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界是今洞头岛的原名,中界山(岛)最早见于唐朝温州刺史张又新诗中。《中界山》诗云:“瑟瑟峰头玉水流,晋时遗迹更堪愁。愁人到此劳长望,何处烟波是祖州?”有人据此,认为“中界山”即为古时洞头岛之别称。而《清一统志》舆图中更是明确无误地在洞头岛位置上标明“中界山”。
把沿海
岛屿叫山,在浙江有很多,
舟山、岱山、
大洋山、花鸟山、枸杞山、衢山岛、大鱼山、江南山、小长涂山、大鹏山、
普陀山、等,而今天的洞头岛在唐朝至清朝的历名长河中,一直叫作中界山(岛)。
《清一统志》卷二百三十五《
温州府》:“中界山在
永嘉县东三百里海中。明洪武二年倭尝犯此。旧有中界巡司戍守,后迁于永昌堡。又有灵昆山与中界山并峙海中。”《
弘治温州府志》卷十七《防海》:“中界山巡检司管拨:枫叶山、东白山、蜜辣山、黄家山、殊磊山、川石山、大岙山、长沙山、沙下山、沙汇山、洛湾山。”从其管辖范围来看,均在今洞头附近;从
地理位置来看,与
龙湾(洛湾)、
灵昆相望。《嘉靖永嘉县志》卷五有“中界山巡检司初在中界山,洪武二十年迁置一都。嘉靖三十九年里人兵部郎中王叔果奏入堡内”的记载,当时永昌堡筑成之后,将中界巡检司移入堡内,巡检司衙门就在城堡南门下,可见中界山应与其不远。中界山、玉环山又同时出现在《清一统志》中,可见中界山在明清时非指玉环山无疑。而《清一统志》舆图中更是明确无误地在洞头岛位置上标明“中界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明清时的中界山即洞头岛的结论。
中界山(岛)最早见于唐朝温州刺史
张又新诗中。《中界山》诗云:“瑟瑟峰头玉水流,晋时遗迹更堪愁。愁人到此劳长望,何处烟波是祖州?”有人据此,认为“中界山”即为古时洞头岛之别称。也有人认为张又新那时的中界山是指玉环山。
据
北岙镇风门村九亩丘和大门岛的岙底等处曾出土新石器晚期的石斧、石刀及石矛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洞头列岛就有人类活动。50年代后坑兴修水库时,出土一制于
元成宗元贞年间(1295-1297)的铜钟,但该文物在1958年的“大办钢铁”时期被毁;1958年三盘乡兴修水库时,出土一批宋代韩瓶;1958年间东屏镇后寮村在大垄岭下挖水库时,出土有砖与屋脊、琉璃瓦片、石柱、石板等文物,经省考古专家实地查看,属唐末宋初的大禅寺; 70-80年代九厅村民兴修水利时曾多次挖出整缸的宋朝金元宝、金砖、银条、银钗、银簪等文物,其中大量金制品被村民所哄抢。
1987年
霓屿三条垄海滩出土1787年和1790年两枚
西班牙银币;同年在九亩丘发现宋代冶炼遗址及唐、宋土墓遗址,内有大量陶范,又发现新石器时期的石锛及灰陶片,同年还在洞头至东岙公路发现晚唐瓷器有砖、瓦、屋脊等;1978年黄岙乡发现一组唐代瓷器,同年又挖出一罐唐、宋铜钱;1979年黄岙乡在石崖缝中发现一组
五代瓷器、铁锅;1988年后垄诚意药业有限公司在建厂房时出土一批元代外销青瓷共37件;第二次文物普查发现鹿西古兵营遗址,属南宋期间;
大门镇观音礁村发现宋朝煎盐和冶炼古遗址;
霓屿乡发现元朝龙潭摩崖石刻,2006年洞头县东屏村一沙滩上发现一罐唐代“
开元通宝”钱币。重达20余斤,共有2000余枚,其中完整的有1665枚,部分背有星月纹。2009年在三盘三屿出土一批
宋朝瓷器。
中界(今洞头)诸岛在历史上人口也不少,大量的出土文物就是直接的证明。到了明朝时,为抵御
倭寇扰边,明政府实行了“海禁”,洪武十八年,明政府内迁了中界诸岛居民,诸岛从而荒废。到了清朝初年,为防备
郑成功军事势力在沿海的反清斗争,清朝政府也实行“海禁”,中界(洞头)诸岛彻底沦为无人岛。
清朝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郑成功之孙13岁的
郑克爽降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开了“海禁”。浙闽一带民众移民而来。
海禁刚开那时,岛上都是树木,满海鱼虾无数。一艘福建渔船到洞头洋一带生产,在
仙叠岩附近用吊桶打水刷洗甲板时,桶绳断了,吊桶随即被浪卷没。待到渔船绕到岛东北端的一个岙口时,意外发现海上漂着他们船的吊桶。他们猜测,当时吊桶一定被卷入海洞里,海洞一直通到这个岙口。于是把吊桶掉下的地方叫洞头,随着闽南移民增多,时间一长整个岛就被叫成了洞头。
春秋战国以来中界(洞头)诸岛一直属瓯越地(温州),清雍正年间,今洞头县境划归新建置的玉环厅(隶属温州府),为玉环厅第二十都。上世纪三十年代后,二十都改称三盘区,(名称得自海中湖景区中三座形似盘子的小礁屿)。
1953年6月单独建县,洞头作为县名正式出现。隶浙江省温州地区专员公署。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洞头县建制,当年7月1日起划归
玉环县(隶属温州)。1959年1月7日,国务院决定撤销玉环县建制。当年4月1日,洞头划归温州市,,余皆并入温岭县。1962年4月,玉环县建制恢复(未包括原洞头县地)。1964年10月31日,
国务院批准恢复洞头县建制,隶浙江省温州地区专员公署 。1965年3月1日起,洞头县人民委员会正式对外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