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点月又称交周月。交点月是指月球绕地球运转,连续两次通过
白道和黄道的同一交点所需的时间。这段时间为27.2122200日,即27日5时5分35.9秒。这一周期对于日、月食的推测具有重要意义。
黄白交点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公转轨道面,即白道面。白道面和黄道面并不重合,而是有平均为5°9′的交角,称黄白交角。这两个平面相交成一条直线,叫做交点线。交点线和天球有两个交点,月球在白道上运行过程中,当从黄道以南经过交点运行到黄道以北,则此交点叫做升交点,另一个交点,是月球从黄道以北向南运行过的点,叫做降交点。
交点在月球运动中,和日、月食的形成方面,是个很重要的几何点。交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交点在不断地移动,而不是始终不变。交点的移动和月球的运动方向相反,作逆向运动。交点的移动周期是18.6年,即每6793日交点旋转一周,平均每年移动19°21′。
黄白的平均交角是5°09′,黄赤交角为23°27′。则白道和赤道的交角由于交点的运动,白道和赤道的交角是在变化之中,说明月球赤纬是在变化之中,从一系列的观测资料,来比较各年月球运动的路径,就发现月球在地面上的高度,有时高有时低。月球地面高度的变化,是由于交点移动所引起的。
当升交点和春分点相合时,这时白道高于黄道。月球赤纬就在28°36'和-28°36′之间变化。当降交点和春分点相合时,月球赤道就在18°18′到-18°18′之间变化。可见白道和赤道的交角是在18°18′到28°36’之间变化。这表明月球赤纬之差最大可达到10°18′。
交点月和日月食
日月食的发生,必须在黄道与白道的交点附近。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狭窄区域,3个天体才有可能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太阳连续两次经过黄道与白道的同一交点所经历的时间间距.叫作交点年。又称为食年。
月亮连续两次经过黄道与白道的同一交点所经历的时间间距叫作交点月。
同一个交点的限定是必需的.因为黄道面与白道面相交应该有两个交点。一个称为升交点,另一个称为降交点。
由于太阳对于地月系内月球的摄动,黄道与白道的交点在黄道上每年西移19°21',所以交点月长度比朔望月长度要短,交点年的长度比回归年的长度要短。交点月和交点年的长度是以黄白交点移动为背景的两个天文常数。根据现代测定。对于2000年有:
1个交点年-346.620 030 9日
1个交点月-27.212 220 0日
既然日月交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1.必须发生在朔(日食)和望(月食);2.必须发生在交点附近,那么日月交食周期S实际上既等于朔望月的整倍数又等于交点月的整倍数,即:
因此,日月交食周期的确定与交点月长度的确定是等价的问题(假定朔望月长度已知)。
交点月的发现
中国古代第一个提出交点月概念并明确黄白交点西移现象的是刘洪。在刘洪编算乾象历时给出了他的计算方法。根据陈美东的研究,刘洪实际上提出了交点月长度的计算公式是在一个交食周期内:
交点月长度=朔望月个数×朔望月长度/交点月个数
但是刘洪并没有实际进行计算,而陈美东则对乾象历、景初历、三纪甲子历、元嘉历和武平历按上式进行了验算,证明确实采用刘洪公式。
祖冲之在大明历中第一次给出了交点月长度值,但没有指明计算方法。陈美东还对开皇历、大衍历、纪元历、会元历、仪天历、统天历等等进行计算,又发现与上述公式略呈差异。
陈美东的研究,理清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制定历书时所给出交点月长度的主要思路,证明了他们的科学概念。由于具体的历书并没有严格地指出数据来源及其推求方法,要把每一部历书按现代筒捷的方法进行复原也许有困难,但是我们将从下列的一份综合表中看出中国古代对交点月长度这个天文常数的确定是非常精确的。
陈美东在同一论文里总结了各家历法关于交点年长度的公式是:
交点年长度=朔望月个数×朔望月长度/交点年个数;
或
交点年长度=交点月个数×交点月长度/交点年个数
这就更明确表达了交点年长度与交食周期的密切关系。根据《续汉书·律历志》的记载:
率二十三食而复既,其月百三十五,率之相除,得五月二十三之二十而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