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是在中国南方高校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基地。它的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所”,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点属我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1990年经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主要有“唯物史观与现时代”、“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哲学”、“发展哲学”、“价值哲学”、“政治哲学”、“苏俄哲学”等研究方向。
研究所拥有一支以博士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专职研究队伍。专职研究教授十二人,叶汝贤、李萍、郑永廷、李宗桂、徐俊忠、刘森林、钟明华、章海山、旷三平、李尚德、王晓升、徐长福、谭群玉,均为博士生导师;讲师一人:林育川。另外聘任了校内外兼职教授十二人。
研究所为适应学科发展与科学研究的需要,成立了马克思主义解释史、实践哲学、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三个研究室。 研究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服务于国家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为主旨,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以获得更为开阔的视野与研究思路;同时强化学科研究的国际化维度,积极主动地开展研究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 当前研究所的重点研究领域①实践哲学特别是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以及发展理论;②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研究,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和苏联马克思主义解释史;③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方法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热点问题。
自2000年9月基地成立以来,共出版专著37部,发表论文200多篇,咨询报告7篇。已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丛书是本所科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重思发展——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马克思与我们同行》《新生产力论》、《价值的冲突》共9本。丛书之一,由顾海良教授承担本所课题而撰写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一书,荣获教育部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10月31日,该专著获得在
中国人民大学颁发的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