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光阴的故事)金银纪念币
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
二十四节气(光阴的故事)金银纪念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2年8月7日发行的金银纪念币。该套金银纪念币共28枚,其中金质纪念币4枚,银质纪念币24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发行背景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用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完备起来的。相传周代早期,周公就在天地之中的中原地区采用石制日晷,通过测量太阳影子的长短和方位来确定夏至日和冬至日。一年中影子最短的日子是夏至,影子最长的日子是冬至。然后取冬至到夏至之中为春分,夏至到冬至之中为秋分。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夏小正》按十二月的时序详细记载了夏朝先民所观察体验到的天象、气象、物象,已经认识到“夏至”和“冬至”的存在了,反映出上古先民对时令气候的朴素认识。到战国后期,《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已明确地提到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先秦时期的《逸周书》和汉代初期的《周髀算经》里则已经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内容(与今天的顺序不同)。
此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和之间的关系,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西汉早期的《淮南子·天文训》已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名称的二十四节气完整记载。公元前104年,《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并采用“平气法”(即平均时间法)划分节气。自1645年清朝《时宪历》开始,“二十四节气”改用定气法计算。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约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制度,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人们依据节气安排农业劳动,进行节令仪式和民俗活动,安排家庭和个人的衣食住行。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于2016年被联合国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目前最有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时令等变化规律所独创的知识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此次发行二十四节气(光阴的故事)金银纪念币,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时空智慧与生态观念。此次发行的纪念币,一大亮点就是“光阴的故事”这一主题名称。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丰富,主题涵盖气象、物候、农事、风俗、养生等多维度。“光阴的故事”主题将讲述一个我们如何与时光相处的故事,展现华夏源远流长的节气文化和精神气节。
2022年8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二十四节气(光阴的故事)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28枚,其中金质纪念币4枚,银质纪念币24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发行工作
二十四节气(光阴的故事)金银纪念币分别由沈阳造币有限公司和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铸造,中国金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销。
制币参数
币面图案
钱币赏析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之历法历注,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节律变化。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老历法的文化魅力,诠释了“中国式浪漫”。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万物生长、活动皆有节气对应。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耕种的季节,也是充满希望的季节。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如同欢快的音符,奏响了春之乐章。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2年8月7日发行二十四节气(光阴的故事)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8枚,含3克圆形金币4枚,8克正方形银币24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其中一枚3克金币就描绘了春日景象。
金币正面图案为装饰圭表造型,衬以桃花、麦穗、稻穗、梅花等组合设计,并刊国名、年号。
圭表是中国古代用于度量日影长度变化以测定季节、划分四季,推算历法的工具。圭表由“圭”和“表”组成,“表”是垂直立于圭南端的标杆或石柱,先于圭出现。“圭”是正南正北平放的尺,汉以后改为铜制。圭表的一种用途是通过表来测出正午时影子的长短以确定节气。比如,夏至日正午时地表影最短。而冬至日正午时的表影最长。
最初,圭表仅高八尺,表影很短,边缘模糊,测量精度不高。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改良的圭表增加了表的高度,并多了一种名为“景符”的铜制辅助仪器,其长四寸、宽二寸,正中开一针孔小洞。这种圭表运用“针孔成像”原理,使高表横梁在日光下所投虚影成为精确实像,大大提高了圭表的测量精度。
画面中的圭表,正是郭守敬改良后的样式,象征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圭表周围的桃花、麦穗、稻穗、梅花代表了一年四季时节。三条粗线由远及近,将四种作物分隔开来,营造四季分明之氛围,增强了画面的空间纵深感。圭表、作物汇聚圆中,圆使人联想到万物之源——太阳。部分元素溢出圆外,为画面增加了生动性,同时也使人联想到生活的圆满和富足。
金币背面图案为装饰燕子造型,衬以柳枝、民居、树木、山峦等组合设计,并刊“春”字样及面额。
画面为我们描绘了“春来燕归”的美丽景色。映入眼帘的是一对飞燕。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天空中的精灵。它们时而在高空穿梭,时而又从田间疾速掠过,飞翔时游刃有余,将自由的精神发挥极致。两只飞燕,一近一远,保持着大致相同的飞行姿势,如同绅士淑女张开臂膀翩翩起舞。背景翠色欲滴,柳叶飘扬。春分至清明,乡野艾草青青,生机勃勃,风吹杨柳斜飞燕,正是一年四季中惬意无比的时光。燕子喜欢在屋檐下筑巢,以蚜虫、蚊、蝗虫等对人类有害的昆虫为食,和人类长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古代文人多有咏燕的诗句,杜甫就是善于描绘燕子的,比如“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读这些诗,再来欣赏燕子飞翔时优雅的姿态,将有一番感触。
背景中山峦起伏,但我们见到的不是怪石嶙峋的景象,而是一片线条柔美、外观祥和的秀丽山景。山中颜色五彩斑斓,映衬了人们对春日美好的畅想。山下几株大树,两间民房,简笔画的风格让画面显得粗拙可爱。质朴、简单、坦荡,这便是乡土中国的魅力所在,也是文人笔下的春日绝景。
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节气,包含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立夏,是夏季之始,约在公历5月5-7日。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但是,立夏之时我国只有岭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春季的尾巴。
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是小满,约在公历5月20-22日。小满节气期间,南方地区一般多雨,这里的“满”有雨水充盈之意;而北方小满节气期间降水量很少,此时麦类等夏熟作物已开始饱满。
炎夏已尽,金秋降临。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节气共同构成秋之乐章,让这个秋季充满丰收与惊喜。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2年8月7日发行二十四节气(光阴的故事)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含4金24银,以活泼生动的卡通形象展现了一年四季的民俗活动,用无声的优美画面诉说了光阴的故事,项目公告一经发布,旋即引起广大钱币爱好者的高度关注。
二十四节气(光阴的故事)金银纪念币发行之日正值立秋,“秋日物语”篇的1金6银遂成为最应景的纪念币。
该套金银币的共同正面图案以写实手法,将四季之意象浓缩其中。
画面由上到下,依次展现了四种具有季节代表性的植物和农作物,分别是:象征春季的桃花、象征夏季的麦穗、象征秋季的稻穗及象征冬季的梅花。其中,桃、梅饱满绽放。麦、稻穗足籽满。植物和农作物精雕细琢,虽处同一平面,却又层次分明。画面右上角向左下角延伸的三条装饰线,将桃花、麦穗、稻穗、梅花分隔开来,既营造了四季分明之氛围,又增强了画面的空间纵深感。
在稻穗和梅花之间,是中国古代用于度量日影长度变化以测定季节、划分四季、推算历法的工具——圭表。圭表由“圭”和“表”组成,表是垂直立于圭南端的标杆,先于圭出现。圭是南北朝向平放的尺,汉以后改为铜制。圭表可以通过表来测出正午时影子的长短以确定节气。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改良的圭表增加了表的高度,并在表的前面增加了一种名为“景符”的铜制辅助仪器,其长四寸、宽二寸,正中开针孔小洞。这种圭表运用“针孔成像”原理,使表的横梁在日光下所投的虚影为精确实像,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画面中的圭表,正是郭守敬改良后的样式,它代表了节气的划分,象征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由于金币和银币的外形不同,其布局也有所不同:金币正面主图居于圆中,上刊国名、下刊年号。圆使人联想到万物之源——太阳。部分元素溢出圆外,为画面增加了生动性,同时也使人联想到生活的圆满和富足;银币正面主图和年号居于右侧,国名与装饰背景居于左侧,中间分界线约位于画面四分之三处,近似黄金比例,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美感。
秋天的故事,在金银币背面图案中逐一展现,以写意的笔触描绘了童话般的秋日景象:
金秋到来,天空也被照映成金红色,自然界中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饱满成熟。树木上结满了丰硕的果实。田间有两座谷仓,装满了丰收的粮食。一只小松鼠挡在观众面前,仔细观察,只见它拾起松果,两腮鼓起,显然正在大快朵颐。素描般的笔触构成了它身上的毛发,为其增添生气。整个画面的线条运用犹如在演奏着美妙的乐章,时而粗犷,时而细腻,高低起伏,过渡自然。谷仓下的“秋”字,字简意明,一步点题。秋天的丰收印象便这样留在观者的脑海中。
银币背面图案依次用六幅画面描绘了大虎小虎的秋日时光。当前,年轻一代对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愈加浓厚,大虎、小虎皆以卡通形象出现,容易为年轻群体接受,这对于贵金属纪念币行业的长期发展是有益的。
在人们的印象中,秋天往往很短暂。默念《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秋日的萧瑟感便扑面而来。但是秋天也是丰收的季节、欢乐的季节,大虎小虎以其特有的憨厚形象,向观众展示了秋天里有趣的民俗活动。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35度,便迎来了立秋。2022年立秋为8月7日,正值整套金银币的发行之日。此时,“三伏”中的“末伏”将至,夏季的炎热也将告终。立秋之后,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因此而舒适起来。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经受了酷暑历练的大虎,在立秋时节也迎来了惬意的消遣时光。山下是一片瓜田,瓜果闪耀着梦幻般的色彩。立秋有个习俗,叫做“咬秋”,致敬的方式也很简单:吃瓜。只见大虎头盖纳凉用的西瓜叶,开心地捧起一瓣西瓜,正准备下口。可能有人会说,老虎是肉食动物,光是吃瓜,营养怎么能跟得上?别忘了,民间在立秋还有一个习俗是“贴秋膘”,也就是吃炖肉、肘子、红焖肉等美食佳肴,“以肉贴膘”。
太阳到达黄经150度,处暑时节到来。有趣的是,立秋到处暑的一段时间,因暑气未消,仍发挥余威而被称为“秋老虎”。处暑则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指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二候天地始肃,指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三候禾乃登,指各种农作物到了成熟期。
在这暑气将尽的时日,大虎带着小虎来到池塘边放河灯。水面波光粼粼,流光溢彩,寄托了大虎小虎祝福的荷灯随波逐流。放河灯是立秋民俗活动之一,又称“放荷灯”,一般在荷叶或荷叶形的底座上摆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以此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健在人们的祝福。此外,处暑时节民间还流行吃鸭子、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丰富的民俗活动。
太阳到达黄经165度,则白露至。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叶满秋露。杜甫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指鸿雁自北向南迁徙。二候玄鸟归,指燕子自南向北而去。三候群鸟养羞,指鸟儿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馐。
农谚云:“白露、白露,核桃撑破肚”核桃生长到白露时节,其外皮由青变黄,走向成熟。农谚又云:“白露到,竹竿摇,小小核桃满地跑”。暑气尽,秋风来,也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光。只见大虎仰着头,握着一根竹竿,尽力挥向核桃树。核桃树的叶子颜色呈现出秋季的特征,大大小小的核桃随着大虎的击打而从空中掉落。大虎身前的筐篮里盛满了核桃,好一番收获。
除了打核桃,白露还有品龙眼、吃“十样白”、饮白露茶、啜米酒、祭禹王等民俗活动。
太阳到达黄经180度,则秋分至。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此时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李白有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培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时节有采摘秋菜、竖蛋、送秋牛图、说秋等民俗活动。但秋分最重要的活动还是秋收。只见大虎高高兴兴地开着拖拉机,满载丰收的农作物。车头贴的“丰”字和宽敞平整的大道相映成辉。都说老虎不简单,谁知老虎还会开拖拉机呢!
太阳到达黄经195度,则寒露至。此时正值深秋,露水即将凝结成霜,寒意愈盛。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鸿雁列队大举南迁。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指天寒地冷,雀鸟渐少,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三候菊有黄华,此时菊花盛开,大地一片金黄色。
忙完了秋收,大虎也有了空闲和小虎外出消遣。此时枫叶飘红,正是观赏佳期。河岸边浅水向阳,秋风扫屑,饵料丰富,吸引鱼儿聚集,正合钓谚中的“秋钓边”。大虎小虎坐在河畔上,既能赏枫叶,又可秋钓边。它们垂下尾巴充当诱饵,吸引鱼儿上钩。小虎对此尚有疑虑,似乎想问:“这样真的能把鱼儿钓上来吗?”大虎却对它笑笑。因为二虎之间摆放了一篓活鱼,一切尽在不言中。秋色水影,梦幻色彩,相得益彰。
除了上述活动,寒露时节斗蛐蛐、登高等活动在民间也颇为流行。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10度。霜降有三侯:一候豺乃祭兽,指豺狼开始捕获猎物以祭天。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指各类昆虫为越冬开始冬眠。
霜降前后,民间开始赏菊饮酒。此时柿子也完全成熟,皮薄肉鲜味美。大虎小虎又怎能错过秋季最后的福利?只见大虎攀在梯子上,一手抱着竹筐,一手伸向柿子树。柿子树果实累累,正待采摘。柿子树下,小虎背向观众,忙着整理筐中的柿子。繁忙而快乐的秋季就这样伴随梦幻的色彩而告终。秋日虽短,但韵味悠长,正是一年中需要整理过往成绩与回忆的季节。
总而言之,这套金银币的叙事场景连贯衔接,大虎小虎的卡通形象诙谐有趣,多层次喷砂、光变麟彩、彩印工艺等技术运用巧妙,共同组合成一部朝气蓬勃的“叙事作品”。它在年轻群体中的反响,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的立项计划。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6 16:01
目录
概述
发行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