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xiāng lǐ)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家乡,出自《
周礼·地官·遗人》。
1、周制,王及
诸侯国都郊内置乡,民众聚居之处曰里。因以“乡里”泛指乡民聚居的基层单位。
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释名》:“民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自然民谣;一种为假作民谣。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流行乡里间的
徒歌。”
《
管子·立政》:“劝勉百姓,使力作毋偷,怀乐家室,重去乡里,乡师之事也。”
叶圣陶《倪焕之》二六:“譬如蒋士镳,平时欺侮善良,横行乡里,那倒要当心点儿。”
清 汤斌《明两浙运使儆辕张公传》:“是时,
袁大司马可立、杨大参尧华、余光禄化龙,皆以耆硕里居。相与联席结社,棋酒娱乐,修耆英香山故事,乡里荣之,至有传为图绘者。”
清
陈康祺《郎潜记闻》卷一:“时知县事者为湖北温壮勇公绍原, 陆制军乡里也。”
明 施耐庵《
水浒》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杨志笑道:“
原来是自家乡里。俺在江湖上多闻师兄大名。”
明
王琦《寓圃杂记》卷下:“公与熊有乡里之好,因以阴隲之说谕之,熊不省。”
《
南史·张彪传》:“沉泰说
陈文帝遣
章昭达领千兵重购之,并图其妻……彪知不免,谓妻杨呼为乡里曰:‘我不忍令乡里落佗处,今当先杀乡里然后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