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科技学院是青岛科技大学的直属学院,是由青岛科技大学和
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共同组建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属于德国政府“对未来投资项目(ZIP)”的一部分,得到了德国教研部(BMBF)及
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重点资助。中德科技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个本科专业(方向)、7个合作办学项目、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
学院简介
中德科技学院是
青岛科技大学的直属学院,是由青岛科技大学和
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共同组建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纳入了中德两国政府间教育合作框架,是德国政府“对未来投资项目(ZIP)”的一部分,长期获得德国教研部(BMBF)和
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重点资助。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德两国文化背景、中德两种语言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为中德两国的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人力资源。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德科技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
学院坚持“融汇东西文化精髓,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引进、融和、创新、提高”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终身学习和适应能力、国际化意识及国际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双柱式”培养模式。学生达到规定的要求后可获得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符合条件的学生也可以赴德国大学完成专业课阶段的学习,达到德国大学规定的要求后可以获得德国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学生本科毕业后,可以申请攻读德国大学的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
学院的核心师资队伍由中德双方教授联合组成,具备了德国大学认可的国际化教学水平。除了德国教授定期来学院授课之外,学院还定期接纳德国留学生来学习和担任助教工作,到目前为止共接纳了近百名德国留学生。中德师生之间大量的合作与交流,为学院创造了良好的国际化成长环境和国际交流合作氛围,为培养具有德国品质、严谨务实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设有多项奖学金,除青岛科技大学和中德科技学院颁发的各级各类奖学金外,
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德国教育与研究部(BMBF)、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科学研究部、帕德博恩大学以及BASF公司、
Bayer公司、Evonik公司(原Degussa公司)、菲尼克斯公司、安德烈斯蒂尔公司还为中德科技学院的优秀学生提供的各类奖学金。2006年至2011年,学院共有40多名学生获得总额近30万欧元的各类奖学金,其中有5名同学以优异成绩获得1.2万欧元的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已参加工作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德国大众、奔驰-戴姆勒等跨国公司工作,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发展历程
中德科技学院于2001年5月开始筹建,同年9月开始招生。2002年4月经
山东省教育厅及德国教研部批准在青岛科技大学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德科技学院。
2003年5月,
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字[2003]第182号文件)正式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中德科技学院纳入全国统一招生计划。
2003年9月,教育部周济部长访问德国时,与德国联邦教研部部长布尔曼女士特别谈到要办好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并提议将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框架。
2004年7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与应邀来华访问的德国联邦教研部国务秘书杜登豪森博士在会谈中对中德科技学院予以高度赞赏。
2005年11月,中德科技学院被正式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教育合作项目框架(教外司欧[2005] 513号文件)。
2005年12月,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专家组对中德学院的办学情况进行了评估,其评价结论是肯定的,认为“中德科技学院的教学水平可以与
帕德博恩大学等同”,“在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资助的众多德国在海外办学的高校中,青岛科技大学和帕德博恩大学之间的合作是一个特别有抱负的项目。”
2006年4月,教育部考察组对中德科技学院进行评估和复核验收,考察组认为:中德科技学院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学文件齐全,招生和颁发证书符合规定,有系统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考察组组长陈忠贤教授在总结中说,“风景这边独好,中德科技学院引进实质资源并且材料完备,在合作办学机构中取得了成绩”。“中德科技学院引进资金、资源以及中德双方交换学生等措施促进了中、德两国的交流。青岛科技大学与帕德博恩大学之间的国际合作,合作实在,理论与实践都有保证。”
2007年7月学院与德国科布伦兹应用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2008年1月,国家教育部为中德科技学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编号:MOE37DEA02DNR200300560),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2008年4月学院又与
德国锡根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走上了多元化发展道路。
2008年5月学院成功召开第六次理事会,帕德博恩大学和我校签署了新的办学协议,使双方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
2008年11月与德国菲尼克斯公司签订实验室共建协议,实验室首期共建项目已经完成,菲尼克斯公司捐赠的10台设备已经到位并安装调试完毕。
2010年5月,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第七次理事会会议在帕德博恩大学圆满召开。
2010年7月,中德科技学院与德国西鲁尔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2010年9月,中德科技学院再次通过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专家组评估考察,受到评估组高度评价。
2010年10月,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与菲尼克斯亚太电器(南京)有限公司签署“菲尼克斯—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奖学金”协议,12月颁发首届“菲尼克斯奖学金”。
2010年12月,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与安德烈斯蒂尔动力工具(青岛)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同日,颁发“安德烈斯蒂尔奖学金”。
2011年3月,中德科技学院与
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学院每年可以选拔20名机械专业优秀毕业生赴伊读研深造。
机构设置
学院的决策机构是由青岛科技大学和
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组成的联合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管委会由中德双方代表组成。院务委员会是学院的
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学院的日常管理工作。管委会授权院务委员会独立开展各项工作。
学院设立院长办公室、教务部、学生工作部、外事部等部门和德语教研中心、油气储运及过程技术实验中心、节能及环保技术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机电一体化研究所、测试技术研究所等教学科研部门,各部门在院务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师资队伍
中德科技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4人,其中外籍教师8人。学院依托青岛科技大学教育资源办学,为中德科技学院学生授课的教师中有教授23人,副教授10人;23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具有硕士学位。
在德国的学生,专业课阶段的教学任务由帕德博恩大学等德国大学承担。在中国的学生,教学任务由中德科技学院和其它相关学院的教师共同承担,有10余门以上的专业基础课由
德国帕德博恩大学或德国其他大学教授承担。学院依托中德两国优质教育资源办学,有十分充足的师资保障。
学生情况
在籍本科生1042人,其中在校本科生786人,在德本科生256人,已毕业学生416人。有243多名学生分别在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科布伦兹应用科技大学学习。
共有400余名学生出国留学,其中180多名学生已获得帕德博恩大学和科布伦兹应用科技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在德国毕业的学生有75%在帕德博恩大学攻读硕士、20%分别在卡尔斯鲁厄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等
德国精英大学攻读硕士。
先后有40多名学生获得总额30多万欧元的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奖学金和其它德国奖学金。400多名同学先后获得国内的各级各类奖学金,其中20名同学先后获得菲尼克斯、安德烈斯蒂尔公司优秀学生奖学金。
教学设施
学院现有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拥有16个配有卫星电视的小班课语言教室,一个藏书4000多册的资料室。学院投资50万元建设的“数字媒体教学中心”已投入使用,该中心的设备配置高,效果好,可用于远程网络教学和多媒体语音教学,使学生在国内就可享受到德国的教学资源。
中德科技学院现有物性测试、过程技术、过程装备、机械驱动技术、传感与测量工程等实验室。德国进口的实验仪器总价值近50万欧元。德国BASF公司和Lenze公司先后捐赠了价值15万欧元实验设备。主要仪器设备有:激光衍射粒子分析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有机碳谱分析仪、
原子吸收光谱仪、气流筛、超声波分散机、机电驱动技术、传感与测量等实验装置。
专业院校
合作学校
德国帕德博恩大学是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该校设有5个学院(文学院,理学院,经济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计算机及数学学院)80多个专业,具备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该校拥有教授212名,在校生17500多名,外国留学生占7%。该大学的计算机信息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物理及化学、经济管理等专业均处于德国一流水平。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德国高校同类学院中享有很好的声誉,该学院设有5个专业方向,即产品开发、产品制造、机电一体化、塑料加工、能源和过程技术,另外还有四个跨学科专业,即化学工程、经济工程、信息工程和工程数学专业。该大学科学研究实力雄厚,拥有多个国家级研究中心,2011年度科研经费为3781万欧元,其中机械学院1148万欧元,理学院699万欧元。中德科技学院与该大学合作联合培养的专业是机械工程和自动化专业(机械工程方向)以及
应用化学专业。
德国锡根大学是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该校现有12个系80多个专业, 243名教授, 涵盖文、理、工、经、管、法等学科, 每个专业方向均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在校学生12000余名, 其中外国留学生约占13%。锡根大学的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系、机械工程系和经济系等在德国名列前茅, 其中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系现为中德科技学院的合作伙伴。该系现有教授23名, 21个研究所, 在电气工程、自动控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通讯工程以及微电子技术等专业方向上均有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由联邦政府设立的横跨物理、化学、机械工程、信息工程和
微电子技术等领域的ZESS传感器研发中心就设在该系。中德科技学院与该大学合作的专业是机械工程和自动化专业(自动化方向)。
德国科布伦兹应用科技大学是一所国立应用科技型大学, 位于莱茵兰-法尔茨州著名的游览胜地科布伦兹市。该校现有5个系, 120多名教授, 在校学生5800余名, 在35个应用技术型专业方向上拥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该校的特点是: 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的教学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为社会和工业界培养掌握实用技术的专业人才。具有特色的专业有: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医疗仪器与运动器械技术、陶瓷技术、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健康与运动管理、建筑与城市规划以及社会学等。该校在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及机械工程两专业方向上与中德科技学院合作, 机械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赴该大学继续学士阶段的学习。
德国西鲁尔应用科技大学是一所新型国立应用科技型大学,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米尔海姆(鲁尔河畔)市。该校在十几个应用技术型专业方向上拥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西鲁尔应用科技大学拥有独特的矩阵式组织管理模式,即不设系或学院等管理机构,而直接由若干个不同学科的研究所组成,以利于跨学科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该校的教学特点是: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的教学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社会和工业界培养掌握实用技术的专门人才。特色专业有:传感器与测量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医疗仪器技术、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该校在医疗仪器技术、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及机械工程三个专业方向上与中德科技学院合作,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生。
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是一所国立工科大学,位于德国图林根州。该大学设有5个学院(机械学院,电子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及自动化学院,数理学院,经济学院)19个专业,具备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该校拥有教授约100名,在校生约7000名,外国留学生占10%。该大学的计算机信息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在德国享有胜誉,在精密机械、特别是纳米定位和测量技术方面实力强大,世界上著名的mp3格式即为该大学的一项发明。该大学的研究实力很强,是一所在工科领域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学。与中德科技学院合作的是机械工程学院,中德科技学院在国内的优秀毕业生,可以选拔赴伊尔梅瑙大学攻读硕士。
英格尔施达特应用技术大学是一所国立应用技术大学,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英格尔施达特市,处于美丽的多瑙河畔,是
奥迪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该大学是一所国立工科大学,拥有教授95名,在校生3000多名,设有3个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气和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其中机械工程学院在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实力雄厚,学生在这里有较好的学习、实习和就业机会。该大学与中德科技学院合作,双方互派留学生,做为交换生在对方大学进行1至2个学期的短期学习和实习。
远景规划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德科技学院将在中德两国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和帕德博恩大学、锡根大学、科布伦兹应用科技大学、
伊尔梅瑙工业大学等德国合作伙伴大学,认真总结办学经验,不断扩大合作范围,拓宽办学专业,提高办学层次。坚持引进、融合、创新、提高的办学宗旨,争取用10~20年的时间,将中德科技学院建设成为多元化合作,多学科/专业,多培养层次(学士、硕士、博士)的水平较高的教学研究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
学院地址
中国·山东·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专业介绍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方向)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在学习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本专业开设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动力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计算机基础、电工电子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塑料加工、机械测试、机电一体化、过程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工业生产及项目管理等核心课程,并特别注重试验技能和实践操作、计算机软件应用、工程设计、知识和信息获取等方面的能力训练。本专业的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全部由中德两校共同认可的中、德教授担任,教学大纲由中德双方共同制定,符合两国大学的要求,成绩合格的学生可以选择在专业课阶段赴德国大学完成后续学业。留学德国的学生将完全纳入德国大学的教学体系中,与德国学生一起接受专业教育。
应用化学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开设了基础化学原理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波谱解析、化工原理(单元操作)及实验、技术化学等核心课程。本专业采用由中德双方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专业基础课由中德两校共同认可的中德结队教授担任。中方教授完成专业基础课教学后,由德方相应教授使用德语进行强化训练和复习。留学德国的学生继续采用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