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
山东省青岛市西南部海湾
龙湾,山东半岛西南黄海西岸海湾。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东北,大珠山西。湾口在大珠山嘴与斋堂岛之间。有小口子港和古镇口湾。
位置境域
龙湾,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东北,大珠山西。湾口在大珠山嘴与斋堂岛之间。口向南,宽12.2公里, 面积66平方公里。湾内有小口子港和古镇口湾。
古镇口湾,又称曹家溜,龙潭口,崔家潞。位于龙湾北部。缩口圆形,面积19平方公里。湾北岸,明清时曾设巡检司,有古镇口炮台。小口子港,位于古镇口湾外侧东部,为历代渔港。
岬角岛礁
琅琊台,在龙湾南口,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原属胶南县)城南偏西26公里,琅琊镇境内,西北距琅琊镇驻地夏河城6.8公里。琅琊台三面濒海,一面接陆,海拔183.4米。台顶平敞,周长150余米。南坡稍缓,北坡陡立。
大珠山嘴,在龙湾北口,状如鹰嘴,又称鹰嘴子。系大珠山南伸入海的岸角。南北长300米,东西宽500米。上有雾笛站和10米高灯桩。
斋堂岛,位于琅琊台东南海中, 由南、中、北三岛连接而成。全长1.6公里,宽0.25公里,面积约0.4平方公里,海拔69米。有11.8米高灯桩1座。岸线周长约5.18公里。 沿岸多礁石,唯西北处为沙底,可泊船。元代海运粮船皆泊于此。岛上有3个自然村,1108人。居民以渔为业。产鲅鱼、鲐鱼、黄姑及海参、鲍鱼、石花菜、真鲷等。岛周围岩礁岸建有养殖场。岛与陆地间有斋堂水道,可通60吨拖轮。清乾隆版《诸城县志》载,岛上古有斋堂(“文革”中拆毁),为秦始皇侍从斋戒处,故名斋堂岛。隶属琅琊镇。
小冲里岛子,位于大珠山嘴西侧。 南北长150米,东西宽50米,距陆地最近点40米。岛上皆裸岩,无人、无草、无淡水水源。基部有牡蛎生长,落潮时可与陆地相连。岛北端,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湾,称为大冲、小冲。旧称“里岛子”,因近小冲(小湾),故称“小冲里岛子”。大、小冲内均可泊渔船,是天然小渔港。每当渔船靠泊卸鱼, 这里就成了繁华的“渔市”。在“里岛子”外约300米有一暗礁“外岛子”。里外岛子之间海珍品和鱼类资源较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该岛属大珠山镇管辖。
外岛子,在大珠山南海中。距小冲里岛子约250米,平潮时显露,大潮时淹没。长约40米,宽约19米,面积约7600平方米。因在里岛子外面,故称外岛子。航行时需绕道。
气候特征
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02天,降水量794毫米。气候四季分明,春迟秋爽,夏无酷暑,冬少严寒。
海域特征
龙湾,东、西两侧多为岩岸,北部古镇口湾一带多为滩岸。泥沙底。水深5~14米。
潮汐。为正规半日潮,每个太阳日(24小时48分)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高潮出现在月亮中天后4小时50分, 低潮出现在月亮中天后11小时02分, 潮差为1.9—3.5米。 大小潮差发生于朔或望(上弦或下弦)日后2—3天。8月份潮位比1月份潮位一般高0.5米。台风过境或东南大风产生增水, 寒潮过境或西北大风产生减水,个别日期影响潮位达1米以上。
水产资源
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海产鱼虾260余种, 其中分布广、资源量大的有带鱼、鲅鱼、乌贼、章鱼、黄鲫、鹰爪虾、 对虾、海蜇、牙鲆、真鲷、梭子蟹等50余种,潮间带潮下带生物203种,可开发利用的有杂色蛤、泥蚶、西施舌、竹蛏、刺参、皱纹盘鲍、贻贝、扇贝、石花菜、紫菜等40余种。
渔场渔汛
渔场。1934年版《中国实业志》记载:“渔场可分为两种,一为外海渔场,二为内河渔场。外海渔场为黄、渤海,又分为近海与远海两种,近海方面为沿海一带,如胶州湾及附近之水灵山岛等。渔民集居点董家口、贡口、灵山卫、红石崖、湘子门”。其中湘子门是位于龙湾口东端的渔场。建国后,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胶南沿海各海湾仍是鱼虾贝蟹丰富之渔场,乌贼鱼、章鱼、带鱼、鲅鱼、海参、海蜇、真鲷等优质品种出产较多。
1970年代,沿海产量逐渐减少,据当时调查,胶南近海鱼虾有200余种,其中资源量大、分布广的有带鱼、鲐鱼、鲅鱼、鳓鱼、银鱼、黄鱼、马面鲀、黑鲷、牙鲆、高眼鲽、舌鳎、鳗鱼、红娘鱼、鲈鱼、梭鱼、海蜇、对虾、鹰瓜虾、梭子蟹等58种。
渔汛。鱼虾的集群、洄游、繁殖与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胶南沿海、近海饵料丰富,适宜多种鱼虾产卵索饵,春、秋两季尤为明显。但由于距暖潮较远,冬季不适宜温带鱼族栖息。鱼群来去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春暖自南向北,自外海向近海而来,秋凉则自北而南循大洋。近海鱼虾产卵、越冬、索饵期较为分散,洄游密度较大,从而形成春汛、秋汛两个大的渔期。春汛一般在3一5月,渔民称之为“小海市”(自惊蜇至谷雨),“大海市”(谷雨至夏至),秋汛一般在9一11月(寒露至小雪)。
旅游资源
琅琊台, 位于胶南市西南26公里, 琅琊镇境内,三面环海,海拔183.4米。其东南为斋堂岛,北为龙湾,西南为沐官岛,西北为琅琊城故址。 琅琊台一名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东经》,“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盖海畔有山,形如台,在琅琊,故曰琅琊台”。
龙湾, 位于琅琊台北侧, 与琅琊台相连。湾畔沙岸广阔,绵延5公里,呈弧状,犹若一钩弯月,又称月亮湾。海水洁净,沙滩细软,宜开发为日光浴、海水浴场。
斋堂岛, 位于琅琊台东南方海面。因岛上古有斋堂,故名“斋堂岛”,斋堂“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传说此岛是秦始皇当年斋戒求仙药之处,又说是秦始皇下属官员斋戒处。岛上旧有娘娘庙,相传为始皇之母斋戒居住之所,早已倾圮,唯余旗杆坑穴数个。岛上有甘泉,位于海边绝壁间,传说为太后洗脸盆。此外还有黑石门等景点。
徐福东渡启航处,位于古老湾子。有考此为徐福率童男童女数千东渡日本的启航处。1993年,胶南琅琊暨徐福研究会在此立“徐福东渡启航处”碑。
大珠山,位于胶南市大珠山镇境内灵山湾与古镇口湾之间,三面临海,总面积65平方公里,主峰大寨顶海拔486米。大珠山以巍峨挺拔、风光秀丽而闻名。因与小珠山南北雄峙而立,古有“双珠嵌云”之说,被列为古胶州第一胜景。主要景点有石门寺、望海楼、珠山石室、麻衣庵、湘子门、南天门、阎王鼻子、珠山秀谷、黑龙潭等名胜。以石窟最为珍贵,多为隋唐时代遗存,保存完好的有夹沟西山石窟、夹沟南山石窟和石屋子沟石窟3处。
渔业生产
捕捞
龙湾周边的琅琊、寨里(张家楼镇)、大珠山等乡都是从事海洋捕捞的重点镇。而且捕捞产量在黄岛区南部(原胶南范围内)都是较高的。其中龙湾南西部琅琊镇船只数量、年捕捞产量约占原胶南县的40%,居乡镇之首。琅琊镇的斋堂岛村1987年有渔船95艘, 总吨位1955吨, 总马力1732马力,渔业劳力550人,海洋捕捞总产1911吨。完成渔业总产值440万元,全村人均渔业收入2803元。
1976年,琅琊公社建立海洋捕捞船队,由于亏损严重,1980年后撤销。
养殖
滩贝增殖。1972年以来,从红石崖向琅琊、寨里等沿海滩涂移植杂色蛤20万公斤, 泥蚶20万公斤,进行大面积滩贝增殖,并从寿光县羊口移来毛蚶0.7万公斤,进行放养。
石花菜养殖。胶南沿海藻类中,石花菜分布最广,产量最大,是山东石花菜生产基地之一。1985年,琅琊海带场与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合作,成功地进行了石花菜深水筏式保种生产性试验,为解决春茬养殖苗种开辟了新途径, 石花菜养殖生产有所扩大。
海带养殖。胶南海带养殖有30多年的历史,整个发展过程呈马鞍型,盛期为1970年代。1957年12月, 县水产局从南方购进海带秋苗10万株在薛家岛北屯试养2.88亩, 获得成功。1958年, 上海水产会议后,胶南的海带养殖有较大发展。是年,琅琊镇建立海带养殖场。 1961年后,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出现大面积断架子、掉苗和海带霉烂, 减产较大,部分单位出现亏损。琅琊镇社办海带场下马。海带生产大幅度下滑。直至1965年,每年养殖面积只有1000余亩,年产1000吨左右。1966年后,海带生产再度发展。沿海社队陆续建立和扩大养殖场。1972年,全县海带产量首次突破万吨。海带养殖成为一项主要经济收入。1986年后, 海带场转向贻贝、扇贝等养殖。
渔港
前小口子渔港。位于大珠山西南部。港内水深5~10米,可避东北和东南风,能泊渔船120余艘。周围多岩礁,为胶南县海参、鲍鱼的主要产区。有水产供销站和水产品加工场地。大珠山镇有渔船200余艘泊于此港。1987年,产鱼虾650吨,其中鹰爪虾60吨。
林业生产
龙湾西、北部沿岸沿海大珠山镇的阡里,寨里乡的崔家滩、琅琊镇的港头一带,适宜营建沿海防护林。1964年至1966年,营造黑松防护林林建设全面铺开。之 后,又在林木立地条件较好的寨里崔家滩里一带,营造棉槐、刺槐林。至此,沿海防护林带基本形成。1985年后,又在琅琊镇的盐碱滩上用“绒毛白蜡”树种进行开发性造林。
航运交通
古镇口港。位于大珠山古镇口湾(崔家潞)北端。明朝时为海防重地。民国元年(1911年)守兵裁撤,成为商港。因湾水较浅,商船重载必泊海中以小船驳运,后逐渐废弃。只有当地渔船出入。
社会文化
建置
龙湾地属青岛市黄岛区(原胶南地区)黄岛街道灵山岛街。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部落定居,历史悠久。然而建置兴废无常,或分而他属,或合而自立,几经变迁。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有齐邑、越都之置;秦代设琅琊郡、县之治;汉承秦制,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晋省琅琊,境域分属今诸城、胶州旧置;隋复置琅琊县;唐再裁之,境地仍归胶州、诸城。废置千余年。1943年,建立抗日民主政府诸胶边办事处,次年析置藏马、诸胶边两县,属滨海行署;1946年改建胶南县,属滨北专区;1956年裁藏马县入胶南,隶属昌潍专区;1958年胶南县划入青岛市;1961年复归昌潍专区;1979年再度划入青岛市至今。1990年12月撤县设市。2012年12月,撤销黄岛区、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黄岛区。
龙湾为三镇所辖:东北部为大珠山镇,1987年辖40个行政村, 居民9579户,37988人(非农业人口5954人)。镇政府驻朱家小庄,北距县城6.4公里。南部为琅琊镇1987年辖59个行政村,居民9480户,38639人(非农业人口758人)。镇政府驻地夏河城。北部原属寨里乡,2001年划入赵家楼镇,1987年辖35个行政村,居民7411户,29724人(非农业人口522人)。
军事
明代,灵山卫为海防重镇,卫辖军屯、兵寨、墩台。琅琊台墩、胡家墩、陈家墩,属南龙湾海口巡检司;清乾隆七年(1742年),裁南龙湾巡检。在龙湾口有墩台,有步兵守卫。另在古镇口置炮台。雍正十三年(1735年),古镇口外委把总1名, 马兵2名,步兵13名。民国元年(1912年)裁。雍正年间海防为千总分汛,汛地有古镇口、石栏嘴、斋头、龙湾口、琅琊台等。同治十三年(1874年)裁。民国13年(1924年)10月,因直鲁豫战事,驻胶县步兵十九团第三营布防于沿海要地,并设张家楼了望哨。
196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守备第二师第六团驻防泊里一带。1976年11月改编为海军建筑工程兵第十四团,移驻小口子。1983年又改为北海舰队后勤部建筑一大队。1985年春调防。197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筑工程兵第十三团进驻小口子。1983年撤销。
经济
龙湾地区,所辖地区大珠山、寨里外以农业为主,琅琊地区历史上以渔业为主。1990年代,大珠山镇有耕地36553亩,果园5707亩, 林地面积43727亩, 居胶南地区之首。水产品较丰富,年产量2357吨。阡里虾、新红星苹 果、蟠桃等遐迩闻名。1987年农业总收入3939.7万元。有一些小型镇办工业有农机、皮胶、砖瓦、 木器、 纺机配件等行业。境内大珠山,为岸海名山。
琅琊镇则渔农并举。 有耕地46373亩,林地13220亩,果园2618亩。渔业十分发达,1987年水产品总量7350 吨,居全胶南地区之首,海产以海参、鲍鱼、加级鱼著名。镇东南临海有千古名胜琅琊台。台北有东皂户商代文化遗址,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寨里地区(后划入赵家楼镇)位于古镇口湾西岸,海岸线长11.1公里,沿岸有滨海滩地。 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40306亩,林地13501亩,果园5910亩。有渔业,产红席。
2018年,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9个国家级新区,处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内,处于京津冀和长江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的核心地带,与日本、韩国相望。陆域面积212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海岸线282公里。其中龙湾位于期中东部,规划的经济小区主要有古镇口创新示范园区(也有称军民融合示范区)和琅琊台旅游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7 15:41
目录
概述
位置境域
岬角岛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