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或
副文化,指与
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
非主流的、局部的
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
早在1950年大卫·雷斯曼(David Riesman)就提出大众和次文化的差别,并且将次文化诠释为具有颠覆精神。大众是“消极地接受了商业所给予的风格和价值”的人,而次文化则“积极地寻求一种小众的风格(在当时为热
爵士乐)”。于是“听众……操控了产品(因此也操控了生产者),就如同产品操控了听众一般”。
因此,当一个次文化成员“即使没有任何其他人在场,也会聆听某种音乐时,他是在一种想像‘他人’在场的脉络下聆听音乐的——他聆听音乐常常是为了要去和那些‘他人’建立起关系。他对大众媒体的观感受到他所隶属的
同侪团体所形塑。这些团体不只是在为音乐分高低而已,他们是以一种更细腻的方式,在为团体中的成员选择他们会在音乐中‘听到’些什么。”
一个文化通常包含了很多个次文化。次文化和其母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结合在一起的,然而在某些特别的面向上,两者之间就会有极端的差别。某些次文化的差异在到达了某个程度以后,会拥有自己的名字。
Dick Hebidge(1981年)使用“风格”这个词汇,来表示次文化的流行、态度、暗语、活动、音乐和兴趣。次文化风格与主流风格不同的地方在于,次文化风格是刻意“罗织”(fabricate)出来的,带有“被建构性”,不同于主流风格的传统性。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受战后
婴儿潮(Baby Boom)的影响,
西方世界青少年到
青年期的“Teenage“开始成为重心,也因而促使
青年文化(Youth Culture)时代的到来。同样的,年轻人的服饰发展,在战后也较从前更受到重视。 例如,在英国就出现以十多岁为对象,俗称
泰迪男孩(Teddyboys)的次文化团体。从这个群体的服装款示模式中,不论是发型;外套上衣;领结;紧身
长裤;
胶鞋,都让我们看到青少年他们在穿着行为上,表现出自我选择的主张。
20世纪60年代,这个阶段在西方被喻为是
反文化(Counter culture)的年代。 其特质是将
青年文化(Youth Culture)、
大众文化(Pop Culture)、
性自由(Sexual Freedom)、
女权运动(The Movement of Women's Right)四者相互融合。
这些自我一格的年轻次文化团体,也分别将他们的
人生价值理念,着实地表现于他们的服饰之中,即透过服饰的穿著,来象征他们所处的团体。又因由
嬉皮士(Hippies)文化的影响,出现了颠覆以性别来作为区分服饰模式的中性服(Unisex dress)款式;以及对象“物质消费文化”的“流行”提出排斥。在服饰
审美价值方面,由于深爱
欧普艺术(Op art)与
普普艺术(
Pop art)艺术风格的影响,出现“趣味性;年轻化”的造型与款式;其次文化风格影响至深了现今的
街头文化。
是指受到
欧美国家的
卡通文化之影响,喜好具有人格或其他人类特质的拟人化动物之虚构角色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