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桉
桃金娘科桉属植物
二色桉(Eucalyptus largiflorens F. Muell.)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中等乔木,高12-18米;树皮宿存,暗褐色,坚硬而粗糙,有纵裂浅沟;嫩枝纤细,下垂,圆形。幼态叶片狭披针形至长圆形,长3-4厘米;成熟叶片狭披针形,薄革质;叶柄长1厘米,纤细。伞形花序聚生于枝顶,排成圆锥花序,每一伞形花序有花3-8朵,总梗长5-8毫米;雄蕊长3毫米,花药小,侧孔开裂或为短纵裂。蒴果截头状卵形,宽3-4毫米,果缘薄,蒴口稍变狭窄,果瓣3-4,内藏。花期8-11月。
植物学史
词源:二色桉于1855年由Ferdinand von Mueller首次正式描述,其描述发表在维多利亚科学研究所的交易和论文集上。种名largiflorens源自拉丁语largus(大而有花)和florens(开花),指花序的大小。
形态特征
中等乔木,高12-18米;树皮宿存,暗褐色,坚硬而粗糙,有纵裂浅沟;嫩枝纤细,下垂,圆形。幼态叶片狭披针形至长圆形,长3-4厘米,带灰白色,有短柄;成熟叶片狭披针形,薄革质,长8-13厘米,宽约1厘米,稍弯曲,无明显腺点,侧脉密,以40度开角斜行,边脉极靠近叶边;叶柄长1厘米,纤细。伞形花序聚生于枝顶,排成圆锥花序,每一伞形花序有花3-8朵,总梗长5-8毫米,纤细,有棱;花梗长2-3毫米;花蕾纺锤形,两端尖,长5-7毫米;帽状体约与萼管等长或稍短;雄蕊长3毫米,花药小,侧孔开裂或为短纵裂。蒴果截头状卵形,宽3-4毫米,果缘薄,蒴口稍变狭窄,果瓣3-4,内藏。
产地生境
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内陆平原,海拔300米的河岸,那里的年降水量不到450毫米,所以它常生长在周期泛滥的河岸重粘土上,由于重粘土的保水能力,在旱季时不致完全缺水,因此有一定的抗旱力,也能耐轻霜。中国广东及广西均有栽种。二色桉喜较肥沃、粘重、地下水条件良好的土壤,常形成纯林,有时则与垂枝相思树(Acacia pendula A.Cunn. ex G.Don)等混生。
生长习性
中国广西林科所栽培的15年生树高14.2米,胸径15.8厘米。种子千粒重1.4克。花期8-11月。但生长不快,如在广州中山大学栽培已40年,胸径仅30厘米。
栽培技术
二色桉在中国种植应严格按照《桉树丰产林经营技术规程》《桉树中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等多项行业标准要求执行。其中,明确要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要预留一定的野生动物、鸟类迁徙走廊,保留林地边缘的乡土树种和利用河流水系作为保护性走廊和珍稀濒危动物、植物及其栖息地。造林面积大于1000公顷,应保留2-3%面积的次生林或灌丛、草地作为生物小区,“非桉”树种应大于造林面积的20%。山顶、山脊、集水区(含水源库区)和沟壑两旁应保留原生植被。在江河、溪流、湿地、冲积沟、农耕地、省级以上交通要道和乡村居民区周边,以及受保护的廊道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段,应保留10米以上的缓冲带(区)。同时,要求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禁止以“烧荒”清理林地,提倡“测土测叶”科学配方,平衡施肥。
主要价值
木材坚硬耐腐,易加工,适于木桩、轮齿及车辆等;枝叶含油量为0.85%;可作饲料;为优质蜜源树。种子被磨成食物,树胶被澳大利亚土著人用作粘合剂。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易危(VU)。
濒危原因:由于与农业和畜牧业相关的开垦和耕作,该物种的栖息地已经减少。潜在威胁与持续下降之间的关联需要进一步评估。
保护措施:防止进一步清除应该是该物种的主要恢复目标。还需要使用当地种源苗木种群和栖息地本土的适当物种进行栖息地恢复。
生态问题
经过科学论证,桉树“有毒”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桉树人工林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主要取决于经营者采取的种植方式和经营管理水平。各国长期实践证明,桉树无毒无害。尽管桉树速生快长,吸水吸肥力强,但不是所谓的“抽水机”、“抽肥机”、“绿色沙漠”。
虽然桉树具有生长快、产材多、经济效益好、固碳能力强等优点,但由于一些地方大面积发展桉树纯林,未能做到科学培育,导致产生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但客观来看,这些问题不是桉树树种自身的问题,而是培育措施不科学引起的。通过合理布局、科学培育,完全可以将种植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参考资料
二色桉.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二色桉.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0:10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