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幸存的
南宋末年战争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云顶山上,传说诸葛亮曾在此屯兵守隘。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为抵抗蒙古军队入侵,在此地修造防御体系,与合川钓鱼城、南充青居城、苍溪大获城、万县天生城等被蒙古军称为川中“八柱” 。
全城因山为势,利用天然峭壁作为城垣,中断处则以条石扣榫,丁字形堆砌筑墙相连,城垣处于缓坡地带时,则加筑“一字墙”以防敌人接近。山城周围有8座城门,皆筑于悬崖陡坎之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南宋军民在云顶山城戍守15年。元朝建立后,四川山城多被拆毁,但此城却受到民间千方百计的保护,因而被完整保留下来。
位于广济寺背后,法海寺下面一悬岩之上。现已风化严重,但仍可从其优美造形、丰润秀美的表情、繁丽的纹饰推断出为唐代故物。明代释尊无量宝塔 全塔由8万4千小塔组成。不仅造型奇特,设计精绝,并有日本僧人为塔篆写的碑文。是一处不可多见的佛教艺术建筑和珍贵文物遗存。释尊无量宝塔修建在紧临三学山法海寺背后。
大云顶山海拔982米,山势挺拔,峭壁入云,如刀削斧砍,环绕数里;上有平地数十亩,状若城垣,故又称“石城山”,为宋末八大山城防御体系之一,是著名的抗元城堡遗址。云顶山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在此筑城,宋元战争中,先后迁至成都府路、川府路、安军等地,置“利戌司”重军防守,历经多次战斗,坚守15年,终因城内食尽而失陷。 山上林荫霭深,有“云顶日出”、“雾山云海”、“云顶晴岚”等胜景。山顶上的大云顶寺,建于南北朝,明清时修寺,清康熙时重修。山上有唐代摩崖石刻造像。小云顶山距大云顶山2.5公里,山峰瘦削,全山共有110多种树木,浓荫蔽日,翠绿满山。
成都市著名佛寺,有“川西第一大寺”之称。在云顶山巅南部。南朝始建,后多次重修。现存10殿、4堂、4楼、2园、1石坊及大、小山门等,主要有大雄殿、观音殿、哼哈殿、财神殿、关公殿、罗汉堂、文殊楼等。寺内现存4方镂雕蟠龙抱柱、数十幅清代彩画和几通石碑,其中七佛坊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建,青石雕砌,三间四柱,上浮雕7尊坐佛、人物故事和花鸟虫鱼图案,有“雄轩壮丽,甲于西川”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