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量调查是描述
交通流特性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指的是一定时间、一定期间或连续期间内,对通过道路某一断面各种类型交通单位数量的观测记录工作。交通量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长期连续的观测或短期间隙和临时观测,搜集交通量资料,了解交通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为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工程经济分析等提供必要的数据。
发展由来
公路交通量数据是公路规划、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的基础。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交调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已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的工作体系。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对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及专用公路的交通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调查,掌握各级公路的交通流量、构成、分布和车辆运行速度等交通流特性,并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为各级公路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养护和科研部门及社会公众提供公路交通信息。可以说,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工作发展状况已成为体现一国或一个地区公路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2002年起,国家统计局已将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正式纳入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并由交通运输部负责具体实施,定期向国家统计局提供相关资料。为完成国家统计任务,并使交通主管部门准确、及时、全面掌握全路网交通的基本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制度要求,交通运输部对交调工作的调查范围和内容、组织管理、站点设置、资料报送等方面提出了统一要求。其中,明确要求对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及专用公路的交通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调查,这为全国全路网的交调工作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条件。
方法
交通量调查包括间隙式交通量调查、连续式交通量调查、车速调查、交通量比重调查、交通量OD调查。
间隙式交通量调查
间隙式交通量调查最初为人工划正字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最原始的,如果观测人员的专业知识过硬,责任心强,坚定岗位,这种方法是最精确、最保守的一种方法。它的缺点是部分观测人员专业知识不过硬,常有错误划分车型及观测不认真,漏岗、甚至弄虚做假的现象发生,使得观测数据不准确。后来出现半自动观测仪观测,半自动观测仪是一个有12个按键的计数器,每一个按键上部贴有一个标签,代表一种车型,按一下走一个数字,它比人工划正字减小了劳动强度,这种方法除人为因素以外,如果整点过数过错,没有原始记录可查。随后半自动观测仪的厂家又研制了一种用电的半自动观测仪,它除了可以将观测数据直接导入交调程序,省去了手工输入工作以外,其它与普通的半自动观测仪是基本一样的,它实际是半自动与全自动之间的过渡,它只是在个别观测站进行试点,并没有推广。最近又出现了间隙式全自动观测仪,这种观测仪在路面上切开缝铺上线圈,它比较简单,只记录车数,先用一张有代表性的交调表,找出车型比例,逐小时分配,这种方法在车型比例不发生变化时比较准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型比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方法得到的观测值实际上是一种近似值。
连续式观测站
连续式观测站起初也是用人工观测划正字方法来观测的,后经过半自动观测仪,后来安装了全自动观测仪,这种观测仪采取了远红外线技术,在观测路段埋设线圈来记录过往车辆台数,红外线根据两轮之间的距离分辨车型,并分上、下行,配有一台电脑,过往车辆在屏幕上显示,如果红外线仪器出现问题或遇到停电,线圈继续工作并以上一天的车型比例自动分配,这种观测方法因为没有人为因素,最接近实际值,观测精度也最高,使用自动观测仪,观测数据可直接导入交调程序,省去了手工输入的工作。但最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也许是仪器质量问题,曾多次出现交调观测数据几个小时累计一次的毛病,在电脑中用电子表格打开数据库常发现连续几个小时记录为0,后一个小时数据大得惊人,为保证交调资料的相对准确性,只得用前一天的比例一一将车型及各小时的数量分开。所以全自动观测仪观测在仪器不出毛病的时候比较准确,仪器需厂家随时维护修理。
车速调查
在公路设计中,车速对路面的影响也很大,车速大,路面受到的冲击力和碾压力大,路面容易破损,因此调查车速是必要的。车速调查的观测方法是在某个观测站代表路段的首尾各设一人,记录车型以前是解放车,后来因解放车减少。改为东风车,方法是两侧同时记车号,并同时记录下通过该点的时间,算出通过观测路段所需时间,因观测站代表路段一定,有时间,有距离,利用速度=距离除以时间公式从而算出通过该观测站速度。也可用自备车法,最好的方法是跟着一个速度适中的车,记录下车通过首尾点的时间,两段时间相减,得出时间差,距离一定,计算出速度,由于记车号法有自然性,所以多数观测方法是用该方法。因为东风车也在逐年减少,以后也许会再改为其它车型。
交通量比重调查
交通量比重调查和间隙式交通量调查的外业工作是一样的,因为它调查的时间每年只有一天,一般是在9月15日,观测必须用手工记数或半自动仪记数器。地市交调员会根据交调表将车型按比例分开,看各种车型比例各占多少,比重调查对车型的分类要求比较严格,如果观测员将车型弄混了,就可能导致交调员将车型比例计算错了,这样就失去了比重调查的意义。
OD调查
OD调查是交通量起讫点调查,1996年~ 2001年连续5年每年一天,调查方法是某路段设一调查点,分上、下行,早6∶00开始至晚6∶00止,由交警协助拦截车辆,询问其车号、营运性质、出发地、终到地、货物种类、额定荷载、实际荷载,每小时一换页。同时在上下行两侧设两个交通量观测点,一律用原始记录的手工划正字方法记录,它是一个小时一划线,OD调查与交通量调查同时进行,同时吹哨,OD调查换页,交通量调查划线,它们的车辆总数及车型总数值各小时是相等的,如果出现偏差,说明观测数据不准,内业整理时,专业人员根据地图算出运距。此种调查方法准确,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应用
交通量调查资料根据不同的目的,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通过调查观测掌握了一定的交通量数据,则可作为必不可少的资料应用于下列各项研究:
(1)由同一地点长期连续性观测,掌握交通量的时间分布规律,探求各种与交通量有关的系数,并为交通量预测提供以往长期的可靠资料。
(2)众多的间隙性观测调查,可用以了解交通量在地域等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了解全面的交通情况提供数据。
(3)为制定交通规划掌握必要的交通量数据。通过全面了解现状资料,分析交通流量的分配,预测未来的交通量,为确定交通规划、
道路网规划、道路技术等级和修建次序及确定规划所需的投资和效益提供依据。
(4)交通设施的修建和改建也离不开交通量的历史发展趋势和现状。有了确切的交通量(目前的和根据目前推算的),就能正确地确定道路等级、几何线形、交叉口类型,平面交叉是否需要改建成立体交叉,就能做出道路设施修建和改建的先后次序。
(5)交通控制的实施,离不开交通量的现状和需求。如果交通控制脱离了交通量流向和流量的实际,则交通控制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设计信号机的配时、线控系统的相位差、区域
交通控制系统的各种控制方案,都需要做大量的交通量、车速等的调查。判断设置
交通信号灯、交通控制方案的合适性也仍然是以交通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为依据的规律。
(6)交通管理工作要真正做到决策有科学依据,必须重视交通量调查。实施单向交通,禁止某种车辆驶入或转弯,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实施交通的渠化,指定车辆的通行车道或专用车道,中心线移位以扩大人口引道的车道数,道路施工、维修时禁止车辆通行并指定绕行路线,以及交警警力配备等问题,都需要交通量资料作决策的指导或依据。
(7)为行人交通提供保护。设置步行街,确定人行道、人行横道的宽度,人行天桥和地道的位置及规模,是否设置
行人信号灯及其如何配时等,均需要提供行人交通量及其各种特性,使所采取的措施有一定的参考数据。
(8)进行工程的后评估。对各种工程措施、管理措施进行前后对比调查,判断改善交通措施的效果,所需要的前后交通量的资料,应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交通量调查。
(9)研究交通基本参数如交通量、车速和密度等之间的关系,开展交通流理沦的分析,交通量经常是最重要的参数。
(10)推算通行能力,预估交通事故率,进行交通环境影响评价,预估收费道路的收入和效益,工程可行性研究等各个方面,在涉及
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时,交通量的大小、预测的正确与否对方案论证往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