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代谢的研究可以说开始于16世纪,直到19世纪末前后,各国科学家陆续发现
代谢率与人体
表面积成正比,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证实
能量守恒定律也适用于人体,编制出食物
热值表以及能量转换系数。人类的自身研究才开始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通常每克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在人体内平均可产生代谢能力分别为4kcal、9kcal、4kcal。同时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在5-7天内的热能摄入量等于
消耗量。
在
人体细胞中线粒体的
呼吸作用下,消耗
有机物和氧气,产生
二氧化碳和水,然后
释放能量。释放出的能量主要是热能。热能用于保持体温等,而人体(及动物)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
ATP。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提出中国居民膳食能量
参考摄入量指出,成年男性轻、中
体力劳动者每日需要能量为2400-2700kcal;女性轻、中体力劳动者每日需要能量为2100-2300kcal.婴儿、儿童和青少年、孕妇和乳母、老年人各自的生理特点不同,能量需要也不尽相同。
能量源摄入过剩则会导致未分解的糖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脂肪在体内的异常堆积,会导致肥胖和机体不必要的负担,并可成为
心血管疾病、某些
癌症、
糖尿病等退行
性疾病的
危险因素。
人体每日摄入的
能量不足,机体会运用自身储备的能量甚至消耗自身的组织以满足
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人长期处于
饥饿状态,在一定时期内机体会出现
基础代谢降低、
体力活动减少和体重下降以减少能量的消耗,使机体产生对于能量摄入的适应状态,此时,
能量代谢由负平衡达到新的低水平上的平衡。其结果引起儿童
生长发育停滞,成人消瘦和工作能力下降。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儿、儿童青少年,孕妇和
泌乳的乳母,康复期的病人等, 其一天的能量摄入中还有一部份用于组织增长和特殊的生理变化中。
越胖的人,能量补偿就越多。BMI为20kg/m^2的人,能量补偿约在27%;而BMI达到34kg/m^2的人,能量补偿也高达49%以上。换言之,一样的运动,瘦子会更瘦,而胖子未必会瘦。想要达到同样的能量消耗,胖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