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一世·卡拉格奥尔基耶维奇(Краљ Александар I Карађорђевић;1888年12月17日—1934年10月9日),
南斯拉夫王国国王(1921年—1934年在位)。
塞尔维亚王国国王
彼得一世的次子。年轻时曾就学于
日内瓦、
贝尔格莱德等地。1904年在俄罗斯
圣彼得堡贵族军官学校毕业。1909年,在他的兄弟格奥尔基·卡拉格奥尔基耶维奇的
继承权被剥夺后,亚历山大一世成为
塞尔维亚大公(
王储)。
亚历山大一世在
塞尔维亚军中服役,以第一军军长身份参加了1912年—1913年的
巴尔干战争。从1914年起,他作为摄政王协助其父治理国家。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塞尔维亚军队总司令。1918年9月率军攻占
贝尔格莱德。1918年12月,亚历山大成为刚刚建立的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的摄政王。1921年8月17日,亚历山大一世加冕为国王。
由于国内各民族的不满情绪和骚动,尤其是克罗地亚人的独立要求,亚历山大一世转向独裁。1929年1月,他
解散议会、废除
宪法,禁止包括共产党在内的一切政党的活动,实行严格
新闻检查。并任命了以王家卫队指挥官
佩塔尔·日夫科维奇将军为首的新政府。开始独裁统治。为了强调他统治的是一个统一的王国,亚历山大一世把国名改为
南斯拉夫王国。
国王的独断专横引起各
资产阶级政党的不满和
外国投资者的担心,加上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
经济危机的冲击,迫使亚历山大在1931年9月制订新宪法和恢复
国民议会,实行
两院制。但政府仍只对国王负责。在
对外政策方面,奉行亲法国和英国的政策。为了维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现状和
均势,
南斯拉夫王国在法国的支持下积极参加建立
小协约国(南、捷、罗)和
巴尔干协约国(南、罗、希、土)的活动,提高了王国在
巴尔干的地位和作用。1934年亚历山大一世对法国进行
正式访问时,于10月9日在
马赛遭到
克罗地亚民族主义者刺杀。他与同车的法国
外交部长路易·巴尔杜都在刺杀中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