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希·曼(Heinrich·Mann,1871年3月27日-1950年3月12日),也译作海因里希·曼,德国
作家,
德国小说家,二十世纪上半叶德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著名作家
托马斯·曼的哥哥。因此,通常文学史研究当中也习惯将这对兄弟作家合称“曼氏兄弟”。
亨利希·曼生于1871年3月27日吕贝克城一个富商家庭,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当过书店店员和印书馆职员,曾在
慕尼黑念大学,后专门从事写作。1894年后相继发表《在一个家庭里》、《在懒人的乐园里》和《垃圾教授》(1905年)等作品,走上批判现实主义的道路。
1893年首次去
法国旅行,后去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往返于
慕尼黑与柏林之间。1925年定居柏林。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同弟弟托马斯关于拥护还是反对战争问题的争论,几乎导致手足之情的破裂。1942年托马斯在祝贺亨利希71岁寿辰时,终于承认自己过去误入歧途,哥哥是在为民主、为反对
帝国主义战争而斗争。
亨利希·曼当之无愧是二十世纪上半叶
德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一生辛勤耕耘,写下了大量文学作品。亨利希·曼是大小说家,主要从事长篇小说的创作,但他从开始写作起,一直到晚年,从来没有停止过创作短篇小说。他先后发表的短篇小说将近六十篇,几乎篇篇都广为流传,一直深受着包括我国读者在内的欢迎.
1911至1914年间,他完成代表作《
臣仆》。小说主人公狄得利希·赫斯林自幼欺软怕硬,在强者面前是奴才,在弱者面前是暴君。他是帝国主义阶段
德国资产阶级的典型,也是德意志帝国忠顺
臣仆的典型。《
臣仆》是亨利希·曼《帝国三部曲》的第一部(另两部为《穷人》和《首脑》),也是最成功的一部。
1918年
十一月革命爆发后,亨利希·曼对
魏玛共和国寄予厚望,但随着
纳粹的崛起,他的幻想逐渐破灭,开始猛烈抨击强权政治。期间创作了四部“共和国小说”,从不同角度描写了
资产阶级社会的腐朽没落。
1935年和贝希尔率领
德国作家代表团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作家保卫文化大会”。
1940年到美国
加利福尼亚,直至逝世。流亡
法国期间,他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
亨利四世》(1935—1938,包括《亨利四世的青年时代》和《亨利四世的完成时代》)。小说取材于16世纪
法国宗教战争,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法王
亨利四世顺应人民愿望、统一法国的业绩,塑造了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君王形象,与当时不可一世的
希特勒形成鲜明对比。作品以人道主义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成为历史小说创作的范例。
艺术上深受
斯丹达尔、
福楼拜、
法朗士和
左拉的影响;思想上从
资产阶级的叛逆的立场出发,转向
激进民主主义,对资产阶级社会持批判态度,最后转变为从政治和道义方面肯定社会主义制度的立场。1911至1914年间,完成了他的杰出的长篇小说《
臣仆》,最初部分发表在慕尼黑《时代画报》上,因讽刺德意志帝国而遭审查,直到1918年才得以出版。小说主人公狄得利希·赫斯林是造纸厂老板的儿子,自幼怯懦残忍,欺软怕硬。在强者面前是奴才,在弱者面前是暴君。他的性格是帝国主义阶段德国
资产阶级的典型性格,他是德意志帝国忠顺臣仆的典型。小说还通过老布克和费舍尔的形象,表现了自由主义的没落和社会民主党人的机会主义路线。《
臣仆》是《帝国三部曲》的第1部,也是最成功的一部,另外两部——《穷人》(1917)和《首脑》(1925)在艺术上薄弱得多。在第2部中作者描写无产阶级与
资产阶级的矛盾,表现工人阶级未能阻止战争爆发的原因。第3部描写德意志帝国的当权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勾结。亨利希·曼的散文与政论在他的创作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论
左拉》(1915)在当时一片沙文主义的战争喧嚣中,预言了帝国主义战争失败的结局,表达了对于民主的信念。在
魏玛共和国时期,他先后出版了《权力与人》(1919)、《理性的独裁》(1923)、《七年》(1929)以及《精神与事业》(1931)等政论、散文集。流亡时期又出版了《仇恨集》(1933)、《勇气集》(1939)和自传《对一个时代的观察》(1946)等。这些政论和散文继承
德国启蒙运动文学批判、战斗的传统,表达了他对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向往。在他的11部剧作中,以描写艺术家在
资本主义社会中地位的《伟大的爱》和描写
法国大革命的《勒格洛斯女士》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