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门内大街,
明朝时为“
观音寺胡同”之所在,因胡同内有观音寺而得名。观音寺建于明朝初年,又称“灵藏寺”,明朝
正统十一年(1446年)、
天顺元年(1457年)重修。该寺遗址在今
栖凤楼胡同与
春雨胡同中间,已无存。
清朝宣统年间,该胡同分称“东观音寺”、“西观音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本占领
北平期间,为兴建东郊的工业区和西郊的“新北京” ,在今
建国门和
复兴门之处各拆除了一段城墙,形成
豁口。当时未顾及建设城门,仅安装了简易的铁栏杆(一说为铁门)。 1940年代初,日伪当局曾拟过新开豁口城门的名称,初定东豁口名“启明门” (寓意“旭日启明”),西豁口名“长安门”,但迟迟未正式使用,人们仍称这两处为“豁子”。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1月,改启明门为“建国门”。但仍未建正规的城门。建国门于1969年兴建
北京地铁时拆毁。1977年,在建国门原址处兴建
建国门立交桥。过去,胡同狭窄,
东单牌楼为
东长安街的东端终点,再向东行就必须绕道
裱褙胡同、
苏州胡同、
观音寺胡同等小胡同,再经建国门城墙豁口赴城外。1958年,新辟马路,拆除了东、西观音寺胡同南侧、笔管胡同等,使东长安街得以向东延伸。1965年整顿地名时,该路段改称“建国门内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