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
全面性教育相关的名词
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指一种主体体验到的情感或身体上的亲近。在个人化的现代社会里,注重情感的坦白和沟通,相互间的深知和了解是现代亲密关系的核心,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由和安全的矛盾需求。宽泛地说,家庭婚姻恋爱性爱等关系都属于亲密关系的范畴。
定义
亲密关系(Intimate Relationship)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指主体体验到的,同时可能被社会所认可的一种亲近(Close/Closeness)。这种亲近的主观体验可以是情感和认知上的亲密,包含相爱的感觉、心意相通以及感到彼此对对方而言是特别的;亲密也可以是物理和身体上的亲近,但是性与亲密关系没有直接联系,性接触可以在没有亲密性的情况下发生。宽泛地说,家庭、婚姻、恋爱、性爱和友谊等关系都属于亲密关系的范畴。
历史沿革
前现代社会中的婚姻普遍是出于家庭和经济条件的考虑,而不是以注重情感沟通和亲密性的浪漫爱或性吸引力为基础。在工业革命之前的西方社会,婚姻是组织农业劳动的手段,夫妻(父母)和子女一起在家里或附近进行劳动以满足生存需求。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庭,进行雇佣劳动,以劳动换取工资,劳动的时间和地点皆由雇主决定。由此,自给自足式的家庭生产劳动单位逐渐被动摇。
同时,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化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个人主义逐渐兴起,人们从血缘亲属和家族制度中脱离出来。将自由和爱联系在一起的“浪漫爱”(Romantic Love)也在这一时期兴起,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浪漫爱所建立的亲密关系是现代亲密关系的原型,重视个人选择,以情感的沟通交流和亲密性为基础。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认为,在个人化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的亲密关系充满着相互冲突的欲望,而亲密关系里难以解决的正是人们对自由和安全的矛盾需求。在亲密关系中,人们担心的不只是失去对方,还更害怕失去自我,失去自由。“既想束紧纽带,又想让它松脱”正是现代人面对亲密关系时的矛盾心理。这也使得社会中充斥着“若即若离的伴侣”处于“即取即用的关系”(Top Pocket Relationships)中,有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用,不需要的时候就放在口袋里。在鲍曼看来,一段稳定的关系需要人们不计代价地去经营和维系,而这个代价就包括了放下自我。这对于拥有太多自我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困难的决定,也正因如此现代爱情是一种流动的液态;不断地开始,结束和再开始,难以稳定成固态。
特点
亲密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至少有了解程度、关心程度、相互依赖性、相互一致性、信任度和忠诚度六个方面的不同:
了解程度
了解程度(Knowledge):亲密的伴侣之间往往存在着广泛的、私人的(或秘密性的)了解。TA们对彼此的经历、情感、喜好和心愿等都十分熟悉,且这些信息通常不会分享给其他人。
关心程度
关心程度(Care):人们能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关爱、理解和欣赏,并且这样的感受程度越高,亲密的程度也会增加。
相互依赖性
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e):亲密伴侣间的生活是相互交织的。一方的行为会对另一方的目标、态度和行为等产生影响。这种相互依赖以不同方式持久且频繁地发生,对彼此都会产生强烈显著的影响。
相互一致性
相互一致性(Mutuality):双方在生活上互相融合,表现出很高程度的一致性。亲密伴侣会自称为“我们”而不是“我和TA”。
信任度
信任度(Trust):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人们会期望对方尊重和善待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并相信自己能从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如果彼此失去了信任,则会导致猜忌和怀疑,从而损害亲密关系中的开明坦诚和相互依赖。
忠诚度
忠诚度(Commitment):拥有亲密关系的双方期望彼此的亲密性能够长久维持,甚至是永远。期待自己对对方而言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会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去维持亲密关系。一旦忠诚度丧失,曾经亲密的伴侣也会逐渐疏远。
尽管一段亲密关系中并不一定会完全出现上述六个方面,但是令人满意的亲密关系应当包含这六个特点。如果亲密关系中只存在某一些特点,比如一对伴侣在生活中的相互依赖性很高,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交织,但是缺乏爱的表达和情感沟通,那么这段关系的亲密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重要性
人类是一种具有社会性和群体性的动物,或许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内驱力想要去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赛琳娜·陈(Serena Chen)指出,当人感到与另一个人关系亲密时,无论是其身体、思想还是心灵都会体验到积极的反应。
德裔美籍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认为,人类最重要的任务是克服孤独。由于人具有理性,能够了解自我,能够认识到自己在自然和社会面前的无能为力,能够明白“人类既不由他的愿望出生,又违背他的意愿死去”这一事实,这些认知都令人类陷入到深深的孤独中。孤独造成了人类强烈的焦虑感,而克服孤独的答案就在于爱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亲密关系的建立令人愉悦,而亲密关系的丧失则会在生理和心理层面对人类产生极大的影响。当人们长期被孤独围绕,会容易出现强烈的紧张应激反应。同时,亲密关系的瓦解还会造成人的免疫系统变弱,影响身体健康。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一项“格兰特研究”(the Grant Study)用76年时间证明了亲密关系对于人生的重要性,“良好的亲密关系不仅能让我们更幸福,还能让我们更健康”。
影响因素
社会文化的影响
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变化,个人主义的兴起,女性权益和性少数运动的发展,避孕手段的普及以及新的生殖技术的革新,都对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和亲密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德国社会学家穆勒·里儿(Muller-I.y.r)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低下的时期,个人情感在家庭利益面前是无关紧要的。而在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自由独立的个体选择则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文化对单身、晚婚、离婚和不婚等现象越来越包容,感情则成了建立现代亲密关系的主导契机。在美国,多数人都同意“爱自己的丈夫/妻子是结婚的重要原因”;67%的大学生不会选择与自己不爱的人在一起;74%的大学生会在发现情侣的欺骗行为之后选择分手。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亲密关系在情感、物质、稳定程度和公开/欲望程度四个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情感在亲密关系中的重要度不断增强;到了21世纪,在重视感情的同时,亲密关系中的物质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公开化以及展现欲望也在不断加强,但亲密关系的稳定程度却不断地减弱,呈现出流动的状态。
在同性伴侣婚姻方面,随着性少数运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够认同同性恋者应当享有平等建立亲密关系的权利,而不应受到基于性倾向的歧视。截至2019年,世界上已有26个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上承认同性伴侣关系。
社会性别的影响
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通常认为男性具有独立、主动和阳刚等“男性气质”,而女性具有依赖、顺从和温柔等“女性气质”,期待男性在亲密关系中是积极主动的一方,在婚姻家庭中承担外出工作,赚钱养家的责任;期待女性是被动接受的一方,在婚姻家庭中承担家务劳动,照料子女的责任。通常拥有事业追求的女性,总会遇到家庭和事业如何权衡的问题,而男性则不会有此烦恼,“妻子帮助丈夫的事业比追求自己的事业更重要”是社会性别角色的规范,同时也造就了性别的不平等。事实上,职场女性上完班后回到家中还需做家务劳动或是照料儿童的“第二轮班”(the second shift)。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克里斯汀·德尔菲(Christine Delphy)认为,女性为家庭的劳作是一项无休止的工作,这份工作没有协议、没有劳动时间限制、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更没有薪水,而这种情况在任何其他的工作中都会被视为一种剥削。
在现阶段社会,女性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以及男女双方性别平等观念的差距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满意度。越是持有性别平等观的女性在婚姻和亲密关系中的满意度越低,已有研究表明,伴侣之间的支持性沟通(Supportive Communication)是维持和提高亲密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妻子经济较为独立,且对婚姻内的性别平等有所追求,她们可能会挑战这样的性别刻板印象,期望丈夫能够承担起同样的责任,同时她们也不害怕或回避和丈夫发生冲突,这样丈夫可能就会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理想的状态是,亲密伴侣间都有性别平等的认识,同时愿意在生活中付诸实践,而这就需要男性有更为进步的社会性别观念。
个人经历的影响
依恋类型对总体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个体人际关系的发展受其生命早期人际经验的影响,孩童时期出现的依恋类型,成人在面对亲密关系时同样会出现相似的反应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巴萨洛缪(Bartholomew)将成人依恋类型分为四种:
安全型(Secure)
能够愉快地与别人交往,容易与别人发展出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在亲密关系中不会担心独处和不被人接纳,依赖他人和被他人依赖都让具有安全型依恋类型的人感到安心。
痴迷型(Preoccupied)
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寻求认同,过分地依赖他人的赞许,在亲密关系中往往会投入全部的感情,但经常发现与他人的关系并不如自己所期待的那样亲密,对于有损亲密关系的任何威胁都存在着不安和警惕的心理。
恐惧型(Fearful)
这是一种带有回避性质的依恋关系,恐惧型的人因为害怕被拒绝而极力避免和他人存在亲密关系,虽然希望有人喜欢自己,在感情上渴望亲密关系,但更担心自己因此离不开别人,害怕被遗弃受到伤害,具有不信任、猜忌、害羞的心理。
疏离型(Dismissing)
同样是一种带有回避性质的依恋关系,认为与他人存在亲密关系得不偿失,觉得独立和自给自足更加重要,不喜欢依赖别人,也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和依赖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依恋类型是习得的,不断地被人们成人后的经历所影响,所以人们不会只是被动地受童年经验的束缚,依恋类型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新的改变。
人格特质的影响
较为稳定的人格特质影响着人们的人际交往行为和亲密关系。许多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普遍具有五个方面的核心特质,即“大五人格特质”。并且,人格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大于人际关系对于人格的影响。
外倾性(Extraversion)
开朗热情、外向合群、喜爱社交,当TA们周围有人陪伴时,能够感受到激情,外倾性较低的人则会倾向于害羞内敛,行为表现谨慎。
宜人性(Agreeableness)
具有同情心和协作性,倾向于关心和信任他人,并能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获得满足感,宜人性较低的人则倾向于易怒和暴躁,不关心别人的感受甚至充满敌意。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
勤劳可靠,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和组织性,对其他人而言是可依赖的,尽责性较低的人倾向于粗心大意,不太可靠。
神经质(Neuroticism)
神经质的人容易担忧和焦虑、情绪不稳定,感受到很多的压力。相反神经质特点低的人很少感到难过与沮丧且情绪稳定。
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具有艺术气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喜欢变化和尝试新事物,挑战规范和常规。开放性特点较低的人则会倾向于墨守成规,偏好稳定。
自我评价的影响
人们对于自我的评价构成了自尊,而影响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往往来自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的主观体验。如果有人喜欢自己,那么我们自己就喜欢自己,如果他人接纳我们并看重我们之间的关系,那我们的自尊水平就高,而高自尊的人往往更能感受到幸福。相反,一个低自尊的人常常会自我怀疑,对于TA们而言,相信有人会爱自己是困难的,从而低估伴侣对于自己的爱与重视,损害亲密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影响着我们的自我评价,而自我评价即自尊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人际互动的影响
无论是社会文化方面或是个体的经历与人格特质,人们的人际关系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两个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异的人开始互动时,互动的结果往往各式各样,它可能令人高兴满意也可能使人伤心沮丧,人际关系不是一个稳定的存在,而这种变动的互动结果又是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
发展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坎贝尔(Susan Campbell)认为,亲密关系的发展包含五个阶段:浪漫期、权力争夺期、稳定(整合)期、承诺期和共同创造期。亲密关系的初期(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通常充满着能量,人们对亲密关系充满热情、为它着迷,到了后期则渐渐趋于平静和满足。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感到越来越亲近,越来越了解自我和他人。在自我袒露,展现脆弱,情感沟通和承诺中,关系会变得更加稳定和成熟。
浪漫期
浪漫期是关系中最刺激的时刻,充满着不确定感和可能性。此时,伴侣双方相互了解不深,对对方有着许多的期望和想象,对关系也有着极大的热情和活力。但是这段关系是建立在人们相互投射的形象上,即人们将自己对于理想伴侣的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换言之,这样的关系不是建立在拥有各种特质的、活生生的、真实具体的人身上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物化的关系,彼此的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浪漫期,人们在关系中拥有的只是一个形象,虽然有很高的兴奋感,但是并没有亲近。一旦个人的其它特质被表现出来,则很有可能对其失望。
权力争夺期
一旦对方的本性、习惯和行为更多地呈现在自己眼前,理想和现实则开始冲撞。此时,为了使伴侣能够符合自己的期望,则会开始想要改变对方,譬如为对方买衣服,鼓励对方的行为满足自己的想象。如果对方坚持原样,那么自己的浪漫期待就会受挫。当人们看到伴侣的限制和特性时,浪漫期就消退了,便会想要控制对方以达到自己心中的理想形象,于是冲突便产生了。需要注意的是,权力争夺本身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一方或双方坚持停留在道德评价的立场,认为自己能够理所当然地去控制别人的行为。如果双方能够放下这种理所当然的主宰权的态度,这时就可能出现真诚的分享和亲密。如果没有,伴侣双方为了避免更多的争吵分歧,以及内心的失望,则可能选择放弃,结束这段关系。
稳定整合期
伴侣在经历浪漫期的迷离和权力争夺期的冲突之后,两人的关系会更加具有弹性也更加稳定。进入稳定(整合)期的伴侣双方会真正开始好奇,想要了解对方,询问并倾听对方,用接纳取代抗拒。通过觉察(Awareness)、承认(Acknowledgement)、接纳(Acceptance)、行动(Action)这四个A的沟通模式,伴侣们学习认识彼此,促进自我发展并强化彼此的关系。
举个例子,四个A的沟通模式可能被运用的情形是:“你迟到了,我了解自己想责备你,我接受也承认自己会这么做,但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迟到,你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我想坐下来和你聊这件事,而不是发脾气,破坏沟通。”稳定(整合)期的伴侣通常对分享内心世界做好了心理准备,而坦诚地分享任何事都可以强化亲密感,促使关系持续地成长和发展。
如果想要维持稳定(整合)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保持有信任的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伴侣们可以固定地一起做一些事,比如一起吃饭,分享彼此喜爱的电影都可以为双方带来不断的了解;
• 每天的沟通和谈心都可以相互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 伴侣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制定一些双方都有兴趣的计划,增加双方自然的互动;
• 谈论各自的兴趣,比如一方热衷健身,一方喜爱阅读,就需要询问对方的经验,如果可以相互分享就不会因此产生距离;
• 在日常中增添一些新奇,可以为关系注入新鲜与活力。比如一起去陌生的地方旅游或是尝试新鲜的食物;
• 共同学习一些新事物,能将关系带到新的层面;
• “浪漫”能为亲密关系带来特殊的感觉。伴侣间有自己才会懂的笑话或暗号,可以让对方感到自己是特别的。
承诺期
承诺期的伴侣对彼此非常了解,愿意相互沟通想法与感受,认真投入到各自共同的生活中去。正是因为全然的了解,承诺期的伴侣就已做好准备作出全然的承诺,承诺彼此都有自由的选择。这不是对对方的承诺,而是对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做出坚定的承诺。在这过程中,伴侣双方愿意共享一个选择并一起付诸行动。承诺是针对自己的,不是要求别人。“我的承诺影响我对关系的付出,当你同样做出承诺时,我们可以在关系中一起拥有期望。”当伴侣双方在关系中一起承诺时,关系中的人和关系本身都会成长。
共同创造期
在到达稳定(整合)期和承诺期时,伴侣们对自我和对方都有不断深入的了解,知道自己的强项与弱点,期望与梦想。由于对双方承诺的信任,就可以投入真诚的合作,而不论是何种选择,都将是TA们创造的过程。由于伴侣们能够承认、接纳和分享各自生命中的方方面面,充分看到对方的“人性”,TA们就可以将关系中的一些“负面特质”转化为对创造的挑战。比如:吝啬的人可以记账,控制欲强的人可以制定计划,安排行程。一些人格特质就可以通过这样的积极创造,促成关系的和谐和共同计划的完成。
相关研究
爱情的相关研究
爱情的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Sternberg)认为,爱情是由激情(Passion)、亲密(Intimacy)和承诺(Commitment)三个因素构成,进而发展出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激情是一种情绪上的着迷,外表吸引和性吸引是最重要的元素;亲密是指一种喜欢的感觉,彼此依赖、感到亲近,自我揭露以及内心情感的沟通,双方在感情上是相互的;承诺是指对爱的预期,短期承诺是爱一个人的决定,长期承诺则是维持这种爱的承诺,是关系中最为理性的一部分。斯滕伯格根据这三种元素组合成七种不同的类型的爱情:
• 喜欢式爱情(Liking/Friendship):主要有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情或熟人间的关系;
• 迷恋式爱情(Infatuated Love):主要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 空洞式爱情(Empty Love):主要有承诺,没有亲密和激情;
• 浪漫式爱情(Romantic Love):有激情,有亲密,没有承诺;
• 伴侣式爱情(Companionate Love):有亲密,有承诺,没有激情;
• 愚蠢式爱情(Fatuous Love):有激情,有承诺,没有亲密;
• 完美式爱情(Consummate Love):激情、承诺和亲密三者兼具。
爱情的实践
德裔美籍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在保持人们尊严和个性的前提下将人与人结合起来,达到人际间的和谐。这种爱是一种成熟之爱,包含着给予、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弗洛姆指出,建立和维持爱与亲密关系必须满足四个条件:克服自恋、信仰、积极性和公平。
(一)克服自恋意味着人们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要用客观和善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爱人;
(二)信仰意味着对自己,对爱人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对自己去爱人的能力和可靠性有信心,对对方的爱的可靠性和不变性有信心,对爱的未来有坚定的信念,相信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长;
(三)积极性是指人们主动去爱的能力,一种我在爱,我能爱的感受;
(四)公平是指亲密关系中的平等。爱的活动不是经济活动,公平不是等价交换,不是付出多少就要得到多少,而是保持情感上的诚实,不欺骗别人。
爱情的相关调查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潘绥铭教授与黄盈盈教授在2010年展开了一项针对14~17岁的少男少女的爱情研究。结果表明,50.4%的少男和34.9%的少女爱上超过一个异性;33%的少男和29.1%的少女有过单恋的经历;29%的少男和23.7%的少女有过失恋的经历过,同时有1.3%的少男和1%的少女承认有相同性别的恋人。同年两位教授针对我国14~17岁少男少女的多元性倾向的调查显示,10.8%的少男少女有同性恋的倾向。
需要注意的是,异性恋和同性恋不是截然不同和泾渭分明的存在。性倾向其实是一种光谱式的分布,二者之间只有一个“渐进的、累积的、连续的程度”,因此,在面对青少年的性教育议题时,强调和尊重多元性别和性倾向,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去看待青少年的爱欲,才是真正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性教育。
友谊的相关研究
友谊是人们在生活中获得快乐和支持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种自发的人际关系,朋友之间互相欣赏和帮助,同时渴望对方的陪伴。《亲密关系》一书中指出,高于36%的年轻人认为友谊是他们“最亲近、最深刻、投入最多和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人们和朋友在一起时往往比独自一人和同家庭成员在一起时有着更多的乐趣。典型的友谊常常包括“接纳、支持、愉悦、关爱、了解、信任、平等和尊敬”等特征。
尽管友谊与爱情在情感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相对而言爱情有着更高的排他性。
性行为相关研究
我国传统的儒家观念认为,性行为是为了繁衍后代的严肃形式,而排斥性的技巧和性的愉悦。到了二十一世纪,“性的快乐主义”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性技巧的丰富对于性关系和性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著名学者潘绥铭通过2000~2015年全国四次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将人们的性技巧划分为五级:接吻、手的动作、全身的动作和姿势、口交和肛交。84.5%的中国人有过接吻的经历,77.1%的人在性生活中有手的爱抚动作,包括互相抚摸乳头或外阴;对于第3级全身的动作和姿势,三分之二的人对于女上位和后入位没有禁忌;口交和肛交对中国人而言都较难接受,平均37%的人能够接受口交,仅八分之一的人接受肛交。
对于14~17岁的青少年而言,12.6%~15.4%的男孩和8.3%~11.9%的女孩自报有过性行为,26.3%的男孩和17.1%的女孩有过性爱抚。超过一半的青少年都认同婚前性行为不是道德问题并且认同“性很宝贵”。相对男孩而言,女孩更容易在与对方有亲密关系的基础上发生性行为,或在发生亲密关系后对对方产生爱意。
在性别平等观念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18年针对我国中学生的研究显示,约20%的男孩和10%的女孩同意“一个女人不能拒绝和她的丈夫发生性行为”,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明确反对该观点。同时,在同性性行为的态度方面,42.69%的学生认为“与同性别的人发生性行为是错误的”,其中男孩更容易对同性性行为产生负面态度。这也表明了在我国开展尊重多元性倾向,帮助青少年提高性别平等意识和女性权利意识的全面性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成年人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和理解青少年的性,在对话沟通中提出建议,而不是简单地去担忧或谴责,强行灌输说教,谈性色变。
其中的不平等
同性亲密关系的歧视
异性恋通常被看作是社会“自然”的基础,是唯一正常的性倾向。然而美国女同性恋女性主义者阿德里安·里奇(Adrienne Rich)认为异性恋不仅仅是一种性倾向,它更是一种服务于男性统治的强制性制度,迫使女性必须期待和进入异性恋关系,而不进入异性恋关系的女性则会被视为社会问题和威胁,受到惩罚。
异性恋提供了一种“脚本”,规范了我们应该如何定位人际关系以及如何“扮演”我们的角色。美国哲学家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进一步发展了异性恋矩阵(Heterosexual Matrix)的概念。异性恋矩阵包含三个层面,在生理层面,身体的性(通常是外显的生殖器官)决定了一个人的性别是男性/女性;在社会层面,区分出二元对立的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男性是阳刚的,女性是阴柔的;在欲望的层面,区分出异性恋/同性恋。这三组二元对立的区分塑造了社会的性别规范,教导不同性别应该有的行为,排斥任何非异性恋的性倾向。“阳刚的男孩喜欢阴柔的女孩”便成为了社会标准,任何不符合这些标准的人,社会都不会认可。
异性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导致了社会的恐同现象,排斥和否定同性亲密关系。世界上仍有70个国家把同性关系定为刑事犯罪。在异性恋正统主义的影响下,许多同性恋者在面对长期亲密关系的时候,会将异性恋婚姻想象成理想状态,认为同性关系终将失败,极度怀疑长期稳定情感关系的建立。
亲密伴侣暴力
亲密伴侣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又称“家庭虐待”(Domestic Abuse)或“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是指任何关系中用于获得或维持对亲密伴侣强力压制和控制的一种行为模式。亲密伴侣暴力(家庭暴力)包括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心理虐待以及经济虐待,通过任何恫吓、胁迫、恐吓、操纵、制造痛苦、羞辱、责骂、伤害他人或致人受伤的行为去影响他人。
• 亲密伴侣暴力(家庭暴力)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不论其种族、年龄、性倾向、宗教或性别;
• 亲密伴侣暴力(家庭暴力)可能发生在婚姻关系、同居伴侣或是约会对象之间;
• 亲密伴侣暴力(家庭暴力)会影响所有人而无论其社会经济背景的好坏或教育水平的高低。
尽管“亲密伴侣暴力”和“家庭暴力”的含义相互覆盖,但是中文语境中较普遍使用的“家庭暴力”一词可能会引发一些误解,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譬如:
• 认为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只会发生在法定婚姻配偶之间;
• 认为虐待或暴力的行为会因为法定婚姻关系的结束而终止;
• 认为暴力只发生在家居环境;
• 认为家庭暴力是家事或琐事,而不重视;
• 认为家庭仅指代异性恋家庭,忽视同性伴侣间的暴力,也令“同志”受害者难以获得法律和社会援助;
• 将暴力侵害变成一个“去性别”的议题,认为暴力行为是沟通不足导致的问题,双方均有责任,从而忽视了性别之间结构性的不平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2013年发布的《暴力对待妇女行为的全球及区域概况:伴侣暴力和非伴侣性暴力的现状及其健康影响》的报告指出,全球约30%的女性曾在生命中的某个时期遭受过来自她们的伴侣、男朋友或是共同生活的人所实施的暴力。年龄范围包括15~65岁的女性,都是暴力侵害的对象。42%的女性因为亲密伴侣暴力而受伤,在谋杀女性的案件中,有38%是亲密伴侣作案。遭遇过亲密伴侣暴力的女性出现抑郁和酗酒问题的几率比未遭受过的亲密伴侣暴力的女性高出两倍多,亲密伴侣暴力是侵犯女性人权的行为,严重影响着全球女性的健康和生存状况。
同性亲密伴侣暴力的形式与异性恋关系类似,同样有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等。但由于整个社会异性恋正统主义的态度,导致同志群体被边缘化,也令同性亲密伴侣间的暴力不被看见,使得受害者难以获得社会和法律的援助。根据我国民间公益机构——同语——2009年发布的《中国女同(双)性恋者家庭暴力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约48%的受访者遭受过来自原生家庭成员的暴力,约42%的受访者遭遇过来自亲密伴侣的暴力。
中国相关律法
亲密关系是公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涉及亲密关系的内容。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规定了我国公民在婚姻和家庭中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家庭暴力法》(2016)保障我国公民在家庭中的人权,不受暴力侵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民法典》(2020)
第一千零四十一条
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五十五条
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
《反家庭暴力法》(2016)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
第四十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未成年人,学校、幼儿园应当及时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
中国相关文件
我国教育部门针对大中小学阶段的亲密关系的相关教育规定主要出现在公共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中,《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2007)、《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7)和《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9修订)从公共卫生事故预防、心理健康以及性与生殖健康、等方面予以指导。具体内容如下: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小学4­~6年级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 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高中年级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 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水平三(小学5~6年级)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 男女少年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男性、女性第二性征的具体表现);
• 女生月经初潮及意义(月经形成以及周期计算);
• 男生首次遗精及意义;
• 青春期的个人卫生知识。
水平四(初中阶段)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 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正确对待青春期心理变化。
水平五(高中阶段)
心理健康
• 人际交往中的原则和方法,做到主动、诚恳、公平、谦虚、宽厚地与人交往。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
• 了解性成熟的心理特征;
• 认识自己的性心理变化。
《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性与生殖健康
• 性与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识;
• 友谊、爱情、婚恋、家庭与伦理道德;
• 优生优育与适宜有效的避孕方法;
• 非意愿怀孕和应对措施;
• 常见生殖健康问题与自我保健方法;
• 无保护性行为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 常见性传播疾病和预防;
• 艾滋病的传播、流行与控制,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和预防措施,艾滋病咨询检测和服务,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 预防性侵害的方法和技能。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12~15岁儿童的家庭教育
重视儿童青春期人格发展
• 指导家长认识青春期儿童发展特征,不断调整教养方式;
• 帮助儿童悦纳自我;
• 尊重儿童自主意愿,鼓励儿童独立思考与理性表达;
• 培养儿童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坚毅品格;
• 引导儿童以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绪,积极调控心理,自主自助,预防和克服各种可能产生的青春期心理障碍;
• 正确对待儿童“叛逆”行为。
对儿童进行性教育
• 开展科学的性心理辅导,对儿童进行与异性交往的指导。
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 指导家长与儿童平等相处,理解儿童自主愿望,保护儿童隐私权;
• 学会倾听儿童的意见和感受,学会尊重、欣赏、认同和分享儿童的想法;
• 学会运用民主、宽容的语言和态度对待儿童,促进良性亲子沟通。
15~18岁儿童的家庭教育
提高儿童交往合作能力
• 指导家长根据该年龄段儿童个性特点,引导儿童积极开展社交活动和正常的异性交往;以性道德、性责任、性健康、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为重点,开展性教育;
• 对有恋爱行为的儿童,给予正确引导;
• 鼓励儿童在集体生活中锻炼自己,学会与人相处,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 帮助儿童学会宽容待人,正确对待友谊;
• 了解校园欺凌行为的性质、特点及家校合作的基本处理方法。
培养儿童的责任意识
• 指导家长通过召开家庭会议等形式,与儿童平等、开放地讨论家庭事务,共同分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儿童的家庭责任感;
• 引导儿童树立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个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勇于承担责任。
相关国际文件
一些国际文件从人权的角度呼吁世界各国重视和维护人们在亲密关系中的平等权利,促进性别平等,保障人权。《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1979)、《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The Declara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1994)、《北京宣言》(Beijing Declaration)(1995)和《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Programme of Action for The Fourth World Conference on Women)(1995)均从男女平等的角度确保女性能够在亲密关系中能够与男性拥有平等的权利。具体内容如下: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第十六条
1.缔约各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消除在有关婚姻和家庭关系的一切事项上对妇女的歧视,并特别应保证她们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
(a)有相同的缔婚权利;
(b)有相同的自由选择配偶和非经本人自由表示,完全同意不缔婚约的权利;
(c)在婚姻存续期间以及解除婚姻关系时,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d)不论婚姻状况如何,在有关子女的事务上,作为父母亲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但在任何情形下,均应以子女的利益为重;
(e)夫妻有相同的个人权利,包括选择姓氏、专业和职业的权利;
(g)配偶双方在财产的所有、取得、经营、管理、享有、处置方面,不论是无偿的或是收取价值酬报的,都具有相同的权利。
2.童年订婚和童婚应不具法律效力,并应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包括制订法律,规定结婚最低年龄,并规定婚姻必须向正式登记机构登记。
《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
第一条
“对妇女的暴力行为”一词系指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方面或性方面的伤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进行这类行为、强迫或任意剥夺自由,而不论其发生在公共生活还是私人生活中。
第二条
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应理解为包括但并不仅限于下列各项:
(a)在家庭内发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包括殴打、家庭中对女童的性凌虐、因嫁妆引起的暴力行为、配偶强奸、阴蒂割除和其他有害于妇女的传统习俗、非配偶的暴力行为和与剥削有关的暴力行为;
第四条
各国应谴责对妇女的暴力行为,不应以任何习俗、传统或宗教考虑为由逃避其对消除这种暴力行为的义务。
《北京宣言》
第十五条
平等权利、机会和取得资源的能力,男女平等分担家庭责任和他们和谐的伙伴关系,对他们及其家庭的福祉以及对巩固民主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次妇女大会行动纲要》
第九十六条
妇女的人权包括她们在不受强迫、歧视和暴力的条件下自由和负责任地控制与其性有关的事项包括性保健和生殖健康并作出决定的权利。
第一百一十七条
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是迫使妇女对男子处于从属地位的重要社会机制之一。对妇女和女孩的暴力行为多数在家庭或家里发生,因为家庭或家里的暴力往往被容忍。
第一百一十九条
必须制定一种整体和多学科的对策,以促成家庭、社区和国家不存在对妇女的暴力行为,这一艰巨任务是可以做到的。在社会化进程的所有阶段必须维持男女平等和伙伴关系以及尊重人的尊严的意识。教育系统必须促进自尊、相互尊重以及男女合作。
相关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亲密关系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儿童青少年对于亲密关系的充分了解有助于培养平等尊重的价值观,从而在家庭成员、同伴、朋友、恋人或性伴侣之间形成相互尊重且健康的人际关系。在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相关的学习目标主要出现在核心概念1“关系”下的第1个主题“家庭”、第2个主题“友谊、爱及恋爱关系”、第4个主题“长期承诺及子女养育”和核心概念4“暴力与安全保障”下的第1个主题“暴力”。内容贯穿5~8岁、9~12岁、12~15岁和15~18岁及以上四个年龄段,具体内容如下:
核心概念1:关系
主题2:友谊、爱及恋爱关系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人际关系中包含着多种不同类型的爱(例如朋友之间的爱、父母之间的爱、恋人之间的爱),表达爱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学习者将能够:
►识别爱的不同类型以及表达方式(知识);
►认识到爱可以通过多种的方式表达(态度);
►在友谊中表达友爱(技能)。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青少年与儿童表达友谊和爱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学习者将能够:
►描述随着成长,对他人表达友谊和爱的方式的变化(知识);
►认识到向他人表达友谊和爱的方式多种多样(态度);
►反思随着年龄的增长,向他人表达友谊和爱的方式是如何变化的(技能)。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类型的关系
学习者将能够:
►识别不同类型的关系(知识);
►区分爱、友谊、迷恋和性吸引所产生的不同情感(知识);
►讨论亲近的人际关系有时是如何转变为性关系的(技能);
►展示在不同类型的关系中的情感管理方法(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及以上)
要点:人与人之间存在健康与不健康的性关系
学习者将能够:
►比较健康与不健康的性关系所具有的特征(知识);
►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健康与不健康的性关系(态度);
►展示避免不健康的性关系可采用的方法(技能);
►辨别可信赖的成年人,并展现当处于不健康的性关系中时如何向其求助(技能)。
要点: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喜欢和爱
学习者将能够:
►描述在健康的性关系中表达喜爱的一系列方法(知识);
►认识到性行为并不是表达爱的必要方式(态度);
►运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喜欢和爱(技能)。
主题4:长期承诺及子女养育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家庭结构和婚姻概念有许多种类
学习者将能够:
►描述“家庭”和“婚姻”的概念(知识);
►列举不同的婚姻方式(例如,自由婚姻或包办婚姻)(知识);
►回忆一些婚姻关系会因分居、离婚或者死亡而结束(知识);
►认同尽管人们在家庭结构和婚姻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但这些都是有价值的(态度)。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婚姻和长期承诺伴随着许多责任
学习者将能够:
►总结婚姻和长期承诺需要承担的关键责任(知识);
►回忆成功的婚姻和长期承诺的关键特征(知识);
►认同爱、宽容、平等和尊重对于实现婚姻和长期承诺的重要性(态度)。
核心概念4:暴力与安全保障
主题1:暴力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是错误的,在目睹这种暴力时,寻求帮助非常重要
学习者将能够:
►定义亲密伴侣暴力(知识);
►列举亲密伴侣暴力的例子(知识);
►认识到亲密伴侣暴力是错误的,儿童在目睹这种暴力时主动寻求帮助将对他们有益(态度);
►示范如果在家庭中经历这种暴力,将如何向值得信赖的成年人寻求支持(技能)。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性虐待、性侵害、亲密伴侣暴力和欺凌是对人权的侵犯
学习者将能够:
►比较和对比欺凌、情感暴力、身体暴力、性虐待、性侵害和亲密伴侣暴力(知识);
►认同遭受由成年人、年轻人或权威者实施的性虐待、性侵害、亲密伴侣暴力和欺凌并非受害者的过错,并认同这些行为是对人权的侵犯(态度);
►示范如何举报性虐待、性侵害、亲密伴侣暴力和欺凌等现象(技能);
►示范如何向可信赖的成年人和机构寻求帮助,以防止性虐待、性侵害、亲密伴侣暴力和欺凌的发生,并为幸存者提供支持(技能)。
与亲密关系相关的常见疑问
常见疑问1:为什么遭遇了亲密伴侣暴力的受害者不离开施暴者?
答:
1. 性别规范的影响。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传统性别规范的影响,例如女性就是要温柔、体贴、顺从、不要有主动性和攻击性,在遇到亲密伴侣暴力时女性会被期待要顾全大局,要给对方面子,最好原谅对方。这使得处于婚姻和家庭中的女性受制于“好老婆”、“好媳妇”和“好母亲”的角色,为了家庭责任或是在施暴者暴力后的保证下,而误认为暴力会终止。在恋爱关系中,女性通常会反省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而导致了暴力伤害,认为忍让可以使得事情有所改变,但结果只是让暴力伤害更加严重。
2. 害怕离开后的后果。施暴者会以各种方式威胁和恐吓受害者如果离开自己将会遭到更大的报复。比如利用小孩、曝光亲密的照片或是伤害宠物等行为。一些受害者还会担心离开后的经济、住宿和就业问题。
3. 无助感。受害者长期遭受暴力导致TA们无法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一些事,自尊感极低。在被支配和控制的情况中,受害者会逐渐习得无助的感觉,失去自己对生活的主宰和决定权,因此无法决定离开。受害者为了活下去,会与施暴者发展出一套生存规则,产生一种病态的依附关系。也就是说,被害者即使知道自己处于受暴状态,但至少这个状态是TA熟悉的,而没有勇气走出去。
无论如何,离开的决定并不容易,需要极大的勇气。因此,如果身边有人遭遇了家暴,请不要随意地评价和指责受害者,“离婚不就行了?”“你怎么还不离开TA?”“都这样了你还不离婚?”而是去倾听,并提供咨询和帮助的渠道。
常见疑问2:如何解决亲密关系中的摩擦或争执?
答:在亲密关系中,人们极有可能用批评、指责、比较和辱骂等语言去表达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些暴力语言忽视了人的感受和需要,导致彼此的伤害和疏远。此时,选择“非暴力沟通”将转化我们的谈话和聆听方式,使我们既能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能尊重和倾听他人,建立与对方的联结。
“非暴力沟通”包含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首先观察对方而不是评判对方,事实上对他人的评判反映的是我们的价值观,而我们不能强迫他人按照我们的期待生活,比如“你总是/从不…”“你应该…”等带有价值评判的话语。其次清楚地表达感受,通常我们所说的“我觉得”不一定是感受,而是一种想法,而这种想法极有可能包含评判,比如“我觉得你不爱我/不在乎我”。再次,辨识自己的需要。需要是指维持生命、滋养幸福快乐的资源,而情绪是我们知道自己的需要是否被满足的窗口;最后,请求对方的帮助,并给予反馈。
全面性教育中如何进行相关教育
幼儿园性教育中的有关教学内容
根据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给出的学习目标,幼儿阶段关于亲密关系的性教育主要集中在对爱有充分了解上。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的《珍爱生命——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全9册)中,《彩虹心情》《我爱我家》《欢乐的六一》三册中都涉及爱相关的教育内容。
《彩虹心情》一册主要帮助幼儿初步认识情感和情绪,使他们在亲密关系中能够感知并应对紧张、失望、嫉妒这几种情绪带给自己的感觉。同时幼儿也将学会理解和接纳他人对于自己的爱的表达,并对他人传达给自己的关爱表示感谢。
《我爱我家》一册主要帮助幼儿理解家人之间相互关心、共同协作的方式。同时幼儿还将学会在亲密关系中对爱进行表达,并对家庭成员传达给自己的爱表示感谢。
小学性教育中的有关教学内容
小学的性教育不单纯局限于感知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除了亲情、友情和师生情这些原有情感关系的变化之外,青春期的特殊性之一在于性萌动给很多孩子带来新的关系话题,那就是青春期的爱情以及对于未来亲密关系的认知。以刘文利主编的读本为例,几乎每个年级的“性与健康行为”单元和“家庭与朋友”单元中都有相关的内容。
在读本三年级“性与健康行为”单元 “青春期的困惑”主题中,通过“身体变化的困惑”“心理和人际关系变化的困惑”“寻求帮助,解除困惑”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前了解青春期身体的变化,以愉快的心情迎接青春期的到来;能够理解朋友关系、同伴吸引、父母关系相关的困惑并以轻松的心情面对;能够掌握向父母老师求助、跟同伴和朋友交流以及通过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年级“青春期性萌动”主题中,通过“什么是青春期性萌动”“青春期性萌动的表现”“正确对待青春期性萌动”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是青春期性萌动的基础;能够理解青春期性萌动是青少年成长所要经历的正常的、美好的情感体验;能够掌握调节青春期性萌动期间调节复杂情绪的能力。
五年级“青春期的爱情”主题中,通过“青春期的情感”“爱情是美好的情感”“恋爱需要学习”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青春期的情感是纯真的、美好的、甜蜜的、易变的;理解为什么爱情是美好的情感;懂得恋爱也是需要学习的,学会表达爱、尊重爱、保护爱。
六年级“健康的性行为”主题中,通过“什么是性行为”“负责任的性交行为”“性交行为需要成长的准备”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自体性行为,什么是与他人发生的性行为;懂得什么是负责任的性行为,如对健康、生命、家庭负责;理解性交行为需要成长的准备,包括身心的成长和决策能力的提高。
三年级“家庭与朋友”单元“结婚与离婚”主题中,通过“结婚是两个人亲密关系的确立”“离婚是两个人亲密关系的解除”“父母离婚了,孩子怎么办”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无论选择结婚还是选择不结婚,都是个人的权利,都应受到尊重;能够理解父母离婚会让人感到难过,但也许是新生活的开始;能够相信父母依然爱着自己,自己也依然爱着父母。
读本六年级“认识婚姻”主题中,通过“了解婚姻”“提倡婚姻自由”“坚持男女平等”“禁止违法婚姻”四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婚姻是通过合法手续确定的夫妻关系。婚姻中的长期承诺可以维护稳定、和谐的夫妻关系;能够理解在婚姻方面,所有人按照法律的规定,享有充分自由的权利;能够懂得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男性女性在婚姻中承担同样的义务,也享有同样的权利;能够学会坚决抵制各种违法婚姻(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近亲婚姻、早婚),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个人的权利。在这部分内容中,五次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意在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初中性教育中的有关教学内容
初中阶段的性教育会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一方面进一步深入讲解“爱情”这一话题,并且由此延伸到对于爱情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讨论。另一方面,青春期恋爱作为重要话题,放在“浪漫关系”“性决策”“性的生命周期”等话题中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初中生会对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类型的关系、同伴会影响性决策和性行为、婚姻和长期承诺伴随着许多责任、亲密伴侣暴力是对人权的侵犯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并且掌握更多爱、关心与尊重的能力。
典型案例
1965年,藏族小伙次旺俊美和北京姑娘张廷芳考进了北京师范大学。两年后,两人相识。1971年,次旺俊美向张廷芳表白。次旺俊美的善良和才华,让张廷芳决定和他携手一生。
婚后,他们主动写申请,要求去西藏工作。两人也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献身西藏教育事业。到西藏后,她和丈夫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师范学校当老师。他们还编写了一套汉语拼音、汉文、藏文三对照的《汉语文》教材,帮助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大大提高。
1983年,他们参与筹建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大学——西藏大学。当时40岁的次旺俊美担任了第一任校长,张廷芳担任语文系主持工作的系副主任。两人整天废寝忘食地工作。
1992年,次旺俊美又被调到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担任院长。两人这一分开,就是6年。青藏铁路通车后,他们曾约定,等退休了,坐着火车重新走一次当年进藏的路线。他们还有好些愿望:一起看遍北京城,一起去一次海南……只是,这些愿望最终变成了遗憾。
2013年10月,次旺俊美和张廷芳终于有了属于两个人的时间。没想到的是,2014年初,次旺俊美被查出癌症晚期。这年12月5日,他便离开了人世。
次旺俊美去世后,张廷芳一直下不了决心坐火车重走进藏路。2020年9月,她与节目摄制组一起,从青海西宁出发,坐上火车去西藏拉萨,了却尘封已久的心愿。
列车在高原上飞驰,当年的伴侣却早已长眠于大地。张廷芳的泪再一次冲破设防。如今,张廷芳的微信头像,是一把勿忘我和白玫瑰。这是次旺俊美去世100天时,她为他摆的花束。花朵不言不语,却道尽一切深情。
从次旺俊美和张廷芳的爱情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亲密关系是分阶段、可转化、需经营、多方面、多元丰富的。我们可以在深入的亲密关系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变得更有活力、更加富有创造性。在亲密关系中两个人相互尊重、权利平等、共享相同的价值观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9 15:05
目录
概述
定义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