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端
汉语词语
争端,汉语词汇,拼音是zhēng duān,意思是指由多人引起的争论,具体指对某件事或物有着不同的见解,意见不一致导致的。
释义
1、争讼的依据。指刑书。
2、指引起双方争执的事由。
出处
《左传·昭公六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徵於书。”
解释
引起争执的事端。
边界争端。
例句
1、争讼的依据。指刑书。
《左传·昭公六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徵於书。”孔颖达疏:“端谓本也,今铸鼎示民,则民知争罪之本在於刑书矣……刑书无违礼之罪,民必弃礼而不用矣。”
2、指引起双方争执的事由。
①唐 元稹处分幽州德音》:“四十年间,海内滋殖,风俗谨朴,君臣平宁,人无争端。”
②清 李渔 《奈何天·闹封》:“他本是畅和风,息闹喳,又谁知启争端,搅是非。”
③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兄弟和家之肥》:“汤武之革命,虽曰顺应,实起争端。”
巴金 《化雪的日子》:“我想抓住这一点,我就可以解决他们的争端了。”
参考资料
争端.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0 11:51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解释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