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贤祠
山东省泰安市祠堂
五贤祠,山东省泰安市境内的祠堂。
名胜简介
泰安市泰山五贤祠,在普照寺西北。祠东有投书涧,西有香水峪,溪水环流,山石林立。
唐代周朴在此创建栖真观。北宋学者孙复、石介在此建泰山上书院。理学家胡瑗曾访学至此。
明嘉靖年间在此建祠,祀孙、石二先生,题额“仰德堂”,后增祀胡瑗,称三贤祠。至清道光年间徐宗干重修时,又增祀宋焘和赵国麟,遂易名五贤祠。
祠分东、西两院:东为五贤祠,有大门、正殿及东西配殿;西为讲书堂,有正房和西配房。冯玉祥曾在此攻读《春秋左传》,著《春秋左传札记》。
祠后石崖上有题刻“讲书台”、“授经台”、“千秋道岸”、“能使鲁人皆好学”等,多少让人看出些儒家学府当年的影子。
祠前溪畔有石亭,额书“洗心亭”,上有清人贾培荣题联:“真山水不须图画,大圣贤皆自奋兴。” 亭内有金题联:“云过峰头留墨气,水来祠畔度书声。”四面皆为清代人题联。
惟冯玉祥在亭内题的标语:“你忘了没有,东三省被日本人侵占了去,有硬骨头的人应当去拼命夺回来!”,并刻东北三省的面积和总人口。
祠于1976年拆除,今唯剩残垣卧碣,有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翰林院侍读黄叔琳撰书《重修岱麓三 贤祠碑》、民国年间范明枢、邓长耀撰书《泰山五贤祠五贤事迹碑记》,另有“讲书台”、“授经台”、“侍立石”、“能使鲁人皆好学”等明清时题刻。
祠东有巨石如屋,巅平如台,下临深涧。传当年胡瑗千里访学至此,卧石攻读, 十年不归,见家书有“平安”二字,不予展读即弃涧内,故名“投书涧”。
明万历六 年(1578年),钦差巡抚赵贤在此题碣“胡安定公投书处”。明代萧协中赞:“野  芸芸绿间黄,当年习静任亡羊。清心不逐家缘扰,涧底犹腾翰墨香。”
祠东南路旁有巨石,似大象卧息,名卧象石,有书刻“弘毅”二字。
人文历史
泰山书院在唐时为道教“栖真观”,宋初辟为学馆,后称“泰山上书院”。
北宋初年,范仲淹的门生孙复、石介、胡瑗为弘扬儒学,来泰山创办了书院,其规模虽不如白鹿、石鼓、睢阳、岳麓等著名的“四大书院”,但当是对于促进泰山乃至山东地区的学术发展,培养人才,改变民风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泰安县志》称:“泰安旧俗淳朴,士习于孙石遗风,多好经术,重气节。”孙、石之后,泰山兴办书院之风不绝,,如明代李如桂的育英书院、宋焘的青岩书院、清代赵国麟的泰山书院、徐肇显的徐公书院、许莲君的怀德书院等等,泰山的文化地位大为提高,四方士子纷至沓来,成为泰山历史的又一佳话。
泰山书院的创始人之一孙复(字明复),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早孤,少年好学。来到泰山后仍是“病卧山阿,衣弗衣,食弗食”,“上无斗升禄以养妻子,下无一夫之田、五亩之桑以供伏腊”。
但他仍“日抱《春秋》、《周易》读诵,探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之心”(宋石介《与董秀才书》)、孙复治学多有独到见解,开发出富有时代精神能为当世所用的儒学理论。
由于他治学颇富成就,撰写出《春秋尊王发微》、《易说》、《春秋总论》、《舜制仪》、《董仲舒论》等一批论著,被世人称作“泰山先生”,后人将他同石介、胡瑗并称为“宋初三先生”。
石介是泰安徂徕人,字守道,性格刚强。他继承孔孟的民本思想,提出“民者,国之根本也”;“人皆曰天下、国家。孰为天下?孰为国家?民而已!有民则有天下,有国家;无民,则天下空虚矣,国家名号矣”。他还积极主张澄清吏治,简约宽民。
他在《明禁采》中尖锐地批评朝廷说:今山泽江海有禁,盐铁酒茗有禁……一切与人民生活有关的皆有禁,惟独宫室奢靡过度不禁,豪强兼并不禁,吏贪于天下不禁……这种大胆的言论在北宋初年是不多见的,因此欧阳修称赞他“虽在畎田不忘天下之忧”。
为纪念宋初三先生,泰安人在书院故址建起了“三贤祠”,后又增祀明人宋焘、清人赵国麟,遂改称“五贤祠”。祠东有深谷,称作“投书涧”。
传说泰山书院的创始人之一泰州海陵人(今江苏泰县)胡瑗学习十分刻苦,朱熹在《三朝名臣言行录》中说他“侍讲(胡瑗)布衣时,与孙明复(孙复)、石守道(石介)同读于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寝,十年不归。得家信,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为纪念胡瑗,人们便把这条涧叫做投书涧了。
胡瑗10年不归,家书也不看的故事,竟引得乾隆皇帝写诗一首:“报来尺素见平安,投涧传称人所难。诚使此心无系恋,平安两字不须看。”题目为《戏题投书涧》,看来皇帝不理解他。
宋焘也是泰安人,字岱倪,号青岩,明代万历进士,做过御史,是惟一一位在《明史》中立传的泰山人物。当时神宗设置矿税太监,残酷压榨人民,致使民不聊生。
宋焘出于对百姓的同情,也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治,上书神宗说“自采榷役兴,民不堪命,家怨人愁,一夫振呼而乱声四应”。
但昏庸的神宗却不于理睬,再加上当时种种政治弊病,宋焘一再受挫,历尽了无数的忧伤和痛苦后,终于弃职回籍。回到泰山后,在岱下筑“青岩居”,寄情山水,潜心读书,但他并没有忘记百姓。
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泰山洪水暴发,民众填沟壑者千计”(《泰安州志》)。
宋焘目睹残状,写下了《泰山大水歌》:“……水光迸散雨如倾,洪涛浩淼靡溪沚……一望城西无片瓦,万人滚滚随流下。
口中犹自呼爷娘,抱木浮沉白浪打。尸横荒野乱参差,破衣残骸挂树枝。血水和泥相枕藉,断肢落臂谁家儿。可怜死者葬鱼腹,生者无家何处宿。满城尽是呻吟声,深夜唯闻乱鬼哭。”这是多么惨痛的一幕啊!接着,诗人又笔锋一转,对矿税使(太监)仍无视民间疾苦,进行残酷掠夺表示了强烈愤慨,进而将其斥之为吞噬人的“洪水”:“洪水何无情,真如矿税使,令人欲生不得生,欲死不得死……”这迸发着血泪的诗句,可谓泰山的“史诗”。宋焘在泰山的著作有《理学渊源》、《泰山纪事》、《青岩居漫录》等。《泰山纪事》颇有特色,记录了泰山一代的神鬼异闻,借鬼神地府来鞭挞黑暗现实,借吕洞宾、张景岩等神侣仙迹的故事来抒发远离红尘、追寻仙境的情怀。这些故事很多都在民间流传下来,我们在白龙祠所讲的小白龙的故事,就出自宋焘的这本书。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宋焘病逝,年仅44岁。此后不久,阉党魏忠贤控制朝政,宋焘被削去追赠,逐出乡贤祠,以至死后20年不能举葬。崇祯初年阉党覆灭,宋焘才得以昭雪,并得到了泰安人民的深深怀念和爱戴。
赵国麟,字仁圃,泰安人。清康熙年间进士,曾任长垣(今河南长垣)知县,并代理内黄县之职。此时内黄大饥,他便开仓放粮数百万石赈济百姓。同年黄河决堤,河水直逼长垣城,他又率官吏百姓不分昼夜筑坝抢险,打捞灾民,修起了坚固的堤防,使长垣永绝水患。他“当官清峻,以礼导民,民戴之如父母”(《清史稿·赵国麟传》);乾隆年间官升刑部尚书,后迁礼部,拜文渊阁大学士;乾隆六年退隐归田,讲学于青岩书院,教授乡里弟子“来学者尝数百人”,有“侍赵公坐一日,抵十年养气”之说。他一生著述甚多,有《大学困知录》、《小圆杂记》、《文统类编》、《居岱渊源》等。他是泰山最后一个被祭祀的儒学代表人物,也就是从那时起,儒家学说及其命运在泰山,也在全国走向式微。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7 20:09
目录
概述
名胜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