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勃湾区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辖区
海勃湾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辖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乌海市东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属极端大陆性气候,毗邻3个旗、区,总面积529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海勃湾区辖6个街道、1个镇,另辖1个乡级单位。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勃湾区常住人口为339155人。
历史沿革
夏商时期,为北方民族繁衍生息之地。
春秋时期,为白翟(即猃狁之族)牧地。
战国时期,属林胡牧地。
秦灭六国统一中原后,分为三十六郡,海勃湾区隶北地郡。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海勃湾区境内先后成为蒙古、汉、回、满等20个民族活动的场所。
明中叶以后,海勃湾地区为鄂尔多斯部的游牧地,并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时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海勃湾地区隶属鄂托克旗。
1955年,从鄂托克旗析出成为独立地区,先后称谓为卓子山矿区、海勃湾市,均隶属伊克昭盟管辖。
1976年1月,乌海市成立,海勃湾区为乌海市辖中心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海勃湾区辖6个街道、1个镇:凤凰岭街道海北街道新华街道新华西街道滨河街道林荫街道千里山镇,另辖1个乡级单位: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勃湾产业园。区人民政府驻海北大街1号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海勃湾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乌海市东北部,介于北纬39°31′—39°52′、东经106°46′—107°05′之间,毗邻3个旗、区,东倚卓子山(乌仁都喜乌拉)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为邻,西隔黄河与乌达区相望,南至四眼井与海南区相连;北与鄂托克旗碱柜乡交界。全区总面积为52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海勃湾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乌兰布和沙漠东南缘的中山丘陵、河谷及部分平缓起伏区内。桌子山、甘德尔山呈南北走向平行山体,黄河沿甘德尔山西侧,由南向北奔流而过。整个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以丘陵山地为主,西北部较为开阔平坦,平均海拔1100米。
气候
海勃湾地区位于中纬度的内陆地区,属典型的极端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温高,大风多,日照长,干旱严重,四季分明,冬长寒冷,夏短炎热。无霜期平均156—165天。平均日照3000—3600小时,接受太阳辐射热能年均155.85千卡/平方厘米。
土壤
海勃湾地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灰漠土、棕钙土、栗钙土、风沙土、草甸土、盐土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海勃湾区耕地面积2115.75公顷,均为水浇地;园地面积724.08公顷,全部为果园;林地面积4151.28公顷,其中:乔木林地1661.72公顷,灌木林地318.71公顷,其他林地2170.85公顷;草地面积20361.15公顷,其中:天然牧草地594.94公顷,其他草地19766.21公顷;湿地面积1045.15公顷,其中:灌丛沼泽64.22公顷,沼泽草地709.98公顷,内陆滩涂269.32公顷,沼泽地1.6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4314.29公顷,其中:城市3573.54公顷,建制镇2986.53公顷,村庄742.25公顷,采矿用地6741.70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70.2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059.29公顷,其中:铁路用地331.69公顷,公路用地1031.25公顷,机场用地150.14公顷,农村道路540.42公顷,港口码头用地0.89公顷,管道运输用地4.90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568.54公顷,其中:河流水面2088.70公顷,水库水面12.74公顷,坑塘水面262.08公顷,沟渠37.87公顷,水工建筑用地167.15公顷。
植物资源
海勃湾区境内野生植物有69科,181属,297种。其中:饲用植物93种,药用植物30余种。
人口
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勃湾区常住人口为339155人,有家庭户132847户,集体户8899户,家庭户人口为311042人,集体户人口为28113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22668人,占95.1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487人,占4.86%。
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勃湾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15852人,占93.13%;蒙古族人口为15526人,占4.5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7777人,占2.29%。
经济
综述
2023年,海勃湾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28.53亿元,同比下降4.2%;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0:52.4:46.5。
2023年,海勃湾区地方财政收入80.39亿元,同比下降13.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92亿元,同比增长61.2%。
2023年,海勃湾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0%。
2023年,海勃湾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36元,同比增长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57元,同比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15元,同比增长6.0%。
第一产业
2022年,海勃湾区投入资金1.42亿元支持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建设2个自治区级项目,建成使用紫光园100亩设施蔬菜基地、乡村振兴示范点,推进6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11个农业项目,引进菌草培育实验基地,优化42个村集体经济项目,盘活闲置温室130亩,308亩撂荒耕地复垦复耕,全区粮食、蔬菜产量分别达到9458吨和3万吨,葡萄种植规模达到1.1万亩。
2023年,海勃湾区第一产业增加值3.42亿元,同比增长3.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
第二产业
2023年,海勃湾区第二产业增加值172.26亿元,同比下降13.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4%。
2023年,海勃湾区工业增加值151.62亿元,同比下降1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8%,在总计中:采矿业下降31.6%,制造业下降1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9%;按行业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31.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24.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3.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3%;工业产品销售率100.9%,同比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69家,其中亏损企业32家。
第三产业
2023年,海勃湾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52.85亿元,同比增长7.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5%。
2023年,海勃湾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46亿元,同比增长4.6%。商品销售总额142.35亿元,同比下降3.1%。其中批发业30.03亿元,同比下降26.6%,零售业112.32亿元,同比增长6.0%;在住宿、餐饮业营业额中,住宿业1.25亿元,同比增长28.2%,餐饮业7.75亿元,同比增长23.9%。
交通运输
海勃湾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小三角区域中心城区,更是东北、华北通往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内蒙古自治区着力打造的向西、向南开放的窗口。
航空
乌海机场现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重庆、武汉、深圳、海口、呼和浩特、郑州、唐山、杭州、石家庄航线,全国大中重点城市均可实现当日到达。
铁路
北京—包头一兰州和乌海一鄂尔多斯—黄骅港铁路(河北)连接东西,临河一新疆哈密铁路延伸至乌海,市内各个工业园区和主要厂矿企业共有28条铁路专用线连接。
包头至银川高速铁路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之一的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包头站至银川站,线路全长约519千米,共设13座车站,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其中乌海段全长约50.8千米,设2座车站。
高铁乌海站是包银高铁全线最大的新建站,站场设计规模为4站台11线。
2024年6月1日起,原乌海站正式更名乌海东站,车站地址不变。原乌海站于1957年建成投入使用,是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承担着内蒙古西部近三分之一的铁路旅客运输任务。
公路
109国道、110国道、G6京藏高速、G18荣乌高速(荣成-乌海)穿境而过,G20青银高速(青岛-银川)延伸至乌海,G7京新高速毗邻乌海。
海关
乌海海关、乌海国际陆港、唐山港·乌海内陆港投入运营,乌海—蒙古—欧洲国际班列通车。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海勃湾区十五幼正式投入使用,第十一中学、滨河小学综合楼开工建设,林荫小学完成选址规划;投入2000万元,更新配备校园监控、教学设施设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职工113名,乌海衡实中学启动高中办学。截至2024年2月,海勃湾区设立3个紧密型教育集团,包含一小教育集团(海勃湾区第一小学和海勃湾区第六小学)、五小教育集团(海勃湾区第五小学和海勃湾区第三小学)、滨河小学教育集团(海勃湾区滨河小学和海勃湾区团结小学);设立6个联盟型教育集团,包括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三中教育集团、九中教育集团、二中教育集团等,均采取联盟型集团管理模式;完成滨河小学、海勃湾区第九小学、团结小学、乌海市第八中学实施塑胶跑道维修工程,并全部投用;投资550万元购置151块智慧黑板和中考体育测试智能设备;加快推进海勃湾区第一小学新桥校区(原海勃湾区第六小学)、依林小学风雨操场新建项目的手续办理;实施“银龄助教提升计划”,将13名银龄优质教师补充到薄弱学校;投资240万元建成海勃湾区教育人才公寓,组织83名校领导赴江苏进行学习培训,开展3期党组织书记“全员大学习·业务大练兵·擂台大比武”活动、3期校长论坛。
科学技术
2022年,海勃湾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4.01亿元,1家企业获评“2022年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技术改造项目”,累计发放自治区级科技项目资金、区级科技创新资金3044万元。
2023年,海勃湾区加强院所联系,筹备建设碳材料研发中心,本级年度科研经费达1250万元,组织创新主体申报认定线上线下培训8次,覆盖全区210家企业360余人;37家企业注册多口径研发费用智慧管理服务平台。
文体事业
2022年,海勃湾区举办乒乓球锦标赛、第二届城市定向赛、啤酒音乐节,开展“喜迎二十大”“文化走基层”等文化活动,“母亲河之旅”马拉松赛道开工建设,“山河连城慢行健康步道”完成规划。
医疗卫生
2022年,海勃湾区投资1.5亿元的区人民医院主体完工,林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
截至2023年7月,海勃湾区经由医联体绿色就医通道累计转至市级医疗机构患者121人,累计接收市级医疗机构下沉患者125人,接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转患者4041人,接收市级下沉慢病患者972人,并将1144名慢病患者下沉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属2家公立医院与北京、上海、宁夏等地20余家医院开展对口协作,海勃湾区疾控中心能力建设项目部分完成,生物实验室和理化实验室投入使用,具备水质、病原等检验检测能力;总投资260万元的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升级改造项目完成;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46.1%,重点人群签约率为88.5%,海勃湾区中医医院共有2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肛肠科、心脑科),新增在建2个自治区级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中医康复二科和自治区中医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肛肠科);依托民政养老机构建成7家“健康驿站”,完成22家核酸采样亭改造工作,全部升级为“健康小屋”。
社会保障
2022年,海勃湾区开发就业岗位2万余个,城镇新增就业2070人,发放创业贷款8044万元和助企纾困稳岗资金2000余万元,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提高至每月860元,新建改扩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8个,发放各类困难补贴1960.92万元,补贴677余万元为5412户农区居民发放暖心煤。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海勃湾”一名是由蒙藏语“海若布刀亥”演变而来,意为“雄狮之湾”。相传在成吉思汗时代,有一个名叫约勒道日玛的著名铁匠,曾在卓子山上为成吉思汗西征制作弓箭和甲胄,成吉思汗得胜后便把卓子山这片肥沃的土地赐给铁匠。铁匠有一子,名海若布,生的犹如雄狮一般英武、剽悍。久而久之,蒙古族牧民就以他的名字来称呼他的草地,于是,便有了“海若布刀亥”这个神奇的名字。
方言
海勃湾方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晋语—五台片。五台片所处区域在雁门内外、地处晋北、陕北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历史上,该区域一直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争战的地方,各民族居民的流动此消彼长,语言接触与融合持续不断。再加上、走西口移民、五台片出现了断片分布的现状。晋语五台片现分布于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后套地区,共28个市县旗。其中晋北17个市县:分别是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定襄、五台、岢岚、神池、五寨、宁武、代县、繁峙、河曲、保德、偏关、灵丘、朔州市(原朔县、原平鲁)、大同市(浑源县)、太原市(阳曲县)。陕北县市:分别是府谷、神木、定边、靖边、米脂、绥德、子洲、横山、清涧、靖边、子长、延川。内蒙古西部4个市县旗分别是:杭锦后旗、磴口县、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原临河)。
风景名胜
乌海市博物馆
乌海市博物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大道乌海市科学技术馆二楼,占地面积1349平方米,建筑特点坐南朝北,展厅通体呈狭长状,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金沙湾生态旅游区
金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海勃湾城区北11千米处,占地面积3.5万亩,距离乌海机场仅3千米,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部沙山最高处达156米,沙山、沙盆地形复杂,是集沙、山、水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区。景区有特色餐饮文化休闲区、葡萄园观光、采摘区、沙漠休闲娱乐区、花卉苗木种植观赏基地5大功能区。
乌海湖生态旅游景区
乌海湖生态旅游景区,是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形成的118平方千米湖面及环湖区域,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荣誉称号
2017年2月,海勃湾区入选“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0年6月2日,海勃湾区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名单”。
2020年11月25日,海勃湾区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海勃湾区入选“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2月8日,海勃湾区入选“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名单”。
2024年1月30日,海勃湾区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2 14:2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