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祠
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于谦祠(Memorial Temple To Yuqian),又称于忠肃公祠、于少保祠,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裱褙胡同甲23号,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原为于谦故宅,现存建筑为晚清时重建,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于2017年6月对外开放。
历史沿革
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于谦奉调入京为官,在此院居住。
明成化二年(1466年),辟为于谦故居。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明神宗在钟化民的建议下,在故居基础上敕建忠节祠,并赐额“忠节”。
清顺治元年(1644年),于谦祠被毁。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于谦祠在原址重建。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曾在于谦祠设坛。
民国时期,于谦祠用作民居。
1976年,于谦祠内奎星阁因地震被毁。
2002年,西裱褙胡同被拆除,于谦祠得以保留。
2003年,于谦祠内住户进行腾退。
2009年,于谦祠依托清光绪年间祠堂格局修葺完成。
建筑格局
于谦祠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布局,是一座坐北朝南,带东西跨院的二进宅院,门楣正中悬“于忠肃公祠”木匾,前院有五间倒座南房,进深五檩,硬山清水脊。前院正房原为一座中式二层小楼“奎光楼”,上悬“热血千秋”木匾,两边楹联“帝念有功群小谗谋冤太惨,公真不朽故居歆记地犹灵”。二层为“奎星阁”,是应试举子祈求“魁星点斗,金榜题名”的地方。1976年受唐山地震影响,被震毁,随后被拆除。于谦祠正院有正房五间为享堂,硬山合瓦顶,内供于谦塑像。正房前有东西厢房各两间,硬山合瓦顶。在正院的西侧,另有两路跨院,每跨院各有正房三间,倒座房三间。在西院西端有西厢房三间,东院东北端有东厢房两间。院内房屋均为青砖到顶的清水墙体,清水脊合瓦屋面。
于谦祠内设三个展厅,分别介绍于谦生平及其勤政爱民事迹、“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于谦诗词及其一生的回顾。
文物遗存
于谦祠里院有一棵高大的古枣树,高达10米,干周长2米多。该树传为于公手植,人称“于公手植古枣树”。在于谦祠的前院,也有两棵百余年的古枣树。在于谦祠的西墙外,过去为于谦祠的西院,同样有一棵古枣树,其干周长达2.8米。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于谦(1398一1457),字廷益,官至少保,浙江钱塘人。明代政治家、军事家。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于谦赴京任兵部侍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挑起战事,明英宗率军北征瓦剌,于土木堡兵败,英宗被俘,举朝震动,史称“土木之变”。在此危亡之际,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力斥“南迁之议”,坚守京师,协调各方,辅立景帝,稳定皇权,击退瓦剌,最终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避免了“建炎南渡”局面的再现,使明王朝转危为安,有再造社稷之功。明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徐有贞专权,向上谗言“不杀于谦,今日之事无名”,于谦含冤被害。
艺文
明代王阳明曾为于谦祠作联: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从何处哭英雄。
文物价值
于谦死节之所的北京于谦祠是后人深切纪念、缅怀之所。于谦祠既彰显了于谦的历史功绩,也显示了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文物保护
1984年,于谦祠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于谦祠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裱褙胡同甲23号。
交通路线
北京市内乘坐39路公交车,在北京站口西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内乘坐39、52、120路公交车,在东单路口东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内乘坐地铁一号线,在东单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距离于谦祠2.8千米,驾车约9分钟到达。
参考资料
于谦祠.北京市文物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30 16:3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