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是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内容介绍
人民币国际化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为了忠实记录人民币国际化历程,客观反映这一漫长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从2012年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2》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2》首创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用来概括和反映人民币实际行使国际货币职能的程度。该指数可为管理层提供简明直观的决策依据,也是学术界研究相关问题的实用量化指标。报告强调实体经济面的决定性意义,主张将人民币国际化与利率、汇率、资本账户管理等金融改革有机结合,并建议优先考虑对外人民币贷款等资本输出方式。政府只要顺势而为,经济规律和市场力量自然将推动着人民币国际化水到渠成。
目录
第1章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
1.1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定义及编制
1.1.1 人民币国际化
1.1.2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
1.1.3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的构建原则
1.1.4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指标体系
1.1.5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计算方法及其经济含义
1.2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及变动原因
1.2.1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现状
1.2.2 推动RII走强的四大原因
1.3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变动的结构分析
1.3.1 人民币国际贸易计价结算占比迅猛增长
1.3.2 人民币国际金融计价结算功能强化
1.3.3 人民币外汇储备功能继续扩大
1.4 主要货币的国际化指数比较
第2章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2.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2.2 人民币直接投资
2.2.1 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
2.2.2 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
2.3 人民币证券投资
2.3.1 国际债券和票据市场
2.3.2 股票市场
2.3.3 衍生产品市场
2.3.4 RQFII扩大为全部境外机构
2.4 人民币境外信贷市场
2.4.1 境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境外贷款
2.4.2 离岸市场人民币贷款
2.5 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
2.5.1 人民币进入更多国家的官方储备
2.5.2 国际储备多元化新趋势
2.6 人民币外汇及离岸市场
2.6.1 人民币外汇市场
2.6.2 人民币离岸市场
2.7 人民币汇率
2.7.1 人民币汇率制度
2.7.2 人民币汇率水平
2.8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
2.8.1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测算
2.8.2 开放度发生变化的具体项目
第3章 舆情与观察
3.1 经济学家视点
3.2 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舆情分析
3.2.1 国际舆情分析方案与技术
3.2.2 人民币国际舆情特征
3.2.3 人民币国际舆情关注内容比较
3.3 观察——人民币国际化实践
3.3.1 前海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调研
3.3.2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调研
3.3.3 人民币国际化国外专家专项调查分析
第4章 货币国际化和离岸市场:历史经验的启示
4.1 离岸市场发展的必然性
4.2 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
4.2.1 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
4.2.2 离岸市场的职能
4.2.3 离岸市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4.3 人民币国际化与离岸市场建设的内在逻辑
4.3.1 离岸市场建设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纵深发展
4.3.2 缓解资本账户开放前的人民币可兑换障碍
4.3.3 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以离岸市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4.4 以离岸市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4.4.1 影响国际货币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
4.4.2 对货币区域分布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4.4.3 全球主要离岸金融中心人民币交易比重模拟
第5章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现状和未来
5.1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
5.1.1 发展历程
5.1.2 总体评价
5.2 其他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
5.2.1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
5.2.2 非洲人民币离岸市场
5.3 人民币离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5.3.1 稳定的政治局面和持续的经济发展
5.3.2 深层次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
5.3.3 人民币流出途径与回流机制逐步形成
5.3.4 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普遍持欢迎态度
5.4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选址研究
5.4.1 模型构建
5.4.2 模型分析与结论
第6章 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挑战
6.1 离岸人民币产品和机构竞争力有待提升
6.1.1 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不健全
6.1.2 中资离岸金融机构创新能力较弱
6.1.3 在岸与离岸金融市场相互影响
6.1.4 缺乏高效安全的离岸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
6.2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法律制度架构有待建立
6.2.1 金融监管的挑战:设置监管机构与优化监管措施
6.2.2 保密制度带来的冲击
6.2.3 细化反洗钱法律规范及提升实施效率
6.2.4 明晰离岸金融业务载体制度
6.2.5 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司法制度
6.2.6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面临的法律挑战及建议
6.3 国内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将承受较大压力
6.3.1 离岸市场发展可能干扰国内货币政策
6.3.2 离岸市场发展对金融监管提出更高要求
6.4 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可能构成较大威胁
6.4.1 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的负面影响
6.4.2 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对中国的挑战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RII开启个位数时代
7.1.2 国际舆论对人民币给予更多关注
7.1.3 离岸市场建设促进货币国际化
7.1.4 人民币离岸市场国际布局选择
7.1.5 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的主要挑战
7.2 政策建议
7.2.1 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并推动实体经济国际化
7.2.2 针对各国关切引导人民币国际舆情
7.2.3 “内外互动”破解人民币国际化难题
7.2.4 抓住有利时间窗口加速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
7.2.5 创建高效安全的离岸人民币清算系统
7.2.6 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法律制度框架
7.2.7 强化并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同感与影响力
附录1 国际舆情及人民币离岸中心讨论
1.1 国际媒体对人民币国际化进展的评估和政策建议
1.1.1 对人民币国际化前景的信心
1.1.2 人民币的地区化战略
1.1.3 人民币国际化可能面临的问题
1.1.4 对于未来进一步改革的政策建议
1.2 关于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讨论
附录2 交通银行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经验
附录3 主要离岸金融中心
3.1 内外一体型离岸金融中心:伦敦和香港
3.1.1 伦敦
3.1.2 香港
3.2 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中心:纽约
3.3 内外渗透型离岸金融中心:新加坡
3.4 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
3.4.1 开曼群岛
3.4.2 英属维京群岛
附录4 离岸金融中心的税制比较
4.1 “免征直接税”模式
4.2 “免征境外所得税”模式
4.3 “免征某些所得税”模式
4.4 “境外所得适用低税率”模式
4.5 “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适用低税率”模式
4.6 “特定行业或经营方式税收优惠”模式
附录5 人民币国际化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3》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3:世界贸易格局变迁与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对世界贸易格局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历史研究,总结了世界贸易格局变化与国际货币替代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与一般规律,为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后人民币替代其他国际货币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
目录
第1章人民币国际化指数
1.1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定义及编制宗旨
1.1.1人民币国际化
1.1.2人民币国际化指数
1.1.3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的宗旨
1.2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现状
1.3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变动的结构分析
1.3.1人民币的国际贸易计价结算功能
1.3.2人民币的国际金融计价结算功能
1.3.3人民币的外汇储备功能
1.4主要货币的国际化指数比较
第2章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2.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2.2人民币直接投资
2.2.1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
2.2.2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
2.3人民币证券投资
2.3.1国际债券和票据市场
2.3.2股票市场
2.3.3衍生产品市场
2.3.4外商投资人民币金融资产
2.4人民币境外信贷市场
2.5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
2.6外汇及离岸市场
2.6.1外汇市场
2.6.2离岸市场
2.7人民币汇率
2.7.1人民币汇率制度
2.7.2人民币汇率水平
2.8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
2.8.1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测算
2.8.2开放度发生变化的具体项目
第3章当今世界如何看待人民币国际化
3.1基于问卷和调研的观点汇总
3.1.1人民币国际化得到较高关注
3.1.2国别和区域的人民币国际化支持度差异较大
3.1.3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难点和抓手
3.2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舆论动态
3.2.1中国利用对外贸易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3.2.2人民币国际化所需改革及伴随的风险
3.2.3人民币国际化对美元地位的挑战
3.2.4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机
3.2.5人民币国际化前景与预期
3.2.62012年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舆论特点
第4章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对国际货币替代的影响
4.1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的历史演变
4.1.1以欧洲(英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格局
4.1.2三足鼎立的国际贸易格局
4.1.3美国单极国际贸易格局
4.1.4—强多极国际贸易格局
4.2新兴市场崛起后的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4.2.1新兴市场崛起后的国际贸易格局特点
4.2.2当前贸易格局的演变动因和未来发展趋势
4.3驱动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的模式
4.3.1战争驱动模式
4.3.2政治阵营驱动模式
4.3.3技术与产业驱动模式
4.3.4出口导向型经济驱动模式
4.3.5新兴市场驱动模式
4.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与货币替代方式
4.4.1国际贸易计价货币选择模式及其决定因素
4.4.2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如何改变贸易计价货币选择
第5章贸易平衡与人民币国际化:对特里芬难题的完整解读
5.1特里芬难题的表现形式及产生根源
5.2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扭转贸易顺差吗?
5.2.1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都曾经长期贸易顺差
5.2.2贸易顺差构成非居民货币需求是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前提
5.3贸易格局变迁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特里芬难题
5.3.1美国经常账户恶化是国际货币格局滞后于贸易格局调整的集中反映
5.3.2“新特里芬难题”增大了牙买加体系下国际经济政策摩擦
5.3.3多元国际货币竞争格局或可破解“新特里芬难题”
第6章贸易格局变革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份额
6.1中国成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
6.1.1贸易额稳居世界前列且收支趋于均衡
6.1.2进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
6.1.3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
6.2中国是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
6.2.1全球贸易综合竞争力与中国贸易大国地位不匹配
6.2.2企业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议价能力较弱
6.2.3较低的产品差异导致较高的出口替代弹性
6.2.4内外部环境改变可能导致贸易增长停滞或逆转
6.2.5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
6.3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对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利弊分析
6.3.1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为人民币计价结算积聚了巨大的正能量
6.3.2中国贸易大而不强对人民币计价结算形成一定的掣肘
6.4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潜在需求扩大
6.4.1“东亚10+3”区域贸易格局奠定了人民币结算的基石
6.4.2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拓展了人民币结算的空间
6.4.3对外投资带动贸易的模式直接提高了人民币的接受程度
6.5基于全球贸易份额的人民币结算份额测算
6.5.1基本假设
6.5.2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份额测算
6.5.3人民币贸易结算实际份额低于理想水平
6.6提升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份额的必要性
6.6.1贸易计价结算功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实基础
6.6.2提高人民币结算份额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第7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份额偏低的主要原因
7.1阻碍企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因素
7.1.1出口产品可替代性强
7.1.2缺乏国际贸易定价权
7.1.3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
7.1.4人民币外汇交易成本偏高
7.2金融机构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存在诸多实际困难
7.2.1金融机构的跨境人民币业务现状
7.2.2银行“走出去”步伐缓慢成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主要障碍
7.2.3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所需贸易融资受限
7.2.4利率和汇率的双重价差扰乱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市场
7.2.5境外人民币缺乏合理的保值增值渠道
7.3人民币支付系统尚未国际化
7.3.1人民币支付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7.3.2中国与欧美国家在支付体系上的差距
7.3.3人民币支付体系国际化的必要性
7.3.4建立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体系(CIPS)
7.3.5构建人民币支付系统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法律基础
第8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1主要研究结论
8.1.1RII再创历史新高
8.1.2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必然导致贸易计价货币替代
8.1.3人民币国际化肩负着变革国际货币格局的历史使命
8.1.4贸易大国地位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带来机遇和挑战
8.1.5克服障碍可更好推进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
8.1.6国际舆论更加关注人民币国际化并持谨慎乐观态度
8.2政策建议
8.2.1以提高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份额为政策主攻方向
8.2.2利用债权国身份为人民币贴上“避险资产”标签
8.2.3落实好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8.2.4将建立CIPS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
8.2.5引导舆论凝聚人民币国际化的正能量
8.2.6有序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全球布局
附录1生产力增长、贸易结构变迁和货币国际化路径
附录2交通银行如何推动人民币贸易融资及其他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
附录3人民币国际化调查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4》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4: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与发展》主题为人民币国际化与离岸市场建设。报告对离岸市场发展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当前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形势,明确了当前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路径,以及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合理布局。
目录
第1章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
1.1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定义及编制
1.1.1 人民币国际化
1.1.2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
1.1.3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的构建原则
1.1.4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指标体系
1.1.5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计算方法及其经济含义
1.2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及变动原因
1.2.1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现状
1.2.2 推动RII走强的四大原因
1.3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变动的结构分析
1.3.1 人民币国际贸易计价结算占比迅猛增长
1.3.2 人民币国际金融计价结算功能强化
1.3.3 人民币外汇储备功能继续扩大
1.4 主要货币的国际化指数比较
第2章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2.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2.2 人民币直接投资
2.2.1 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
2.2.2 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
2.3 人民币证券投资
2.3.1 国际债券和票据市场
2.3.2 股票市场
2.3.3 衍生产品市场
2.3.4 RQFII扩大为全部境外机构
2.4 人民币境外信贷市场
2.4.1 境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境外贷款
2.4.2 离岸市场人民币贷款
2.5 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
2.5.1 人民币进入更多国家的官方储备
2.5.2 国际储备多元化新趋势
2.6 人民币外汇及离岸市场
2.6.1 人民币外汇市场
2.6.2 人民币离岸市场
2.7 人民币汇率
2.7.1 人民币汇率制度
2.7.2 人民币汇率水平
2.8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
2.8.1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测算
2.8.2 开放度发生变化的具体项目
第3章 舆情与观察
3.1 经济学家视点
3.2 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舆情分析
3.2.1 国际舆情分析方案与技术
3.2.2 人民币国际舆情特征
3.2.3 人民币国际舆情关注内容比较
3.3 观察——人民币国际化实践
3.3.1 前海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调研
3.3.2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调研
3.3.3 人民币国际化国外专家专项调查分析
第4章 货币国际化和离岸市场:历史经验的启示
4.1 离岸市场发展的必然性
4.2 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
4.2.1 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
4.2.2 离岸市场的职能
4.2.3 离岸市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4.3 人民币国际化与离岸市场建设的内在逻辑
4.3.1 离岸市场建设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纵深发展
4.3.2 缓解资本账户开放前的人民币可兑换障碍
4.3.3 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以离岸市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4.4 以离岸市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4.4.1 影响国际货币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
4.4.2 对货币区域分布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4.4.3 全球主要离岸金融中心人民币交易比重模拟
第5章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现状和未来
5.1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
5.1.1 发展历程
5.1.2 总体评价
5.2 其他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
5.2.1 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
5.2.2 非洲人民币离岸市场
5.3 人民币离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5.3.1 稳定的政治局面和持续的经济发展
5.3.2 深层次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
5.3.3 人民币流出途径与回流机制逐步形成
5.3.4 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普遍持欢迎态度
5.4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选址研究
5.4.1 模型构建
5.4.2 模型分析与结论
第6章 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挑战
6.1 离岸人民币产品和机构竞争力有待提升
6.1.1 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不健全
6.1.2 中资离岸金融机构创新能力较弱
6.1.3 在岸与离岸金融市场相互影响
6.1.4 缺乏高效安全的离岸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
6.2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法律制度架构有待建立
6.2.1 金融监管的挑战:设置监管机构与优化监管措施
6.2.2 保密制度带来的冲击
6.2.3 细化反洗钱法律规范及提升实施效率
6.2.4 明晰离岸金融业务载体制度
6.2.5 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司法制度
6.2.6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面临的法律挑战及建议
6.3 国内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将承受较大压力
6.3.1 离岸市场发展可能干扰国内货币政策
6.3.2 离岸市场发展对金融监管提出更高要求
6.4 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可能构成较大威胁
6.4.1 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的负面影响
6.4.2 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对中国的挑战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RII开启个位数时代
7.1.2 国际舆论对人民币给予更多关注
7.1.3 离岸市场建设促进货币国际化
7.1.4 人民币离岸市场国际布局选择
7.1.5 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的主要挑战
7.2 政策建议
7.2.1 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并推动实体经济国际化
7.2.2 针对各国关切引导人民币国际舆情
7.2.3 “内外互动”破解人民币国际化难题
7.2.4 抓住有利时间窗口加速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
7.2.5 创建高效安全的离岸人民币清算系统
7.2.6 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法律制度框架
7.2.7 强化并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同感与影响力
附录1 国际舆情及人民币离岸中心讨论
1.1 国际媒体对人民币国际化进展的评估和政策建议
1.1.1 对人民币国际化前景的信心
1.1.2 人民币的地区化战略
1.1.3 人民币国际化可能面临的问题
1.1.4 对于未来进一步改革的政策建议
1.2 关于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讨论
附录2 交通银行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经验
附录3 主要离岸金融中心
3.1 内外一体型离岸金融中心:伦敦和香港
3.1.1 伦敦
3.1.2 香港
3.2 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中心:纽约
3.3 内外渗透型离岸金融中心:新加坡
3.4 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
3.4.1 开曼群岛
3.4.2 英属维京群岛
附录4 离岸金融中心的税制比较
4.1 “免征直接税”模式
4.2 “免征境外所得税”模式
4.3 “免征某些所得税”模式
4.4 “境外所得适用低税率”模式
4.5 “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适用低税率”模式
4.6 “特定行业或经营方式税收优惠”模式
附录5 人民币国际化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
主题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货币战略。报告从理论探讨、历史经验和实证检验等多个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这两大国家发展战略之间相互促进的逻辑,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货币战略应当从大宗商品计价结算、基础设施融资、产业园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等四个方面寻求有效突破。
目录
第1章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
1.1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定义及编制
1.1.1 人民币国际化
1.1.2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简介
1.1.3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的构建原则
1.1.4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指标体系
1.1.5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计算方法及其经济含义
1.2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及其变动原因
1.2.1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现状
1.2.2 推动 RI走强的六大原因
专栏1—1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七大机遇
专栏1—2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1.3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变动的结构分析
1.3.1 人民币国际贸易计价结算占比冲高回落
1.3.2 人民币国际金融计价结算功能强化
1.3.3 人民币外汇储备功能继续扩大
专栏1—3 交通银行获任首尔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1.4 主要货币的国际化指数比较
1.4.1 美元国际化指数变动分析
1.4.2 欧元国际化指数变动分析
1.4.3 日元国际化指数变动分析
1.4.4 英镑国际化指数变动分析
专栏1—4 人民币有望在2016年加入SDR货币篮子
第2章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2.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专栏2—1 交通银行在中国 (上海)自贸区的创新实践
2.2 人民币金融交易
2.2.1 人民币直接投资
专栏2—2 “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新热点
2.2.2 人民币证券投资
专 栏 2—3 沪港通: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迈上新台阶
2.2.3 人民币境外信贷市场
专 栏 2—4 人民币离岸市场迅速发展
2.2.4 人民币外汇市场
2.3 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
2.3.1 加强货币金融合作
2.3.2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2.4 人民币汇率
2.4.1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
2.4.2 人民币汇率水平
专栏2—5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
2.4.3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测算
2.4.4 开放度发生变化的具体项目
第3章 丝绸之路:从历史到未来
3.1 古代丝绸之路———从陆路到海路的发展轨迹
3.1.1 宝贵的世界遗产
3.1.2 丝绸之路的形成
3.1.3 丝绸之路的兴衰简史
3.1.4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的复兴
3.2 “一带一路” 的战略价值
3.2.1 “一带一路” 的战略特征
3.2.2 “一带一路” 的战略内涵
3.2.3 “一带一路” 战略的经济影响
专栏3—1 “一带一路”开启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新时代
3.3 “一带一路” 与中国提供全球公共物品
3.3.1 亟须增加全球公共物品的供给
专栏3—2 全球公共物品
3.3.2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公共物品的供给者
3.3.3 “一带一路” 建设提供的全球公共物品
专栏3—3 “一带一路”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
3.4 “一带一路” 建设面临的挑战
3.4.1 政治挑战
3.4.2 军事冲突挑战
3.4.3 文化冲突挑战
专栏3—4 中华文明的精髓:包容性与和平性
第4章 “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促进的逻辑
4.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 “一带一路” 建设正相关
4.2 人民国际化促进 “一带一路” 建设
4.2.1 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实现 “五通” 目标
专栏4—1 “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合作
专 栏 4—2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贸易融资
4.2.2 区域货币使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专栏4—3 欧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4.3.1 区域主要货币的决定因素
专 栏 4—4 日元国际化和东盟中的日元
4.3.2 扩大 “一带一路” 上的人民币使用
专栏4—5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第5章 “一带一路”主要贸易品计价货币选择
5.1 “一带一路” 贸易对中国有重要意义
5.2 “一带一路” 贸易对沿线国家有重要意义.
5.2.1 对华出口的经济贡献大
5.2.2 大宗商品出口的经济影响
5.2.3 对华进口需求与发展新机遇
5.2.4 人民币投资渠道正在拓宽
5.3 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利于深化贸易合作
5.3.1 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5.3.2 基于沿线国家对华出口的实证研究
5.3.3 基于中国大宗商品进口的实证研究
5.4 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的金融支持机制
5.4.1 “一带一路” 沿线的人民币金融服务
5.4.2 中国期货市场快速发展
5.5 测算大宗商品贸易计价的人民币份额
第6章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融资中的人民币
6.1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融资的必要性
6.1.1 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严重制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
6.1.2 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6.1.3 亟须拓展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融资渠道
专栏6—1 交通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分析
6.2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融资的主要模式
6.2.1 由项目性质决定的融资模式
6.2.2 由筹资渠道决定的融资模式
6.2.3 公私合营的基础设施融资模式
6.3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融资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6.3.1 抵触市场化运作的观念
6.3.2 缺乏必要的配套政策
6.3.3 相关法律不健全
6.3.4 财政支持力度薄弱
6.4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融资如何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
6.4.1 “一带一路” 建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强力引擎
6.4.2 人民币在推动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建设中面临
的困难
6.4.3 在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建设中扩大人民币的使用
6.4.4 在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视保险的作用
第7章 以产业园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7.1 产业园区及其类型
7.2 产业园区在 “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作用
7.2.1 构建以投资促出口的新外贸格局
7.2.2 打造中国富余优势产能的转移承接基地
7.2.3 带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升级和经济发展
专栏7—1 交通银行积极参加新 “丝绸之路”战略
7.2.4 培育民间互惠互利基础并增进民心相通
7.2.5 为中国政府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提供新的抓手
7.3 产业园区的布局
7.3.1 坚持与基础设施配套布局的原则
7.3.2 沿着经济合作走廊建设产业园区
专栏7-2 港口:产业园区布局的重点
7.4 产业园区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突破口
7.4.1 强化贸易渠道,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7.4.2 带动国内金融机构 “走出去”
7.4.3 进一步推动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发展
第8章 以电子商务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8.1 电子商务促进跨境贸易新发展.
8.1.1 电子商务的主要交易形式、 特点及优势
8.1.2 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8.1.3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入黄金发展期
8.2 跨境电子商务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8.2.1 跨境电子商务促进人民币的国际计价货币功能 .
8.2.2 跨境电子支付强化人民币的国际结算货币功能
8.3 跨境电子商务在 “一带一路” 建设中助推跨境贸易发展
8.3.1 中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跨境贸易状况
8.3.2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
8.3.3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跨境电子支付发展迅猛
8.4 跨境电子商务加速人民币在 “一带一路” 中的国际化进程
8.4.1 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跨境电子商务中使用人民币 
的障碍
8.4.2 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跨境电子商务中推进人民币 
计价结算的机遇
8.4.3 营造跨境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的人民币使用环境
第9章 结论和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1.1 RI出现新的突破, 推动力持续增加
9.1.2 以 “一带一路” 建设为契机, 中国增加全球公共物品的供给
9.1.3 “一带一路” 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促进
9.1.4 大宗商品计价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攻方向
9.1.5 基础设施融资机制可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突破口
9.1.6 产业园区建设是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抓手
9.1.7 电子商务是巩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力量
9.2 政策建议 9.2.1 坚持实体经济导向, 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稳健发展
9.2.2 构建多层次合作机制, 打造命运共同体
9.2.3 为尽快实现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创造有利条件
9.2.4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努力推动中国标准和人民币的使用
9.2.5 产业园区建设应当重视旗舰项目和配套人民币使用
9.2.6 跨境电子商务应当消除壁垒并实现人民币计价结算
9.2.7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要尽快投入使用
附录1 在 “一带一路”倡议中为企业 “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
附录2 人民币海外存贷款及点心债发行回顾与展望
附录3 中亚五国税制及经济特区税收优惠政策
附录4 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大事记
后 记
本书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系列书籍自2012年发布以来,尽管发布的时间不长,报告因其独立性、客观性和决策参考性,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政策部门的高度关注。同时,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法兰克福、伦敦等地同步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与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长期致力于人民币国际化、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以及中国国际金融战略等宏观金融领域前沿理论的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香港金融管理局原总裁任志刚,著名经济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以及著名货币金融专家、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史蒂夫·汉克共同担任研究所顾问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杰、曹彤、向松祚分别担任研究所所长、联席所长以及副所长。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2 11:39
目录
概述
内容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