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电科院)成立于1951年,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机构。
历史沿革
创建初期
1951年7月,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中心试验所建立。
1955年9月,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中心试验所改建为技术改进局。
1964年8月,发展为电力科学研究院。曾隶属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水利电力部和能源部。
1978年,研究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5年,研究院成立研究生部。
1998年3月,电力工业部撤销,电科院隶属国家电力公司。
1999年6月,经上级批准,院调整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开拓发展
2001年10月,院完成各项企业登记注册手续,从法定程序上正式转制为科技型企业。
2002年12月,国家电网公司挂牌成立,中国电科院成为国家电网公司全资子公司。
2006年4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电普瑞科技集团正式成立。
2007年7月,“电网安全与节能实验室”被批准为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8年5月,原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与原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合并重组整合为新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6月,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重组整合实施方案。7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与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并成立“联合信息技术实验室”。
2009年8月,上海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智能电网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上海举行。
2010年7月,国家电网计量中心正式获得“国家电能表型式评价实验室(电力)”的授权。11月,当选位IERE董事会成员。
2011年,“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作为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加入中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电力系统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通过验收。
2012年2月,研究院通过2011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复审,取得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为三年。9月24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2012年度企业信用评价工作会议上,中国电科院获评AAA级企业信用。
2013年11月,研究院获得国际风电检测机构组织MEASNET资质,正式成为MEASNET会员。12月,研究院代表国家电网公司成为沙漠行动计划组织股东之一。
2014年12月,研究院取得电力工程调试特级资质,业务范围由原来可承担750KV及以下电网工程调试业务扩大到可承担各种规模的电网工程调试。
2016年12月,由中国电科院与法国电力集团研究总院合作成立的“先进配电技术联合实验室”在中国电科院正式挂牌。
2017年1月,研究院葡萄牙研发中心参与申请的欧盟地平线2020项目(H2020)“海洋大数据——用于海洋能利用的海洋信息开发”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成功立项。
2023年6月,记者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自主研发的首个基于云架构的省间电力现货市场技术支持系统日前正式投运。12月,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联合成立电力卫星应用中心。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6年10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共有直签员工1827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76%,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比达71%。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其中双聘院士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人,中央直接联系的专家3人,“万人计划”人选1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领军人才8人,国家电网公司专业领军人才23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64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后备77人,院首席技术专家2人,院高级技术专家6人,院优秀技术专家28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专职)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超(专职)、郭剑波(专职)、陈予恕(聘)、薛禹胜(聘)、潘垣(聘)、雷清泉(聘)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汤涌、白晓民、周京阳
科研部门
截至2016年9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设有18个管理部门、17个业务部门(其中10个研究所)、3个支撑部门;拥有7个国家级实验室、3个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10个国家电网公司级实验室、10个院级实验室;建成了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国家电网计量中心。
业务部门
电力系统研究所、高电压研究所、电力自动化研究所、继电保护研究所、输变电工程研究所、信息通信研究所、计量研究所、配电研究所、用电与能量研究所、新能源研究中心、储能与电工新技术研究所、技术战略研究中心、电力工业电气设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电网建设质量检测监督中心、中电赛普检验认证(北京)有限公司、国家电网信息中心、葡萄牙研发中心
国家级实验室
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特高压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输配电及节电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
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国家能源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实验)中心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配电变压器节能技术实验室、电动汽车充换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站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电网公司级实验室
高压开关设备运行试验技术实验室、用电信息采集及应用技术实验室、电池储能技术实验室、电力调度自动化实验室、电力市场运营技术实验室、电力需求侧管理及用电技术实验室、输变电设备极端环境运行与检测技术联合实验室、先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网优化控制联合实验室、特种光缆实验室、电力电缆实验室
院级实验室
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实验室、高压试验室、非金属材料实验室、电力工程节水实验室、高压试验室、防坠落装置实验室、太阳能发电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远动终端试验室、低压电器试验室
设备设施
截至2016年5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仪表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拥有主要仪器设备532台(套)、电力工业电力工程材料部件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拥有主要仪器设备20台套、电力工业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拥有主要仪器设备260台(套)、电力工业通信设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拥有主要仪器设备102台(套)、电力工业电力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拥有主要仪器设备90台(套)等。
建设成果
科研成就
截至2016年10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85项(其中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35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4项、优秀奖10项,省部(行业)级科技奖励715项(其中一等奖76项),累计拥有有效专利2930项,出版专著364部,发表学术论文6883篇。
学术刊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创刊于1964年,是动力与电力领域权威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电机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资助项目。2011年,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04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自2002年获得第一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此后一直保持该称号。
《电网技术》(月刊)创刊于1957年,国家电网公司主管,国家电网公司主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办。该刊旨在刊登发电并网、输电、配电及用电等领域的科技研究成果,审稿流程采用双盲同行评议制度,为电网技术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科技交流平台。
《高电压技术》(月刊)创刊于1975年,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期刊宗旨为报导高电压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研究进展,致力于促进学术交流、引领科技进步,是《工程索引》(Ei Compendex)、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是《科学文摘》(SA,INSPEC)、《化学文摘》(CA)、《文摘杂志》(AJ of VINITI)及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收录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3年最具国际影响力国内学术期刊”及“2014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国家电网公司主管、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反映电力行业信息通信建设成果及应用的专业技术刊物。《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及中国电力报刊协会优秀期刊。
《CSEE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创刊于2015年3月,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国际期刊,与IEEE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出版,季刊。为中国内地第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力与能源领域英文学术期刊。该刊致力于报道在电力与能源系统领域学术研究进展。
荣誉表彰
2008年6月,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被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评为一级。
2008年10月,被评为中关村20周年突出贡献单位。
2010年6月,被授予“中丹风能发展项目优秀合作伙伴” 荣誉。
2012年4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12年6月,获“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3年2月,被评为2012年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
2014年3月,被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评为电网工程类特级调试单位。
2015年7月,被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授予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10月,研究院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点。据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研究所招生简章显示,2017年招生的二级学科博士点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6个。
博士后流动站:电气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电气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子电力与电子传动、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自主设立)
二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自主设立)、输电工程(自主设立)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10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人(国家计划内统招),不限名额接受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在职人员,并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与MITIETABB等国外知名高校、企业和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人员互派培养,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与IECIEEECIGRE等国际组织活动,为科研人员成长搭建国际化的交流合作平台。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定期举办“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院士论坛”、“中国电科院讲坛”和各类学术技术交流活动,为科研人员交流最新学术动向和展望行业未来发展提供契机,不断拓宽科研人员的学术视野,营造科研氛围。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打造包括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在岗学习、离岗轮训及各类职业资格培训等在内的一体化全员教育培训体系,持续改进提升员工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关注员工的长久持续发展。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构建“双通道、四序列”的员工职业生涯体系,针对不同专业类别人员设计个性化的成长通道和发展路径,为全体员工成长提供广阔的职业平台,使各类人才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良性发展。
专业课程学习一般采取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考试由研究生部组织实施。集中辅导一般每年两次(一月和七月),每次约两周时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申请人应在六年内学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
在学习的六年期间内,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除要参加专业课程考试外,还要参加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设立院科技进步奖、标准创新奖、优秀专利奖、优秀论文奖等科技专项奖励和各类综合表彰,对在科技创新活动、经营管理活动中表现优异、贡献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奖励,激励优秀人才。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电力卫星应用中心成立.国家电网报.2023-12-18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30 11:2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