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善记,屡承顾问,应对详敏,御制书序,多出三吾之手。著有《坦斋文集》等。《
明史》卷一百三十七有传。宋
蔡沈作《
书集传》,虽源于
朱熹,而多参以己意。当其初行,已多异论。宋末元初,张葆舒作《尚书蔡传订误》,黄景昌作《尚书蔡氏传正误》,程直方作《蔡传辨疑》,余苞舒作《读蔡传疑》,递相诘难。至
元仁宗延□二年(1315)议复贡举,指定《尚书》以蔡传为范本,于是上述各家之书尽佚。陈栎初作《书传折衷》,颇论蔡氏之失,及蔡传定为范本,及改书名为《纂疏》,发明蔡义而折衷,然亦佚不传。至明太祖
洪武十年,始考天象,知与蔡传不合,于二十七年四月命
刘三吾等修此书,同年九月完成,历时五个月。参加者除
刘三吾外,还有胡季安、
门克新祖庚绎于高宗之庙,《西伯勘黎》谓是武王主
金履祥说。《尧典》九族易以夏侯氏之说,而删蔡传之注。全书体例,于每传之后,系以《音释经》,加以注音,或《音释传》,或《传》。重新注解,辨字音、字义、字体甚详,以区别于蔡传
原注。传中所引古人名、书名必注出处,兼考正典故。此书上承宋元诸儒学风,作者皆为自幼务本之学者,非由后世八股出身者,虽不及先儒,而有功于后学。
明
刘三吾等奉敕撰。
刘三吾名如孙,字三吾,自号坦翁,湖南茶陵人。元时为广西儒学副提举,明
洪武十八年(1385)始召为左赞善,迁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