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青铜器
根据古青铜器或古青铜器的图片仿造的铜器
仿古青铜器( fǎng gǔ qīng tóng qì),是现代人根据古青铜器或古青铜器的图片仿造出来的铜器。由于现代的设备与条件的允许,现代仿古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与古青铜制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特别是各种打磨、焊接手段。
发展史
被发掘出土的青铜器都已变成了锈迹满身,正是这种绿色的铜锈,使现代人变得更加喜欢。这时人们就有拥有一些青铜器作为装饰的需求了,这也就刺激了仿古青铜器的产生。
仿古青铜器开始风靡全国是从1993年那件倒卖国家文物案件开始的。1993年的一天,成都机场在例行安检中,查获一批制作精美的青铜器。几乎与此同时,上海海关在出境人员的行李中,再次发现大量青铜器。经专家逐步鉴定,这批青铜器极有可能是商周时期的青铜珍品,其中与洛阳博物馆所藏完全相同的“兽面纹方鼎”,更是国家一级文物。鉴于案情重大,公安机关立即组织人力,对这两件涉嫌文物盗掘、走私的重要案件进行侦破。经过认真排查、询问,两地专案人员的目光,都不约而同指向了河南洛阳的一个小山村——烟涧村。最后侦破结果是那些被扣文物都是些仿品。
制作工艺
制作流程
仿古青铜器制作简单流程:
1、青铜器模型的雕刻,一般用石蜡;
2、模子的制作,用石膏;
3、石蜡件的制作,石蜡在模子里“倒”出新的石蜡件;
4、石膏体的制作,将石膏与沙子混合把石蜡件包住;
5、炕干,将包有石蜡件的石膏体用火熔化掉里面的石蜡
6、注铜,将熔化的铜注入熔化掉石蜡件的石膏体里。
这时砸开石膏体一件青铜器就出在眼前了。
不过一件仿古青铜器成品制作,还需要很多工艺手段,比如模子制作需要硅橡胶;石膏体也需一定比例的砂子与石膏混合;以及后面的打磨,焊接,做锈等工序。
特殊工艺
仿古青铜器,外观的漂亮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做锈工艺的好坏。
仿古青铜器做锈一般有三种方法,
一、粘锈法
就是将真实的铜锈,用利器取下,与胶水混合加少量泥土,然后粘到青铜器表面,最后将青铜器买泥土里数月。一般用这种方式做出来的锈非常有古味,和出土的青铜器很相似,非常漂亮。
二、化学腐蚀法
将青铜器,放到配好的化学药剂里面腐蚀,有的还需要放到加热煮沸,再用颜料处理。
三、电镀法
将青铜器埋入装有各种混合物的池中,利用电解的原理,使青铜器表面镀上锈。这种锈迹比较均一。
作用特点种类
夏商与西周的青铜器
一.萌生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夏代青铜器最初发现的地点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青铜器数量和种类已不少,主要是青铜容器、兵器、乐器、工具和饰件。
青铜容器有明显的仿陶器特征,器壁匀薄,由简单的几何纹装饰。荣其中有酒器和食器,其组合的雏形表明青铜礼器制度开始出现。青铜兵器和工具已经脱离了石器的影响而初具规范。陶范法是这一时期青铜器的主要铸造方法,青铜饰件和一些兵器已有绿松石镶嵌的纹饰。这一切都表明当时的青铜器正处于萌芽生长的阶段。
二、育成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
育成期包括商代早期和中期,这一时期,青铜器黄河、长江的中游地区都有发现。青铜容器、兵器的种类和数量有明显的增长。青铜礼器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组合关系。青铜器的造型逐步摆脱了陶器的影响,开始形成自身的形制规范。兽面纹、龙纹、鸟纹等青铜器的主要装饰题材已广泛运用,并开始向成熟的装饰工艺发展。青铜器铸造中,分铸技术已被娴熟运用,大型青铜容器的铸造也比较普遍。青铜器上文字,在这一时期较晚的时候也有发现。此时的青铜工艺,正处在向鼎盛期发展的哺育成长时期。
三、鼎盛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
青铜艺术在商代晚期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并一直延伸到西周早期。青铜器的种类与器形在这一时期已基本齐全,造型成熟,大器、方器多见,且比较多的运用动物形象作为纹饰。器物组合关系明确,礼器中重酒的体制在商代晚期臻于完善,到西周早期则开始向重食的体制转变。青铜器纹饰空前发达,器物往往满饰花纹,平雕与浮雕相结合,使青铜器纹饰富有层次感,立体感强烈。铭文在相当数量的青铜器上出现,商代晚期已使用者的氏族徽记为主,稍晚也出现了记事体铭文。到西周早期,青铜器普遍铸有铭文,出现长达数百字的记事铭文。
四、转变期(公元前11世纪末~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
从西周中期开始,中国青铜艺术出现一个比较大的转变。这一转变是由民族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习俗所致。西周中晚期,青铜工艺开始由鼎盛期的豪华精丽向端庄厚重转变,器形的简洁实用和纹饰的朴实简约相得益彰。食器在这一时期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器形,酒器逐步消失,列鼎和编钟制度确立。花纹由具象转变为抽象,由兽面纹、龙纹等变形产生的曲波纹、兽体变形纹等成为纹饰的主体。长篇记事铭文屡见不鲜,内容丰富,字体规范。
春秋早期,由于王权的衰落和旧有礼制束缚的影响,青铜器的器形于纹饰多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几乎没有什么创意,出现了程式化的倾向。
五、更新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221年)
春秋中期以后,旧礼制的衰落消除了对青铜工艺的束缚,诸侯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青铜铸造业的振兴,青铜艺术的更新面貌逐渐显露。旧的器形在式样上有较大的改观,新的器形开始出现,器形的设计由于注重与实用的结合,式样更富于变化。以龙纹为主的青铜器纹饰细密繁缛,以人类活动为题材的纹饰,开始以类似绘画的形势装饰与青铜器上。镶嵌、错金银、鎏金、彩绘等表面装饰新工艺,使青铜器出现了全新的艺术风貌。长篇记事体铭文逐渐减少,物勒工铭的铭文内容开始出现,铭文中鸟虫书等艺术化字体流行。失蜡法印模法等新的铸造工艺,使造型奇巧的青铜器铸造成为可能,并大大提高了铸造工艺的效率。诸侯国的青铜器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战国中期以后,尽管青铜器的形势依然丰富多彩,但随着铁器使用的盛行及其他工艺的发展,青铜铸造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战国晚期的青铜器明显的反映出这种趋势 。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1 17:26
目录
概述
发展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