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药大学
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境内公办高校
云南中医药大学(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简称云中(YNUTCM),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全国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为云南省唯一一所中医药本科院校,入选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云南省中医药国际教育基地。
历史沿革
1951年,经昆明市卫生局批准开办昆明中医进修班。
1953年3月,在昆明中医进修班基础上,经上级批准,成立昆明中医进修学校,专门承办中医进修班。校长由昆明市卫生局副局长王之翰兼任。
1953年,昆明中医进修学校划归云南省卫生厅领导,校址迁至昆明市三合营原13号。
1957年1月,校址迁至昆明高峣办学,王天顺任校长。同年增设 “中医师资班”、“针灸师资训练班”、“中药调剂班”、“麻风防治干部训练班”和“卫生干部文化班”。
1958年7月1日,昆明中医进修学校更名为云南省中医学校,校址迁至昆明市平政街41号,正式开办四年制中医中专班。同年再增设“保育训练班”和两年制“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在校学生总数达630人。
1960年5月,云南中医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吴佩衡任首任院长,云南省中医医院划归云南中医学院管理并更名为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1962年初,由于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云南中医学院面临停办危机。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云南中医学院得以保留。
1964年2月,学校校址迁至白塔路6号(原昆明第一卫生学校校址),占地30亩。1971年至1976年,累计毕业三年制中医专业学生630人。
1987年9月12日,经上级批准,在昆明市官渡区关上镇双桥乡征地109亩,扩建学校。
1992年2月,中药系由白塔校区搬到关上校区办学,关上新校区正式启用。
1997年,学校党政部门全部搬到关上校区办公,关上校区成为校本部。
2005年,经上级批准,学校在呈贡新城雨花片区征地823.5亩进行校区建设。2008年9月10日,云南中医学院呈贡校区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首批1750余名师生正式入驻新校区。
2009年3月1日,学院院本部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3000余人及教职员工近600余人正式入驻呈贡新校区。
2016年7月,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昆明签署共建云南中医学院协议。
2017年7月,国家汉办批准学校为“孔子学院总部国际(西学)中医文化推广研究基地”。8月2日,宜良县政府与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云南中医康养特色小镇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共同合作建设云南中医学院宜良校区项目。
2018年12月11日,云南中医学院发文确认,该校正式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2年7月,云南云中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成立。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11个学院、2个公共课教学部,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开设25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在职在编教职工842人,其中博士人数268人,占比为31.83%,硕士人数450人,占比为53.44%,学历、学缘、职称结构合理。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培养支持计划417人次,聘请118名国内外知名教授和专家担任名誉校长、客座教授、名誉教授。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学科5个,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3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中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特色专业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特色专业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200余项。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级及省级科研平台22个,其中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心1个,公共科技服务平台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云南省科技特派团3个。拥有省级创新团队8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及站点23个。拥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7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7月,学校近5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近100项,省部级300余项。2012年至2017年,学校获得自然科学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59项,其中国家级84项,省部级252项。学校获得社会科学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1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部级34项。
近3年来(2021-2023年),学校作为第一单位获省级科研成果奖8项,其中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学术资源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类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数10种国家权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设有中医基础理论、实验研究、方药研究、临床研究、针灸推拿、民族医药、药用植物资源等20余个栏目。先后获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高等医药院校优秀学报、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等奖项。
截至2023年11月,现有纸本藏书113.8万册,纸质期刊273种,馆藏线装古籍图书1.8万册,电子资源总量61.78TB,拥有中外文数据库56个,电子图书485.3027万册,电子期刊67.7335万册、学位论文658.5059万册、音视频26314.71小时。 在馆藏的纸质文献中,医学类文献约占42%,其中中医药、民族医药类文献约占20%。馆藏的1.8万册中医药文献古籍,涵盖了医经、本草、方书、医史、针灸、养生、医案医话及临床等各科,拥有《性原广嗣》《彻胜八编》《补注洗冤集录》《镌尹真人性命圭旨书》《滇南草本》等珍本、善本共39种,进入国家古籍普查目录1420种、13102册。
合作交流
推进校政、校校、校地、校企合作,打造“保健品化妆品第三方检测、临床药理评价研究、健康产品研发、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运营中心”4大平台,初步构建了“云中创造”“云中制造”健康系列品牌。科研立项和科研经费逐年提升,科技成果获奖稳中有升。
早在1990年,就代表中国与西班牙实现政府间合作办学,建立了“加泰罗尼亚-云南中医学院”,开创了中国中医药领域海外办学的先河,被载入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60年史册。成立“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院”,面向澜湄区域持续开展国际传统医药人才培养。发起并连续主办10届“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论坛”、3届“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术交流会”和2届“腾冲科学家论坛分论坛暨澜湄科技人文交流论坛”,成为南亚东南亚区域最有影响力的国际传统医药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先后获批“中国-缅甸”和“中国—老挝”2个国家级海外中医药中心。建有世界唯一的中医西学博物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国际(西学)中医文化推广研究基地”,连续举办10届中医西学国际论坛,牵头成立世中联中医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建设南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国际联合科研,成立世界传统医学研究院、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传统医药合作交流学术委员会和传统医药知识及药用植物保护委员会。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释义:1.校徽取“Y”(云南)、“中”和“Y”(医)为设计基本元素,诠释“云南中医药大学”。
2.图形中展开的书本及由书本延伸的浪花造型,象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又体现学院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和优良传统。
3.校徽图形似一只奋飞的孔雀造型,代表“云南”特色,展现学院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积极开创美好未来的气势,也象征着学子放飞理想的翅膀、探索真知、立志成才、奉献社会的进取精神。
4.圆形背景描绘成地球形态,寓意学院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致力于弘扬中华中医文化,造福人类。
5.校徽以蓝色、绿色为主色调,象征中医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旺盛的生命力,也预示着学院充满希望的美好前景。
6.“1960”代表云南中医学院成立于1960年。
精神文化
“崇德和合,博学敦行。”
释义:“崇德和合,博学敦行”,全句意思是推崇高尚品格,追求团结和谐;具有广博知识,勤勉加以践行。
八字校训既各自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学院教育思想、办学特色、治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云南中医药大学有呈贡和白塔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778.78亩,总建筑面积355563.65㎡。
呈贡校区
云南中医药大学呈贡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076号。校区占地面积823.8亩,建有综合教学楼、实验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宿舍、学生会堂、校医院、风雨球场,以及学生食堂,于2008年9月10日正式启用。正大门的五行广场与翰墨楼内的阴阳太极图处于学院大门中轴线,象征着中医药传统文化及理论核心阴阳五行学说的历史传承;“医鉴楼”屋顶装饰飘板酷似“博士帽檐”。
白塔校区
白塔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塔路88号,占地面积32.87亩,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学院。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校名石
校名石长11.8米、高3.1米、厚1.4米,重约160吨。正面镌刻着红色“云南中医药大学”米芾体校名,背面刻有360字学校更名题记,整个造型浑然天成,简洁大方,庄严厚重。
葫芦岛
云南中医药大学有一湖,名为上池,湖中建有葫芦岛。
翰墨楼
名称出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原指文辞,以此命名图书馆。
校友情况
学校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7 11:1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