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中医古籍中,用五邪代指不同内容存在了多处,但主要指《灵枢·五邪》中
五脏病邪的合称,并提出了针灸治疗五邪的方法。
五脏病邪的合称。《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
皮肤病,寒热,上气喘,汗出,……邪在肝,则病两胁中间,……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邪在肾,则病
骨痛,
阴痹。……邪在心,则病
心病,喜悲,时眩仆。”
1、邪气在肺,会发生皮肤疼痛、
恶寒发热、
肺气上逆而气喘、出汗、
咳嗽牵引肩背疼痛。治疗可取胸部外侧的云门、中府等穴,以及背部第3
椎骨旁的肺俞穴与
心俞穴.先用手快速按压这些部位,在病人感觉舒畅的地方
进针。同时针刺
足阳明胃经的
缺盆穴,使肺中的邪气向外散越。
3、邪气在脾胃,会发生肌肉疼痛。如果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中焦热盛可见
消谷善饥;如果
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中焦寒盛可见
肠鸣、
腹痛;如果阴阳均有余,或均不足,则中焦寒热夹杂。上述病症,均可针刺
足三里穴治疗。
4、邪气在肾,会发生骨骼疼痛的阴痹病。所谓阴痹病,是指疼痛部位较深,在体表按压对疼痛无影响,病人腹部胀满,腰部疼痛,大便不通畅,肩部、背部、颈部、项部疼痛,常常眼花。治疗可针刺涌泉、昆仑二穴,在有瘀血的络脉处刺出其瘀血。
5、邪气在心,会发生心痛,容易悲伤,经常眼花.容易跌倒。当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针刺
本经的腧穴进行治疗。
本篇论述了邪入五脏的症状:邪在肺则病
皮肤痛,邪在肝则病胁中痛,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疼痛,邪在肾则病骨痛等,提示掌握脏腑
生理功能对于
临床分析疾病、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篇还提出了
循经取穴的方法:邪在五脏既可取本脏所属经脉之穴位进行治疗,亦可取与其相表里之六腑的经脉穴位治疗,如邪在肾,既可
针刺足少阴肾经的
涌泉穴、又可取
足太阳膀胱经的昆仑穴。另外文中提出了俞募相配的
取穴方法,如治疗邪在肺时针刺
肺经的墓穴
中府及足太阳膀胱经的
肺俞穴,由于
募穴在胸腹,与
背俞相对,二者一前一后,
一阴一阳,相互协同,对治疗脏腑病症疗效颇著,故“俞募配穴”的取穴方法后世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3、指风、寒、湿、雾、饮食之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清邪居上,浊邪居下,
大邪中表,
小邪中里,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4、《
灵枢》篇名。五邪,指五脏的病邪。本篇主要讨论邪在肝、心、脾、肺、肾所出现的症状和针法,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