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科学中心位于中国北京,是中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和
德国研究联合会(DFG)共同成立的科研资助机构,目标是支持中德两国在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的科研合作。
中心简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C)与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共同建立的科学促进组织——中德科学中心自2000年10月成立以来已有七年的历史。她是我国与国外科学基金组织合资合办的第一个科学资助机构,专门促进中德两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域内的合作与交流。NSFC与DFG每年按50%的比例各投入一千多万元的经费,并各派一名主任、一名副主任和一名主任助理进行管理。中德科学中心接受来自两国高校和研究院所科学家的共同申请,通过双方评审专家公平、公正的评审,对中德合作项目进行资助。迄今为止,中心已受理项目申请近500个,资助了260余项,其中双边研讨会169个,合作项目7批37个,研究小组10个,出版物28个,青年资助计划7个,短期讲习班6个等。
中德科学中心是一个新的合作实体,是一种全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其资助工作和运行机制没有任何经验可供效仿,完全凭着NSFC与DFG以及中德科学家的强有力支持、中德科学中心联委会的具体指导和中德评审专家的帮助,通过中心管理人员之间在具体工作中建立的互信,克服了两国的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差异、两个基金会在资助范围、优先领域和操作规程等方面的不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磨合,形成了中德科学中心自己独特的运行机制和资助模式,深受两国科学家的欢迎,也受到了其它西方国家的关注和效仿。
七年来,中德科学中心资助工作的成效如何,是否完全达到了两个基金会建立中德科学中心的初衷,对中德合作有多大的促进,两国科学家是否满意,还存在什么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如何发展?这些都是NSFC和DFG极为关心的问题。为此,在2005年9月的第八届中德科学中心联委会上,正式提出了委托中德两国评审专家对中德科学中心的历史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NSFC和DFG委托的6名评估专家分别来自中国和德国的6个单位,有着长期丰富的评估经验。评估小组根据两个基金会成立中德科学中心的宗旨,中心的性质和任务,按照国际评审中惯用的SWOT方法(强项、弱势、机遇、危机)经过了长达两年的紧密合作和辛勤劳动,调阅了中德科学中心卷宗,对参与项目的中德组织者、参与者和未获资助的申请者进行了内容广泛的问卷调查,对中德科学中心领导层和员工分别进行了面谈,对一些合作研究项目和合作研究小组进行了实地考查,完成了一份长达近百页的英文评估报告,全面客观地对中德科学中心成立七年来的运行方式、资助模式、管理效率、中心的自评估报告、各种数据积累、受资助人和被否决人的反馈意见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判断,充分肯定了中心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提出了今后改进的建议。在近日举行的中德科学中心第十次联委会上,评估小组报告了他们的评估结果。由NSFC和DFG8位管理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及中德联委会8位委员经过认真研究书面评估报告和听取评估汇报,一致认为评估报告内容广泛深入,数据分析准确得当,建议意见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认为,在过去的七年中,中德科学中心运行规范,管理严格,成绩突出,对中德合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受中德科学家的欢迎,是成功实践的七年。
中心宗旨
成立中德科学中心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和深化中德两国高校、科研单位以及科研人员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里的双边合作,促进两国长期稳定的科学合作关系。为此,中德科学中心根据中德科学家合作的需求,逐步推出了以资助双方科学家建立联系和形成合作关系的双边研讨会,以资助实质性合作研究的合作研究小组、合作项目的前期准备和战略领域的合作研究项目,以资助青年科研人才的青年科学家论坛、短期讲习班、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术会议和短期进修项目,以宣传和扩大中德交流成果的展览会、出版物和邀请著名学者举办报告会等形式的合作与交流资助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资助特点。
中心成立伊始就把资助重点放在了双边研讨会、论坛、专题报告会上。通过这些会议,使7000余位中德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汇聚一堂,通过交流,了解了本学科的最新进展,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建立或加深了个人联系及合作渠道,为下一步的实质性合作打下基础,并为新的合作内容和合作形式进行了前期准备。评估小组认为,组织双边研讨会是启动研究合作的恰当方式,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受资助者的会议总结报告、NSFC和DFG项目主任提供的信息以及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与会者都建立了联系,会议取得的成果通常都能形成进一步的合作计划。评估小组建议中德科学中心将这一方式作为今后的核心工作和主要资助模式。
资助青年科学家参与中德合作是中德科学中心的重要任务,关系到中德科学合作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中德科学中心要求双边研讨会要有一定比例的青年科学家参会,会议举办方要邀请尽可能多的学生听会。中德科学中心鼓励青年科学家申请举办以青年学者为主体、博士生和博士后人员参加的研讨会,并资助专门针对研究生的短期讲习班,迄今为止已经有近千名青年学者和学生受益。从2004年起,中德科学中心通过全国大学、研究院所推荐、中德专家函评、面试,分四批资助了103位优秀博士生参加在德国林岛举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术大会,并安排他们会后访问德国相关领域的著名研究机构,与德国同行和研究机构建立起了联系。通过后续资助项目,一些青年学者得到了到德国短期进修和从事研究的机会。评估小组认为,这种资助渠道效果显著,今后还应当进一步加强和拓展。青年或事业初期的科学家早期建立联系,能形成终身可持续的成功合作。为实现这一目标,双边研讨会中青年科学家的比例应有显著提高,面向青年学生的短期讲习班项目也要加强。
在促进交流的基础上,中德科学中心以合作研究小组(或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的形式对双方合作基础好、队伍层次高并有创新性合作课题的单位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持续和一揽子资助,迄今为止已建立了10个合作研究小组,绝大部分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并取得了可喜成果。中德海洋地质科学研究中心从2001年以来,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德国5所高校的16名科学家和中国2所高校的9名科学家进行了学术互访,在晚新生代东亚古季风的海洋记录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联合发表了12篇论文,联合培养了1名中国博士生和1名德国博士后。中德土壤与环境联合实验室2003-2005年期间共有15名中国青年学者访德30个人月;德国学者29人次访华30个人月,召开了中德双边学术交流会7次,合作发表SCI论文60余篇。通过合作,中德科学家还成功地申请到了NSFC重大合作研究项目1项、面上项目10余项、DFG课题8项,欧盟课题2项,经费超过1000万元。
合作研究小组构建了开放式合作平台,深化了科技合作方式,促进了新兴学科和前瞻性研究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年轻科学家,是一种成功的合作典范。
根据NSFC和DFG为中德科学中心确定的战略领域,中德科学中心共资助双方科学家合作研究课题7批37项,取得一定的成果。尤其是2003年SARS爆发后,中德科学中心组织了中德抗非典合作研讨会,并经中德专家评审,从会后产生的15项申请中资助了7个合作项目。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与德国Luebeck大学“基于结构与功能研究的SARS病毒3CL蛋白水解酶抑制剂的发现”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为研发抗SARS病毒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中心宣传
中德科学中心利用各种机会对中德合作和自我进行宣传,自2001年起,中德科学中心举办了名为“交汇”的中德科技合作成果展览,先后在中国9个城市和德国10个城市、2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展出,历时四年,参观展览的中德科技界人士和青年学生近十万人。该展览还被作为中德建交30周年的重要内容,于2002年6月10日在我国驻柏林大使馆展出,我国科技部部长、基金委主任、驻德大使、德国国务秘书、DFG主席以及德国教研部、外交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领导、科学家和有关人员300余人参观展览。中德科学中心还与其他单位一起,在全国多个城市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报告会、宣传活动,用口头报告、多媒体宣传片、画册以及其他材料等方式进行自我宣传,扩大了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3年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率团访华之时还专门来中德科学中心,参加了中心举办的“智力流失与智力引进”论坛会,引起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德50多名记者参加了论坛会,并给予了详细报道。德国和中国众多的科研、教育及政府部门领导人和代表团以及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芬兰、爱尔兰、韩国、日本、丹麦等国和联合国、欧盟的科研机构代表团也相继来中德科学中心参观访问。
中心管理
中德科学中心在内部管理中,注重克服文化差异,相互理解,求同存异,不断磨合并形成一致。为了进行规范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中德科学中心制订了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中德科学中心注重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把工作职责和权力落实到人,细化了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以及操作方法,使员工们严格遵守中心的各项管理规章,以公平公正和认真负责的精神,高效处理项目资助工作和内部管理,为中德科学家提供良好的服务。评估报告对中德科学中心的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从逐年上升的项目受理数量可以看出,中德科学中心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从调查问卷中参与项目的科学家对中心提供 “建议与帮助”、“决策速度”、”能力”、“承诺”、“服务”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可以看出,科学家对中心的认可度不断提升,被调查者对“决策速度”、“承诺”和“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很高,至少80%以上的人对中心的建议、帮助和服务感到满意(其中一半以上的人非常满意),对中心管理能力的评估也是正面的,90%以上评为“很强”(44%认为非常强)。中德科学中心免费向所有科研单位提供会议场所、计算机设施和客房,也得到相关单位和人员的高度评价,中心的设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中心领域
评估小组对中德科学中心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认为中心应加强数据库建设,加强对项目资助后的效果的跟踪了解,突出工作重点,扩大资助力度和连续资助的强度,进一步加大自我宣传等。
通过评估,中德科学中心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围绕双方基金会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中德科学中心的独特作用,通过拓宽合作渠道、加大经费投入、确定优先资助模式等方式,改善双方科学家参与合作与交流的环境,构建比较完善的、与国际接轨并适合两国国情的合作与交流资助体系和资助规模;
2、 强化对双边研讨会(包括青年科学家论坛)的资助,并提高青年科学家参与的比例;
3、 改善培养和凝聚中德优秀人才的环境,加大对青年科学家参与中德合作的支持力度,努力吸引更多的中德优秀科学家参与双边科技合作;
4、 充分利用中德科学中心共同资助的机制和便捷有效的资助形式,组织实施不同规模和形式的合作研究项目,努力推动实质性合作研究;
5、 在长期合作和了解基础上,加强资助以合作研究小组形式的长期合作模式,使双方科学家集中优势进行较长期的实质性合作与交流,并引导他们争取其他渠道的更多合作项目;
6、 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完善中德科学中心的管理机制和项目评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资助效益,为中德科学家提供优质服务;
7、 学习和借鉴双方的科学基金管理模式和资助机制,加强两个机构领导层和管理层的沟通与交流,努力提高双方机构在国际科学基金界的影响。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