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
似松球且色近松绿的玉材
绿松石,理想化学式[CuAl6(PO4)4(OH)8·5H2O],又称“松石”,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英文名Turquoise,意为土耳其石。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传说古代波斯产的绿松石是经土耳其运进欧洲而得名。绿松石为矿物学上的名称,“松石”是绿松石的工艺名称。
简介
绿松石属优质玉材,古人称其为“碧甸子”、“青琅玕”等等,欧洲人称其为“土耳其玉”或“突厥玉”。绿松石是国内外公认的“十二月生辰石”,代表胜利与成功,有“成功之石”的美誉。
绿松石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颜色也有差异,氧化物中含铜时呈蓝色,含时呈绿色。多呈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绿色、带绿的苍白色。颜色均一,光泽柔和,无褐色、黑色铁线者质量最好。
色彩是影响绿松石质量的重要因素。绿松石制品颜色美丽,深受古今中外人们。中国有些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有些地方明令禁止开采,故商人从国外进口然后在内地进行绿松石加工,之后的将首饰品和工艺品,再销往各地,除却克什米尔地区,拉萨目前是世界大的绿松石交易市场。
绿松石质地细腻、柔和,硬度适中,色彩娇艳柔媚,但颜色、硬度、品质差异较大。通常分为四个品种,即瓷松、硬松、泡松、面松及铁线松等。
绿松石是磷酸盐矿物集合体,以不透明的蔚蓝色最具特色。也有淡蓝、蓝绿、绿、浅绿、黄绿、灰绿、苍白色等色。一般硬度5~6,密度2.6~2.9,折射率约1.62。长波紫外光下,一般为荧光惰性,少数可发淡绿到蓝色的弱荧光。
绿松石是古老宝石之一,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深受古今中外人士的喜爱。绿松石是中国近代名称,始见于《清会典图考》文献中:“皇帝朝珠杂饰,惟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密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章鸿钊在《石雅》中记载:“中国绿松石之名始于清,甸子之名始见于元,元史作碧甸子或云朗甸子即为绿松石”解释为:“此或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为名。”早在裴李岗文化时期,绿松石的饰品就已出现。
理化特征
化学成分
一种含水的铜铝酸盐类矿物,化学式为CuAl6(PO4)4(OH)8·5H2O。理论成分为P2O5 34.12%,Al2O3 36.84%,CuO 9.57%,H2O 19.47%。而自然界产出的绿松石与理论成分有很大差别。
绿松石质地不很均匀,颜色有深有浅,甚至含浅色条纹、斑点以及褐黑色的铁线。致密程度也有较大差别,孔隙多者疏松,少则致密坚硬。抛光后具柔和的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优质品经抛光后光泽好似上了釉的瓷器,故称谓“瓷松石”。绿松石也有缺点,那就是绿松石受热易失水褪色,也容易受强酸腐蚀变色。此外硬度越低的绿松石孔隙越发育,越具有吸水性和易碎的缺陷,因而油渍、污渍、汗渍、化妆品、茶水、铁锈等均有可能顺孔隙进入,导致难以去除的色变,所以镶嵌使用的绿松石一般都会封蜡处理。绿松石是一种较为娇贵的玉石品种。无论是加工过程,或是使用过程均需倍加爱惜。但只要保持清洁干净,不受高温和强力碰撞,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绿松石经过现代矿物学研究是一种含水的铜铝磷酸盐,归类于磷酸盐矿物。这是一种低温水溶液沉淀生成的次生磷酸盐矿物。绿松石在溶液沉淀生成的过程中颜色从蓝、绿色到浅绿、浅黄色。硬度因成矿过程中结晶压力和后期压力和风化条件导致差异较大,绿松石在现代宝玉石鉴定分类中被列为玉石,其中蓝色的为贵重首饰石品种,蓝色及蓝绿色翠绿等色彩纯正,结构致密者皆可为高端艺术雕刻的首选,绿松石因其绝美的色泽是一种东西方传承共赏的宝玉石。
宝石级绿松石是在表生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达到玉石级的主要由绿松石矿物组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这个定义强调了它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与人工合成的绿松石和其它玉石不同。
绿松石通常呈现致密块状、肾状、钟乳状、皮壳状等集合体,特别是具有独特的天蓝色,(R51,G161,B201)的颜色,被Pantone称为“绿松石色”,使人一见便晓。
物理特性
形态:三斜晶系;绿松石绝大多数为隐晶质,少见微小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晶形。
断口贝壳状到粒状(与孔隙度有关)。
硬度:致密块状者摩氏硬度为5~6,孔隙度大者摩氏硬度较小。
韧性:白垩状者(泡松、面松)韧性小,易断裂,致密者(瓷松、硬松)韧性好。
条痕:浅蓝色或浅绿色。
相对密度:2.4~2.9,标准值为2.76。
透明度:通常不透明,少数半透明。
光泽:抛光面为油脂玻璃光泽,断口上为瓷状暗淡光泽。
包裹体:常有黑色斑点或黑色线状褐铁矿、软锰矿或其他氧化铁包裹物。
折射率:NG=1.65,NM=1.62,NP=1.61。由于绿松石常呈绿色集合体,定向结构不发育,在宝石折射仪上只有一个读数,平均值约为1.62。
双折射率:晶体双折射率(DR)强,DR=0.040。但绿松石绝大多数为隐晶质集合体,双折射率在宝石学测试中一般并无显示。
光学特性:晶体二轴晶正光性,2Y=40°。由于绿松石通常为隐晶质集合体,不透明,定向结构不发育,所以常规宝石学非微观的仪器测试不能提供单晶宝石学二色性、双折射率测试数据。
颜色:天蓝色,极具特征性,以至于(R51,G161,B201)的颜色,被Pantone规定成了一种标准色——绿松石色。其余有深蓝、淡蓝、湖水蓝、蓝绿、苹果绿、黄绿、浅黄、浅灰色。铜离子导致了蓝色,三价铁在化学成分中可以替代部分铝,使绿松石呈现绿色,水的含量也影响着蓝色的色调深浅,相对富水者颜色深。
吸收光谱:在强的反射光下,偶尔可见两条中等至微弱的蓝区432纳米和420纳米吸收带,有时在460纳米处可见模糊不清的吸收带。
发光性:在紫外线长照射下有淡黄绿色到蓝色的荧光,短波荧光不明显。X射线照射下也无明显的发光现象。
热学性质:绿松石因为含结晶水,是一种非耐热的玉石,遇热通常会失水爆裂成碎片,变为褐色,火焰下呈绿色。在阳光的照射下也会发生干裂和褪色。
酸:在盐酸中溶解很慢。
绿松石孔隙发育,所以鉴定过程中,绿松石不宜与有色的溶液接触,以防有色溶液将其污染。
产源
主要产地
中国是绿松石的主要产出国之一。湖北竹山县、郧西县、安徽马鞍山、陕西白河、河南淅川、新疆哈密、青海乌兰等地均有绿松石产出,其中以湖北郧县、郧西、竹山一带的优质绿松石为世界著名产地,云盖山上的绿松石以山顶的云盖寺,得名为云盖寺绿松石,是世界著名的中国松石雕刻艺术品的原石产地,在业内和收藏界享有盛名并畅销国内外。安徽马鞍山出产与铁矿伴生的绿松石,部分颜色饱和度高的块状绿松石可以媲美美国“睡美人”绿松石,此产地的绿松石独特赋存状态还包括绿松石交代磷灰石、阳起石而形成的柱状假象矿物,俗称为“柱松”;此外。江苏、云南、河南、新疆等地也发现有绿松石。
在国外的著名的绿松石产地伊朗,产出最优质的瓷松和铁线松,被称为波斯绿松石。此外,埃及美国墨西哥阿富汗印度及原苏联等国均产出绿松石。
主要矿口
(1)云盖寺
云盖寺绿松石分为三个含矿层:第一含矿层脉状矿体较多为天蓝色、绿色、蓝色和浅蓝色;第二含矿层位于第一层之上48米处,绿松石以绿色为主,次为浅绿色、蓝色、苹果绿和天蓝色;第三层出露于矿区东北部,含矿性较差。
依托云盖寺绿松石矿的县办国营绿松石矿曾是我国最大的绿松石企业,该矿出产的绿松石也是当时全世界最好的绿松石之一,当年该矿的产值可以养活全县干部。《郧县地矿》说,自“1954年国家收回国有组建县办国营绿松石矿,从1954-1999年,绿松石总产量为800余吨,累计创汇3亿美元,最高年产量达30吨,年产值达1200万元”。生产的最高峰是20世纪70-80年代,每天下矿井的有四五百人,产量每天半吨到一吨,郧县财政收人的大部分都来自这个矿。1994年1月15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天然绿松石在云盖寺矿产出,长82厘米,宽、高各29厘米,重66.7公斤,呈蓝绿色,结构完整,质地细腻。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期,该矿山资源日渐紧缺,矿区东部、中部主要含矿层730米标高以上基本采空;上世纪90年代,矿区西部含矿层730米标高以上也基本采空,此后云盖寺矿区以开采平巷内零星矿体和回收矿为主;进入21世纪,云盖寺国营绿松石矿因连年亏损,最终于2005年破产。至此,云盖寺绿松石开采基本停滞,其在绿松石市场的份额也越来越小,主要由旧库存满足市场需求。
(2)郧西
郧西也是绿松石主要产地,姚家坡青皮子是上好的雕刻料,最具特色的还是要数郧西菜籽黄,菜籽黄是绿松石的一个稀有品种,经检测是含锌的绿松石,并由此产生形形色色的绿色。全世界只有中国湖北、新疆和美国内华达州有出,由于它们颜色翠绿,引人入胜,盘玩变化万千,品质好的菜籽黄绿松石密度大,硬度高,是绿中之精华,翠中之极品,文玩之顶端矣!
(3)丫角山
丫角山确切的位置在湖北竹山县潘口乡魏沟村。图上标示此地在竹山县内距离知名绿松石的溢水镇洞子沟矿口非常近,这似乎也能说明矿脉走向比较近,而品质优良也无可厚非了。
用价比黄金来形容优质绿松石的价格已不贴切。目前,优质天然绿松石成品的市价是每克300元到1500元左右,最高品质的已达每克5000元或者更高。
就目前来看丫角山矿出产的料是硬度、密度大多数过瓷松标准,因为质感细腻,密度、硬度比较好,成品表面瓷度反光均匀,铁线相对少,盘玩见效比较快,个体不大,盘玩后表面凝脂感强烈,类似果冻。
真正丫角山料铁线比较少,但并不是完全没有,选料切、打磨得干净而已。视觉效果色感基本是纯正蓝色到蓝绿色、绿蓝色。
(4)洞子沟
在鲍峡云盖寺封矿十几年之后,市场上流通的高瓷高蓝基本是竹山溢水洞子沟矿。而洞子沟矿在形成过程中,出货比例更为稳定,颜色上来说云盖寺的颜色更为乌蓝,洞子沟的颜色更清亮,更嫩。洞子沟的高蓝高瓷,业内称为溢水蓝,是因为矿口在竹山县溢水镇。
分类等级
绿松石通常按产地、颜色、光泽、质地、结构和构造对其分类,而许多分类又或多或少地引申为绿松石的质量等级,因而绿松石的分类带有分级意义。
按颜色
A、蓝色绿松石(Blue turquoise):蓝色,不透明块体,有时为暗蓝色;
B、浅蓝色绿松石(Pala blue turquoise):浅蓝色,不透明块体;
C、蓝绿色绿松石(Blue-green turquoise):蓝绿色,不透明块体;
D、绿色绿松石(Green turquoise):绿色,不透明块体;
E、黄绿色绿松石(Yellow-green turquoise):黄绿色,不透明块体;
F、翡翠绿绿松石(Emerald greenturquoise):翠绿色,玉华部分灯打透明;
G、浅绿色绿松石(Greenish turquoise):浅绿色,不透明块体。
按地区
A、尼沙普尔绿松石:产自伊朗北部阿里米塞尔山上的尼沙普尔地区。中国古称“回回甸子”,日本等国称“东方绿松石”。
B、西奈绿松石:位于西奈半岛,是世界最古老的绿松石矿山。
C、美国绿松石:产自美国西南各州,特别是亚利桑那州最为丰富。
D、湖北绿松石:产自中国鄂西北的绿松石,古称“荆州石”或“襄阳甸子”。湖北绿松石产量大,质量优,享誉中外,主要分布在鄂西北的郧县、竹山、郧西等地,矿山位于武当山脉的西端、汉水以南的部分区域内。
按产地分还有智利绿松石、澳大利亚绿松石,等等。然而有些产地名称,不仅仅代表产地,同时还代表和指示绿松石的质量等级,故这些名称也具有质量等级意义。
按结构
A、透明绿松石:指透明的绿松石晶体。极罕见,仅产与美国弗吉尼亚州,琢磨后的透明宝石重量不到1克拉;
B、块状绿松石:指致密块状的绿松石,它们色泽艳丽,质地细腻,坚韧而光洁,为玉雕的主要材料,相当常见;
C、结核状绿松石:指呈球形、椭球形、葡萄形、枕形等形态的绿松石,结核大小悬殊;
D、蓝缟绿松石:也称为“花边绿松石”,指因铁质的存在而形成的具有蜘蛛网状花纹的绿松石;
E、铁线绿松石:指表层具有纤细的铁黑色花线的绿松石;
F、瓷松石:指呈天蓝色、质地致密坚韧,破碎后断口如瓷器断口,异常光亮的绿松石,质量好;
G、脉状绿松石:指呈脉状、赋存于围岩破碎带中的绿松石;
H、斑杂状绿松石:指因含有高岭石和褐铁矿等物质而呈现的斑点状、星点状构造的绿松石,质量较差;
I、泡松:指质地不坚的绿松石,断口呈粒状,硬度小,用指甲能刻划。有的块料可用;
J、面松:指比泡松还软的绿松石,为劣等品,不能用作玉雕材料。但这种绿松石经过人工着色、注胶处理,已成为一种优化绿松石品种。
国际
瓷松:是质地最硬的绿松石,硬度为5.5~6。因打出的断口近似贝壳状,抛光后的光泽质感均很似瓷器,故得名。通常颜色为纯正的天蓝色,是绿松石中最上品。
硬松:颜色从蓝绿到豆绿色,硬度在4.5~5.5,比瓷松略低。是一种中等质量的松石。
泡松、面松,呈淡蓝色、黄绿色、黄白色到月白色,硬度在4.5以下,用小刀能刻划。因为这种绿松石软而疏松,过去仅用于矿物颜料,只有较大块才有雕刻、珠宝使用价值,为质量最次的松石。但在绿松石原料日益缺乏的今天,常采用注胶、注塑、注蜡以及染色等人工优化处理方法,改善其质量及外观,因而也可“废物利用”。
铁线松:绿松石中有黑色褐铁矿细脉呈网状分布,使蓝色或绿色绿松石呈现有黑色龟背纹、网纹或脉状纹的绿松石品种,被称为铁线松。其上的褐铁矿细脉被称为“铁线”。铁线纤细,粘结牢固,质坚硬,和松石形成一体,使松石上有如墨线勾画的自然图案,美观而独具一格。具美丽蜘蛛网纹的绿松石也可成为佳品。但若网纹为粘土质细脉组成,则称为泥线绿松石。泥线松石胶结不牢固,质地较软,基本上没有使用价值。
国际宝石界对绿松石等级划分:绿松石通常按产地、颜色、光泽、质地、结构和构造对其分类
(1)一级绿松石等级是波斯产地的绿松石;
(2)二级绿松石等级是美洲级别;
(3)三级绿松石等级是埃及绿松石;
(4)四级绿松石等级是阿富汗,阿富汗的绿松石是国际标准最差的绿松石。
国内
根据颜色、光泽、质地和块度,中国工艺美术界一般将绿松石划分为三个等级:
(1)一级绿松石:呈鲜艳的天蓝色,颜色纯正、均匀,光泽强,半透明至微透明,表面有玻璃感。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无铁线或其他缺陷,块度大;
(2)二级绿松石:呈深蓝、蓝绿、翠绿色,光泽较强,微透明。质地坚韧,铁线或其他缺陷很少,块度中等;
(3)三级绿松石:呈浅蓝或蓝白,浅黄绿等色,光泽较差,质地比较僵硬,铁线明显,或白脑、筋、糠心等缺陷较多,块度大小不等。
保养方式
绿松石像其他您珍爱的物品一样,都需要爱惜和保养,否则在佩戴、把玩、盘磨过程中,会由洁变污,由亮变暗,由新变旧。
大多数绿松石有孔,会吸收擦手油、润唇膏和香水等,尽管在我国的传统工艺中,会给绿松石表面涂上一层石蜡或无色油脂,以增加绿松石的色泽,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绿松石的作用,但在佩戴时仍应注意汗迹、油污等,避免与化妆品和皮肤油脂过多的接触,以免损坏宝石。因绿松石多孔隙,注意鉴别时避免用重液测密度,因为三溴甲烷、二碘甲烷会使绿松石变色。绿松石颜色娇嫩,怕污染,应避免与茶水、肥皂水、油污、铁锈和酒精等接触,以防顺孔隙渗入宝石变色。
绿松石怕高温,不能直接火烤和阳光直射,以免褪色、炸裂、干裂。长时间大日光曝晒会使绿松石因失水而产生裂纹和退色,过高温度的烘烤会使绿松石易碎变脆。某些印第安手工首饰制作的很精美,修理费也很昂贵。但是银的导热率很高,在修理银首饰时,温度难以控制,而镶嵌在上面的绿松石会因温度过高而碎裂。因为那些宝石是和金属材料粘接在一起的。
绿松石硬度不大,在佩戴的保存时都应避免和其他硬度大的首饰或物品相碰撞。不要把绿松石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一方面有孔的绿松石会吸收溶液使自己褪色;另一方面超声振动时由于和其他珠宝相接触摩擦,无论有孔的还是致密的绿松石表面都可能受到破坏。
工艺
绿松石的工艺要求,主要以颜色、质地、杂质及块度大小为标准。质硬、色蓝如瓷松者,块大者为特级料,中小块为一级料;中等硬度、色由蓝到豆绿,如绿松以及网纹美观的铁线松者,大块为一级料,中小块为二级料;其它可使用的料为三级料;最次者为“面”松,只有大块或处理后才能使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李时珍采药”雕像,即为绿松石雕制而成。绿松石玉雕工艺品是中国独具风格的出口玉雕品种之一,在国际市场上素享盛誉。
改质的绿松石
为了改善一些品质较差的天然绿松石的外观、颜色,提高耐久度和使之易打磨抛光而不易破碎,通常采用注蜡、注塑等方法来改质天然绿松石。这种做法通常珠宝界是认可的,毕竟优质的绿松石太少了。改质过的绿松石主要成分还是天然的,不过经过改质工序。
常用的改质方法有以下几种:注蜡——因为绿松石是密度比较低的一种宝石,注蜡可以填补表面的微小气孔,避免在佩戴中绿松石遭受污染,这种是绿松石加工中很古老的一种工艺,过蜡以后绿松石颜色会自然变深,也更具观赏性,色泽纹理变的更清晰漂亮,这种工艺的绿松石多用于珠宝镶嵌使用。
Zachery处理方法——可以改善绿松石颜色,减少孔隙度同时不加入任何外来物质。处理后的绿松石显示一种“知更鸟蛋”的蓝色调。经该方法处理的绿松石在裂隙附近会出现比较深的蓝色富集现象,先进的检测方法可以发现经Zachery处理的绿松石存在钾元素的异常升高现象。
但是经过改善优化工序的绿松石,和注胶的南红玛瑙、战国红红玛瑙一样,时间久了会出现老化现象,所以这一类玉石宝石可以佩戴,但是价值大打折扣,没有收藏价值。
人工合成绿松石
合成的绿松石通常有以下几种:
吉尔森合成绿松石采用了制陶瓷的工艺过程。在放大观察时可以看到在较浅的基底上分布的蓝色微粒,这就是俗称的“奶酪夹小麦”现象。合成绿松石具有典型的蓝色微小颗粒,有时表面有人工“铁线”。
染色的羟硅硼钙石是一种便宜的绿松石仿制品,简单的鉴别方法是在查尔斯滤色镜下显粉色。
玻璃也可以用来模仿绿松石,但是两者的折射率值明显不同。玻璃中还可以见到旋涡纹和气泡。
一种矿物粉末的混合物,经染色后使用塑料和环氧树脂胶结,也可以制造出绿松石的仿制品,制作过程中的加热和加压会产生压裂隙经放大观察可以看到。
绿松石包浆
包浆的原理:包浆,顾名思义:包裹着一层浆体。那么这层“浆”的来源是什么呢?这就要从了解人手掌分泌物的成份开始了。
人手上的皮肤会分泌两种物质:汗液和皮脂。汗液是由小汗腺分泌的,对于绿松石的上色来说,汗液起主导作用。皮脂是由皮脂腺分泌的,它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包含多种脂类物质,主要有饱和的及不饱和的游离脂肪酸甘油三脂、蜡类、固醇类、角鲨烯及液体石蜡等。皮脂排泄到皮肤表面,一部分附着在毛发上,起润泽毛发的作用;另外大部分皮脂和汗液混合在手掌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乳状的皮脂膜,这种物质就是包“浆”的前身。
乳状皮脂膜因为含有脂类和蜡类物质,其本身兼具“油”和“蜡”的属性,在接触原矿绿松石时,会迅速渗透进玉石的毛细孔中,这个过程大概会持续一个月以上。
这段时间会感觉松石变色快、吸收感强。总是手感涩涩的,行话叫“咬手”。过了这个阶段,乳状皮脂膜与松石内部受到填充物影响会进一步变化,随着混合物的水分逐渐蒸发,乳状皮脂膜还原为皮质混合物,其中多种脂类物质进入松石内部深层,进一步与内部维融合,而另外一部分蜡类混合物析出到松石表层堆积下来,凝固为类似结晶体的透明浆层,这就是俗称的“包浆”了。
作为皮脂混合物中析出的蜡类物质结晶体,包浆的物理状态还有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初步的包浆,在进一步盘玩的过程中,新加入的乳状皮脂膜会使包浆逐渐软化,这时的松石表面在手感上会觉得“发粘”、“返油”,这属于正常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松石表面纹理逐渐磨损,手掌能够接触到的表面积增加,表层的蜡类析出物也随着长年的盘玩不断经历挤压->凝固->挤压->凝固的过程。分子间的水分逐渐丧失,固化程度加剧,整个松石通体包浆,深入度达到“入木三分”的地步。这时的松石,就可以叫做“挂瓷的松石”了。挂瓷可以看做是硬质化的包浆,它与包浆状态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挂瓷比较稳定,不会因为加入新的乳状皮脂膜而软化。
用途
优质绿松石主要用于制作弧面形戒面、胸饰、耳饰等。质量一般者,则用于制作各种款式的项链、手链、服饰等。块度大者用于雕刻工艺品,多表现善与美的内容,如佛像、仙人、仙鹤、仙女、山水亭榭、花鸟虫鱼、人物走兽等。人民大会堂湖北厅里的“李时珍采药”雕像,就是绿松石雕制而成。
绿松石也常被填嵌在金、银、铜器上,其颜色相互辉映,美丽且富有民族特色。绿松石碎屑可以作颜料。
在古代人们把它与宗教联系在一起。把绿松石镶嵌在配刀、帽子、衣服上,至今仍是神圣的装饰用品,用于宗教仪式。有些古国崇尚绿松石,如古代埃及、波斯、阿兹台克(墨西哥印第安人古国)等,部分古代人认为长期佩戴绿松石对人体有解毒清肝火之用。
绿松石通常被用来作珠子。尺寸从8~60mm不等,或者抛光或不加琢磨。在带有佛家神圣的108颗珠子的念珠上,绿松石可以是一种主要的珠子或垫圈。
在喜马拉雅地区西部,绿松石和其他一些贵重物件被直接缝在女人的衣裙或儿童的帽上。
有时整个外衣的前襟都装饰上金属片、贝壳、各种材料的珠子、扣子和绿松石。孩子帽上的饰物还有保护作用。
护身符容器在亚洲是一种重要的珠宝玉器。这种容器可以是平纹布袋,但更多的是雕刻精巧的金银盒,且很少不带绿松石装饰。有时居中放一块大小适当的绿松石,有时将许多无瑕绿松石与钻石、金红石和祖母绿独到地排列在24K黄金祖传物件上。
历史与民间传说
古老名玉的考证
绿松石是我国古老而传统的名玉。据大量考古发掘资料得知,在新石器时代绿松石已被先民作为一种美玉广泛使用。
中原是氏族公社时期先民们最早利用绿松石的地区,在河南新郑裴李岗、沙窝李两处裴李岗文化遗址(距今8200~7500年)中,出土有绿松石方形饰、圆珠等饰物。在黄河流域的郑州大何庄、陕西西乡何家庄、山西临汾下靳村等仰韶文化遗址(距今7000~5500年)中,发现绿松石鱼形饰、腕饰、镶嵌指环、圆珠等饰物。在山东大汶口、衮洲王因、临沂大范庄、宁阳堡头、苏北邳县刘林等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3800年)中,都发现了绿松石装饰物。在东北辽河流域的大连郭家湾、丹东喀左东山咀,东沟、阜新胡头沟、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等红山文化遗址(距今7000~6000年)中,皆发现绿松石饰物,其中喀左东山咀出土的作展翅形态的绿松石器物,出现在祭坛中心部位,为史前人类祭祀活动的文物。在长江流域的湖北屈家岭、上海青浦福泉山等良渚文化遗址距今5000~4000年)中,也发现了绿松石饰品。在珠江流域广东曲江石峡文化遗址(距今6000~4000年)中,出土了绿松石饰物。古老而又美丽的绿松石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已遍布中华大地,被史前先民用来制作装饰物其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传统优秀。至今仍是穆斯林地区,欧洲、美国西部、中国西藏地区等中外人士喜爱的玉品种之一。
民间传说
在上庸竹山县大地上,曾留传这样的神话: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向来不和,在一次战斗中,战败的共工碍于脸面一头向不周山撞去,把北天门的柱子撞断,暴雨不住地从天漏处倾盆而降,加上地表多处火山爆发,冷却后的岩浆将河床淤塞,形成“堵河”。为救民于水火,女娲娘娘遍拾芦蒿作燃料堆聚于“火烧坡”,聚丹阳之气炼五彩石上补天漏下糊地缝,使万物重获生机。后来“共工触山”的典故就成了“竹山”(方言“触”与“竹”同音)地名的由来,秦巴大山中这条淤塞受堵的河流就叫堵河,而女娲用来补天的五彩石炼化后就形成了绿松石。女娲与竹山文化息息相关:竹山地质环境脆弱,青峰和扬日湾两条大断裂带横贯全县境内,相传火山、地震与水灾频发,使河流受堵,先民于水深火热中难以生存;在留传的皮影、民歌、剪纸、民间故事等10多种民俗文化中,处处可以听到或看到“女娲”的影子;与女娲活动有关的地名多达30多个;“女娲补天”所用的五彩(黄白赤黑绿)石分别与该县金(铜)、银、铁、石煤、绿松石等丰富矿藏颜色相对应;更有《史记·五帝本纪》、《录异记》、《康熙字典》等10多种典籍印证竹山就是女娲炼石补天传说的圣地……
鉴别
仿制品鉴别
1.三水铝石:一种与绿松石共生的矿物,与绿松石的主要区别为
(1)它的颜色比较浅,很难达到天蓝色:
(2)玻璃光泽,与绿松石的蜡状及土状光泽不同;
(3)脆性,极易崩落,而绿松石则韧性较大;
(4)硬度较低;
(5)具泥土臭味;
(6)密度低于绿松石。
2.硅孔雀石:是一种在外表上与绿松石极相似的矿物。主要区别为
(1)颜色鲜艳,透明度较高;
(2)折射率较低;
(3)密度和硬度相对较低。
3.蓝绿色玻璃:主要区别是其具有的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以及内部可能见到的气泡和旋涡纹。
4.再造绿松石:是由一些绿松石微粒、蓝色粉末材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压结而成。这种材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定
(1)结构:外表像瓷器,断口光泽如粗瓷,有明显的粒状结构;
(2)酸实验:因含铜化合物而呈蓝色,铜盐能在盐酸中溶解。将酸滴于表面,用白棉球擦拭,将掉色。
5.重晶石环氧树脂填充:
(1)长波紫外荧光下可见较亮的树脂荧光,放大观察可见板状晶体,断口呈阶梯状,树脂充填孔隙中可观察到气泡,抛光表面的光泽突变;
(2)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测试可见典型的环氧树脂的苯环吸收峰;
(3)密度较大,扫描电镜-能谱下可测定高的钡含量。
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通常采用注蜡、染色和注塑等方法来改质天然绿松石。这种做法通常珠宝界是不认可的,鉴定证书需注明处理,因为改变了松石的本质。
1.染色
(1)染色绿松石颜色不自然,国内市场上的染色绿松石常呈深蓝绿色或深绿色,且过于均匀,但在裂隙处,颜色变深。
(2)染色绿松石深部颜色很浅,一般颜色在表面1mm左右富集,某些地方可能露出浅色的核。
2.注塑
注塑包括无色和有色塑料的注入,注塑处理的绿松石(图12-5-7)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鉴定:
(1)折射率:注塑的一般会低于1.61,双折射率一般不可测。
(2)相对密度:注塑的相对密度较低,一般小于2.76。
(3)硬度:注塑的摩氏硬度,一般为3-4,注塑的绿松石易出现刮痕,光泽变差。
(4)红外光谱:可出现由塑料引起的1450cm-1和1500cm-1间的强吸收,而在较新的注塑处理品种中,则出现1725cm-1的强吸收带。
著名藏品
故宫藏绿松石:绿松石项链,战国,长2cm,宽1.3cm,厚0.5cm。
绿松石均受沁变色发旧。整条项链由35粒大小不一的扁方珠串成,按中间大两边小的顺序排列。
这种彩石项链主要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大多选用水晶、玛瑙、松石等材质。这些彩石一般都琢磨成不同的形状组合在一条项链上,颜色对比鲜明,非常精美。在我国的山东、河南等地曾有出土。
这条项链只选用松石一种材料进行制作,并不多见。从其精细的穿孔来看,说明这一时期钻孔技术具有高超的水平。
绿松石朝珠(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清,周长162厘米,清宫旧藏。
朝珠由佛头、背云、记念和珠身组成,三颗碧玺结珠将朝珠四等份,每份二十七颗,共一百零八颗,记念由十颗小珠组成,共三串,分饰于两侧,佩挂时,珠身及记念挂于胸前,佛头、背云垂于身后。
《清会典图考》文献中说:“皇帝朝珠杂饰,惟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密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即根据典制规定,皇帝在月坛祭月佩挂绿松石朝珠。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12:5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