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迹罕至,
汉语成语,拼音:rén jì hǎn zhì,意思是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汉·
荀悦《汉纪·孝武纪二》:“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
舟车不通,人迹罕至。”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高帝纪上》:自霜露所坠,星辰所经,正朔不通,人迹罕至者,莫不
逾山越海,北面称蕃。
现代·郁达夫·《沉沦》·二:天气清朗的时候,他每捧了一本爱读的文学书,跑到人迹罕至的山腰水畔,去贪那
孤寂的深味去。
冯牧《瀑布之歌》:它们所以不被人知,仅仅是因为它们处在人迹罕至、交通阻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