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吞捞面
以面条、馄饨等为主料的面食
云吞捞面是以面条、馄饨等为主料的面食。
起源
云吞面分为细蓉和大蓉两种,这么秀气的名字其实是取自“小用”和“大用”的广东话谐音,意思就是小碗和大碗。一般点云吞面的默认选项都是细蓉,而其中摆放云吞面也是十分有技巧的:应当勺子在最下面,云吞在勺子上面,而面盖在所有材料的上面。其用意就是云吞不会漏出外面而变干,面不会因为泡在汤里而变软。所以第一步从外观上就已经有加减分的选项。
据考究,馄饨面最早在清末民初,广州的西关一带出现,相传是同治年间从湖南传入。起初是用于祭祀的。
直到宋代,每逢冬至,市镇店肆停业,各家包馄饨祭祖,祭毕全家长幼分食祭品 馄饨 。富贵人家一盘祭祀馄饨,有十多种馅,谓之:“ 百味馄饨 ”。南宋后,馄饨传入市肆。初期多数是由小贩肩挑着四处去卖。因为小贩通常在晚间到住宅区出售以应宵夜的习惯,小贩会以小木棒敲打竹板叫卖,发出“笃得得笃得”之声,以引公众注意。后来一些成功至富的小贩改设店铺经营,甚或加售生滚粥类。经过数十年后,成为今日的云吞面老店。
别称
广东地区的馄饨面在行内称为“蓉”(粤音jung2“涌”),据说是“芙蓉面”的简称。而“芙蓉面”则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当时文人便将“芙蓉”比喻为面。另一说:广东人惯称炒鸡蛋为炒芙蓉蛋,故广东人把独有的枧水蛋面叫做芙蓉面,习惯性美化及抬高其身价的做法。馄饨面再按份量分为“细蓉”、
“中蓉”和“大蓉”:“细蓉”为一个一两(约38克)重的面饼配以四颗馄饨;“中蓉”为一个半面饼配以六颗馄饨;“大蓉”则为两个面饼配以八颗馄饨
亦有指“蓉”应为“拥”,据说是早期的馄饨面比较小,冬天时低下阶层把小碗抱(即“拥”)在怀里,饱肚之余又可取暖,因此又称“细拥”(“细”就是小的意思)。
习惯上,为了与外省传入的大相径庭的馄饨面相区别,通常在文字上称广东的为云吞面---鲜虾猪肉云吞枧水蛋竹升面(黄面),而外省的为馄饨面---菜肉馄饨无枧水无蛋面(白面)。
制法
云吞面一般以云吞拌面,分为汤面与捞面:
汤面:是以灼熟面条(传统以少许猪油捞一下,现已没有了)再加入已灼熟的云吞,再配老火汤底(以大豆芽、猪骨、虾头及虾壳、烤大地鱼干作为汤料),最后加上少许韭黄切段。
捞面:通常以面条灼熟后稍剩干水后上碟再放云吞,加上青菜就成为云吞捞面,也有蚝油云吞捞面、姜葱云吞捞面、虾子云吞捞面...(另有豉油皇捞面、姜葱捞面、广东炸酱捞面、广东水饺捞面、猪手捞面、牛根腩捞面及虾子捞面......等)。
食法
有些人吃馄饨面时喜欢加入少许醋,除了增进味道外,还可以中和面里的碱水,帮助消化。
特色
有一些店用“竹升面”做馄饨面,特别有嚼劲。
相关事件
可惜的是,在香港,手造的竹升面店铺越来越少,原因是成本太高,加上青黄不接,缺乏青年接手,现存还有麦奀云吞面世家及何洪记等。著名的“竹升面”有澳门的祥记、老记、黄枝记及六记,香港特首曾荫权曾光顾六记,食家蔡澜则大力推崇祥记的竹升面。
参考资料
云吞捞面.haodou.com.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0 08:09
目录
概述
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