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
综合集成法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是把专家体系、数据和信息体系以及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人—网结合的体系。它是还原论与整合论的辩证统一,是科学方法论上的创新与发展。
特点介绍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统一性和结合性。
①统一性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是一种全新的方法论,既不同于东西方传统的整体论,又不同于西方近代以来的还原论,而是实现了整体论与还原论、东西方思维方式的辩证统一。而且,实现了经验知识与科学理论、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定性思维与定量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以及各种学科的有机综合与辩证统一。
②结合性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表现的是人—机结合。其中,“人”不是指个人,而是具有优良综合素质的专家体系,即是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实施主体;“机”是指高性能的计算机,它是专家体系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快速处理信息,帮助专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统一各方意见,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研究与技术
1、研究路线。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采取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相结合的路线,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把宏观与微观研究统一起来,最终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问题。
2、技术路线。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技术路线是,采取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信息、知识和智慧综合集成。人脑与计算机具有极大的互补性,人脑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而计算机的逻辑思维在某些方面超过人脑,但在形象思维上尚不具备。这种在形象思维上的创造与创新只有人脑才具备。因此二者可以互相补充、弥补不足。
发展历程
自1990年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正式提出以来,中国学者围绕该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安小米等在《综合集成方法研究的起源及其演进发展》中将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研究划分为理论奠基、继承发展、应用深化、成熟推进、创新升华五个发展阶段。
理论奠基阶段:1990-1992年
1990年,钱学森先生正式提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并指出其方法论是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这成为系统科学发展的里程碑,开辟了系统科学新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
继承发展阶段:1993-2000年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及其方法论研究开始与中国传统及系统工程实践相结合。钱学森先生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大成智慧工程、大成智慧学等实践形式在此阶段公开发表,于景元等学者将综合集成法应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成效。
应用深化阶段:2001-2004年
Internet的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此阶段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促进了综合集成方法深入实际应用。Internet系统具有的开放性、复杂性、自组织性、巨量性属性,被纳入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及其方法论的研究对象,也为综合集成方法开辟了新的应用场景。
成熟推进阶段:2005-2010年
数字城市、web 2.0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综合集成新概念提出及群体思考新工具研发得以推进,并突出了对人的社会性的关注。人工设计智能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人工社会的设计、社会智能概念的提出,推动了综合集成方法应用场景向数字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领域的扩展。
创新升华阶段:2011年至今
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成为综合集成、大成智慧理论创新的新发展。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综合集成方法视野下的科学2.0、技术2.0、管理与制度2.0共同推动了创新2.0的发展,又反作用并推动综合集成方法的发展。在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创新2.0等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向创新2.0的大成智慧工程突出通过以人的联网、物的联网、思想的联网实现专家、计算机、数据体系的综合集成,基于大成智慧推进智慧城市的探索与实践在此阶段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具体使用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具体使用是通过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实现的。此研讨厅是由专家们、高性能的计算机与信息情报系统构成的工作厅,各领域的专家们是研讨厅的主体,高性能计算机的软硬件是研讨厅的主要工具。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能够充分发挥人的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善于把握整体的优势,充分发挥计算机运行速度快、处理数据精确、存储量巨大的优势,进而形成人—机结合的整体优势、综合优势与智能优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7 07:02
目录
概述
特点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