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中心主义,又译“
人类中心论”,是以人类为事物的中心的学说。同其他文化观念一样,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也具有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这一概念曾在三个意义上使用人类中心主义总是作为一种价值和
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它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
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
介绍
以人类为事物的中心的学说。古希腊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表达了最早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它认为个别的人或人类是万物的尺度,即把人类作为观察事物的中心。
文艺复兴时期以后的哲学家提出的大宇宙与小宇宙的学说把人看成小宇宙,认为人反映了整个宇宙,也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表现。各种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创造现实世界,人的精神或人的意志创造整个世界的观点,也反映了这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思想。
后现代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夸大了人改造世界的能力,颠倒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必须反对,反对其主体性及把主体与客体即人与自然界对立的观点。
核心观点
1、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
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
2、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的思想,最早提出“人是目的”这一命题的是
康德,这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标志。
3、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发展历程
Φ.Β.康斯坦丁诺夫主编的《苏联哲学百科全书》(第一卷),人类中心(主义)词条这样写道:“人类中心一词,源于希腊文ἄνθρωπος———人,和拉丁文centrum———中心。”“人类中心是一种同宗教和唯心主义有联系的反科学观念,认为人是宇宙的最终目的和宇宙的中心。
西方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提出了重构人类中心主义,到90年代,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构论(anthropocentricreformism)已成为美国环境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前两个组成部分是“激进的生态哲学”———与
反文化运动有关的深生态学、生态女权主义和社会生态学等,以及“
环境伦理学”)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构论主张,环境问题的根源,既不是有关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所持的人类中心主义态度,也不是体现那些态度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相反,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极度浪费式利用等类似问题,根源于无知、贪婪和短视。要解决这类问题通常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的重构。
在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人类中心主义者有澳大利亚的哲学家J.帕斯莫尔、H.J.麦克洛斯基,以及美国植物学家W.H.墨迪和美国哲学家B.G.诺顿。他们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代表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主流。
墨迪《人类中心主义:一种现代观》
认为:1)人类评价自身的利益高于其他非人类,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2)人具有特殊的文化、知识积累和创造能力,能认识到对自然的间接责任。3)完善人类中心主义,有必要揭示非人类生物的内在价值。其他生物有内在价值的前提,是人类依赖非人类。4)信仰人类的潜力。墨迪认为,生态危机实质上是文化危机,即当人类具有的那些决定我们开发自然的能力的知识,超过了我们所有的如何用来服务于我们自己生存和生活质量改善的知识时,就发生了生态危机。人类对未来的可预测性和认知能力的无限性,决定了人类能够主动摆脱生态危机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墨迪考察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人类认识的两次飞跃:1)认识到人与自然界并不是同一的,这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第一步。因为这一步可能使人在头脑中产生自治的思想,使人的行动超越自然界的局限。2)认识到人类行为选择的自由是被自然界整体动态结构的生态极限所束缚,并且必须保持在自然系统价值的限度内,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又一个具有决定性的一步。“直到人类真正认识到他依赖自然界,并把自己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时,人才把自己真正放到了首位,这是人类生态学最伟大的悖论。”
帕斯莫尔和麦克洛斯基
认为威信扫地的不是人类中心论,而是对自然界的专制主义。后者主张,当代生态危机是人造成的,必然要通过全球政治的途径来解决。弘扬并倡导人类利益仍然是当代生态意识的重要核心内容。
诺顿《为什么要保护自然界的变动性》
美国哲学家诺顿定义了两类人类需要的心理意向:(1)感性的意愿。这是指个人的希望或需要至少能通过列举自身的经验表达出来的心理定向活动。这种意愿只关注单一的、直线式的需要———供给的对应关系,不考虑后果,并以人的直接需要作为价值导向。(2)理性的意愿。这是指个人的希望和需要应该经过小心的审议后表达出来的心理活动。包括判断这种希望和需要与理智地采用某种世界观的一致性。这种世界观含有起支配作用的充分的科学理论和解释那些理论的形而上学的理论结构,以及一整套合理的起支配作用的美学和道德思想。
诺顿认为,仅从感性意愿出发,满足人的眼前利益和需要的价值理论,称为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而从某些感性意愿出发,但经过理性评价后满足人类利益和需要的价值理论,称为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前者以人的感性意愿为价值尺度,感觉决定行动,需要就是命令;后者认为感性的意愿不具有价值参照系的意义,除非它有世界观层次的理论观念的支持。因此,理性的意愿有两个要素:一是感性的意愿;二是对感性意愿过滤的评价体系。
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以感性的意愿为价值参照系,把自然事物作为满足人的一切需要的工具,自然界也就变成了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这种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就是人类“主宰”、“征服”自然的人类沙文主义。
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基于理性意愿之上,在调解人与自然关系时,不但承认自然具有人类需要的价值,而且认为自然具有转换价值。所谓自然客体有转换价值(transformativevalue),是相对于人类需要的价值转换而言的,指自然事物提供了检验和改变感性意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对感性意愿的满足和检验。
思想延伸
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化,使它逐渐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消除这种报复的途径,就是通过生态文明的道德教育,唤起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息息相通、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统一。人有责任、有义务尊重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享用自然并非人类的特权,而是一切物种共有的权利。人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规范人类对自然的行为,把人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