状,且确定存在哪些症状。
2,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评定其严重程度。
3,分析各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哪些是原发的,哪些是继发的,有可能与原发的精神症状存在因果关系。
4,应重视各精神症状之间的鉴别,减少疾病的误诊。
5,学会分析和探讨各种精神症状发生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
建议
针对精神病症状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精神病症状为你解答如下:
(一)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定义精神疾病流行病学(psychiatric epidemiology)是在临床医学中的精神病学领域里,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方法,从患者个体的诊治,扩大为对精神障碍及与精神健康有关的状态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治、预防及预后等临床规律,并着重对群体的特性进行研究;从而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精神疾病及促进健康的对策和措施,并通过科学的设计、测量和评价方法评价其效果的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体系。
(二)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流行病学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其研究内容已经从传染病和急性病扩大到非传染性和慢性病,以及人群的健康问题。而精神病学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临床精神疾病患病个体的诊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本质,就需要将研究范围由患病的个体扩大到患病的群体,并且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精神疾病联系起来。因此,精神病学的研究自然要应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这就形成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这一门交叉学科。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端倪可追溯到19世纪初期,当时欧洲一些国家为了估计建造精神病院的数量而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人口学调查。
至19世纪末,由于多种契机,如一些欧洲国家为社区精神病患者提供照顾进行立法而需要了解精神病人的数量、病情及其需求,一些精神科医生应用医学遗传学的理论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家谱而需要对社区人群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以及方法学的改进使研究结果更为真实可靠,促使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得以发展。美国的社会精神病学家Dohrenwend等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本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此期间的研究方法仅是利用病历资料和主要知情人来确诊精神病患者。
第二阶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末,此期间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社区样本的全部对象直接交谈来确诊病例。
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初开始至今,在遗传学、精神药理学、精神生物学,特别是精神病理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下,随着方法学的日趋完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有了飞速的发展。这一阶段对精神疾病的研究,由于改进了抽样方法,发展了有良好效度信度的精神疾病的筛查工具,使用统一的分类和诊断标准,采用标准化的精神现状检查工具等,因而达到了满意的一致性要求,能够更加客观地提供在一定范围内精神疾病的分布特点,对精神病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推动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发展。
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
2。环境因素。
参考资料
精神病症状.39健康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3 15:32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判断
特点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