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旗常备军
清朝末年的一支新军
京旗常备军是清朝末年的一支新军,是以旗籍子弟为主要兵源并仿照北洋常备军章程而建立的。后改番号为陆军第一镇
创建背景
庚子事变后,清廷决意全面编练新军。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清廷颁发练兵上谕责成各督抚切实练兵,此时京畿军事力量尽毁,惟武卫右军有能力稳定京畿秩序。当年九月,李鸿章逝世,慈禧袁世凯接替李鸿章署直隶总督兼充北洋大臣并依靠武卫右军巩卫京畿之安全。十二月,袁世凯奏准“先募练精壮,赶速操练,分布填扎”,并获准在“顺直善后赈捐结存项下拨款一百万两,作为募练新军之需”,分别派遣王英楷王士珍等人分赴直隶正定、大名、广平、顺德、赵州、深州、冀州各地,精选壮丁六千人,分别带往保定训练。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清廷再次颁发上谕称“京师为天下根本,畿辅为京师屏障,现值门户洞开,强邻逼处,兵燹甫靖,伏莽犹繁,筹饷练兵,视他省为尤急”,加大畿辅练兵进度;同年五月,袁世凯奏陈订立的北洋常备军营制饷章奏陈清廷,并获准施行,开始北洋常备军的创练;同年十一月,在北洋常备军创练之际,为加强旗军力量,清廷宣布八旗挑练兵丁万人,由魁斌、溥伦桂春景沣荣庆铁良等人并会同姜桂题于此万人内挑选三千人,交由袁世凯训练,开始创练京旗常备军。京旗常备军创建原因主要有:
将旗籍军队交由袁世凯这个汉族大臣训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慈禧对袁世凯的信任,且袁世凯所部武卫右军是当时拱卫京津安全最大的军事力量,不得不倚仗袁世凯;其二,当时并没有能够独立担当训练旗军的旗籍大臣。因此,便由袁世凯这个汉族大臣担任京旗练兵的重任。与此前改革不同,旗籍军事力量的改革不再局限于旗营自身的改革,而是决意全盘西化,以当时常备军形式来训练京旗子弟。熟谙当时的政治原则的袁世凯迅速推荐铁良作为京旗练兵翼长,以避免旗籍兵丁产生逆反心理。
铁良虽作为练兵翼长,但如何训练旗军,袁世凯亦有自己一套方案,这套方案对旗军的训练方式产生极大的革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袁世凯陈奏关于旗军的训练方式,称:“练兵之道,节目纷繁,兹当开办之初,必须厘定章程,方足以资遵守。臣与该翼长悉心商榷,此项旗兵既就近由北洋酌调训练,其一切军规营制,自应仿照北洋常备军奏定章程办理,庶易收目染耳濡之效,无难臻整齐划一之风。至于此项军名,亦即拟请名为京旗常备军,以示区别而便推广。”由此可知,旗军的训练方式一开始便已定调为仿照北洋常备军的方式,对旗军来说是一次很大的尝试。
袁世凯与铁良商议后,订立九条开办章程,将京旗常备军的训练与抽调方式的规定清楚地规定下来。这些规定对于旗营管理方式有以下几个影响:首先,管理方式完全仿照北洋常备军章程管理,而非是旗营的管理方式;第二,军中将弁并非限定由旗人担任,而是取决于对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旗军管理官的任官资格从在旗身份转变为新式军事知识的掌握;第三,京旗成为了抽调兵丁的来源,原作为管理官员角色的参、佐领转变成为了类似地方具保官员的角色,而旗丁则从旗营之中剥离出来,也避免了一直存在旗营之中家族、血缘、姻亲之间的相互牵绊之弊病,得以专心接受专门的军事训练;第四,旗丁编入新的组织单位之中受训,原有旗籍成为识别身份的证明,改变了以旗作战的方式,转变为新军的作战方式;第五,抽调的旗丁来自京城内的各个旗营,有些被抽调的旗丁或原本已作为旗军,一律取消原本的军事任务,得而专心受训;第六,旗籍新军的俸饷与其他新军发放方式较为不同,要查其是否原在旗就已领饷,区别对待发放;第七,请假者必须通报各旗营,如果遭到革退,丧失再次挑选的资格;第八,逃兵者,除由该营派兵缉拿,原属旗营也要负责帮忙追究,并革除原有底饷。
以上八种对于旗营管理方式的改变,是基于九条“训练旗兵开办章程”的规定。而这些关于旗营管理方式改变对整个旗制有以下三大影响:第一,旗籍军队不再局限于旗人管理旗人的资格规定,打破了封闭式的军队管理体系;第二,旗营内部的管理官员参领、佐领不再直接管理旗人的军事活动,仅作为确认旗籍身份的行政官员;第三,旗军正式脱离旗制编组作战的束缚,走向近代化的军队管理组织。清代八旗军制透过以上三个层面的改革也迈向了一个新的方向。
创建过程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第一次挑选京旗兵丁,主要由魁斌、溥伦、桂春、景沣、荣庆、铁良等人会同姜桂题挑选,将各旗营送到的精壮兵丁共10655名,分十日在东安门内镶黄旗侍卫教场,按照政务处颁发的招募格式挑选,挑选条件为:身材在四尺八寸以上;臂力平举需达百斤以上;年岁与原册相符,应与政务处规定的相同。根据这三条要求,最后在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以及健锐、前锋、护军、内外火器营、圆明园八旗及包衣三旗等各营挑选出3865名,淘汰率为64%左右,其淘汰理由大部分为年龄过小与身材不足等原因,可见这次筛选兵丁的力度相当大。此3865名兵丁,先发1000名发往天津由袁世凯训练,而后转往保定附入当时北洋常备军第一镇内接受训练,此后京旗常备军的挑选方式基本与此次情况相似。
第一期所挑选出的3000名京旗兵丁首先编成步队四营、过山炮队一营、马队一营、工程两队,其编练原则“一切操规营制悉仿北洋常备军章程办理,应需将弁即在北洋各军将领暨满汉武备卒业学生内,择其通晓兵学、操法娴熟者,分别委充”。根据北洋常备军制规定,常备军一镇分为步兵两协,每协分为两标,每标分为三营,每营分为四队,每队分为三排,每排计兵三棚,每棚计兵目十四名;炮队一标分为三营(两营陆路炮,一营过山炮),每营四队,每队二排,每排计兵三棚,每棚计兵目十四名;马队一标分为四营,每营四队,每队两排,每排计兵二棚,每棚计兵目十四名;工程队一营,每营三队,每队三排,每排计兵四棚,每棚计兵目十三名;辎重队一营,每营三队,每队三排,每排计兵四棚,每棚计兵目十三名。从上述营制来看,八旗兵丁在受训时,完全打破过往以八旗分旗作战的编组方式,完全以新式的军事组织形态重新编组、管理,不仅打破过往旗军单一的陆军营制,重要的是其管理将弁以“北洋各军将领暨满汉武备卒业学生内,择其通晓兵学、操法娴熟者,分别委充”,而北洋常备军将领的任免亦“必须在新设实缺人员及武备学堂出身者考验选拔”,使得管理人员素质更加提高,不至于以不通新式军事知识的人员胡乱充当,更冲破了仅以旗人担当旗官的规定。
第一期京旗兵丁在经过几个月挑选之后,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再度由袁世凯、铁良二人联名上奏,要求增添京旗兵丁,以增强其实力。清廷对其所列举经费一概照准,由铁良在京继续挑选兵丁。第二期的编练目标为步队两营、陆路炮队一营、马队一营、工程一队,希望与第一期的步队四营、过山炮队一营、马队一营、工程两队合而为常备军一协的编制,共步队六营(已达步队二协)、过山炮队一营、陆路炮队一营、马队二营、工程三队,与常备军一镇营制相比,尚欠马队二营、陆路炮队一营、工程队一队、辎重队一营。
第二期编练从上一期挑选的余下的旗丁内开始编练,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三月二十二日编成马队第二营、五月一日编成陆路炮队营。而新挑选的京旗兵丁则于五月二十日陆续送至保定送训,于五月二十四、五两日编成步队第五、第六两营及工程队第三队进行训练。而挑选的章程与编成新军的营制部分皆与北洋常备军章程相同,故不再复述。第二期编练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五月二十四日和二十五日编练步队两营与工程队一队以后,编练完成,其规模约等于常备军一协的编制,即步队六营(已达步队二协)、过山炮队一营、陆路炮队一营、马队二营、工程三队,但此规模,既不足一镇编制,也没有达到平衡北洋军力的要求。为此,袁世凯、铁良等人再次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三十日请求扩编为镇。
为了满足第三期所需旗籍兵丁,尚需编练陆路炮队一营、马队一营、工程队一队、辎重队一营;原已编练陆路炮队尚需增添目兵二三十人左右,过山炮队同,以符合光绪三十年(1904年)八月新修订的常备军制,练兵处令京旗以外,包括直隶各处、热河、密云、山海关、德州、青州、京口、江宁、杭州、荆州等处驻防之内,按格挑选年轻体壮、识字兵丁,每处数十人或百余人,分带来营,编伍训练,并希望将来各兵教练有成,可各自遣回各处,更番轮选,而回防各兵,自可转相教授操规一切,以达到挽救各驻防军事的目的。受限于史料的缺乏,目前可看到的仅有青州、德州驻防一百八十八名兵丁、江宁驻防二百名,京口驻防一百名的挑选报告,但已可推知其余驻防所送人数亦不会太多。而在此命令以前,袁世凯对于直隶各驻防亦已经选调驻防兵丁附入常备军营中训练,计有保定旗兵一百四十八名,沧州旗兵六十五名,密云旗兵一百六十名,山海关旗兵二百名,热河旗兵一百名。从三期编练情况来看,尽管在第三期编练中,京旗常备军兵丁来源虽夹杂驻防兵丁,但其仍以京旗兵丁为主要来源。
京旗常备军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申请编组成镇后(实际上兵丁数满额,需迟至各驻防将兵丁送至保定以后),不久以“此军为京师劲旅,开练最早,编列号数宜居各镇之先”为由,改番号为陆军第一镇,原北洋常备军第一镇改为陆军第二镇;原北洋常备军改为陆军第四镇;原北洋常备军第三镇改为陆军第三镇;原北洋常备军第四镇改为陆军第六镇;原北洋常备军第五镇改为陆军第五镇,至此北洋六镇编练完成。次年十月,清廷为夺袁世凯兵权,将陆军第一、第三、第五、第六镇归陆军部统辖,而第二、第四两镇则仍暂由袁世凯调遣训练。陆军第一、三、五、六镇合称为近畿四镇,由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凤山专司近畿各镇训练事宜,并设立近畿督练公所以督促各镇训练。
军队构成
在筹建陆军第一镇之初,“训练旗兵开办章程”中即已载明“管带、队、排等官,均须拨用操法娴熟、兵学明通者充当”,而不再拘泥于过往的“在旗资格”。因此在陆军第一镇开办之初,将弁皆从北洋常备军中或直隶将弁学堂中调用。特别是陆军第一镇编营之初,于保定附入北洋常备军队中一起练习,队中一切稽察事件皆借调直隶人员协助办理。其组成情况是:
从以上将弁情况可发现,大部分将弁,特别是较高层将弁的出身,皆来自于中国近代第一个军事学堂——天津武备学堂。而李鸿章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创办此学堂时,清廷虽仍照数拨款,但朱批中却表示“军事仍以个人武艺技艺为重,勿本末倒置”之语,表达了对开办军事学堂效用的不信任。此语放诸于后世,固然滑稽,却是当时多数主管朝政之重臣之主张,即素有知兵之名的荣禄,在此时期训练神机营时,仍以多训练“藤甲兵”的方式以对抗西方火器。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政府并未多派旗籍学生进入武备学堂学习(目前仅见有156名八旗学生由荫昌带领进入武备学堂学习),因而创立武备学堂的二十年后,北洋新军出现在历史舞台之际,多由这些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掌握了近代中国军事、政治的发展与走向,而旗籍几无将才,以致陈夔龙评之“八旗气数已尽,实乃人才缺失之弊。
而大半的北洋武备学堂学生,在袁世凯小站练兵时被袁收入军中培养,形成以袁世凯为核心的庞大军事集团,而编练编组京旗常备军的主要将弁又以武卫右军将弁为主,与袁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尽管京旗常备军的兵丁主要来源为旗籍兵丁,对于清廷而言,仍不能彻底放心,且其时,袁世凯编练新军已达六镇,实力令清廷疑惧。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二十日,改兵部为陆军部,以练兵处、太仆寺并入,并于十月五日宣布以陆军第一、第三、第五、第六镇归陆军部专辖,并成立近畿督练公所,负责此四镇的督练工作;第二、第四镇暂由直隶总督袁世凯调遣训练,并准开去各项兼差,以专责成而符新制,夺取袁世凯对军队的直接指挥权。
然而,即便是夺走袁世凯对陆军第一镇等的直接指挥权,也不能妨碍袁世凯对第一镇的间接控制,因“京旗练兵始终由袁世凯主持,其奏请添派铁良为翼长,盖以示好于京旗,并借以联络铁良也。此军既派袁训练,其一切军规营制,又仿照北洋常备军奏定章程,自与北洋各镇一样,不过区别其名曰京旗而已。有以此军不属北洋系统者,殆未深考”。
陆军第一镇在移驻至京北仰山洼后,组成宿卫营以协防紫禁城与西苑等处,其将弁情况略有调动,但高层军官变异不大。因此陆军第一镇虽然以旗籍兵丁为主要兵源,但将弁多为北洋系,使得政府对第一镇的指挥权仍存有疑虑。故此,除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宣布陆军第一、三、五、六等四镇由部直辖外,更逐年加增旗籍将弁之比重,对抗汉任将弁。
在宣统三年(1911年)由荫昌褒奖参与宿卫宫禁的陆军第一镇步队四标十二营奖励名单中,褒奖将弁共87名,而明确的旗籍人员数量则达到了47名,比例超过了一半。刻意安插这么多旗籍将弁的原因当有以下两点:一、“以满人为将”的基本原则。清廷刻意培养出具有新式军事背景的旗籍将官,统领新军,确保政府对军队的掌控力;二、陆军第一镇的步队四标十二营,自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移驻北苑以后,组成宿卫营负责宿卫宫禁与颐和园外围,对皇室之安全负有直接责任,故而尽量安插旗籍将官,保证军队忠诚度。然而标一级以上将弁仍多为北洋系将弁,因此对于载沣一系而言,陆军第一镇仍不被视为可被信任之军队,必须另组新军以供驱策。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陆军部统辖全国陆军事务,包括新、旧军事务,无形中也区分出管理新、旧军事务的主管单位。以陆军第一镇而言,陆军第一镇虽然以京旗兵丁为主要兵源,但由于其以新军规制创练,因此在陆军部内管理其事务的机构主要为陆军部军制司下的步、马、炮、工、辎重各科管理;但是原有的八旗事务则主要归军衡司下的旗务科管理。这使得旗人被区分为参加新军的旗人与未参加新军的旗人,使得旗人的身份开始出现了变化。
陆军第一镇及后来的禁卫军,是清政府在新军筹建阶段,尝试以旗籍兵源组建的军队。新军建立以后,在1905-1911年之间,共拟订了四次新军会操计划,其中1905年的河间会操与1906年的彰德会操顺利举行,以及属于镇与镇之间对抗的小型秋操(即1907年的涿州秋操)中,陆军第一镇的表现与战力都达到了组建时的要求”。
军队改组
进入民国后,对于民国政府来说,如何审慎处理具有旗籍色彩的两支新军(陆军第一镇与禁卫军),不致出现“叛乱”的可能,先后对于两军进行不同程度的改组,削弱原本带有的“旗籍”色彩。
陆军第一镇自成军以后,虽有零星兵丁退伍之记录,但事实上,大部分之兵丁仍未仿照严格的退役制度进行退役,甚至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夕,陆军部大臣荫昌在奏折内请求发文热河都统,查询热河围场放垦情形以作为陆军第一镇兵丁退伍养赡之所,专门提及陆军第一镇兵丁大率仍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练京旗常备军的旗兵,应该令其尽快退伍,但因辛亥革命爆发,此项计划被迫中断。因此,陆军第一镇在民元时仍应以旗籍兵源为主体。
根据《陆军统计简明报告书》载明,民国二年(1913年)六七月间,步兵第一、二、四团,骑兵第二、三营分别遣散,于十月在各省挑募乡民以补充兵源,同时在宣化招募土著编练补充旅,共步兵六营、骑兵一营,后将此步兵六营改为第一旅,骑兵一营改为骑兵第二营;多伦镇守使在多伦代募步兵一团、骑兵一营,后归为步兵第四团与骑兵第三营;民国三年(1914年)十月,驻守在归化及张垣等处的步兵第三团划归川省,所遗缺额于民国五年(1916年)七月由京畿执法处卫队两营及前奉天将军所部卫队一营组为步兵第三团。经过以上改编后,老兵已基本遣散更替完毕,而骑、炮、工、辎各营之兵当中有年岁较大者也于民国二、三年(1913年、1914年)间分别剔退该由各省新募补充。
从以上兵源补充情况来看,所募新兵已大半为汉籍兵源,至此,陆军第一镇原具有的旗籍色彩荡然无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6:47
目录
概述
创建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