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
颈动脉、
脑动脉、
肾动脉等)较易受到病变影响。多数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高发,表现为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渐升高,特别是在49岁之后明显加快,并且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病因
动脉硬化是一种缓慢的进行性疾病,可能早在童年时就开始了。动脉硬化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表明,此病是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被称为
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
其他因素
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大、中动脉,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血管狭窄,累及不同器官时可出现相应的缺血症状,如头晕、头痛、胸闷、胸痛、腹痛、
顽固性高血压、下肢坏疽等。
就医
中老年、吸烟、体力活动少、肥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代谢性疾病,或有相关家族史者,建议做颈动脉超声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动脉硬化。对于已有器官发生了缺血改变症状的患者应尽快就诊,进一步检查,及时治疗。
就诊科室
若有危险因素,但尚无器官缺血症状,可前往全科门诊或心血管内科就诊,进行动脉硬化筛查及慢性代谢病长期管理。
若有明显器官缺血症状,可前往相应科室就诊。如
胸闷、
胸痛,前往
心内科;若头晕、眩晕、晕厥、头痛,前往
神经内科;若下肢疼痛、
间歇性跛行时,前往血管外科;若腹痛、腹胀时,前往消化内科等。
相关检查
鉴别诊断
动脉硬发生在不同部位,需要和不同的疾病进行鉴别,具体请见下表。
治疗
大部分动脉硬化发展缓慢,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干预危险因素,保护器官免受损害。有关器官受累后,则按照相应疾病的防治方法规范治疗。
急性期治疗
当动脉硬化斑块突然破裂,并继发血栓,可导致供血器官急性血流中断,出现
急性心肌梗死、
脑梗死、肠坏死、下肢坏疽等,需及时医院就诊,行溶栓、支架植入术或冠脉搭桥手术(旁路移植术)、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等治疗,必要时开腹或截肢手术等。
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的改善,积极控制各个危险因素。
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防止血管阻塞性病变的发展,用于预防冠心病和脑动脉血栓栓塞。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和出血。
部分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可进行溶栓治疗,如尿/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部分患者需使用用抗凝药物。抗凝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缺血和出血事件的风险以及伴发疾病来制定治疗策略,常用的有
肝素、
低分子肝素、
华法林、达比加群、
利伐沙班等。
目前首选为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有血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或肌肉不适等,应定期复查血脂、肝功能、肌酸肌酶。
能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预防和减少心绞痛发作。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起到改善心脏重构、改善预后的作用。
冠心病心绞痛时应用血管扩张药,主要为硝酸酯类制剂,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还能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主要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心率增快等。
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病变严重,特别是冠状动脉、主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出现明显管腔狭窄或闭塞,可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如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PTA)、
支架植入术、旁路移植术等。
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是目前常用治疗动脉硬化等各类血管狭窄疾病的微创介入疗法。患者术后仍需坚持药物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取患者本身的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到达远端血管,以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术后需坚持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预后
本病的预后随病变部位、程度、血管狭窄发展速度、受累器官受损情况和有无并发症而不同。病变涉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动脉,预后不良。
并发症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