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免疫”原由
拉丁字“immunis”而来,其原意为“免除税收”(exceptionfromcharges), 也包含着“免于疫患”之意。免疫学是研究
生物体对
抗原物质
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医学科学。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也是对抗原物质进行识别和排除的一种生物学过程。
定义
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这种生理功能对机体有益,可产生抗感染、抗肿瘤等维持机体
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当免疫功能失调时,也会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应和结果,如引发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等。
发展简史
起源
免疫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免疫学的发展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不断创新的结果。一般认为免疫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即经验免疫学时期、
经典免疫学时期、
近代免疫学时期和
现代免疫学时期。
经验时期
早在公元 11 世纪,中国医学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人
痘苗,即用人工轻度感染的方法预防
天花。在明代
隆庆年间(1567 ~ 1572),人痘苗已在中国广泛应用;至 17 世纪,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引起邻国的注意,先后传入
俄国、朝鲜、日本、
土耳其、英国等地,进而使人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得以推广和验证。此即经验免疫学时期。它是人类认识机体
免疫性的开端,为以后英国医生Jenner (琴纳)发明牛痘苗奠定了基础。该时期发现了免疫现象,对医学实为一项伟大贡献。
经典时期
18 世纪至 20 世纪中叶为经典免疫学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对
免疫功能的认识由人体现象的观察进入了科学实验时期。在此期间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
牛痘苗的发明
牛痘苗的发明是继人痘苗之后免疫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是由英国医生 Jenner 在观察到患过牛痘的挤奶女工,不再患天花的事实后,通过长期研究的
科学成果。该疫苗给人体接种后,只引起
局部反应,并不造成严重损害,但能有效地预防天花。它不仅弥补了人痘苗的不足,而且可在实验室大量生产。因此很快地代替了人痘苗,被医学界所接受。
19 世纪末,随着
微生物学的发展,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Pasteur)和德国
细菌学家科赫(Koch)在创立了细菌
分离培养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地科学研究,利用物理、化学,以及
生物学方法获得了
减毒菌苗,并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Pasteur 以高温培养法制备了
炭疽疫苗,用
狂犬病毒在兔体内经连续传代制备了
狂犬病疫苗。这些
减毒疫苗的发明不但为实验免疫学打下了基础,也为疫苗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
抗体的发现
1890 年德国学者 Behring (贝苓)和日本学者北里用
白喉外毒素
免疫动物时发现,在被免疫的动物血清中有一种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质,称为抗毒素。将此
免疫血清被动转移给正常动物,使后者获得了中和外毒素的能力。同年 Behring 又与 Kitasato 将
白喉抗毒素正式用于白喉的治疗,开创了
人工被动免疫疗法之先河。为此, Behring 于 1901 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后来,人们相继发现了
凝集素、
沉淀素等能与细菌或细胞
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统称为抗体;而将能引起抗体产生的物质称为抗原,从而确立了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补体的发现
1894 年, Pfeiffer 发现了免疫
溶菌现象。他将
霍乱弧菌注射到已被该菌免疫的
豚鼠腹腔内,发现新注入的霍乱弧菌迅速溶解。此外,取细菌免疫血清与相应细菌注入正常豚鼠腹腔也可得到同样结果。Bordet 将新鲜免疫血清加热 30 分钟后,再加入相应细菌,发现只出现
凝集,丧失了
溶菌能力。据此认为,免疫血清中可能存在两种与溶菌有关的物质,一种是对
热稳定的物质即抗体,其能与相应细菌或细胞特异性结合,引起凝集;另一种是对热不稳定的物质,称之为补体,它是正常血清中的成分,无特异性,但具有协助抗体溶解细菌或细胞的作用。
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在抗毒素发现以后的 10 年中,建立了许多体外检测抗原、抗体的血清学方法如凝集反应、沉淀反应、
补体结合反应等,为传染病的诊断和
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重要手段。
在抗原和抗体概念确立后,人们对其
理化性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基础等问题产生了兴趣。20 世纪初, Landsteiner 等应用
偶氮蛋白的人工结合抗原,即以芳香族有机化学分子偶联到蛋白质分子上形成的抗原,研究
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从中认识到,
抗原特异性实际上是由一些
小分子的结构及
构象决定的,进而提出了关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格子学说,从理论上解释了
血清学反应现象。20 世纪 30 年代, Tiselies 和 Kabot 建立了血清电泳技术,证明抗体是
丙种球蛋白,并利用分离、
纯化抗体的方法对抗体分子的
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Grubar 等人建立了
免疫电泳技术,发现了抗体分子的不均一性的本质,从而使抗体分子与结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1897 年, Ehrlich 提出关于抗体产生的学说,即
侧链学说。他认为抗毒素分子存在于细胞表面,当外毒素进入机体与其结合后,可刺激细胞产生更多的抗毒素分子,由细胞表面脱落入血。该学说当时未被免疫学界接受。20 世纪 30 年代 Haurowitz 和 Pauling 等先后提出
抗体生成的直接
模板学说和间接模板学说,他们均认为抗原决定了抗体的特异结构,否认抗体产生细胞的膜上具有识别抗原受体。这种只片面强调抗原对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忽视机体
免疫系统对
抗原识别的本质的理论,违背了免疫反应的基本规律,阻碍了抗体生成研究的过程。直到
细胞系选择学说提出后,才使免疫学有了新的进展。
对机体保护性免疫机制的探讨
19 世纪末,对机体保护性免疫机制的探讨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此期间形成两大学派。一为以 Metchnikoff 为代表的细胞免疫学派,该学派认为
抗感染免疫是由体内的
吞噬细胞所决定;一为以 Ehrlich 为代表的体液免疫学派,该学派认为血清中的抗体是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因素。它们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但每一学派都仅仅反应了复杂免疫机制的不同侧面,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直至 1903 年, Wright 和 Douglas 在研究吞噬现象时,发现血清和其它体液中存在一种物质(
调理素),能大大增强
吞噬作用,从而初步将两大学派统一起来,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机体的免疫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近代时期
20 世纪中叶至该世纪 60 年代期间,为近代免疫学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冲破了抗感染免疫模板学说的束缚,对生物体的
免疫反应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使免疫学开始研究生物问题,出现了全新的免疫学理论。因此,这一期实际上是
免疫生物学时期。在此期间获得的主要成就包括:
Koch 在用
结核杆菌给患者
皮下注射,试图进行
免疫治疗时发现,在注射局部出现
组织坏死现象,称为 Koch 现象。该现象具有特异性。Chase 等对 Koch 现象进一步深入研究,他们以致敏豚鼠血清转移给正常动物,未能引起结核菌素反应;而用其淋巴细胞转移则引起了阳性反应。从而证明了结核菌素反应不是由抗体,而是由致敏淋巴细胞引起,机体的免疫性不仅仅只有体液免疫,也可形成细胞免疫。
1945 年, Owen 发现
异卵双生的两头小牛体内有两种血型红细胞共存,称其为血型细胞相嵌现象。由于不同血型细胞天然存在于同一机体内不引起
免疫应答故又称为天然耐受。此后, Medawar 等在新生期
小鼠体内成功地进行了人工诱导异己抗原耐受实验,揭示了体内处于
发育阶段的
免疫细胞无论接触
自身抗原还是异己抗原,均可导致对相应抗原的耐受。
三、细胞系选择学说的提出
1958 年,
澳大利亚免疫学家 Burnet 在 Ehrlich 侧链学说影响下,提出细胞系选择学说。该学说阐明了抗体产生的机制,并对诸如抗原识别、
免疫记忆及
自身耐受与
自身免疫等许多重要免疫生物学现象作了解释,大大促进了现代免疫学的发展。该学说基本观点为① 认为机体内存在识别不同抗原的多种细胞系,每一细胞系的
细胞表面表达识别相应抗原的同一受体;② 抗原进入机体后,选择性地与具有相应
受体细胞系的细胞作用,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成
效应细胞或
记忆细胞;③
胚胎期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细胞与自身抗原接触后可被破坏、排除或处于
抑制状态;④ 免疫细胞可
突变形成与自身抗原反应的细胞系,导致
自身免疫病。
四、免疫学技术的发展
在此期间,免疫学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建立了
间接凝集反应和
免疫标记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免疫学
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现代时期
现代免疫学时期指 20 世纪 60 年代到当下。在这一时期,确认了
淋巴细胞系在免疫反应中的地位,阐明了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对
免疫系统特别是
细胞因子、
粘附分子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从分子水平对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类别转化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一、免疫系统的研究
1957 年 Click 发现摘除鸡
法氏囊,可引起抗体产生缺陷。认为法氏囊是抗体产生细胞存在的主要场所,并将产生抗体的细胞称为 B 细胞。Miller 和 Good 通过在
哺乳类动物体内进行早期胸腺摘除,导致细胞
免疫缺陷和抗体产生严重下降,证明了存在于胸腺的
免疫细胞主要执行细胞免疫,称之为 T 细胞。1969 年 Claman 和 Mitchell 等提出了 T 细胞亚群的概念。此后,人们进一步证实了经胸腺和法氏囊分化、成熟的 T 、 B
淋巴细胞在外周淋巴组织的分布,以及 T 、 B 细胞在抗体产生中的
协同作用,从而建立了免疫系统的
组织学和细胞学基础。
二、抗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0 世纪 60 年代, Porter 用
木瓜蛋白酶水解抗体,获得了
抗体活性片段(Fab)和可结晶片段(Fc)。用
化学还原法证明抗体是由
多肽链组成,并以抗原
分析法证明了抗体分子的不均一性。此后,人们统一了抗体
球蛋白名称,并建立了
免疫球蛋白的分类。
1972 年, Jerne 提出
免疫网络学说。该学说认为:抗体和
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存在独特性,在抗原进入前,抗体处于相对
稳定状态,当抗原进入机体后,使这种平衡被打破,导致特异性抗体产生,当后者达到一定量时,可引起
抗独特型抗体产生。由此可见,在同一机体内一组抗体的独特型决定基可被另一组抗独特型抗体
分子识别;而一组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可被另一组淋巴细胞表面抗独特型
表面受体所识别,这样在淋巴细胞和抗体之间就形成了独特型 - 抗独特型免疫网络。
网络学说探讨了免疫
调节机制,提出由抗原刺激引起的免疫应答不是无休止地进行,而是受独特型抗体的制约,籍以维持机体的生理稳定和平衡。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 Dreyer 和 Benner 等曾提出一种假设,认为编码
免疫球蛋白(Ig)
肽链的基因是由两种基因组成。在胚胎期,它们彼此分隔存在,在 B
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重排和拼接在一起。日本学者
利根川进等应用
分子杂交技术克隆出编码 Ig 分子 V 区和 C 区基因,并应用
cDNA 克隆探针证明了 B 细胞在分化发育过程中编码 Ig 的
基因结构,进而阐明了
抗原结合部位多样性的遗传控制。
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膜分子研究是近 20 年来免疫学研究的热点。
最初人们从
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细胞因子进行功能和结构的研究,相继发现了
白细胞介素(
IL) 、
干扰素(IFN) 、
肿瘤坏死因子(TNF) 、
集落刺激因子(CSF) 等细胞因子,对其生物学功能、作用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
基因工程技术,可
大批量生产细胞因子,促进了细胞因子在临床治疗和
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免疫细胞膜分子种类很多,主要包括 T 、 B 细胞
抗原识别受体(TCR / BCR)、主要
组织相容性抗原、
白细胞分化抗原(CD) 、促
分裂素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
免疫球蛋白受体,以及其它受体和分子。在20 世纪初,人们发现,不同种属或同种不同个体间进行正常组织或
肿瘤移植时出现的
排斥反应是由
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分子(
MHC Ⅰ/Ⅱ类分子)决定的。此后,人们又注意到 T
细胞识别抗原时,存在 MHC 的限制性即 T 细胞抗原受体 (TCR) 在识别异己抗原时,同时识别自身 MHC 分子。
人们对白
细胞分化抗原 (CD) 的大量研究,揭示了 T 细胞亚群的功能、细胞激活途经和膜信号的
转导及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等机制。此外,在研究
细胞毒性T 细胞(
CTL)杀伤作用时,发现 CTL 表达的 FasL 可与靶细胞表达的 Fas 结合,引起靶细胞内半胱天冬
蛋白酶(caspsase)级联活化,裂解 DNA ,导致靶细胞死亡称为
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或
细胞凋亡(apoptosis)。
1975 年 Kohler 和 Milstein 发明
杂交瘤技术。他们将小鼠
骨髓瘤细胞和经
绵羊红细胞(SRBC)致敏的 B 细胞在体外进行融合形成杂交瘤(
hybridoma)。这种
杂交瘤细胞既保持了骨髓瘤细胞大量无限制生长繁殖的特性,又具有合成和
分泌抗体的能力。应用该技术可产生均一的、只针对单一
抗原决定基的抗体,称为
单克隆抗体(McAb)。McAb 具有纯度高、特异性强、可大量生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
血清学诊断、免疫细胞及其它组织
细胞表面分子的检测,并通过与核素、各种毒素或
药物化学偶联进行肿瘤
导向治疗研究。
将
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免疫学研究也是一项突破性成就。利用
分子杂交技术和
分子遗传学理论制备的
基因工程抗体如完全
人源化抗体、
单链抗体及
双特异性抗体等较 McAb 更具优越性。20 世纪 80 年代,分子杂交技术就被用于研究免疫球蛋白分子、 T 细胞
受体分子、补体、
细胞因子,以及 MHC 分子等的基因结构、功能及其表达机制。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的
聚合酶链反应(
PCR)是一种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应用该技术制备
重组疫苗、 DNA 疫苗及
转基因植物疫苗,为
免疫预防开辟了崭新的前景。而利用
基因工程制备重组细胞因子的广泛开展,已取得了较大的
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免疫学成就
免疫功能
现代免疫学认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对抗原刺激的应答,而免疫应答又表现为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排除非己的能力。免疫功能根据
免疫识别发挥作用。这种功能大致有:对
外源性异物(主要是传染性因子)的
免疫防御;去除衰退或损伤细胞的免疫,以保持自身稳定;消除突变细胞的
免疫监视。
只有
免疫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发挥相应的作用和保持相对的平衡,机体才能维持生存。如果免疫功能发生异常,必然导致机体平衡失调,出现免疫
病理变化。
免疫系统在发挥免疫功能的过程中,识别是个重要的前提。一切生物都具有这种能力。
单细胞生物只具有分辨食物、入侵微生物和本身细胞成分等低级的识别功能。
脊椎动物的机体免疫系统逐渐完善,不仅具有完整的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而且
免疫活性细胞还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和
淋巴因子,从而准确地识别自己,排除异物以达到机体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这对保护自己、延续种族和
生物进化都有重大意义。高等生物的免疫系统充分发展,它对内外环境的各种抗原异物刺激既表现出多样性和适应性,又表现出特异性和回忆性,这对生物的进化过程、生物种系的生存和适应具有
重大影响。
免疫功能是
免疫系统在识别和清除“非己”抗原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生物学作用的总称。主要包括:
1.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defence)
是机体排斥外来
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正常时可产生抗感染免疫的作用,防御功能过强会产生
超敏反应,过弱则产生免疫缺陷(后两种情况均属异常反应)。
正常时:机体
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
血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对自身成份保持免疫耐受
3、免疫监视
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和病毒干扰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作用。
丧失:机体突变细胞失控,有可能导致
肿瘤发生;或出现病毒的
持续感染。
免疫病
免疫性疾病是
免疫调节失去平衡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而引起的疾病。广义的免疫性疾病还包括先天性原因或后天性原因导致的
免疫系统结构上或功能上的异常。其中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对自身机体的成分发生免疫反应,造成损害而引发的疾病。在某些因素影响下,机体的组织成分或免疫系统本身出现了某些异常,致使免疫系统误将自身成分当成外来物来攻击。这时候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机体自身一些成分的抗体及活性
淋巴细胞,损伤破坏自身组织脏器,导致疾病,如: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症、
强直性脊柱炎等。
数据显示,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
患病率为0.24-0.3%,女性多于男性,约2-3:1,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40-60岁最多。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复发作。初期表现为
关节肿痛,继而软骨破坏、
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可能导致
关节僵直、畸形、功能障碍,致残率较高。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
中轴骨骼(脊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累及其他组织,如心脏、眼部、肺部等。该病具有高致残性,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造成
脊柱强直、
驼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我国有超过500万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其中大部分为20-30岁年轻人,男性多于女性。
发展应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免疫学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有了很大进展。防治传染病的生物制品不仅满足国内的需要,而且支援其他一些国家。21世纪初期研制的新疫苗如化学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等,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已经消灭天花,并且基本上消灭和控制了
人间鼠疫和真性
霍乱等烈
性传染病。
脊髓灰质炎、
麻疹、白喉、
百日咳、
破伤风等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已经大大降低。
现代免疫学逐步发展成为既有自身的
理论体系、又有特殊
研究方法的独立学科。它为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手段。
早在20世纪初,人们已经利用免疫学来区分人类的血型。
植物分类学很早就应用免疫学的方法。在研究植物和动物的毒素时也采用了免疫学技术。例如,1889~1890年,人们用免疫学
技术研究白喉毒素和
破伤风毒素,随后又用它来研究
植物毒素,如
蓖麻毒素、
巴豆毒素和
动物毒素中的蛇毒、
蜘蛛毒。另外,人们很早就利用沉淀反应鉴别动物的血迹。21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一些新技术,如
放射免疫、
免疫荧光和酶免疫等,都为生物学提供了实用的研究手段。
2011年8月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网站上的一则消息称:麻省理工学院
林肯实验室科学家托德·瑞德从细胞自身
免疫系统获得了灵感,开发出了一种名为DRACO的药物,称其为一种能治疗几乎所有
病毒性感染的新药。当
病毒感染细胞时,病毒会通过其特殊的机制,创建大量的病毒副本。在这个过程中,病毒会产生一长串
双链RNA(
dsRNA),这种RNA在人类和其它动物的健康细胞中并不存在。作为对病毒感染自然防御的一部分,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能够控制
双链RNA,防止病毒的
自我复制。但不少病毒则更胜一筹,能够阻断这一防御过程。瑞德的
解决方法是,同时使用双链
RNA结合蛋白和另外一种蛋白,启动“细胞自杀程序”,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因此从理论上讲,它应该对病毒都有效。如果这种新药真正获得成功,将是免疫学的一大进步。
近年,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出现,成为免疫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对各种
免疫细胞及其它组织
细胞表面分子的检测,这对免疫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分类及研究各种膜表面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单克隆抗体是继
重组蛋白后
生物医药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疾病治疗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被成功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多种疾病,成为
生物制药的最大产品类别,如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用于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学检测
1. 体液免疫测定主要利用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外发生
特异性结合,并在一些
辅助因子参与下出现反应,从而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测知未知抗体或抗原。此外,尚包括检测体液中的各种可溶性
免疫分子,如
补体、
免疫球蛋白、循环复合物、
溶菌酶等。
2. 细胞
免疫测定法是根据各种
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
K细胞、
NK细胞及
巨噬细胞等)表面所具有的独特标志和产生的
细胞因子等,测定各种免疫细胞及其
亚群的数量和功能,以帮助了解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
颗粒性抗原(细菌或
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
电解质参与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之为凝集反应。
(1)
直接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
直接结合所产生的凝集现象,前者多为
细胞表面的结构成分,如细菌或红细胞的
表面结构抗原。⑴
玻片法:多用于抗原的定性检测。⑵试管法:多用于抗体的定量检测。
(2)
间接凝集反应。将
可溶性抗原吸附于载体颗粒(如乳胶颗粒、红细胞等)的表面,称之为致敏颗粒。当致敏颗粒与相应抗体结合,即可出现凝集现象。这个反应常用于测定细菌性抗体、
病毒性抗体、
钩端螺旋体和
梅毒螺旋体抗体及某些
自身抗体(如
抗核抗体、抗肾抗体、
抗甲状腺抗体等)。
根据凝集反应的原理,还有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反向间接
凝集试验、
协同凝集试验等。
可溶性
抗原(
外毒素、血清、细菌培养的滤液、
组织浸出液等)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电解质参与下,形成
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沉淀反应的抗原多为多糖、
类脂、
蛋白质等。
(1)
单向扩散试验。这是一种抗原定量试验,是可溶性抗原在含
抗体的琼脂介质中扩散的沉淀反应。此法常用于检测
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各成分的含量。
(2)
双向扩散试验。这是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在琼脂介质中
相互扩散的沉淀反应。本法常用于定性试验,如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
甲胎蛋白、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
单克隆抗体技术(3)
对流免疫电泳。
对流电泳是一敏感快速的检测方法,即在电场作用下的
双向免疫扩散。此法常用于检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甲胎蛋白等。
特异性抗体可抑制相应
抗原物质的活性,抗体使相应抗原的毒性或
传染性消失的反应为中和试验。例如
抗毒素中和外毒素的毒性,病毒的
中和抗体可使病毒失去
感染性等。诊断
风湿热的抗
链球菌溶血毒素“O”试验也为一种中和试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一种溶解人、兔红细胞的溶血毒素“O”,该毒素的溶血毒性可被抗溶血毒素“O”抗体所中和而不出现溶血。试验时将病人血清与溶血毒素“O”混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加入人红细胞,红细胞不被溶解为阳性反应,表示病人血清中存在抗溶血毒素“O”抗体。血清
抗体效价达400单位以上时提示患者曾感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助于风湿热的诊断。
是应用
荧光素染料(如
异硫氰酸荧光黄等)来
标记抗体,但不影响其活性,此种抗体称
荧光抗体。用已知种类的荧光抗体浸染待检的含有抗原的细胞或组织切片,如有相应抗原存在,则抗原即与此种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而粘着在细胞上,不易洗脱,在
荧光显微镜下成为发出荧光的可见物,可达到诊断或定位的目的。包括直接法和
间接法。
本法的原理是利用酶(常用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以测定被检标本中有无相应的抗原或抗体。有间接法、双抗体法、竞争法三种。
免疫印迹或免疫
转印技术(immunoblotting或Westernblot)是Southern(1975)在
创建的DNA印迹术(Southernblottin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免疫生化技术。
近代免疫学广泛采用了
细胞生物学、免疫血清学、
免疫标记、免疫组化等多方面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了一系列细胞免疫
检测技术,用于检测各类
免疫细胞的表面标志(包括抗原及受体)、细胞的活化、增殖、吞噬、杀伤功能、各种细胞因子的活性或含量等方面。这些技术为深入研究和认识机体
免疫系统的生理、病理改变,阐明某些疾病的
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提供了有用的手段。随着
细胞免疫学的迅猛发展,时有新的细胞免疫检测技术出现。二十一世纪初期,新发展的项目集中在对有关细胞因子以及
细胞受体方面的检测。
人类
淋巴细胞在体外与
特异性抗原(如
结核菌素)或非特异性
有丝分裂原(如
植物血凝素,PHA)等一起孵育,T细胞即被激活而向
淋巴母细胞转化。T细胞转化过程可伴随有
DNA、
RNA、蛋白质的合成增加,最后导致
细胞分裂。在
光学显微镜下可计数转化后的淋巴母细胞数,也可用
氚标记的
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正在分裂的淋巴细胞,用
液闪测定仪来确定掺入量以确定淋巴细胞转化率。2000年开始出现一种不用同位素,又可用仪器测量的淋巴
细胞增殖反应的检查法,称为MTT检测法。MTT是一种甲氮唑盐,它是细胞
线粒体脱氢酶的底物,细胞内的酶可将MTT分解产生蓝黑色成分。该产物的多少与
活细胞数成正比,结果可用
酶标仪(595nm)测量
光密度,作为
MTT法的指标。
人类T
细胞表面有羊细胞受体(CD2)能与羊红细胞结合形成玫瑰花样结构。即将
分离液分离出的外周的单个核细胞悬液与羊红细胞在体外混合,经37℃培养5~10分钟
后放4℃过夜,取细胞悬液计数,
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约70%~80%
淋巴细胞结成花环即为T细胞,此法可用来分离T细胞。
Tc细胞、NK细胞、
LAK细胞、
TIL细胞等对其
靶细胞有直接的
细胞毒(杀伤)作用。
抗体制备
常用的检测方法是51Cr(
铬)释放法,将51Cr-
Na2CrO4盐水溶液与靶细胞(不同的细胞需不同的靶细胞,如NK细胞的靶细胞为K562),于37℃培养1小时左右,51Cr即进入靶细胞,与
胞浆结合,洗去游离的51Cr后,即可得到51Cr标记的靶细胞,将待测细胞毒的细胞与51Cr标记的靶细胞混合(比例约为50:1或100:1),靶细胞杀伤越多,释放到
上清液中的游离51Cr就越多,且不能再被其他细胞吸收,用
γ射线测量仪检测上清液中的cpm值,可计算出待检细胞杀伤活性高低。细胞毒的检测对
肿瘤免疫有较大价值。
5.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
将中药(10%
斑蝥)
乙醇浸出液浸渍的滤纸(1cm2大小)置于
受试者前臂屈侧皮肤上,4~5小时后取下滤纸。48小时内皮肤局部可水泡,内含巨噬细胞。取水泡液0.5ml加鸡
红细胞悬液0.01ml,37℃经30分钟后作
涂片、染色与镜检,计算吞噬
百分率及每个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
平均数。本试验有助于
肿瘤病情及疗效的观察。
6.移动抑制试验。
致敏淋巴细胞与其特异性抗原再次接触时,可以产生
移动抑制因子(MIF)。这种因子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和
中性粒细胞的移动,使之定位于局部而增强其免疫作用。本试验用来观察受检者
淋巴细胞在体外受特异性抗原刺激后,有无MIF产生,以测定机体对某种
抗原的特异性细胞
免疫反应的功能。
时间分辨荧光测量技术(time-resolvedfluorometry,TrF)是一项新型的超微量非
放射性分析技术。该技术的
敏感性和特异性与
放射性核素测量技术相仿,但无放射测量的弊端,故问世虽短,进展却极为迅速,有取代放射测量之势。
细胞因子的检测,2005年起在中医临床及实验室中已广泛应用。
9.细胞受体的检测。
受体是
细胞表面标志之一,通过对受体的检测,可以了解细胞的功能,并为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分支学科
从实质上说,现代免疫学不过是
生物医学的一个分支。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本身又派生出许多独立的分支学科,例如,与现代生物学有密切关系的
分子免疫学、免疫生物学和
免疫遗传学,与医学有密切关系的免疫血液学、
免疫药理学、
免疫病理学、生殖免疫学、
移植免疫学、
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临床免疫学等。
21世纪初期我们对免疫学的研究已经达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人们正在努力探讨生物的基本生理规律——免疫的自身稳定机制。医学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如自身免疫、超敏反应、
肿瘤免疫、
移植免疫、
免疫遗传等,必将得到更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