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灶港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西向河流名称
鸟瞰浦东大地,可以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15条河流都以灶命名,以一团为界,其北依次为北一灶港、北二灶港……至北八灶港,其南则依次为南一灶港、南二灶港……至南七灶港。
二灶港简介
上海市浦东新区(原南汇地区)东西向河流名称,分为南二灶港与北二灶港两条河流,原均为下沙盐场灶门港。后又成为沿港地名。
灶门港历史
鸟瞰浦东大地,可以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15条河流整齐有序地自西向东横贯着,而且都以灶命名,以一团为界,其北依次为北一灶港、北二灶港……至北八灶港共8条,其南则依次为南一灶港、南二灶港……至南七灶港,共7条。以灶命名的河流为什么这么多呢?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与古代浦东曾十分兴盛的盐场有关。南宋下沙盐场建立时,盐场下原设有下沙南、下沙北、大门和杜浦4个分场,分场下则各设有10个灶户,各灶户则各有20家煎灶(或称灶座)组成。据元朝陈椿所撰《熬波图》介绍,当时各灶为产盐,首先必须“开河通海”,利用河道将“煮海作盐”的原料海水引来。煎灶是盐场的基本生产单位,取用的原料均为由咸潮制成的卤水,产出的成品盐则又必须按时运抵各团盐仓,然后再通过盐课司输出,因此促使盐场必须具备一个比较发达的水上交通网。
开挖通海河道是当时各灶的一项甚为繁重的工程,因为开挖的河道不仅需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要求能蓄入足量的海水外,还需要在河道的港口处筑上一道坝,再在坝上挖一条“月河”,并派专人“彻夜守候”在那里探测潮汛,见潮来则挖开“月河”迎海潮入港,候通海河道中潮满后即运土再将“月河”封闭。下沙盐场初建时,盐监司原设在下沙,巡检司则设在周浦,因此当时各灶外运的盐都必须先运到这里,这也就是当时这15条灶门港西端为什么大部分都要以位于周浦、下沙一线的咸塘港为起点的原因。
南汇灶门港形成历史甚久,据推断应形成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里护塘筑成之前。南一灶港上一座古石桥裕丰桥(又名张家桥)的桥墩上曾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未有两塘,此江原通大海”,下联是“惟兹六灶,其流直达申江。”这说明此河原为通海河道,是两塘,即里护塘和外捍海塘未筑成之前就已形成的。南汇志书上对此也曾有过记载,称这些河道正由于原来都是通海的,都形成于“未筑海塘之先”,为了避免海水成患,因此“诸灶西各有坝以为界”,自筑海塘后才将坝拆除,这也就是当时各灶门港所以会有“一河而东西异名”的原因。
今还在使用
灶门港的形成,使浦东南汇地区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发达的水上交通运输网络系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方便。后来,灶门港的河道地名大多保留下来了,还在使用。
南二灶港
处浦东新区(原南汇)南部地区,南灶门港从南一灶港向北分布,(南)二灶港现起于大治河新场镇东段,出东汇入浦东运河,东可接石皮泐
北二灶港
处于浦东新区中部,西起杨叶河,东迄浦东运河,流经新场镇北部、宣桥镇北部与惠南镇北部。
其它
东二灶(泓)港
处浦东新区中东部,属于(北)二灶港东段河道,西起于老港、惠南界,东止随塘港,流经老港镇与祝。
义灶泓
位于浦东新区南汇境域东北部东海镇境内。西南距惠南镇7公里。原名二灶泓镇,因傍二灶泓港而得名。十九世纪末,彭公塘建成后逐渐形成村落。民国初年开始成集。20世纪30年代是其鼎盛时期,曾为东海地区的最大集镇。南北一条街长约0.5公里。1935年有大小商店42家,居民数百户。鱼市、瓜市尤盛。民国27年(1938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日军侵入东海地区,集镇被焚毁殆尽,沦为村落。1949年后为有别于惠南乡二灶镇,以乡音“义”与“二”同音而称义泓。
(小)二灶镇
位于浦东新区惠南镇城东的村镇。
参考资料
灶门港的来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
上海地名志.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2 15:06
目录
概述
二灶港简介
灶门港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