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学会
组织机构
中国营养学会(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CNS)成立于1945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是中国营养科技工作者和从事营养研究的科技、教学及设有营养研究机构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学术性和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历史沿革
1945年,中国营养学会成立。
1950年,并入中国生理学会。
1981年,复会成立中国生理科学会营养学会。
1984年,加入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
1985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批准成立中国营养学会(一级学会);同年,加入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FANS)。
2017年5月23日,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同时完成第九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工作;7月31日,完成第一批注册营养师考试及备案工作,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12月31日,全年共承担制定7个国家和行业指南标准,设立并完成 11个营养科学共识项目。
2018年5月29日,中国营养学会与俄罗斯联邦营养、生物技术和食品安全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31日,在北京召开九届三次常务理事会、第五届理事长联席会;9月6日,召开中国营养学会食物与烹饪营养分会成立大会;9月12日,中国营养学会、韩国营养学会和泰国营养学会签署中韩泰三方战略合作协议;10月28日,中国营养学会全国第二届益生菌益生元科学大会暨益生菌分会成立大会召开。
2019年4月20日,中国营养学会营养流行病分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4月23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2019年中国进口营养品消费行为白皮书》;5月10日,2019全民营养周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主场启动仪式在京举行;5月29日,“世界肠道健康日”当天,《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与健康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2023年6月24—25日,中国营养学会食药同源产业分会成立大会暨2023年食药同源产业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大学举办。6月25日,中国营养学会食药同源产业分会正式成立,现场选举产生首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以及全国遴选的80位创始委员。
组织体系
机构设置
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制定并修改会费标准;
(五)决定学会的工作方针、任务;
(六)决定终止事宜;
(七)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届4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
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学会开展日常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
(三)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六)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注销;
(七)决定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学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筹措学会活动经费;
(十一)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据2019年11月中国营养学会官网显示,学会下设秘书处、15个工作委员会、2个基金管理委员会,以及22个专业分会、1个协同创新共同体。
组织会员
会员包括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其中个人会员包括普通会员、学生会员、高级会员、外籍会员共4类;单位会员包括从事营养相关工作的企业、学协会、事业单位等。
各类会员需要分别具备下列条件:
1.普通会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大专及以上相关专业学历、从事营养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营养师;
(2)中专及以上相关专业毕业,从事营养相关工作3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营养师;
(3)从事有关学科的组织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
2.学生会员
在大专院校营养和相关专业学习的在校学生。
3.高级会员(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取得或受聘为正高级技术职称;
(2)在营养专业领域有较深学术造诣并长期参与或支持学科活动的个人会员。
4.外籍会员
在学术上有较高成就,对中国友好,对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营养学术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外籍营养科技工作者。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营养科学工作者参照外籍会员管理。
5.单位会员
(1)从事营养研究的科研、教学及设有营养研究机构的企事业单位;
(2)与营养相关工作的社会团体。
申请加入学会的个人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学生会员只需具备前二个条件):
(一)遵守学会的章程;
(二)执行学会的决议和决定;
(三)在学会的业务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普通会员、学生会员和高级会员经学会两名会员介绍或所在单位推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营养学会推荐后上报学会审核,或直接上报学会审核,经组织工作委员会审议通过;
(三)外籍会员由相关专业委员会或两名以上学会会员介绍,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按有关规定报业务主管单位备案;
(四)单位会员或由学会理事、分会委员会或个人会员推荐,或直接向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请,经组织工作委员会审查通过。
(五)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发给会员证。
(一)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不含外籍会员);
(二)参加学会的活动,承担学会委托的工作;
(三)获得学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学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六)学会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一)遵守学会章程,执行学会决议;
(二)维护学会合法权益;
(三)完成学会交办的工作;
(四)按规定交纳会费;
(五)向学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学会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学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1年无故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学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学会章程的行为,有损于学会名声的,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业务资产
(一)举办营养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思想,推动自主创新,促进学科发展;
(二)积极开展科普工作,普及营养知识,推广先进技术,传播科学思想,捍卫科学尊严,提高国民的营养素质和知识水平,引导国民合理选择食物和营养食品,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三)开展营养科学领域的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进行注册营养师水平认定工作,提高包括会员在内的营养科技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四)开展营养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五)依照有关规定,编辑出版营养科学范畴的刊物、书籍和音像制品及宣传材料;
(六)组织会员和营养科技工作者参与营养标准、政策法规的研制,参与国家相关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决策的论证,促进国家营养相关政策和标准的贯彻落实;
(七)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营养科技工作者和营养师的意见与建议;促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八)以国家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技术研发、技术转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营养科学技术成果;
(九)推荐优秀营养科技人才,有序承担营养科学技术方面的项目评估、资格评审,技术标准研究评审、成果鉴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认证等工作,按照规定开展表彰奖励;
(十)组织开展旨在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的活动,组织开展《全民营养周》科普活动,积极组织符合学会宗旨的其他社会公益活动;
(十一)大力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建好营养科技工作者之家,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和平台作用。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建设成就
活动交流
2019年全民营养周口号“健康中国,营养先行”。2019年NNW活动时间:5月12-18日。
2019年NNW主题为:“合理膳食、天天蔬果、健康你我”。主要内容为“吃动平衡行动”和以“合理膳食”为核心的宣传教育,集中宣传“蔬菜水果”科学信息和健康益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提高公众作为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科学应对能力。
报刊资源
截至2019年11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共主办5种刊物:《营养学报》《卫生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营养学报》是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9-2020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收录。
卫生研究》系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国内权威检索系统及数据库作为核心期刊收录;被“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CA)” “Abstract Journal of Russian(AJ)”和“Index Medicus/Mediline(IM)”收录。此外,《卫生研究》每年有部分文章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所收录。另外该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被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俄罗斯文摘、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等收录。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是《亚太临床营养杂志》的英文版。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等中国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
截至2019年11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已经出版21本书籍和1篇论文,主要包括:《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掌好勺 守护全家的健康知识》《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等。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由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教授和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教授担任总主编,全书秘书组集中组织编委、编者会议30余次,120多位专家在两年多的时间中,共同编写。修订后的全书,反映了近十余年来(截至2019年9月)营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尤其是知识和技术相关的术语、定义以及科学进展;更新和扩展了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相关食品营养标准及中国营养调查数据等。
《掌好勺 守护全家的健康知识》共分为三篇:食物篇,介绍各类食物的营养、健康益处、适宜摄入量、烹调方法等;特殊人群篇,介绍处于特殊生理阶段,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老年人的营养知识;以及疾病人群篇,介绍痛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疾病相关的营养知识。
《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是中国营养学会从2015年开始组织中国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成立了中国营养学会肥胖工作组,制订中国肥胖的防治策略和管理措施,并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进行最新文献的归纳和讨论,编写了该书。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入选中国特色创新学会拟支持学会名单。
2022年1月,入选科协系统新媒体科学传播榜。
人才培养
奖项设置
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研基金是中国营养学会促进人才建设、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由5个不同支持方向组成的营养科研专项基金,每年持续支持营养科学和技术领域的项目研究。
“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面向全中国营养和健康领域,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的科学技术奖,设置一、二、三等奖。选拔和表彰营养领域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科技成果推广以及营养科学技术普及类项目。
科普教育
精神文化
学会宗旨
中国营养学会的宗旨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团结和动员全中国营养科技工作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促进营养科学技术的发展、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结合;反映会员及营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维护其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营养科学素质服务,为营养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为促进中国营养科技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努力奋斗。
形象标识
学会会徽由“中国营养学会”中文字样在上方外圈环绕,下方是学会英文(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的缩写“CNS”,会徽中心的图案是长城和稻穗,象征着中国营养事业夯实基础、不断发展。
社团领导
现任领导
第十届理事会:
理事长:杨月欣
常务副理事长:马爱国
副理事长:朱蓓薇、任发政、蔡威、杨晓光、常翠青、肖荣、凌文华、刘烈刚、李增宁、于康
秘书长:韩军花
常务理事(按拼音排序,*为外籍):陈伟、陈雁*、邓泽元、丁钢强、窦志勇、杜松明、郭红卫、郭瑞芳、郭长江、韩军花、胡敏予、胡雯、黄国伟、贾润萍、赖建强、李铎*、李莉、李文杰、李颖、刘雅娟、刘英华、马乐、马玉霞、糜漫天、邱服斌、孙桂菊、孙建琴、汪之顼、王军波、王玉、徐健、杨瑞馥、姚颖、张兵、张瑞娟、章荣华、赵秀兰、钟才云、朱惠莲、朱善宽
理事(按拼音排序):安楠、包巍、陈超刚、陈锦瑶、陈立勇、陈强谱、陈裕明、成果、丛明华、戴月、邓其军、窦攀、冯丽君、高翔、葛声、郭福川、郭军、韩春姬、韩天澍、何梅、何庆华、何宇纳、黄涛、黄文秀(香港)、黄晓莉、黄泽颖、霍军生、蒋与刚、焦凌梅、金丽琴、孔娟、李继斌、李建文、李景南、李响、李英华、梁爱民、梁惠、刘刚、刘爽、刘思洁、刘长青、柳鹏、卢士军、吕全军、马吉祥、马文君、彭雯、秦立强、邱俊强、荣爽、邵洁、沈慧、沈秀华、盛晓阳、宋雁、孙桂丽、孙晓红、万青青、王俊、王琦、王琼、王少康、王晓黎、王瑛瑶、王友发、王竹、夏敏、向雪松、薛玉珠、杨超、杨建军、杨丽琛、杨丽娜、杨敏、杨勤兵、杨万水、杨雪锋、尤淑瑞(澳门)、余焕玲、于燕、曾果、曾红亮、查龙应、张炳文、张佳霖、张坚、张乾勇、张荣、张书芳、张万起、张文青、张晓伟、张一青、赵静珺、赵茜、赵耀、郑钜圣、周波、朱文丽、朱珍妮、宗耕
第二届监事会:
监事长:孙长颢
副监事长:李晓斌
监事:刘小立、刘娅、张丁、张立实、张片红
第十届理事会党委:
党委委员:丁钢强、肖荣、孙长颢、李增宁、黄国伟、刘烈刚、韩军花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学会概况.中国营养学会.
全国社会组织查询.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
学会大事记.中国营养学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9 18:1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