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门,为
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之一,位于明代城门
神策门(和平门)西侧,城门现已不存,旧址现为交通枢纽,位于中央路、
中央北路、
建宁路和
龙蟠路四条干道的交汇处,地名沿用。
基本介绍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后,迅速展开首都建设。当时,明城墙将南京城分为城里城外,通向城北燕子矶、晓庄等地的城墙通道,只有建于明代初年的神策门。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在朝北的城墙上再开辟一座门,以方便百姓,缓解交通。1928年,南京市政当局以北极星的子午方位进行测定,规划了一条“子午路”。子午路南起鼓楼广场,北至明城墙。1930年,子午路建成,不久即改名为中央路。1931年,南京市政部门在中央路北端的明城墙上新开一座城门,以中央路的“中央”二字,定名为中央门,此门位于神策门西约五百米处,门因路得名。
建筑特色
中央门是仿老式明城墙城门所建的半圆形门洞,但要比明城墙的门洞宽阔、高大许多,门洞上还有个汉白玉门额。门内可以容纳两到三辆汽车并排通过。
城门拆除
根据《南京城墙志》的记载,1957年9月2日,南京市文管会和南京市城市建设局,联名呈报《关于拆除中央门城门的报告》,认为中央门对中央路的拓宽工程形成了阻碍,应该立即拆除,当时中央门西侧已经被拆至四十米处。此报告得到批复后,中央门被彻底拆除,就此消失。
如果从1931年算起,到1957年被拆除,中央门作为一个城门,最多只存在了26岁,但它被拆除后,中央门作为一个地名却保留下来,指中央门城门以及附近的大片地区。后来,随着汽车站的建成、中央门立交桥的投入使用,中央门更是成为在南京家喻户晓的地名,其知名度超过了很多年龄远远大于它的老城门。
发展历程
中央门一直以批发零售、交通集散闻名。以火车站、长途汽车站、航运码头等为依托,辐射长三角地区。每天30万的人流量,每年高达100亿的商品成交总额,使中央门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财富盆地。虽有如此优势,中央门也一直背负着“脏、乱、旧”的名声,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中央门素有南京“第三商圈”之称。商贸区内的金桥、玉桥等几大市场年成交额高达近百亿元,但和新街口、湖南路等商圈相比,中央门商圈交通较乱、档次较低、形象较差,缺乏大型高档商业的支撑,整体商业不成体系。
针对这一现状,青奥会前,下关区政府和相关企业将联手投入38.8亿元对中央门地区进行新一轮提档升级。其中,商贸设施建设投资25亿元,道路基础设施投入12.3亿元,河道环境整治、绿地工程投入1.5亿元。将中央门商务商贸集聚区建设成下关产业转型升级的亮点区域、南京城北地区的商业中心和华东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突出休闲和商务功能。
主要商场
交通线路
公交线路:10路 130路 136路区间 136路 13路 143路 157路区间 157路 159路 1路 22路 28路 318路 32路 33路 45路 56路 66路 73路 801路 810路 813路 815路 819路 823路 南上线 南栖线 南汤线 游1路 玉6夜间线 玉6线 玉葛线
地铁路线:可乘
南京地铁1号线到新模范马路或者
南京火车站步行约10分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