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志愿者
服务亚运的各界人士
亚运会志愿者,是指在亚运会筹备和举办的全过程中以自愿为原则,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在奥运会志愿者行动项目体系内,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亚运各界人士
志愿者简介
组委会从三年前就开始着手志愿者招募工作,原计划招募16,000名,结果有30,000多人踊跃报名,其中通过互联网提交申请的约有25个国家的25,000人。最后,组委会对19,000人进行了面试,实际招募超过23,700人。据说,在最后阶段,组委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连续每周面试600人以上!
c
组委会在招募计划中清楚地说明所有参加亚运会服务的志愿人员将获得:一份志愿服务纪念证书;有关商店折扣卡,针对不同服务区域的专业训练;一套大会统一制服;上班期间免费点心/饮料;国际交往经验;参与亚洲体坛盛会的永久回忆;参观亚运村的机会;一张开幕式彩排门票;以及亚运会闭幕后在多哈体育城志愿者纪念碑上刻上所有志愿者的名字。
在组委会的号召下,所有志愿者都满怀热情为亚运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阿茹拉·奈克(印度志愿者)在亚运村开村仪式上代表所有志愿者发言时所说的那样:“这是难得一次的人生经历。大家在一起工作,遇见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这种工作令人兴奋。”
据组委会亚运中期统计数字显示,本届亚运会志愿者中有5,648人来自卡塔尔本国,其余的分别来自埃及(2,865人)、印度(5,537)、约旦(1,008)、尼泊尔(789)、巴基斯坦(1,085)、菲律宾(3,569)、斯里兰卡(1,116)、苏丹(1,273)、叙利亚(830)和巴勒斯坦(2)等国家和地区。随着亚运会的推进,志愿者人数还在不断变化中。
在记者工作的主新闻中心新闻服务部,就有一群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志愿者,每天实行三班倒工作制(07:00-15:00,15:00-23:00,23:00-07:00)。其中来自苏丹的阿里·纳迪姆是位民用建筑设计师,他每天一大早6点就开始上班,下班后过来志愿服务7小时。哈娜·弗兰吉,来自巴勒斯坦,是5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女儿今年才4岁,最大的16岁。上午她忙着送孩子们上学和做家务,下午3点至晚上11点上班。对她来说,参加志愿服务使她过去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来自巴基斯坦的阿夫塞·夏希恩·尤瑟夫塞已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老志愿者了,2005年12月曾参与在多哈举行的第3届西亚运动会。他非常希望2008年能到北京奥运会上当一回“顶级”志愿者,已开始通过网络关注北京奥组委何时开始招募国际志愿者。
主新闻中心的记者工作区还有8位原籍菲律宾的女志愿者,全部是家庭妇女。她们也是根据组委会安排每天工作7小时,主要照看工作区内提供大会即时信息的40台电脑,有问题随时帮忙解决。不过他们表示,这里的工作并不累,因为载有大会信息库的这些电脑似乎知道自己身负重任,开幕以来一直运行良好。
另外,运动员村及各亚运场馆内还活跃着一支浩浩荡荡的志愿者大军。他们中有些是来自各国奥委会的工作人员,如哈萨克斯坦奥委会的艾苏鲁·安娜贝科佳、越南奥委会助理诺可·塔恩·努耶恩和阿联酋奥委会志愿者委员会成员奥巴德·阿尔-萨赫伯。安娜贝科佳来多哈当志愿者的目的很明确——为2011年哈萨克斯坦举办亚洲冬季运动会积累经验。她认为多哈亚运会(多哈亚运会新闻,多哈亚运会说吧)的筹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安娜贝科佳平时喜欢打网球(网球新闻,网球说吧),业余时间做兼职英语教师。目前她是大学国际关系和法律系大四学生。诺可·塔恩·努耶恩为参加志愿者培训曾3次来多哈,她说特别喜欢亚运村,很高兴能亲自参与这样一项重大体育赛事。她热爱运动,本人曾是越南全国游泳冠军。奥巴德·阿尔-萨赫伯则是迪拜的一名体育教师,他说,“为社会服务的工作吸引了我,我在这里就是要尽一切努力让运动员们感觉舒适,就象在家里一样。”
已经33岁的卡塔尔人约达尼安·苏利曼·塔比特是位数据录入员,通过这次为亚运会服务的经历他很想再次有机会做一名志愿者。“就为这个,”他说,“我希望卡塔尔今后多举办一些大型赛事!”塔比特的同胞易卜拉辛·拉德万是卡塔尔石油公司化学工程师,亚运村住宿接待中心志愿者。他说自己参与这次大赛工作是想“从内部近距离接触亚运会,在不同环境里工作,结识新朋友。”
鲁克·拉吉·德夫科塔是一位来自尼泊尔的银行职员,亚运村村报《流沙》的志愿者。他很得意地表示,“很高兴可以借工作之便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各国运动员并采访他们。”他的朋友、同样来自尼泊尔的奈尔·巴哈·巴拉米在亚运村后勤部负责迎来送往。这位排球迷兼足球迷喜欢这份工作的理由只有简单一句话,“可以看见所有的选手。”
西耶德·阿里是巴基斯坦人,一位狂热的空手道爱好者。亚运会开幕前他被分配在亚运村礼包派送中心工作。当记者问他最喜欢哪个体育项目时,他毫不迟疑地答到:空手道。他说他有三个女儿,都是空手道黑带高手,他本人则才练到茶带水平。用他的话说,“我们是标准的空手道家庭!”尽管他在亚运村工作时间很短,但一说起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交朋友就兴奋异常。
综合前几年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经验,尤其是综合性运动会,认真做好志愿者组织管理工作已成为历届大赛组织者的共识。现在,每年的12月5日已被定为“国际志愿者日”,恰逢多哈亚运会开幕第5天。有了自己的节日,全球各地有志于志愿服务的人们将怀着更大的热情为国际体育事业服务,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服务,为全世界和平、友谊和发展服务。
志愿服务精神代代相传!
主要任务
通过开展宣传发动、招募选拔、教育培训、公益实践、激励表彰等一系列工作,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亚运会期间为亚奥大家庭成员、媒体记者、观众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
赛会志愿者服务岗位主要涉及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运输、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观众指引、物品分发、沟通联络、竞赛组织支持、场馆运行支持、新闻运行支持、文化活动组织支持等领域。
亚组委将参照奥运会通行惯例和标准,结合举办城市实际设置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工作岗位。
人员构成
志愿者按照岗位需求情况分为专业志愿者和非专业志愿者两类。亚组委将按照以下人员构成,设立亚运会赛会志愿者项目,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和方法,逐步推进招募、培训、定岗、赛会服务等一系列工作。
1、学生志愿者
2、社会志愿者
3、国际志愿者
4、专业志愿者
运行计划
宣传运行计划
在亚组委总体宣传计划的框架内,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分阶段、有重点地向公众宣传介绍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意义、相关知识、工作规划、工作进展和需求信息等内容,扩大信息覆盖面,提高公众知晓率,凝聚社会力量,增强社会动员能力。
选拔运行计划
亚运会赛会志愿者招募的一般程序包括:申请人报名、材料审核、工作预分配及面试、初步确定岗位、发出录用通知、志愿者接受任务、背景核实等步骤。
亚运会赛会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将主要采用定向招募与公开招募相结合、集体报名与个人报名相结合、网络申请与书面申请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高效便捷的招募机制,按照有关程序分阶段、分人群进行招募。
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原则上应具备以下条件:遵守主办国法律法规,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基本的体育运动常识,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符合奥组委对于志愿者所申请岗位的资格要求和时间要求。其中,专业志愿者除满足以上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特定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术和专门技能。
公益实践计划
公益实践计划旨在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把日常志愿服务与亚运会志愿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志愿服务的日常化,增加志愿者的服务经验和服务技能,满足亚运会对志愿者的素质要求。
培训运行计划
亚运会赛会志愿者的培训主要分为三类: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
通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奥林匹克知识、国情市情、传统文化和礼仪规范,志愿者的权利义务,应对紧急情况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志愿者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形象意识和责任意识。
专业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服务岗位的具体要求,培训志愿者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培训将以面授为主,主要由奥组委及指定的培训机构来组织实施。
岗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岗位的基本情况、工作任务、业务流程和工作场地的相关情况、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和志愿者团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基本条件
(一)自愿参加亚运会志愿服务;
(二)主办国规定的年龄前出生,身体健康;
(三)遵守主办国法律法规;
(四)能够参加赛前的培训及相关活动;(五)能够在亚运会期间连续服务7天以上;
(六)具备志愿服务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权利和义务
权利:
1.了解赛会志愿者政策;
2.在岗位确定之前表达工作岗位的意愿;
3.获得必要的工作保障;
4.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5.参加赛会志愿者评比表彰;
6.对赛会志愿者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7.申请退出志愿服务。
义务:
2.遵守亚组委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
3.履行经本人签署的志愿服务承诺书;
4.完成相应的培训;
5.服从亚组委对志愿服务工作岗位的安排;
6.服从亚组委的指挥和调配,认真完成志愿服务工作任务;
7.服从志愿服务期间所在团队的管理。
工作保障
(一)工作保障:1.制发身份注册卡;
2.提供工作制服装备;
3.提供工作期间的餐饮;
4.提供市内特定区间的免费公共交通服务;
5.提供工作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二)表彰激励:
1.颁发亚运会志愿服务证书和证章;
2.评选优秀赛会志愿者个人、团队和工作机构,授予荣誉称号;
3.根据服务时间和服务效果,赛会志愿者可以获得亚运会纪念品;
4.亚运会结束后,建立志愿者纪念设施。
(三)赛事举办地以外的赛会志愿者,自行承担从居住地到赛事举办地的往返交通费用,在赛事举办地的住宿费用和在工作期间以外的餐饮费用。
(四)对于不履行义务的赛会志愿者,亚组委将根据相关规定,取消其亚运会赛会志愿者资格。
志愿者文化
志愿者定义
志愿者也叫“义工”,是一群本着服务精神,出于个人意愿,不取报酬地付出时间、财物、体力及智能,以帮助他人、改善社会的人。
志愿者标志
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语“青年”(YOUTH)的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标志寓意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面向世界、奔向未来,表现青年志愿者“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
志愿服务定义
所谓的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国际志愿者年“标志”
志愿工作特性
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
志愿者精神
所谓的志愿者精神,是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
志愿工作的价值
对于社会:
1、传递爱心,传播文明;
2、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3、促进社会进步
对于服务对象而言:
1、接受个人服务
2、帮助融入社会增加归属感
3、减轻自卑感和疏远感,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于志愿者个人:
1、奉献社会
2、丰富生活经验
3、提供学习机会
志愿者的基本要求要有强烈的服务意愿
要有参与服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上的能力
要有可以参与服务工作的时间
要有可以参与服务的健康身体
要有不从服务工作获取任何经济报酬的意识、条件和认识
广州亚运会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项目的任务和目标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依据《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总体工作计划》要求,准确掌握志愿者项目中的各项资源,组建亚运会志愿者队伍。通过组建一支规模宏大、参与面广、代表性强、服务水平高的志愿者队伍,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为广州亚运会提供人性化、个性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服务,努力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亚运规则、体现国际水准的志愿服务体系,为亚运会留下浓郁的岭南韵味,形成鲜明的广州印象。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项目的目标:为2010年亚运会提供“有特色、高水平”的志愿服务,营造全社会关心、人人参与亚运的氛围,使志愿者成为倡导文明的先锋,服务亚运的主力和传播友谊的使者,使亚运会志愿服务成为全民参与亚运、提升素质的主要方式。 亚组委将实行以下策略:申请成立广州市亚运会志愿者协调小组,建立日常工作机制,按年度和阶段研究、落实亚运会志愿者行动各工作项目和运行计划、保障亚运会志愿者项目的资源投入;进一步加强亚运会志愿者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广州义工联等主要志愿服务团体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基础;努力争取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为志愿者创造更多的志愿服务岗位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项目的主要内容
亚运会志愿者项目主要包括宣传策划与推广、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培训、志愿者调配、志愿者支持与激励、志愿者文化遗产等六大部分。亚运会志愿者招募项目是整个志愿者项目的重点。招募类别:亚运会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将从2008年9月正式启动。专业志愿者和通用志愿者直接服务赛会筹备与运行。城市志愿者服务于亚运城市人文环境建设和各项城市服务。
招募方式:亚运会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将主要采用定向招募、公开招募和海外招募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高效便捷的招募机制,按照有关程序分阶段、分人群进行招募。拟联合党、政、群团和海外华人团体等各相关单位共同开展。此外,亚运会志愿者的招募将会召开专门的新闻发布会进行具体信息的统一发布。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项目的五大优势
一是政府支持力度大,从政策、资金和人力上对亚运会志愿服务事业给予充分保障,已成立亚运会志愿者项目前期筹备小组,主要由亚组委人力资源部和广州团市委的领导负责,充分利用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经验和优势;
二是志愿服务基础好,截至2007年11月,广州已有在册志愿者68万人,志愿服务的民间基础十分扎实;三是社会参与程度高,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98%的广州市居民支持申办2010年亚运会;
四是高校教育资源广,广州地区高校云集,而高校大学生正是亚运会志愿者的主要来源之一;
五是大型赛事经验足,广州的志愿者已经先后为六运会、九运会、残运会、广交会、民运会等大型活动提供了优质的志愿服务,尤其是刚刚结束的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志愿服务营造了“处处见真情,处处见笑脸”的氛围,得到了领导们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为亚运志愿服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项目及志愿者基本条件
志愿者服务项目:专业志愿者和通用志愿者直接服务赛会筹备与运行。包括:语言礼宾竞赛宣传广播电视媒体服务、信息技术、场馆运行、市场开发、物流、庆典与文化活动、安全保卫、运动会服务、医疗卫生、开闭幕式服务等。城市志愿者服务于亚运城市人文环境建设。包括:定期开展群众性的“迎亚运”志愿服务活动;在亚运会期间,重要交通枢纽、商业网点、旅游景点、医疗机构、住宿酒店、文化广场等重点区域开展志愿服务。
专业、通用志愿者基本条件:截止至2010年4月30日,年满18周岁,自愿参加亚运会志愿服务,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热心公益事业,具备符合亚组委对于志愿者所申请岗位的资格要求和时间要求的。其中,专业志愿者除满足以上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特定岗位所要求的外语交流能力、专业技术和专门技能。
志愿者之歌
《快乐天使》——亚运会志愿者之歌
歌词:
我们没有翅膀,我们用爱飞翔,
我们的心情啊山花烂漫,
我们的期望啊充满阳光。
快乐就是奖牌
奉献从不忧伤,
啊!让光荣与梦想一起拔节,
啊!让缤纷和辉煌激情荡漾。
我们活力四射,
我们热情开朗,
我们的汗水把誓言擦亮,
我们的微笑为亚洲绽放。
心中拥有梦想,
脚步神采飞扬,
啊!让自信和青春一起飞翔,
啊!让亚运与花城和谐畅想。
作品描述:歌唱奥运会志愿者的乐观、阳光、自信与豪迈!
志愿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指的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爱好,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
各界评论
让“志愿者文化”流行起来
“与其他学校进入社区的志愿者相比,我们是有组织的一个整体!”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居委会第一任主任沈迪自豪地告诉笔者。
如今,在上海松江大学城,各高校的学生志愿者到社区为居民服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成立学生居委会,以居委会的名义进行志愿者活动,这还是第一家。上海外贸学院的陆志华老师介绍,从2005年学生居委会成立已经成为本校学生接触社会为民服务的正式机构。
居民:家里来了一群“大姐姐”
“目前,面向社区的志愿者活动还是以家教为主,居民有这方面的需要嘛。”沈迪介绍,上学期末,学生居委会开展了“HHS”(HolidayHomeStay)项目,已经有3个家庭和12名志愿者结成对子。
“所谓HolidayHomeStay,不单是传统意义上辅导学生功课的家教,更重要的是我们以大学生的身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上初中高中的弟弟妹妹们心理上的疏导。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在青春期这个价值观形成最重要的时期,需要更多的体谅。”今年上大三的沈迪有一份超出年龄的稳重:“我们毕竟是大学生了,有些焦虑自己也经历过,沟通起来比家长的泛泛而谈更有针对性。”
松江大学城的学生志愿者在社区服务
而大二的刘晓瑜眼中的志愿者活动则充满轻松快乐:“第一次去小男孩的家里,觉得六七岁的孩子真是太调皮了,虽然已经上小学,可根本不能坐下来学习。好在他看见家里来了一群和蔼的大姐姐跟他玩,可高兴了,我们志愿者正好寓教于乐,边玩边学。”
大一的黄怡中当起了初三小妹妹杨逸菲的“大姐姐”,“我第一次去的杨逸菲家的时候,她不敢说话,好像还不敢看我。”面对这个内向的女孩子,黄怡中想了很多办法:“中考本来就让人紧张嘛,家里给的压力又大,杨逸菲不敢跟她妈妈谈,我帮她谈。”一个多月之后,“杨逸菲开朗了,也会笑了”,说到这里,黄怡中忍不住开心地笑起来。
志愿者:有成就一番事业的感觉
“以前,居委会对于我们完全是个模糊的概念。”沈迪告诉笔者,2005年学校刚开始策划成立居委会的时候,他刚上大一,出于好奇和为居民服务的兴趣,成为学生居委会最初八位成员中的一个,“那时很好奇,还从来没在大学校园里见过居委会这个机构。”
真正开始接触居委会工作后,沈迪他们有了更多的想法:“我们要把志愿者文化在整个松江大学城里推广开来。不光是为学生居民、社区居民服务,志愿者本身也能从助人为乐的活动中学到很多东西。”
即将接任居委会主任的刘晓瑜介绍,今年居委会将启动志愿者服务中心,整合校内的志愿者资源,还跟与同样隶属方松街道的江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利用这个平台展开学生家教、高三初三特别辅导、陪伴“空巢老人”和烈士家属等活动。“松江大学城地处开发区,我们还计划充分发掘社区资源,让同学们在服务居民的同时,与社区里的成功人士交流,学习他们的人生经验。这也是我们接触社会的一个好机会。”
“两年来,我们都在志愿者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看着现在的学生居委会,真有成就了一番事业的感觉。”沈迪告诉笔者,虽然自己已经离任,但如果社区有需要,“我当然要去服务啦。”
街道:让大学能真正融入社区
笔者从松江大学城隶属的方松街道了解到,过去几年来,松江大学城的华东政法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学校都曾经发挥学校专长,为各社区提供特色服务。华东政法大学在江中居委会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9名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公诉人、律师、书记员等角色,以房屋产权的纠纷为例,为居民区老年群众送上了一堂精彩形象的普法课。
“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成立学生居委会,是我们的一个试点。”方松街道的许先生告诉笔者:“目前,学生居委会的工作还在尝试阶段,如果进行顺利,我们希望能在松江大学城各个学校推行。”
而在上海外贸学院学生居委会里,也不乏其他学校志愿者的身影。“像我们的居委会电脑诊所,就有一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志愿者。”沈迪说,“如果能融合不同学校的特色,就能互相发挥资源优势。”
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学生居委会也提供了更便捷的网上报名方式。黄怡中的父母很支持女儿的志愿者工作,“他们希望我的课余生活更丰富一点。而且,我读了这么多年书,总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呀。”
参考资料
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成为体育文化宣传窗口.广州亚运会的相关微信文章.2015-12-1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17:20
目录
概述
志愿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