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
赵国自
长平之战败于
秦国之后,国力大大削弱。此后不仅受到秦国军队屡次进犯,而且其他诸侯国亦想趁机侵赵获利。燕王喜四年(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
栗腹与赵国缔结友好盟约,并以五百金设置酒宴款待赵国国君赵孝成王。栗腹返回燕国后对燕王喜说:“赵国的壮年男子都死在长平之战中,他们的孤儿还都没有长大成人,可以去攻打赵国。”燕王喜召见乐间,询问他的意见。乐间回答说:“赵国的四境都面临着强敌,需要四面抵抗,故国中百姓均已习惯于作战,不能去攻打。”燕王喜说:“我可以用五个人来攻打赵国的一个人。”乐间回答说:“那也不行。”燕王喜大怒。群臣都认为可以出兵攻打赵国,燕王喜便调动两军,两千辆战车,一路由栗腹率领,进攻鄗邑,一路由卿秦率领,进攻代邑。燕军抵达宋子,赵孝成王派将领
廉颇率军迎击燕军。廉颇在鄗邑大败栗腹部队,在代邑大败卿秦、乐乘的部队,并擒获栗腹(一说将栗腹斩杀)和乐乘。乐间于是逃到赵国。廉颇乘胜追击燕军五百多里,顺势包围燕国国都
蓟城(今北京)。燕王喜只得派人向赵国求和,赵孝成王不允许,一定要让燕国将渠前来议和才行。于是燕王喜便任命将渠为
相国,前往赵国议和,割让燕国五座城池给赵国,赵军于是解围撤军。
乐乘初为
燕国将领,在攻打
赵国之战中兵败遭俘,乐乘于是投靠赵国,赵国封其为武襄君。乐乘曾与
廉颇率军攻燕,燕国以厚礼求和。
赵悼襄王即位后,命乐乘代替廉颇掌其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