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China-US relations,或美中关系)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
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国家关系。一些媒体将中美关系称为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2011年的《
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中美双方对中美关系的最新的定位和
表述。
发展历程
中美两国关系是趋于友好与合作的。但由于历史原因、政治文化等因素也有歧见和矛盾。总体讲,是合作多于冲突,共同利益大于彼此分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得益苏联的影响和帮助更大,中美是两个阵营的。后来中苏分道扬镳,毛泽东、尼克松高瞻远瞩改善了中美关系,实现了中美建交。
中国和美国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力争成为一个富裕强大文明的国家,造福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同时坚持独立自主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美国的目标则致力于建设一个强大的美国,实现美国梦,包括国民幸福,国家安全,以及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包括传播自由民主人权等理念。因此,中国和美国的矛盾在两个方面,意识形态上相互争论,国家利益上不少冲突。中美关系事关中国发展大局,对美国也十分重要;从中国的战略利益出发,我们双方要加强沟通,建立互信。
中美关系赞赏美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2017年2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习近平祝贺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感谢特朗普2月8日来信就元宵节和中国农历鸡年向中国人民致以节日祝福,对特朗普表示愿意努力拓展中美合作、发展惠及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建设性双边关系表示高度赞赏。特朗普对此表示感谢,再次祝贺习近平主席和中国人民节日快乐。习近平指出,总统先生就任以来,中美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持了密切沟通。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层出不穷的各种挑战,中美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上升。中美两国发展完全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双方完全能够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
2018年9月20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对中国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及该部负责人实施制裁。中国军队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并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18年9月22日央视消息,中国外交部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就美国制裁中国军方机构及负责人提出严正交涉。随后,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就美宣布制裁中国军队相关部门及负责人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2018年11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中,两国元首表达了保持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和扩大中美经贸合作的良好愿望。世界乐见中美两国元首的沟通与对话,期待达成的共识能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特朗普总统表达了重视美中经贸合作、愿同中方加强沟通磋商的意愿。
2018年12月1日,在阿根廷举办的G20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展开了会晤,两国元首就经贸问题达成共识,同意停止加征新的关税,双方还就如何解决存在的分歧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方案。此次会晤双方达成的共识意义重大,不仅有效阻止了中美经贸摩擦的进一步扩大,而且为双方合作共赢开辟了新的前景;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各自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符合各国利益。
2019年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
特朗普互致贺信,热烈祝贺两国建交40周年。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也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充分证明,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习近平强调,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重要阶段。我高度重视中美关系发展,愿同总统先生一道,总结两国关系发展经验,落实好我们两人达成的共识,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让两国关系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特朗普在贺信中说,2019年1月1日是美利坚合众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40周年纪念日。多年来,两国关系取得了巨大发展。发展合作和建设性的美中关系是我个人的优先事项。我们强有力的友谊为两国在未来数年取得伟大成就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2021年11月9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在
纽约举行2021年度晚宴。参加活动的中美两国人士表示,期待双方加强对话,克服困难,寻求合作之道,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中国国家主席
习近平和美国总统
拜登分别向本次活动致贺信,由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
雅各布·卢分别在晚宴上宣读。中美人士呼吁克服困难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
2023年8月,中美双方同意2024年上半年在华举办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进一步恢复发展两国旅游合作。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
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
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主词条:
2023年中美元首会晤)
2024年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互致贺信,祝贺两国建交45周年。
2024年1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王毅主任将同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泰国举行新一轮会晤。
202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史是一部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过去靠人民书写,未来更要靠人民创造。希望两国各界人士多来往、多交流,不断积累共识。会见中,习近平主席围绕中美关系、中国经济作出重要论述。
2024年4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在中美元首重要共识精神引领下,经中美双方商定,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将于2024年4月4日至9日访问中国。
2024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双方在全面交换意见基础上形成五点共识。
2024年5月,应美方邀请,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将于5月30日至6月2日访问美国,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举行磋商,并同美国各界人士代表进行接触和交流。
2024年6月13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美国亚洲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美1.5轨对话在北京举行。双方围绕“聚焦关键紧迫议题,加强对话交流合作”的主题进行坦诚、深入、建设性交流。中联部部长刘建超出席对话并发表主旨讲话。来自中方相关部委、地方政府、高校、智库以及美国亚洲协会董事会共同主席桑顿等约30名中外代表参加。双方认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美双方应坚持和平共处,避免冲突对抗;加强沟通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深化经贸、气候变化、卫生、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扩大人文交流特别是青年往来;加强风险管控,重视和妥善处理分歧;展现大国责任担当,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双方同意继续办好中美1.5轨对话,为促进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作出努力。
2024年8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新一轮战略沟通,进行了坦诚、实质性、建设性讨论。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联大期间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国商会、阿斯彭学会、亚洲协会、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代表成员座谈交流。王毅阐述了中方对中美关系的看法。王毅表示,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波澜起伏,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两国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应该彼此成就,而不是恶性竞争;应该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习近平主席关心和重视中美关系,他在深刻总结中美关系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是中方看待和发展中美关系的根本遵循。同中方对美政策保持稳定和连续性相比,美方对华却常常是两种声音、两副面孔。根源在于美国一些人始终不能客观看待和接受中国的发展。美方需要认识到,中国也有发展的权利。中国的发展对美国、对世界都是机遇而不是挑战。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首都利马会见美国总统拜登。陪同拜登参加会见的有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辛格、美国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波德斯塔。
合作关系
中俄军事合作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正常合作,符合国际法,美方无权干涉。美方的做法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公然践踏,是霸权主义的充分体现,严重破坏中美两国两军关系。
2019年9月1日,美国对华3000亿美元输美产品中第一批加征15%关税措施正式实施,中国就此在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起诉讼。美方的征税措施严重违背中美两国元首大阪会晤共识,中方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方将根据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坚决捍卫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贸易秩序。
中美贸易关系
2018年来,中美经贸问题突出。美方对华连续采取201、232、301等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多轮关税,将中国列为所谓“汇率操纵国”,动用国家力量打压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中方不得不采取有力应对措施,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同时,中方始终坚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磋商妥善解决中美经贸问题。经过13轮经贸高级别磋商,2019年12月13日,双方宣布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2020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受两国经贸摩擦等影响,2019年中美双边贸易出现下滑,全年双边货物贸易额5412.2亿美元,同比下降14.6%,中方顺差2958亿美元,同比下降8.5%。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9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71914个,实际投入金额约878.8亿美元。中国企业在美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3.3亿美元,中美双向投资累计接近2500亿美元。
2020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5867.2亿美元,同比增长8.3%,中方顺差3169亿美元,同比增长7.1%。截至2020年底,中国企业在美累计直接投资838.8亿美元,美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73556个,实际投入累计901.1亿美元。
2021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为7556.45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5761.14亿美元,增长27.5%;中国自美国进口1795.31亿美元,增长32.7%。
2022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为7594.27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0.6%。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5817.83亿美元,增长1.2%;中国自美国进口1776.44亿美元,减少1.1%。
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
中美人文和地方交流密切,两国已经建立了50对友好省州和234对友好城市。2018年,中美两国人员往来515万人次,其中中国赴美282万人次,美国来华233万人次。中国是美国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在美各类留学人员42.5万人。2018年中国赴美留学人员18.3万,美国来华留学人员2.1万。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美国政府全方位对华遏制打压政策影响,2019年以来两国人员往来数量大幅下降。
2010年4月13日,国务委员戴秉国在美国华盛顿会见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4月22日至24日,第三届“全美汉语大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5月25日,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成立仪式暨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刘延东同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共同担任机制的主席,出席成立仪式并主持会议。7月18日至23日,应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邀请,科技部部长万钢赴美国华盛顿出席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并分别与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能源部长朱棣文、总统科技助理兼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霍尔德伦、美国贸易全国委员会举行会谈并会见美国参议院能源与自然资源委主席宾格曼。11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10月20日至21日,美国司法部长霍尔德访华。11月30日至12月2日,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第八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2011年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和美利坚合众国农业部关于共建中国园的谅解备忘录》签字仪式在美国举行,中国驻美大使张业遂与美国农业部长维尔萨克签署了备忘录。4月10日至16日,国务委员刘延东赴美国主持第二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并访问美国。8月5日,首届中美青年科技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8月18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美国乔治敦大学校长约翰·德吉奥亚。9月21日,由文化部和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合作举办的“中国:一个国家的艺术”文化系列活动在华盛顿著名艺术殿堂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开幕。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开幕式上发表简短致辞。同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美国华盛顿威尔逊中心发表题为《中国文化与中国和平发展》的主题演讲。9月22日,《瓷都——景德镇当代中国瓷画展》开幕活动在美国华盛顿子午线国际中心举行。文化部部长蔡武、子午线国际中心总裁斯图尔特·霍利迪和华盛顿政界、商界和文化界名流逾300人出席了活动。9月23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芝加哥会见该市前任市长戴利。同日,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会议在北京举行,科技部部长万钢与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共同主持会议。9月25日至26日,文化部部长蔡武率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访问美国洛杉矶。9月28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北京会见美国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一行。11月1日至2日,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第九次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2012年4月24日至25日,中美第五轮法律专家交流在北京举行。5月1日,第14届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联委会发来贺信。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联委会,宣读胡主席贺信,并会见了由美国总统科技事务助理、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霍尔德伦率领的美国政府科技代表团。科技部部长万钢与霍尔德伦于会后签署《第14届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联合声明》。5月1日至2日,第三次中美创新对话在北京召开。科技部部长万钢与美国总统科技事务助理、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霍尔德伦共同主持会议。5月3日至4日,第三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刘延东同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共同主持磋商全体会议。5月3日,科技部与美国国务院在北京共同举办清洁炉灶展。戴秉国国务委员和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参观展示。5月4日,首届“中美省州教育厅长对话”在北京举行。5月22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韩国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教育部长会议期间,会见美国教育部常务副部长托尼·米勒。6月25日至2日,首届中美环境研究联合工作组会议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召开。8月22日,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第十次联合工作组会议在山东召开。9月4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北京会见美中文化协会主席、美国百人会前会长杨雪兰。9月6日至8日,文化部与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美文化论坛”在北京和南京两地举办。12月17日至18日,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第十次会议在广州举行。
2013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会见来华出席学术研讨会的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代表团。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第四届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国际会议期间,会见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纳波利塔诺。11月7日至8日,中美第六轮法律专家交流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举行。11月13日至14日,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11月18日至22日,第四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分别致信祝贺。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共同主持了磋商全体会议,并代表两国政府续签《关于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的谅解备忘录》。中美在磋商中共取得75项成果。12月1日,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为旅美大熊猫“美香”的幼仔举办百日庆祝暨命名活动。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分别发来视频祝贺。12月8日至12日,中美环境合作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与美国联邦环保局局长麦卡锡共同出席会议。
2014年6月26日至28日,文化部部长蔡武访问美国华盛顿,并参加美国史密森学会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史密森民俗节中国主宾国”活动。7月1日至3日,蔡武部长率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访问洛杉矶。7月9日至10日,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共同主持磋商全体会议。磋商共取得104项成果。9月11日至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率团访问美国,主持召开第15届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9月20日,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中美医学教育高层论坛,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竺、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等出席论坛并致辞。10月15日,教育部与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在北京签署关于推广校园篮球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同NBA主席萧华共同见证签字仪式。12月1日至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赴美出席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并访美。12月3日至5日,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和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康达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2015年4月8日至10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长约翰逊访华。6月23日至24日,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磋商全会并致辞,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布林肯出席会议。本轮磋商期间,双方在7个领域共达成119项合作共识。9月9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会见美国总统气候变化与能源政策顾问迪斯。9月10日至11日,美国卫生部长伯韦尔访华。10月28日至11月1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杨树安赴美出席国家和地区奥林匹克委员会协会第二十届代表大会。11月23日至25日,第13次中美执法联合联络小组会议在华盛顿举行。12月1日,首次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对话由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郭声琨与美国司法部部长林奇、国土安全部部长约翰逊共同主持。同日,中国公安部与美国国土安全部第二次部级会晤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郭声琨与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约翰逊共同主持。
2016年2月29日,2016“中美旅游年”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书面贺辞,美国总统奥巴马发来祝贺视频。3月14日至15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率团访华。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郭声琨分别会见。3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会见美国能源部长莫尼兹。6月5日,第七次中美创新对话在北京举行。6月6日至7日,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京举行。6月7日,科技部部长万钢会见美国总统科技助理、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约翰·霍尔德伦。6月7日,第二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在北京举行。6月14日,第二次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在北京举行。8月3日到4日,首次中美法治对话在北京举行。8月22日至24日,美国总统气候变化与能源政策顾问迪斯访华,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会见,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举行会谈。11月20日,2016“中美旅游年”在美国华盛顿闭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分别致书面贺词。12月7日,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和美国司法部长林奇、国土安全部部长约翰逊在华盛顿共同主持第三次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
2017年1月9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反恐专员刘跃进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缉毒署代理署长罗查克。3月27日,由国家文物局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秦汉文明“展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向开幕式致书面贺辞,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出席。4月6日,由国家汉办与美国大学理事会、亚洲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全美中文大会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致信祝贺。9月12日,第22届国际检察官联合会在京召开,最高检察长曹建明会见美国司法部助理部长帮办布鲁斯·斯沃茨。9月25日至27日,美国司法部常务副部长罗森斯坦来京出席国际刑警组织第86届全体大会,国务委员、公安部长郭声琨,最高检检查长曹建明等分别会见。9月28日,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共同主持。10月4日,首轮中美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国务委员、公安部长郭声琨和美国司法部长塞申斯、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杜克共同主持。
2018年7月11日,经中美两国执法等部门通力合作,外逃美国17年的职务犯罪嫌疑人许超凡被强制遣返回国。10月30日至31日,中美两国教育部在华盛顿成功举办第四届中美省州教育厅长对话。11月12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会见访华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里夫一行。1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根廷会晤期间,双方同意加强各领域对话与合作,增进教育、人文交流,采取积极行动加强执法、禁毒等合作。中方决定对芬太尼类物质进行整类列管,并启动有关法规的调整工作。
2019年1月14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与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有效期5年。3月1日,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交接仪式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举行,美国政府向中国返还361件(套)非法流失文物。3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巴科。9月19日至20日,第13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在美国西雅图举行。9月23日至26日,美国白宫禁毒政策办公室主任卡罗尔访华,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赵克志,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刘跃进分别同卡罗尔会见会谈。11月21日,中美留学40周年纪念活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2020年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应约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阿扎通电话,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交流。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犹他州卡斯卡德小学学生,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贡献。2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感谢他和盖茨基金会对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支持,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协调、共同抗击疫情。3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阿扎通电话,就中美两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展及下一步合作交换意见。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赵克志就中美禁毒合作同美国白宫禁毒政策办公室主任卡罗尔及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多次通信。
2021年3月23日,中国农业农村部长唐仁健与美国农业部长维尔萨克通电话。4月14日至17日,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问上海,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与克里视频会见,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克里面对面会谈,双方发表《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应拜登总统邀请以视频形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讲话。5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应约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贝塞拉通电话。8月31日至9月2日,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问天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分别与克里视频会见,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克里面对面会谈。10月22日,2021中国国际教育研讨会全体大会在京召开,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并讲话,美国国际教育协会主席艾伦·古德曼以视频方式做主旨发言。10月26日至11月4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举行多轮磋商,发表《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10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向天津茱莉亚学院校园落成典礼致贺信,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受教育部长怀进鹏委托出席校园落成典礼并致辞。
2022年1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
高福与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瓦伦斯基视频会见,就各自国内疫情形势和防控措施情况以及两国疾控部门未来合作规划进行交流。2月12日,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杨树安应约在北京冬奥村会见美国奥委会主席、美国冬奥代表团团长莱昂斯,并代为接受美奥委会向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赠予的荣誉奖杯。3月22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苟仲文以视频形式会见了美国奥委会主席莱昂斯,并接受美国奥委会赠予的荣誉奖杯。4月19日,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视频会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双方共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5月22日至26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率团访欧期间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会谈,就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深入交换意见。6月1日、29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就中美气候合作进行对话交流,并围绕“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的目标原则、组织框架、合作领域及下阶段工作计划等深入交换意见。6月17日,习近平主席特使解振华出席“主要经济体能源与气候论坛”(MEF)领导人会议并发言。7月11日至1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访美,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论坛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圆桌会并致辞,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美国联邦环保局代理局长麦卡碧、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11月6日至19日,中美气候特使及团队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气候变化大会期间进行磋商,推动大会成功。12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同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瓦伦斯基进行线上会晤。
2023年1月11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举行视频会谈。11月16日,美国政府宣布将中国公安部鉴定中心(含国家毒品实验室地址)移出“实体清单”,解除对其制裁,于2023年11月16日生效。
当地时间2024年5月14日,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首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由中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和美国国务院关键和新兴技术代理特使森特、白官国安会技术和国家安全高级主任查布拉共同主持。
2024年12月13日,中美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换文签署了《关于修订和延长两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的议定书》,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自2024年8月27日起延期5年。
中美军事交流
两军交流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两军关系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双方进一步深化两军两大互信机制建设。
2023年11月30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
吴谦大校在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成功举行会晤。双方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惠基础上,探讨了各领域对话合作,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军事安全等领域达成了20多项共识,为实现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根据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双方将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开展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两国防务部门正就此保持着沟通协调,我们将适时发布相关消息。
中方重视中美两军关系,中国军队愿与美方一道,认真贯彻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交流合作,推动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中美战略沟通
2024年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开始举行新一轮战略沟通。
王毅说,欢迎沙利文助理访华并首次来华举行中美战略沟通。中美关系攸关两国,牵动世界。过去几年,两国关系充满波折。在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的战略引领下,我们实现了重返巴厘岛、通往旧金山,其中的经验值得总结,教训需要汲取,关键是要锚定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大方向。
王毅表示,落实好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是中美双方的共同职责,也是此次战略沟通的主要任务。期待双方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就此进行深入沟通。希望这次沟通一如既往是战略性和实质性的,同时应该更具有建设性,推动中美关系朝着旧金山愿景克服干扰、排除障碍,真正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沙利文说,这是我作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首次访华,感谢中方周到安排。拜登总统致力于负责任地管理美中关系,避免竞争演变为冲突,并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期待通过此次战略沟通,同中方就广泛议题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
中美外交史
20世纪之所以常常被称为“美国世纪”,自然和美国的“全球化进程”有密切关联。对美国而言,两次世界大战既是灾难,又是极难得的机遇——对任何其他国家,它们都只是灾难。因为美国在战争中的决定性力量,它有两次机会按自己的意愿把这个世界塑造成它喜欢的样子。
第一次它失败了。威尔逊提出号称“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计划”,倡议为永保和平而建立国联,结果先被欧洲权力政治大打折扣,后被自己的人民否决。首倡国联的美国反而没加入国联。美国人似乎还没做好“达则兼善天下”的准备,不肯为大西洋彼岸的安全问题多操心。10年后,经济危机(1929年至1933年)更使其连“独善其身”也不可得。
第二次它成功了。与上一次不同,美国人没有再规避责任,决心领导世界。雄才大略的罗斯福将美国对战后世界秩序承担主要责任视为理所当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关贸总协定、重建的欧洲和日本见证了一个美国经济资源和价值观念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被接受的世界,尤其在数十年后苏联解体时。
这么说也许没错:在美国的世界秩序构想中,中国的位置一直在变化。中美关系对两国来说一开始并不那么重要,但它的重要性不断递增,越到后来越是重要。到二战时已对双方都有重要意义。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20世纪的中美关系总有个“第三者”,前半段是日本,后半段是苏联,与中、美构成一种“三角关系”。一战结束之后,为了争取日本参加国联,美国在巴黎和会牺牲了中国;二战时中美却成了盟友,联手打败日本。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倒向苏联,受到美国遏制;20年后中美结盟,共同制衡苏联。从某种意义上讲,两国直到90年代才进入了真正的“双边关系”,2010年后的十年,更有可能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
美国驻华使节是波动起伏的中美关系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所谓“外交授权有限”,他们不是政策制定者,而是政策执行者,有时却也能影响政策。他们一般要请示华盛顿对重大事件的工作指示,不管个人观点如何坚决奉行白宫和国务院所定的对华政策;但特殊的身份和强烈的个性,对中国的真切接触和对美国长远利益的考量,有时使他们越出这界限。从他们的资历来说,要么是总统政治性任命的,要么是外交机构里的职业官员(少数人兼而有之)。一般前者来之前对中国了解不多,但也更少偏见,因为同总统有私密关系,有时可以越过国务院直接向总统陈情;后者常常是会说汉语的“中国通”,遇事更多向国务院请示汇报。
我们选出了美国大使中的5位代表人物,与读者分享他们的故事:
蒲安臣,先后任美国第13任公使和清朝第一位全权使节,曾代表清政府出使美、英、法、德、俄诸国。
司徒雷登,传教士,燕京大学首任校长,及《别了,司徒雷登》的主角,他试图让新中国同美国合作。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可能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大使,后来也成为对中国最友好的总统,在关键时刻维护了中美关系。
洪博培,已经宣布参加2012年美国大选,他在中国任期虽短,经历的风雨和收获的赞誉却不少。
骆家辉,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州长,刚刚卸任的商务部长,7月即将到任的驻华大使,他需要在华裔背景和美国利益之间做出微妙平衡。
1919威尔逊牺牲中国绥靖日本
在19世纪,美国的对华政策常常唯英国马首是瞻,之后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华外交也逐渐独立。1900年前后,欧洲列强各自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为保护在华利益,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承认列强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利为前提,要求他们向美国开放。对中国来说,这一政策的正面意义是提出了要“保护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此后三十多年,“门户开放”成为美国对华关系基本原则。
列强之中,最有超越“门户开放”、独占中国冲动的是日本。
“一战”爆发,日本利用与英国的结盟,把德国赶出了中国(山东半岛)和西太平洋(加罗林、马里亚纳和马绍尔群岛)。此时,欧洲力量在亚洲的影响暂时消退,美国成为惟一能影响中日纷争的国家。
辛亥革命后,美国是西方列强中最早承认袁世凯政府的,不但派遣著名政治学家和行政学家弗兰克·古德诺担任袁世凯的特别顾问,还鼓励美国银行家向中国的铁路和工业投资。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美国表示反对,同时却承认日本在满洲等邻近日本的地区有“特殊利益”。在1917年的《兰辛-石井协定》中,美国再次承认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
美国参加一战后,中国也对德、奥宣战,期待通过这场形式胜过实质的“战争”,没收两国在中国的资产,终止与他们的不平等条约。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结束。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举行和平会议。在和会上,日本代表要求将山东的权益无条件让予日本。中国代表去见威尔逊,希望他主持公道。威尔逊表示:他对日本代表提出如此天真的要求很惊讶,建议中国代表也坦率地陈述中国的主张。
驻华公使芮恩施密切关注着这些情况。在和会召开前,他就致函国务院和威尔逊,强调中国问题必须得到公正解决,“否则我们必须放弃使这个世界免遭军国主义灾难的希望”。威尔逊却向日本让步了。巴黎和会的结果是中国空欢喜一场,取代一种不平等的是另一种不平等,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被日本继承。
1945-1949罗斯福与杜鲁门盟友撤离中美反目
和一战时很相似,二战开始阶段美国保持中立,直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次日,美国向日本宣战;同日,中国也正式对日宣战,这时中日战争已经打了4年。
接下来4年中美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双方达成5亿美元的贷款协定,美国将军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美英三国在开罗举行首脑会议,讨论对日战略,《
开罗宣言》宣告
日本必须归还中国领土。
罗斯福关于战后世界的构想中,中国扮演着重要角色。他的“四大警察论”,设想美、英、苏、中,以类似世界理事会的方式来维持和平。把中国列入四强部分是出于礼貌,部分是因为美国在亚洲需要有一个支持者。因此,美国不顾英国反对,支持中国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在时殷弘看来:“罗斯福雄才大略,看到未来,知道亚洲民族主义总是要起来的——本质上是厌恶西方的。这些新兴民族主义国家能不能追随美国,那么当然,中国很重要,是一个样板。美国在中国做好了,就可以引导其他亚洲新兴国家。另一个战略意义,是让中国盟友承担起亚洲一大部分监管任务。这两个意义无论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还是在美国的对外关系中,当然都是很重大的。”
如果“四大警察”之一拒绝他的角色又会如何,尤其是当这个不合群的警察恰巧是力量仅次于美国的苏联时?罗斯福来不及回答这个问题。1945年4月,日本尚未投降,他就病逝了。
在1945-1950年,中国的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国对国共两党的态度一开始就有所不同。日本投降当日,杜鲁门命令日军只能向蒋介石政府投降就很说明问题。1946年7月12日——一天前,司徒雷登刚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国共内战全面爆发。美国调停国共纠纷失败后,开始援助蒋介石打内战。1949年8月发布的美中关系《白皮书》中美国承认抗战胜利后对蒋介石政府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多达22.5亿美元。
但随着国军的败退,1948年末美国开始调整政策,从“阻止中共取胜”变为“阻止中国成为苏联附庸”。
1949年初,司徒雷登就开始与各国大使接触,主张各国外交官留在南京。4月23日南京解放,各外国使团中只有苏联大使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广州。周恩来让与司徒雷登有师生之谊的黄华去南京军管会担任外事处长,与他进行私人接触。
1949年5月13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司徒雷登的电报中提出了承认中共政府的3个条件:事实上控制国家的领土和行政机关;既有能力又有意愿承担其国际义务;得到中国人民的普遍认可。令美国失望的是一个多月后的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明确宣称新中国将奉行对苏联“
一边倒”的方针。据说司徒雷登曾请民盟的罗隆基向中共领导传话:假如中共对美国和苏联采取中立态度,美国可以承认新中国,并提供30至50亿美元贷款。而罗隆基得知《
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不敢转达消息,几年后才说出来。
1949年8月2日,司徒雷登离开中国。美国驻华使馆和各地领事馆人员留守原地“观察”中国。1950年1月,中方收回美国在北平的兵营等房产后,美国终于撤走了全部驻华人员。
1972尼克松与基辛格借力中国抗衡苏联
朝鲜战争、台海危机、敌意的政策使两国的正常关系中断了20多年。在此期间,双方长达15年(1955-1970)的大使级会谈只是各说各话:中国想要解决台湾问题、被美国冻结的资产;美国劝中国放弃武力统一、加入限制武器的谈判。136次会谈只达成了一个协议,西方媒体称之为“聋子的对话”。
中苏早在1959年就已不和,美国的决策层却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战略机会,直到老罗斯福之后美国总统中少有的现实派尼克松走上前台。
1968年9月,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后不久,尼克松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说,“我们必须不断寻求机会与她谈谈,也与苏联谈谈。我们必须不只注意是否发生了变化,我们也必须找机会制造变化。”她,指的是中国。
机会来得很快。1969年春天,中苏两国发生边境冲突。当年夏天尼克松做了个不寻常的决定:放弃虚耗时日的中美现行对话机制,引入中国为转化力量,打破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建构战略性三角关系。
由于中美都认为苏联是比对方更大的威胁,两国对改善关系很积极。有趣的是中国释放善意的方式。1970年10月1日,在中国国庆日的观礼台上,美国记者斯诺被安排在了毛泽东身边。12月,毛泽东接受斯诺采访,表示他愿意邀请尼克松访问中国。中国政府高估了斯诺在美国的影响。事实上,华府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信息,直到后来通过其他管道安排好尼克松访华之行时才知道有这么一段公案。
1971年7月,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亨利·基辛格由巴基斯坦中转秘密访问北京。为了躲避媒体,他先公开访问了南越、泰国、印度等国,最后在巴基斯坦的欢迎晚宴上假装肚子痛,被送往总统别墅“治疗和修养”。次日凌晨,他登上了飞往北京的专机,专程前来迎接的中方代表和领航员早已在机内恭候。
由于
亨利·基辛格访问印度只用了两天,他“在巴基斯坦的时间”也不能超过48小时,以免“厚此薄彼”。当天中午专机抵达北京,下午周恩来就同他进行了会谈。开始,基辛格有点紧张,照着事先准备的稿子念,后来看到周恩来面前只放了一张写着要点的纸,他也收起文件夹侃侃而谈起来。结果包括飞机上的时间,只用了17小时就顺利完成密访。双方约定把尼克松访华安排在第二年的春天。7月16日,中美同时公布双方达成的《公告》。当年10月,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席位。
据基辛格的回忆,1972年2月,毛泽东见到尼克松时,一开口就是:“台湾是小问题,世界才是大问题。”他毫不拖泥带水地表示,中国不会动用武力对付台湾,“我们可以暂时不去管它,等个一百年吧!”毛泽东身体状况不佳,不久前还病了一次,原本只准备谈一刻钟,但他靠意志坚持了75分钟,最后才以询问时间的方式,暗示会谈结束。
2月27日,中美达成《上海公报》,次日发表——其中有一条显然针对苏联: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一年之后,双方又发布一份公告,同意将共同“抵抗”任何国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企图。
美国与中国合作,苏联的最佳选择只能是缓和与美国的紧张关系。莫斯科原本对安排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的峰会反应冷淡,拖拉了一年多;结果,基辛格密访北京不到一个月,就迫不及待邀请美国总统去莫斯科——安排在尼克松访问中国仅3个月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这样解释尼克松的动机:“尼克松飞过来和毛泽东握手,主要就是因为美国面临苏联的威胁,他要借力,然后他发现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借力点。他就来了,屈尊哪,他世界首强,他主动。另外还有一个小的地缘考虑:他要从越南撤军,有一个理论上的困难,就是所谓‘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越南被共产主义占领,东南亚就守不住,东南亚守不住澳洲就守不住。要破解这个困境技术上讲有一个环节就是把中国拉过去。”
次年,美国和越南签署和平协定,美军撤出了越南。中美双方互设联络处,走向关系正常化。
1989老布什艰难维持中美关系
中国驻芝加哥前总领事王立向记者描述老布什和基辛格的分别:“基辛格跟你见10次也不记得你是谁,老布什见过你一次就认得你了。”这天分显然对从政有利。
1989年1月,老布什就任美国总统。仅仅一个月后,他的第一次出访就是到中国——这在美国总统中是前所未有的。1970年代当驻华联络处主任那段经历使他对中国怀有特殊感情。所以他担任总统后亲自主持对华政策,而不是由国务院或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一些美国的中国学家说他就像是“国务院中国处的主管”。党内的保守派反对他一上任就访问中国,刚好日本天皇去世,他就利用这机会在参加葬礼后到了中国。
老布什见到了邓小平,邓对中美关系感到满意,又说,戈尔巴乔夫将于5月访华,谈得好的话,中苏关系也可以正常化,但不可能恢复到1950年代,也就是说中苏不会结盟。老布什放心了,向邓保证说,“在我4年任期结束时,中美关系一定比现在更牢固、更好。”
在此之前,中美关系尽管时有波动起伏,总体上比较平稳。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之后,他的后继者继续寻求对华关系正常化。1978年12月16日(北京时间)中美发表了《建交公报》,两天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开幕。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在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大战略中,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是重要的一环。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访问美国;1982年中美《八一七公报》发表,两国关系进入了偶有小风波的蜜月期。根据盖洛普民意调查,1989年初,70%的美国人对中国有好感或极有好感。
1989年6月5日早上,尼克松跟老布什通了电话,认为要看长远,与中国的关系不能断绝。老布什表示同意
1989年6月8日,他决定直接跟邓小平通电话。中国方面表示,中国领导人没有这样的习惯。于是,6月20日,他给邓写了长信,一开头就说他是“以一个朋友、一个真正的‘laopengyou’(老朋友)的身份写这封信的”。他希望邓帮助他“维持这种我们都认为非常重要的关系”,除了两国的大使之外,能有“特殊渠道”保持交往畅通,并问中方是否愿意华盛顿派出密使。不到24小时,邓小平就回了信,欢迎美国特使访华,并愿意亲自同特使交谈。
通过老布什的特使斯考克罗夫特,中国领导人收到这样的消息:老布什决意维护两国的战略关系,但他必须顾及美国民众的情绪。美国对中国的制裁不会是永久性的,但在政治上是必须的。
在国会和舆论的压力之下,老布什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制裁;但他仍设法维护同中国的正常关系,几次动用总统的否决权反对国会取消或有条件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议案。
金灿荣认为,老布什极有战略意识。“他始终坚持一个大方向,美国长期利益至上,不为时势所动,所以肯定中国的价值。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当时不是他担任总统,换一个毛躁一点的,中美可能断交了,退回到代办的关系。但他能让那种关系,虽然艰难,但基本上维持下来了。这就不容易了。”
2018年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谈中美关系
2018年3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长
郑泽光应邀出席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19届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发表题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演讲。郑泽光就中美关系表示,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保持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两国在诸多领域的合作也远远超过在个别领域的竞争。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中方历来重视发展中美关系,愿同美方相向而行、一道努力,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美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很正常。对此,不能动辄把自身的问题归咎于对方、在战略判断上犯下根本性错误,那样只会损人害己、搞乱世界;而应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多做换位思考、相互适应。最重要的是,要始终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通过化解和管控分歧避免中美合作大局受到干扰。
中方回应特朗普称美国可能切断美中关系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接受
福克斯有线电视网新闻采访时声称,美国可能切断整个美中关系,这样美国可以节省5000亿美元。特朗普的疯狂言论一出,
道琼斯工业指数在30分钟内急跌450点。对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5月15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保持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当前中美双方应继续加强抗疫合作,恢复经济和生产,这需要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杨洁篪署名文章
杨洁篪署名文章:尊重历史 面向未来 坚定不移维护和稳定中美关系。
2022年3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3月2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恢复352项自中国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豁免。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汪文斌表示,我们注意到相关报道,具体的问题请向主管部门询问。作为原则,我们一贯认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贸易战没有赢家。
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
2024年4月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以及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
习近平指出,去年11月,我和总统先生在旧金山会晤,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这几个月,双方团队认真落实我们达成的共识,中美关系出现企稳态势,受到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欢迎。另一方面,两国关系中的消极因素也有所增加,需要引起双方重视。习近平强调,战略认知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必须扣好的“第一粒纽扣”。中美这样两个大国,不能不来往、不打交道,更不能冲突对抗,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继续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道路向前走,而不应该走回头路。习近平指出,今年的中美关系要坚持几条大的原则。一是以和为贵,坚守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不断提升对中美关系的正面预期。二是以稳为重,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保持中美关系总体稳定。三是以信为本,用行动兑现各自承诺,将“旧金山愿景”转为“实景”。双方要以相互尊重的方式加强对话,以慎重的态度管控分歧,以互惠的精神推进合作,以负责的担当加强国际协调。
习近平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对于“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纵容支持,我们不会听之任之。希望美方把总统先生不支持“台独”的积极表态落实到行动上。美国针对中国的经贸科技打压措施层出不穷,制裁中国企业的单子越拉越长。这不是“去风险”,而是制造风险。如果美方愿意开展互利合作,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中方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如果美方执意打压中国的高科技发展,剥夺中国的正当发展权利,我们也不会坐视不管。
习近平阐述了中方在涉港、人权、南海等问题上的立场。
拜登表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影响最深远的双边关系。旧金山会晤以来美中关系取得的进展表明,双方可以积极推进合作,同时负责地管理分歧。我重申,美方不寻求进行“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中国发展有利于世界,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同中国“脱钩”。愿安排耶伦财长、布林肯国务卿近期访华,同中方加强对话沟通,避免误判,推进合作,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两国元首还就乌克兰危机、朝鲜半岛局势等交换了意见。
两国元首认为,这次通话是坦诚、建设性的。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责成双方工作团队落实好“旧金山愿景”,推进外交、经济、金融、商务等领域磋商机制以及两军沟通,在禁毒、人工智能、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对话合作,采取进一步措施扩大两国人文交流,就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沟通。中方欢迎耶伦财长、布林肯国务卿近期访华。
中美达成五点共识
2024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双方在全面交换意见基础上形成五点共识。
第一,双方同意继续按照两国元首指引,努力稳定并发展中美关系。双方肯定旧金山会晤以来中美各领域对话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同意加快落实两国元首在旧金山达成的重要共识。
第二,双方同意保持高层交往和各层级接触。继续发挥已经恢复和新建的外交、经济、金融、商务等领域磋商机制作用。继续开展两军交往。进一步推进中美禁毒、气变、人工智能合作。
第三,双方宣布将举行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首次会议;继续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举行新一轮中美亚太事务磋商、中美海洋事务磋商;继续开展中美领事磋商。中美禁毒工作组将举行高官会。美方欢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访美。
第四,双方将采取措施扩大两国人文交流,欢迎对方国家留学生,办好5月在中国西安举行的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
第五,双方就国际地区热点问题保持协商,双方特使加强沟通。
参考资料
习近平报道集.习近平与特朗普通电话 赞赏美坚持一个中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