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CASS)成立于1950年6月25日,是中国科学院成立时最早建立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所之一。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后,语言研究所归入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沿革
1950年6月25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是中国科学院成立时最早建立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所之一,办公的地点最初是在王府井翠花胡同,1956年搬到了中关村
1958年中国科学院重新规划,将哲学社会科学部及有关研究所全部搬到城内办公,语言所和词典室分别由中关村、西单搬到了端王府。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语言所的业务工作停止。1970年春全所人员下放到河南息县干校劳动锻炼。1971年夏,因端王府要修建某重要工程,语言所由此搬出。从干校回来后,居无定所,曾在多处地方寄居漂泊。
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后,语言研究所归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985年建国门内大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落成之后,语言所搬入大楼办公。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据2024年5月研究所官网资料显示,研究所共有工作人91人,其中在岗正高级研究人员29人,在岗副高级研究人员27人。
科研部门
据2024年5月研究所官网资料显示,语言研究所设有九个专业研究室:句法语义学研究室、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方言研究室、《中国语文》编辑部、当代语言学研究室、语音研究室(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词典编辑室、《新华字典》编辑室、新型辞书编辑室、应用语言学研究室。另建有院级非实体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所级非实体研究中心“语料库暨计算语言学研究中心”。
研究所为中国语言学会和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两家学会的挂靠单位,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秘书处也设在语言研究所。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据2024年5月研究所官网资料显示,研究所在研项目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研究项目12个,学部委员资助项目1个,基础学者资助项目1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个,重点项目4个,一般项目5个,青年项目5个,所级年度课题15项,合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
2023年,经院党组会议审议批准,以语言研究所为责任单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重点实验室”列为社科院研究所实验室综合资助项目。
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为《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正在编纂的《现代汉语大词典》等的编纂和修订单位,也是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辞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
学术刊物
语言研究所主办有三家学术期刊:《中国语文》双月刊、《当代语言学》季刊、《方言》季刊。另主办定期学术集刊《历史语言学研究》《语法研究和探索》《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上古汉语研究》《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方言语法论丛》和《语言类型学集刊》(即出)等。
挂靠学会及分会分别负责编辑中国语言学会会刊《中国语言学报》、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刊《中国方言学报》和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会刊《中国语音学报》。
学科建设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计划”,2023年起,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学”和“历史语言学”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汉语方言与语言保护”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重点学科”,“语料库语言学”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特殊学科”。
人才培养
研究所承担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语言学系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两个授权专业——汉语言文字学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招收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新设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招生专业,尚未开始招生。
研究所设立汉语言文字学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国家计划内博士后研究人员和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
参考资料
中关村里的语言所 语言所往事片段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由中关村走进端王府 语言所往事片段之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8 20:3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