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扇
古代仪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用的一种掌扇。晋时只限于帝王使用,由2名宫人拿着站在皇帝后面。又指团扇。或泛指扇。
古文记载
古扇名。传说为虞舜所作。晋崔豹《古今注·舆服》:“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晋非乘舆(皇帝)不得用。”卢思道美女篇》:“时摇五明扇,聊驻七香车。” 神宫中亦有之。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天下神霄,皆赐威仪,设於殿帐座外面南东壁,从东第一架六物,曰锦繖、曰绛节、曰宝盖、曰珠幢、曰五明扇。”《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绛绡玉女五百馀人,或执五明之扇,或捧八宝之盂,环侍左右。”
历史渊源
中国关于扇子的最早记载是舜帝作“五明扇”。五明扇古称为“箑”,形状如“阖”(《说文》解释:‘阖门扇也’),由他人持之,立张拥身,以示广开求贤之门。到了殷周则出现用野鸡尾羽制成的“雉尾扇”,这些长柄扇用于贵族仪仗,为出行遮尘纳凉,到了周代,从障扇仪仗便知尊卑:“天子八扇,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二扇”。所以“障扇”亦称“仗扇”。仗扇并非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拿在手中的扇子,而类似于悬挂在座椅上方用绳子牵荡摇动取风的一种工具。时至今天,我们到偏远的山间乡村,还能在理发店等地方见到这种用人力拉动取风的扇子。
追本溯源探“五明”。五明扇即平扇,现代人称之为团扇。平扇由障扇演变而来,是一种不能开合折叠、形状保持平面而不能变化的扇子。如纨扇、羽扇、竹篾扇、蒲葵扇等等。蒲葵扇又名蒲扇、葵扇、棕榈扇、麦草扇、芭蕉扇等,是一种以棕榈树叶、蒲草、麦杆为主材编制而成的扇子。
元代陆友《研北杂志》:“《唐韵》‘棕’字注云‘蒲葵也,乃棕扇耳’。以其似蕉,故亦名芭蕉扇,产闽广者多叶圆大而厚,柄长尺外,色浅碧,乾则白而不枯。土人采下阴干,以重物镇之使平,剪成圆形,削细篾丝,杂锦线缘其边,即仍其柄以为柄,曰‘自来柄’,是为粗者。有截其柄,以名竹、文木、洋漆、象牙、玳瑁为之,饰以翠蝶银花,缘以锦边,是为细者。通称之曰蒲扇,或曰芭蕉扇,实一物也。”
清王廷鼎《杖扇新录》:“古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诸名,实即今之蒲扇,江浙呼为芭蕉扇也。”这种扇轻便风大,价格低廉,从古到今深受人们喜欢。
综上文所述,产自福建、广东的蒲葵扇多为阴干的棕叶,经过压平、剪切,以篾丝、棉线缠边等简单工艺加工而成,手把仍是以柄为柄的“自来柄”。这种叶子既圆大又厚实的扇子,属于低档的粗品,在江浙一带被称为“芭蕉扇”。还有一种扇子也是用棕叶编制的,手把采用名竹、文木(一种木纹细密,色如黑色水牛角的木材,即南方特有的黑檀木。)、象牙、玳瑁等名贵材料,扇面以翡翠银花装饰,并以真丝锦帛沿边,这种扇子称作蒲扇,是质量上乘的精细产品。
扇子有较详细的文字记载始于汉晋时期。公元三百年前后,也就是王羲之所处的东晋年间,(王羲之,公元303年出生,卒于公元361年。)绍兴流传下一则古老的历史故事。据史书《晋书》第八十卷记载:“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故事说的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酷爱鹅,特爱听鹅那曲颈向天歌的鹅鸣声。听说绍兴城内有一老妪家养一只鹅,鸣叫声非常动听,有意买来作为宠物豢养,于是带着随从动身前往观看。老妪听说羲之将到,逐将鹅杀掉煮熟以款待王羲之,羲之到达后见鹅已宰杀,连声叹息可惜可惜,至日落方归。后来,王羲之听说山阴戒珠寺老道好养鹅,就前往拜访。看到好鹅,羲之非常高兴,意欲购买欣赏,道士闻说:“请先生写一幅《道德经》吧,这群鹅就权当薪资。”羲之欣然应允。作品完成后交与道士,然后将鹅归入鹅笼,日后以养鹅为乐,并闲居在戒珠寺和老道结为好友。一日,王羲之在戒珠寺前的蕺山街依着城河闲步,河上有一座拱形石桥,见一老妪在桥上卖扇,一脸愁容,没精打采,原来是没有人买她的扇。王羲之十分同情,问道:“你的扇子卖几文一把?”老妪见来了买主,顿时精神振作起来,回答说:“自编的扇,只卖五文一把。”王羲之没吱声,到桥下一家小店铺借来笔墨砚,在老妪的八九把六角竹扇上题了几个字,微笑说:“老婆婆,现在你每把扇卖百文钱吧。”这时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见王右军在扇上题了字,都争相买扇。老妪的八九把扇一下子全卖光了。日后,老妪又要求题扇,王羲之只能笑而不答。为避见老妪,王羲之只得绕道另走一条小路。
王羲之题扇以后,随手将毛笔一丢,这支笔顺风飞到了附近的一条小巷子内,后人为纪念王羲之,就将这条弄堂改名为“笔飞弄”。被誉为我国“学界泰斗”的蔡元培先生故居就在笔飞弄内。王羲之题扇的这座桥,人们便叫它“题扇桥”。而王羲之为躲避老妪绕道而走的另一条弄堂,人们就将其取名为“躲婆弄”。
这则脍炙人口的《题扇赠老妪》的历史故事,让笔者心存疑窦:老妪的这八九把扇子究竟是什么样的扇子?
目前所见最早的实物扇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扇子,系1982年3月出土于湖北沙洋县十里铺镇马山砖厂一号战国墓之竹扇。其扇形如古代之单边门扇,有如今之菜刀形。该扇距今已逾两千年以上,制作之精良,工艺之完美,令人叹服。当时的扇子形状是单边门扇形状的,这种扇子又称作“户扇”。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战国秦汉时期,一种半规形的“便面”---形似单门扇的扇子(亦称做“户扇”,单抱门扇半遮面,便于窥视。)成为当时扇子的主流。上至帝王,下至平民均使用它。当时的扇子在帝王阶层多用作为仪仗用的长柄“仗扇”,(又谓“障扇”或“掌扇”,),而平民百姓所用的扇子谓短把的“户扇”。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到了西汉后期,王宫贵族间又出现了一种名为“合欢”的扇子出现。“合欢扇”又名“纨扇”、“宫扇”、“团扇”、“平扇”,特点是扇面材料主要采用素白色真丝面料,以扇柄为中轴,左右对称似圆月。纨扇以竹木为架,面成圆形或椭圆形,用薄丝绢糊成。中原一带有“齐纨楚竹”之说,即以山东的绢面和湖南的竹子制作的纨扇。汉时十分流行这种纨扇,并赋诗颂之。汉《怨歌行》五言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写的就是汉成帝妃子班婕妤手折“合欢”扇的情景。
显然,上述两则故事中提到的扇子并非王羲之题扇的扇子。那种“仗扇”为皇宫所用,而“户扇”所处的年代比王羲之所处的东晋又提前了五六百年,再加之其形状也不是六角形的。史文虽没有记载扇子的具体价格质量,但从文中“姥初有愠色”的语气分析,这应该只是一把做工粗糙,很少有人问津、价格较为低廉的扇子。由于老妪没有文化不识字,与王羲之素不相识,更不知道王羲之书法的知名度。她只认为扇面上乌七八糟的写上几个文字后,本来就不值钱的扇子,将会更加难以卖出去,因此才会感到惊恐而产生恼怒。据此推断,老妪所卖扇子不可能是那种“户扇”,更不可能是那种帝皇专用的“仗扇”。而那种以真丝和玉竹做成的“纨扇”,当时面市不多,并没有普及。纨扇是皇宫贵族、官宦人家、大家闺秀们手中的高档次玩物,是到不了老妪那种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手中的。再说,那种纨扇在扇面上应该已经有了手绘图案或名家书法了,没有必要再在扇面上重复绘画写字。而王羲之可能是受到了纨扇扇面书法的启示,才有了在老妪所卖的扇子上写字,以帮助老妪的想法。
那么,老妪所卖的到底是一把什么样的扇子呢?这种扇子现代民间是否还有存在?制作工艺是否已经失传?
经实地查访,发现了两处蒲葵扇遗产地。一处是位于绍兴南部山区的稽东镇,还有一处位于距绍兴市区一百多公里以外新昌县的一个偏远山区。扇子的形制基本雷同,但工艺却是截然不同。现将两地扇子分述如下:
一.棕叶蒲葵扇
扇子以两片棕树嫩叶为基材编结而成。棕榈树叶在绍兴也称作为棕竹叶,故此,这种扇子也称作棕榈扇或棕竹扇。在当地,这种棕叶扇还有一个非常美丽而响亮的名字“韩妃扇”。
提到韩妃,当地流传着一段关于隋朝灭亡,隋荣王杨白逃亡于新昌隐居的历史故事。据杨氏宗谱记载:“肇基彩烟始祖杨白,字继清,越王侗次子,初封荣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江都变祚,东都武卫大将军王世充与留守元文都奉侗即皇帝位,改元皇泰。明年四月,王世充矫策禅位,五月杀裴仁基与其子行俨及宇文儒童、崔德本,帝遂遇害。帝长子歧窜袁州萍乡县,县有杨歧山,或云以歧名。荣王走越州,抵剡(今嵊州市、新昌县一带),闻剡西彩烟山,有沥江三渡,可间道走闽。抵金岩,壁立数千丈,旁有鸟道,妃韩氏度不能达,遂自刎,今韩妃岭下有夫人墓及夫人庙。王既抵沥江,不通舟辑,遂隐焉。贞观十九年(645死),葬三渡。初韩妃之殁也,无子。后娶夫人王氏,生一子,遁。遁,号逸斋,贞观十六年(642)生,神龙元年(705)卒,墓葬可能在今回山镇田平村白王庙大殿神翕座下。”
隋朝末年,新昌县尚未建制。今新昌县境在剡县(嵊州市)的东南部,属越国之穷荒绝徼,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荒山野岭,人迹罕至。从战乱中逃出来的杨白到了这里,虽然已经看不到兵戈刀剑血染荒芜的场面,但心中还是隐隐地感觉到,身为帝后贵族,却日夜担心有人谋害追杀,千里迢迢,一路抱头逃窜,为了一条生命,比平常百姓经历了更多的磨难,付出了更多的代价。在这荒芜人际的彩烟(现谓“双彩乡”)山区,杨白料想追兵已远,便稍稍喘了一口气,他不想再逃了。再说逃出深山,去繁华都市也是不可取的。跟随杨白一起出逃的人,也觉得彩烟山这地方适宜隐居,“诸王中知此地深僻,可从避患,遂投兵保守此地,三次往来,故地名为三渡。”就在此地停下脚步吧。
于是,彩烟山响起了人类活动的频繁的脚步,筚路褴褛,以启山林,山中有了一支落居的杨姓部落。沥江三渡,彩烟山脚,也就成了新昌境内最早有人类居住的一个村落。经过近一千四百年、五六十代的繁衍生息,如今,这里已经是一个具有18000多人口的杨氏大族了。
据接待我们的台头山村支书杨新灿介绍,他是杨姓后裔。
杨氏后裔所居之地属新昌偏僻山区,旧时交通极为不便。杨姓后裔们日常生活物资的进出全靠手提肩挑。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区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和茶叶,兼种一些水果和素菜。余下来的就是那些原始的山林。所谓“吃的玉米糊,走的鹅卵路,白天砍柴禾,晚上抱老婆”,身处深山野坳,文化生活极度匮乏。人们利用农闲季节,上山采伐一些棕树叶脉,也就是现代人们常用的“山棕”,编制用于挡风遮雨的“蓑衣”和棕绳。棕树叶子牢固柔韧,具有山棕那样经久耐用,不怕日晒雨淋的性能,是编结扇子的上好材料。
每年的农历十月廿六日,回山镇白王殿要祭祀隋王朝末代皇帝隋炀帝的后裔荣王杨白,还会在白王殿前举行庙会。人们将利用农闲季节手工编结的棕叶扇子拿到庙会上出卖,以换取一些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为了让扇子更加具有吸引力,人们还特意为扇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韩妃扇”。
韩妃扇的制作工艺并不太复杂,棕榈树叶是扇子的主材。据接待我们的制扇艺人杨梅燕老师介绍,棕叶需采用棕树稍之嫩叶,每树一年只能采集一至两片,采多了棕树就会枯死。再说,每采摘一片棕叶,就少了一片山棕。
采集棕叶时,以竹梯登高观之,看到树稍上刚刚长出来、叶稍叶脉的颜色尚呈嫩绿色,长度在60~70厘米左右的叶子为上品。采割下来以后,将棕叶晒干,洗净后放入锅内水煮二到三个小时;见棕叶呈奶白色时,撩起,用山泉清水漂洗干净,阴干备用。将晾干后的棕叶分片整理成折叠状,用小刀片将折叠好的棕叶分割成所需要的条状,将两片棕叶正面朝外对齐扎在一起即可以编结了。最后用编结时剪下来的棕叶另料将叶柄编成一个扇柄,扎上扇坠。于是,一把轻巧而美观大方、全手工编制的“韩妃扇”便大功告成了。
用棕榈树叶子编制的蒲葵扇具有柔软轻便、美观大方、牢固耐用、百折不断、水煮不烂的独到好处。据杨师傅说,这种扇子只要不是人为的原因,使用百年是没有问题的,人们以扇子遮光挡日,细雨当伞,坐地为席,闷热采风,有些人一辈子就用一把扇子。足见其实用性能之高强,使用年代之久远。
经现场实时观察,一把蒲葵扇单编结就足足化了两个小时,如果加上棕叶采摘、清洗、蒸煮、晾晒、选料、剖条等工序的时间,平均下来,估计一天时间最多也就只能编结一到两把扇子。笔者曾经在大佛寺见到过一卖扇农妇手执几把棕竹葵扇叫卖的场面,除了偶尔有扇子收藏爱好者询价以外,成交者甚少,基本无人问津。可见此种扇子已失去市场。其主要原因除了原材料来源稀少以外,价格高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玉竹篾丝扇
清王廷鼎《杖扇新录》:“篾丝扇:来自岭表,削竹青细如缕,织成如布,光滑无痕,方、圆、六角均有之。积五六年,色自红润,风来倍凉,雅品也。”
“岭表”指接壤“岭南”的边缘地区。岭南包括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一带。大体分布在福建武夷山、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是天然屏障。
远古时代的绍兴北部还是一片近海滩涂,而南部山区却早已是人来车往的文明之邦了。
舜是我国远古时代的部落联盟领袖,姓姚,名重华(谐音“中华”),史称虞舜。虞舜继位于公元前2255年,在位48年。虞舜执政时,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虞舜是我国人民心目中一位贤明的圣帝,舜耕历山、孝感动天的故事,久为人们所传颂。
“五明扇,舜所作也。”舜为广开视听求贤自辅,曾制作五明扇。那么,为什么称之为“五明扇”?哪五明?历史上没有一个详细的记载。笔者以为,要搞清楚起名为五明扇的因果,须以虞舜的生平来加以分析。
唐尧帝经常征求四岳部落的意见,而且设立“谤木”,让平民可以发表意见,并设立多项政权组织,要求荐举贤人,一旦发现人才精英就会加以任用。终于,尧帝发现了一位“孝感动天”的舜,在广泛征求各部落首长的意见以后,让位于虞舜。
谤木,就是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让人在上面写谏言的木板,类似于现在的举报箱、意见簿的功能。《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於朝。”后世因此在宫外立木以示纳谏,仍称其为“谤木”。
毋庸置疑,虞舜王发明“五明扇”的目的在于“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人以自辅”。是集中百姓的智慧,广泛吸纳有益的意见,从而达到良好的治国目标。
由此推断,虞舜王在继位后,在“谤木”的基础上发明“五明扇”,象征着“集思广益、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的深重意义,是虞舜文明治国的五大理论基础,也是重华(中华)儿女走向人类文明的重大创举。
那么,虞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出生地及陵墓又在哪里?五明扇的发源地在什么地方?当初扇子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最近,浙江省越国研究会常务理事张首鸣教授对舜王陵所在地问题有着一个新的考古理论。他认为在唐代以前,禹陵是有祭坛的,祭坛前还有国祭用的道观“玉坛”相伴,这种祭祀从夏朝开始一直延续到唐朝。夏朝崇尚青色,所以“夏禹坛”后来变成了“青坛”,而“王坛”是因篆体王、玉字形相同误传后得名。大禹葬于会稽,是因为追随舜这位先王。青坛、王坛是夏朝国祭所在地,虞舜的零陵应该在王坛附近。
孟子、司马迁等先贤曾提到过舜的出生地,概括起来有三种说法:一为山西,二为山东,三为浙江余姚或上虞。
舜、禹的功绩都和治水有关。《孟子.滕文公》中说:“当尧之时,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中华大地上的江河,大都是发源于西部,滚滚东流。不论水大水小,都不会“横流”、“逆行”,只有在海侵时,海水由东向西倒灌,才会出现“横流”、“逆行”的现象。所以,舜、禹治的并不是滔滔的长江、黄河之水。那时的洪水实际上是海侵,就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到陆地上来。洪水退后,地面一片淤泥,不加以治理,就不便耕种。舜、禹当时治理的,正是这种田间水渠的管理。
据史料考证,自黄帝至尧,是母系氏族社会,在生产发展史上属渔猎时代。自虞舜开始,父权制逐渐形成,并开始进入农耕社会,舜即是这一社会转型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舜的父亲姓妫,因为舜做了尧的女婿,按母系氏族社会的规矩,舜是入赘于尧,不能再姓妫,即以出生地姚丘的“姚”为姓氏,名重华,字都君。历史上有关虞舜出生地众说纷纭,而在绍兴、上虞、余姚一带涉及虞舜的地名就多达18处。
最早谈及舜之出生地的,是先秦典籍《孟子》:“舜出生于诸冯,东夷之人也。”汉代学者赵歧在《孟子》句下有注云:“诸冯地名也,负(靠)海也,在东方夷服之地”。明确地指证“东夷”之“诸冯”地处海滨,而非中原内地。晋代文人周处有《风土记》,内亦云“舜东夷之人,生姚丘”。《会稽旧记》云:“去虞(指上虞古县治)三十里有姚丘,(姚丘村,位于上虞握登山下。)即舜所生也”。
据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记述:“(舜)耕历山,而始宁、剡二县界上,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榨树,吴越之间,名柞为枥,故曰历山”。不仅指明“历山”在“始宁、剡二县界上”,还解释了取名“历山”是因浙江一带常把“榨树”称为“枥树”的缘故。“始宁”位于现在的嵊州北部、上虞南部,地域范围包涵了上浦镇、章镇镇和三界镇等地。县治就设在嵊州的三界镇,即剡溪的终点,曹娥江的起点。“剡”,古县名。西汉置治,位于今嵊县西南、新昌一带。
分析了虞舜的出生地和零陵地,回过头来我们再来分析“五明扇”的发源地以及形状、用材和功能。
箑,汉典解释是一种编织扇子的蒲草,名为“箑蒲”。西汉杨雄(前53年-公元18年)在《方言》中云:“扇,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显然,杨雄所指的关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玉门关和阳关。箑蒲草主要生长在南方的水塘边或沼泽地带,其叶杆是编织加工凉席、扇子、草鞋、垫子等工艺品的上好材料。
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还有一种称做“龙须草”的植物,绍兴方言称其为“蓑草”(音suōcaó)或“灯芯草”。龙须草的茎呈扁压状细柱形或线形,先端渐尖,近基部稍粗,表面光滑,淡黄绿色,纵直细纹理,质坚实而柔软。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但不发达。气无,味淡。以干燥均匀、带绿色者为佳。龙须草是一种中药,具有清热安神的功能,可用来治疗小便不利,尿道发热刺痛,肾炎水肿,失眠,心悸,心烦等症。龙须草不生节、纤维长、拉力好、色泽乳白,是造纸、编织、纺绳的优质原料,也是编织扇子的优质材料。
扇和箑可能是读音上面的区别,是吴越方言和中原地区语音的区别。箑的读音在绍兴方言中为“蓑”(suò)。
晋代崔豹的《古今注·舆服》记:“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晋非乘舆(皇帝)不得用。”舜为广开视听求贤自辅,曾制作五明扇。从秦至汉都在沿用,虞舜立此扇的目的在于向外界表明吸纳贤才的主张,但到了魏晋之时却成为皇帝的专用工具。
虞舜创作五明扇的目的和意义在前文中已有叙述不再重复。商汤灭夏后,五明扇发展成为一种皇宫贵族专用的仪仗用扇,史称“障扇”。这种长柄大扇,并非用来纳凉,而是由侍者手执,为帝王王后障风蔽日所用。出行时,所乘坐的华丽马车上,往往插上一柄这种伞形大扇,以显示自己的威风和富有。在今天的古装戏中,经常可以看到太监或宫女,手执长竿障扇,站在帝王后侧作遮护状的场面。这种扇子作为宫廷仪仗,十分富丽堂皇。在敦煌壁画上,可以见到使用这类“仪仗扇”的生动画面。到了周代,“障扇”被作为一种代表身份等级的象征物,“天子八扇,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二扇”。
而在绍兴民间,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有这一痕迹存在。笔者幼时看到过民间在结婚迎娶新娘的队伍中有人手握长柄“障扇”,并在扇面上贴上写有新郎姓氏的大红喜帖,以喻多生“长孙”之意。“长孙”谐音为“障扇”。
扇子被普及为纳凉工具始于秦汉时期,在西汉后期,偏在一侧的扇柄开始移到中间,成为以扇柄为中轴,竹木为架,左右对称,形似圆月的“平扇”,谓“合欢”,即今日之纨扇、蒲葵扇、团扇。这对后世来讲,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变化。
【翟羽旧传名,蒲葵价不轻。花芳不满面,罗薄讵障声。御热含风细,临秋带月明。同心如可赠,持表合欢情。】唐代诗人李峤的一首《扇》诗将平扇历史、价值、功能等描绘的淋漓尽致。
最早的平扇分羽制和竹制两种。《古今注》上说“羽扇之制,起于殷商高宗”,不过这种长柄扇子是用来为帝王贵族们挡风蔽日的,是人类从渔猎走向农耕时代的一种权势的象征,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上平扇的产地遍布各地。而产量大、品质上乘的平扇有广东的蒲葵扇,山西的藤编扇,山东的麦秆扇,苏州的檀香扇,湖州的羽毛扇,宁波的蒲草扇,绍兴的竹篾扇。
平扇的发展历史少有文字记载,难以查考。我们只能以汉字“箑”和“扇”来解读。从字形看来,“箑”从竹,而“扇”从羽,最原始的扇子当以竹编羽辑为之。而事实上,羽毛和竹子确实是古代做扇子的主要材料。以杨雄《方言》“东箑西扇”的观点来推断,东多竹扇、西多羽扇的格局在历史人物故事当中亦能体现出来。
从汉魏以来的辞赋中,我们都能看到多处提及扇。曹植有《扇赋序》,道及曹操得到皇帝赏赐的上方竹扇。晋代陆机有《羽扇赋》,专门颂咏羽扇。可见在汉魏时期,竹扇和羽扇已经十分流行。羽扇大多以禽羽制成,种类繁多,如雉尾、凤羽、鹊翅、鹤翎、鹅毛、雕翎、孔雀尾、鹰羽等等,一般多用鹅毛、雕翎为主要原料。
上层社会多用雕翎扇,民间则采用造价便宜的鹅毛扇。扇柄可用竹、木甚至象牙制作。乌雕是一种体形硕大性情凶猛的动物,终年留居在我国东北和长江下游以及福建广东一带。雕翎扇系选用纯粹乌雕之羽毛作为原材料,辅以熏蒸、去味、去杂毛等工艺步骤,用黄鱼胶将翎管进行固定,工艺较复杂,外形美观、古朴。因乌雕现已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无法获取雕翎,存世量急剧减少。羽扇的历史非常悠久,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和晋代的顾荣都是执羽扇指挥千军万马征战厮杀的,所以“羽扇纶巾”历来为人称道。江南水网稠密,饲养禽类环境优越,故而盛产羽扇。另一方面,羽扇来风轻柔和缓,自身轻而便携,手则羽扇有一种仙风道骨的仪表。
有关平扇的趣闻和掌故历来不少。传说诸葛亮轻摇羽扇指挥千军万马,唐伯虎巧画扇面智得秋香,更有趣的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戢山脚下为以卖扇为生的老妪题扇的故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公元181年7月23日生,卒于234年8月28日。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诸葛亮手摇羽毛扇一股神秘莫测的表情,给后人以深刻的映像。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历史上的蜀汉国建都四川成都,辖地包括四川、陕西、甘肃、云南和贵州一带,地理位置属于西部高山地带,飞禽走兽甚多。人们利用当地众多的羽毛资源,就地取材,通过简单的加工工艺,制作既轻巧又实用的羽毛扇子是合乎情理的。
从上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人们用羽毛制作扇子用于消暑纳凉已经非常普及。军事指挥家们钟爱以羽毛扇作为运筹帷幄、拂暑纳凉、挡风遮雨的工具。而用竹子加工的竹篾扇子,因为制作工艺复杂而被当作贡品。汉魏时期的曹植在《扇赋序》有“昔吾先君常侍,得幸汉桓帝,时赐尚方竹扇。其扇不方不圆,其中结成文,名曰九华扇。”的表述。
曹植(192—232)是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的儿子。西汉成帝的时候已经有九华扇行世,而且被朝廷用作赏赐之物,显得十分珍贵。曹植的曾祖父曹腾任中常侍时,曾得到汉桓帝所赐九华山扇一把,这把扇子传至曹氏后代,曹植得以亲见,心有所感,发而为文,挥笔写下了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扇赋序》。
安徽亳州离九华山很近,曹植幼年时代看到过竹篾扇子的生产过程,对扇子的制作工艺比较了解。他在《扇赋序》中写道:以前我的曾祖父曹腾在给先帝汉桓帝做的常侍时候,皇帝赐御用的竹扇一把。这把扇子形状不方不圆,介于方圆之间,扇面织有花纹图案,并在扇面上写有一些文字,此扇名叫九华扇。神竹生长于人迹罕至的九华山的高峰上,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面对着碧绿的湖水,扬起白色的微波,背对着幽深的山涧。竹竿中空而通,长满了翠叶而成为竹林。将竹剖成片,再将竹篾分解成屡屡丝线的形状,如同虬龙蜿蜒曲折,彷佛红云朦朦胧胧。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篾丝舒展精尽,才构成多层华美的图案。然后浸在白芷、杜若香草中,接着放入药草川芎,再放入青木香,最后上贡给兰池皇宫。随着洁白的手腕缓缓摇动,带来略有寒气的惠风。凉风变得迅疾,纷纷飘动,则像细腻爽滑、屡屡柔顺的绫绢。
竹篾扇的编织方法有很多种,或削竹如缕编织而成,或劈竹为片展平以成。经过多种手法编织,再配以各种装置,遂成竹篾扇。竹篾扇的主要原料是竹,而类似竹篾扇而使用原料不同的,有棕编扇、蒲葵扇、蒲草扇、麦草扇、藤编扇、菱绢扇、羽毛扇等等,虽用途一致,但其工艺之繁简、品质之优劣却大有高下之别。
笔者在制作现场看到,编织六角形竹篾扇方法很是繁杂。首先是上山采竹,选六年以上、竹节间距三十公分左右,竹体没有瑕疵的玉竹为料。接下来的便是劈篾,拉篾,刮篾、揉篾,煮篾等工序。在完成了上述工序以后,竹篾丝已经细如发丝、薄似蝉翼,可以用于编织扇面了。编织竹篾扇是一项细腻的工作。篾丝通过加工显得特别柔软脆弱,编织时稍有不慎篾丝极易折断,导致产品残次。编织时手势要轻重相宜,既要使篾丝编的紧凑,又不能让篾丝断裂。艺人们还要根据要求将扇面编织成各种图案。现场观摩,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六角竹篾扇的扇面编织以九支篾丝,自中间起编;每三支为一组分不同方向向外编制,边编边添加篾丝,编织完成以后需要收边。收边可是一项难度极高的工艺,稍有不慎脆弱的篾丝就会断掉。为节约工时,现在一般都采用竹条沿边的办法解决。方法是将事先准备好的细竹条中间起槽,然后将剪接好的扇面用黄鱼胶紧密地黏固在凹槽内。最后,将竹条的两头插入扇子手把上预留的洞孔内,这样,一把六角扇子就基本完成了。
综上所述,既然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六角形的竹篾扇子,那就进一步证实了王羲之为老妪题写的扇子就是一把原产于绍兴的竹篾团扇。它和虞舜王发明的“五明扇”有着千丝万缕的连带关系,是一脉相承的。
笔者由此大胆推测,“五明扇”的发源地就在虞舜的出生地——绍兴。
五明扇
五明扇——《古今注》所云,表明中国扇子的历史至少已有3000年以上。
然而让人难以料想的是,扇子的原始功能并非是今日“生风”取凉之用,相反,史学有证,远古时期的扇子,长柄缚羽,其名曰“”,是由侍者以手持之以给王家贵族遮尘“挡风”的“障屏”。而且到了殷周时代,这种遮蔽风尘的“障屏”又一度演变成为仪仗的饰物,帝王高官出行,都由这种“障屏”开路,以示其威。史籍载明,直至汉代“翣”才完全成为夏令取凉之物——扇子。《方言》云:“扇,自关而东谓之翣,自关而西谓之扇。”《春秋繁露》也云:“以龙致雨,以扇逐暑。”《淮南子》则说:“夏日不披裘,冬日不用翣。”
讲究
中国古人对扇子的制作十分讲究,扇柄常用玉雕、牙雕、骨雕、紫檀雕之类比较贵重的东西做成;扇面则大量使用绢、罗、绸、纱、绫等丝织品为原料。1975年在江苏金坛县发掘出了一把古扇,玉柄镂空雕漆,扇面由白绫制成。金坛古扇是中国古扇最珍贵的实物资料。
古代扇子还蕴涵着我们先人的聪明睿智和创造精神。据载,唐时长安人丁缓,曾经制造过一种“七轮扇”,稍加用力即可运转,使人感到凉爽。这种扇子或许就是现今吊扇、台扇的鼻祖了。
中国古扇最堪称道的,是它的文化内涵。中国古扇在中华文化长期的熏陶下,形成了世界独有的“扇文化”,反过来,“扇文化”又成为中华瑰丽文化的一部分。
首先,中国古扇是艺术的载体,古人以在扇面上提诗绘画为乐、为雅。三国时谋士杨修曾因给曹操画扇,深得青睐。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也曾给卖六角竹扇的老妇,在每个竹扇上各写五个字,助其“以求百钱可也”,留下佳话。明代唐伯虎、文征明、沈周等人都喜在扇面上作画题诗,多传趣闻。清人在扇面作画最为擅长,出现了石涛、八大山人、任伯年、吴昌硕等画扇高手。迄今,有许多史上画扇佳作传存于世,如明代周之冕的竹雀扇、唐寅的枯木寒鸦扇、沈周的秋林独步扇,清代恽寿平的菊花扇、王武的梧禽紫蔽扇等,都属国宝级文物。
表现心理
扇子还被古人用以表现某种心理状态。苏东坡用“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描写周瑜潇洒倜傥的风度。杜牧则以“轻罗小扇扑流萤”描写少女们的活泼姿态和欢乐情绪。唐人王建的《调笑令》“四扇,四扇,美人并来遮面”,以诙谐的情绪描写了美人以扇遮面的悲切心理。而“夏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的民谣,则借助一把扇子,把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可憎面目,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出来。
扇子也常常被古人用于“暗示”的功能。诸葛亮扇不离手,其扇子寓意着大智大慧。济公手摇的扇子,代表着救世济人的无边法力。孔尚任《桃花扇》里的“宫扇一柄”,则显然是情意的象征……
文化内涵
表现在文学艺术中。中国古典文学有许多以扇子为题材的作品,如:《桃花扇》、《沉香扇》、《芭蕉扇》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扇戏”。其他,像《苏东坡画扇结案》、《扇子巷穷道士补扇》、《玉孩儿扇坠奇遇记》、《题扇桥》、《康熙题扇》、《扇子报喜》等小说故事,更是多不胜举。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6 15:17
目录
概述
古文记载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