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遏制酷刑比较研究》是2008-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计划。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和欧洲的酷刑,并进行了对比研究。
《中欧遏制酷刑比较研究》为中欧双方专家联合开展的中欧反酷刑比较研究的最终成果,梳理了酷刑在国际法以及国内法上的不同概念、内涵、性质,介绍了中外酷刑及抗制酷刑的历史,分析了酷刑产生的各种根源性要素。而后从职业群体区分的视角,分别分析了警察与反酷刑、检察官与反酷刑、法官与反酷刑及律师与反酷刑的关系,解析了中国不同的职业群体在各自所处的诉讼阶段面临的酷刑状况及抗制酷刑的努力和完善方向。
陈卫东,男,1960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市。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欧遏制酷刑项目主持人,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多项国内外课题。著有《程序正义之路》等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三百二十余篇。
2006-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联合英中协会(GBCC)、英国艾寨克斯大学人权法中心(Essex Univer-sity Human Rights Center)等机构,在欧盟的资助下共同开展了中欧遏制酷刑合作项目。本书为该合作项目研究部分的最终成果。在本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先后通过欧洲访问、互派访问学者、调研、研讨会等形式,通过中欧双方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真正实现了中欧比较研究所要求的相互衔接、互相呼应的研究目标。
尽管我国在1988年就签署了联合国《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通常简称《联合国反酷刑公约》),但迄今为止,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这一公约以及其他与反酷刑有关的国际文件的研究状况并不十分乐观,真正将反酷刑公约与中国反酷刑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成果少之又少。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们对于酷刑的理解,从实体法着眼的较多,从程序法开展深入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因此本项研究成果的另一个出发点是从刑事程序法的视角,结合国际公约中的相关规定,对遏制酷刑的程序机制作一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