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鼓灯艺术》是2006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谢克林。
内容提要
《中国花鼓灯艺术》初版于20世纪90年代初,2007年再版,在
中国舞蹈家协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蚌埠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花鼓灯歌舞节”开幕后的理论研讨会上,作者谢克林分别向那些曾经给予他教诲的师长、同事们签名赠书。
本书是
淮河文化在歌舞方面的集中体现,它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音乐舞蹈语言体系,是世界是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和
人物的民间舞蹈之一,自古及今,花鼓灯始终以华夏文明的主体形象出现,屹立在世界音乐舞蹈文化之林。
编辑推荐
中匡民间歌舞,花鼓灯是汉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舞,是淮河文化在歌舞方面的集中体现,它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音乐舞蹈语言体系,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和人物的民间舞蹈之一。自古及今,花鼓灯始终以华夏文明的主体形象出现,屹立在世界音乐舞蹈文化之林。二○○六年,花鼓灯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品简介
民族文化的瑰宝——序《中国花鼓灯艺术》
再版的话
引言
第一编 花鼓灯艺术史
一、传说之谜
二、溯源
三、种子撒在人间
四、曲折的历程
五、新时代的崛起
第二编 花鼓灯艺术论
一、善的内容
1.情与爱
2.怨与愤
3.欢乐与戏谑
4.劳动与自然
5.民俗风情
二、美的形式
“凑起来”的灯班子
多姿多彩的角色
完整的程序和节目
翩跹的舞蹈
动人的诗乐
铿锵的锣鼓
翻飞的巾、扇、伞
熠熠红灯
三、反思与展望
简单的回顾
对“东方芭蕾”与“西方芭蕾”的思考
现实中的困惑
寻找未来的存在方式
第三编 花鼓灯艺术家
二、一线委婉再芳华——记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大师陈敬之
三、花鼓之魂——记著名花鼓灯鼓乐演奏大师常春利
四、石猴神韵——记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大师石金礼
五、“小白鞋”的风采——记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大师郑九如
六、艺术长留人间——记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大师田振启
七、玩花鼓灯的女强人——记著名花鼓灯专家高倩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从花鼓灯的保护,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构建
附录四 好一个花鼓灯 (大型歌舞诗·多媒体文学剧本)
附录五花鼓灯灯歌
后记
作者简介
谢克林,汉族,1953年10月生,安徽嘉山人。现任中国花鼓灯艺术研究工作室主任、安徽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花鼓灯的
专家和法人。为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工艺学会理事、
安徽省作家协会和
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全国第六次
文化会代表。
附录
贺《中国花鼓灯艺术》一书再版
(原文)
民族文化的瑰宝——贺《中国花鼓灯艺术》一书再版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听说出版了一部关于中国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的论著《中国花鼓灯艺术》,时任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的吴晓邦先生还以“民族文化的瑰宝”为题专为此书写序,并列为舞蹈学研究生教材。当时全国各省市从事民族民间舞蹈工作的专家都在忙于整理各地的《民舞集成》,急需参考资料和一些成功的经验,因此,《中国花鼓灯艺术》一经出版就销售一空。等我知道后想买时,却一书难求。十几年了,每当我见到作者谢克林时,他总是承诺只要再版一定送给我一本……直到几年前他约我一起为花鼓灯的抢救、保护和“申遗”工作四处游说时,才拿出它保存珍藏的、已经破旧的、唯一的一本《中国花鼓灯艺术》(此书已存入中国花鼓灯艺术博物馆)。
2007年,《中国花鼓灯艺术》终于再版了,在
中国舞蹈家协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蚌埠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花鼓灯歌舞节”开幕后的理论研讨会上,作者谢克林分别向那些曾经给予他教诲的师长、同事们签名赠书,当我接到他亲手签名的这本我十几年来梦寐以求的书时,还是忍不住那激动的心情!看着他给我赠书中的题词:“好朋友、好兄弟、好同事士军先生指正。”深感其中的含义和分量!十几年前《中国花鼓灯艺术》一经出版,之所以能列为舞蹈学研究生教材,它凝聚了老一代花鼓灯艺术家创造的智慧和结晶,正如吴晓邦先生在为此书作序时对作者的评价:“他以自己的学识和对花鼓灯艺术的执著热爱,在收集和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力取大家之长,在广阔的、发展的文化背景上,从史论和艺术论的角度,系统地对花鼓灯的起源、发展以及内容和形式诸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论述,并从中西文化的对比中提出和阐述了一些重要的问题,还对一些著名的花鼓灯艺术家作了新的论述和评价。”
十几年后,《中国花鼓灯艺术》的再版,作为朋友、兄弟、同事一起并肩追求和探索花鼓灯艺术的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对花鼓灯艺术那份刻骨铭心的挚爱、孜孜不倦的追求、呕心沥血的探索……翻开这本论著,除主篇内容仍保持原有的风格,在后续的内容中,我仿佛看到的都是这几年他在抢救、保护花鼓灯艺术中的身影:沿淮河两岸花鼓灯播布区留下他田野考察的足迹;行省市人大、政府间留下他上下奔走的呐喊;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会议上留下他铿锵有力的陈述。花鼓灯率先进入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汉族舞蹈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因此,地方人大、政府批准设立专项基金、立法保护;创建省级花鼓灯歌舞剧院;在今年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歌舞盛典中,花鼓灯又作为汉族歌舞艺术的代表成为歌舞盛典中一颗耀眼的明星。这些成功的经验、丰硕的成果以及未来的规划、憧憬都归纳入后续的内容中。
如同吴晓邦先生对此书的评价:“书中的许多看法颇有独到见解和理论深度。据了解,在我国,研究花鼓灯的专家寥寥无几,向谢克林同志能用这样大的篇幅全面系统地论述花鼓灯艺术,还是第一次。它为花鼓灯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注:本文作者(文中“我”)是花鼓灯艺术研究者赵士军先生
关于花鼓灯
花鼓灯,是播布于淮河流域四省二十多个县、市,以舞蹈为主要构成部分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有舞、有歌、有锣鼓等打击乐演奏、有情节简单的小戏。它是汉族人创造的最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是汉族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民间舞蹈,它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和人物的民间舞蹈之一。自古至今,始终以华夏文明的主体形象出现,屹立在世界舞蹈文化的森林中。
花鼓灯角色繁多,分工细致,主要演员有“腊花”(亦称、“兰花”)和“鼓架子”。女角色一般统称“腊花”,是演出的核心成员;男角色一般统称“鼓架子”。
花鼓灯班子的艺术人员构成一般有锣鼓队、演员、灯头、灯混子。花鼓灯的演出分布“开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对唱、后场小戏等几个部分。
舞蹈是花鼓灯的主要构成部分,舞蹈中包括“大花场”、“小花场”、“盘鼓”。“大花场”的集体表演的情绪舞;“小花场”是“鼓架子”和“腊花”的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有人物、情节的小舞剧,是
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盘鼓”则是舞蹈、武术、技巧表演相结合又具有造型艺术特征的表演。
歌唱部分统称灯歌,多在“大花场”、“小花场”中间由“鼓架子”和“腊花”对唱或独唱,可长可短,即兴性强。
花鼓灯锣鼓是花鼓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场面锣鼓和灯场锣鼓,具有情绪热烈奔放,节奏形式多变,明快紧凑,感染力强等特点。场面锣鼓可独立存在,单独演奏;而灯场锣鼓则与花鼓灯的舞蹈和小戏表演融为一体,起伴奏和渲染情绪的作用。
花鼓灯自明清以后,流行区域逐步扩展,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阳、亳州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安徽、河南、山东、江苏四省二十多个县、市,出现了《游春》、《抢扇子》、《抢板凳》等节目,至20世纪30年代后,陆续出现了像冯国佩(艺名“小金莲”)、陈敬之(艺名“一条线”)、田振起(艺名“小银子”)、郑九如(艺名“小白鞋”)、常春利(艺名“老蛤蟆”)、石金礼(艺名“石猴子”)、杨再先(艺名“小红鞋”)、詹乐亭(艺名“盖九江”)、李兆业(艺名“猫春”)、万方启(艺名“万漏子”)等名家,形成了花鼓灯的兴盛。特别是在安徽蚌埠怀远县、禹会区,淮南凤台县,阜阳颖上县,农民祖祖辈辈、男女老少都玩灯,乡乡村村都有灯班。当时在淮河中游每个乡镇至少都有2个以上的花鼓灯班子,有的达3、4个之多,形成了“千班锣鼓百班灯”盛况。
但是,由于社会迅速变革,农村城市文化步伐加快和外来文化移入,花鼓灯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播布范围迅速萎缩,主要集中在安徽省蚌埠市所辖的怀远县、禹会区,淮南市所辖的凤台县等,真正保持花鼓灯原生形态的花鼓灯班子仅存4、5个,已临近消亡!
从2007年以来通过举办花鼓灯会,申报世界遗产,加大保护力度,多方齐努力,花鼓灯艺术必将再次迎来艺术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