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波斯语: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英语: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简称伊朗,首都
德黑兰,位于
亚洲西南部,同
土库曼斯坦、
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
土耳其、
伊拉克、
巴基斯坦和
阿富汗相邻,南濒
波斯湾和
阿曼湾,北隔
里海与
俄罗斯和
哈萨克斯坦相望。总面积16450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700千米。境内多
高原,东部为
盆地和
沙漠。属
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国共有31个省。伊朗人口为8855万人,主要为
波斯人,
伊斯兰教为
国教。
历史沿革
伊朗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
文明古国,古称波斯,中国汉书称之为安息。
早在距今10万年前的
旧石器时代,伊朗西部便有人类居住。
约前2700年,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卡伦河流域的埃兰人建立了
埃兰王国(Elam)。
前2000年,印欧人种的一支——
雅利安人由中亚南迁至
伊朗高原,逐渐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形成伊朗人的主体,并建立伊朗历史上第一个雅利安人国家“米底王国”。
公元前6世纪,波斯部落阿契美尼德族居鲁士统一伊朗各部,建立
阿契美尼德王朝,史称
波斯帝国。第三代波斯王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达到鼎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
波斯帝国于前330年被亚历山大所灭,
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伊朗归
塞琉西王国统治。
前129年,伊朗帕提亚人击败塞琉西王国,建立
安息王朝。
224年,
萨珊王朝推翻安息王朝,占领伊朗全境,并积极向东扩张,确立祆教(拜火教)为国教,创造了古代伊朗最辉煌时期。萨珊王朝与罗马征战200余年,于公元651年被阿拉伯人灭亡。此后,伊朗先后被阿拉伯、塞尔柱突厥人、蒙古人创建的国家统治。
1502年,自称为萨珊波斯后裔的伊斯梅尔一世建立萨法维王朝,并将伊斯兰教什叶派之十二伊马姆派定为国教,极盛时版图包括阿富汗,定都伊斯法罕。
1722年,萨法维王朝被阿富汗人攻灭。
1736年,伊朗霍拉桑地区部落首领纳迪尔率军驱逐阿富人,建立以马什哈德为中心的
阿夫沙尔王朝。
1749年,凯历姆汗建立以设拉子为中心的
赞德王朝。
1779年至1921年,伊朗东北部的土库曼人建立恺伽王朝,定都德黑兰。恺伽王朝时期,西方列强加大对伊朗的争夺。
1801年,
俄国兼并
格鲁吉亚,
英国对伊朗发动三次战争,伊朗割地赔款并承认阿富汗独立。
19世纪初,俄国三次入侵伊朗,侵占伊朗北部。此后,
法国、
奥匈帝国、
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签订
不平等条约。
19世纪下半叶,英俄加剧在伊朗的争夺。
1907年至1915年,英俄两次瓜分伊朗:北部属于俄国,南部属于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1921年,波斯哥萨克旅军官
礼萨·汗发动政变,推翻恺伽王朝,1925年,建立
巴列维王朝,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
1978~1979年,
霍梅尼领导
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
1979年2月11日,霍梅尼正式掌权,这一天被定为伊朗国庆日。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建立
伊斯兰共和国,并成为伊斯兰革命最高领袖,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
2024年1月31日,南非外交部部长潘多尔表示伊朗已确认成为
金砖国家正式成员。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0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时任伊朗总统
莱希、时任外长
阿卜杜拉希扬等高级官员在直升机事故中罹难表示哀悼。他同时表示,根据伊朗宪法第131条,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将负责暂时管理政府。
2024年5月20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伊朗官方通讯社表示,伊朗总统莱希在东阿塞拜疆省出席一个大坝的落成仪式后,其所乘坐的直升机在返回大不里士的途中失事,包括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省长拉赫马蒂等机上所有人员均遇难。
2024年10月31日,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宣布将关闭伊朗驻德国所有领事馆,以回应具有德国和伊朗双重国籍的男子贾姆希德·沙尔马赫德在伊朗被处决。
国名由来
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除了米底人之外,还有一支部落长时间定居于伊朗高原西南部的法尔斯地区(Fars)。由于古希腊语和古波斯语的不同发音,古希腊人就将这只雅利安人部落居住地法尔斯称作“Persia”,这也是当今“波斯”一词的词源。而自称为雅利安人的波斯人,则一直使用“伊朗沙赫尔”称呼自己的国土,意为“雅利安人的家园”。
伊朗人从古至今就从未自称为“波斯”,“波斯”是外国人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称呼。直到1935年,国际上才遵循该国政府的意愿,统一改称“伊朗”。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伊朗位于北纬25~40°,东经44~63.5°,在
亚洲的西南部,北接
土库曼斯坦、
阿塞拜疆和
亚美尼亚,濒临
里海,与
俄罗斯和
哈萨克斯坦隔海相望;西与
土耳其和
伊拉克接壤;东邻
巴基斯坦和
阿富汗;南隔
波斯湾、
阿曼湾与
科威特、
巴林、
卡塔尔、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曼和
沙特阿拉伯等国相望。总面积16450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700千米。
地形地貌
伊朗是一个
高原和
山地相间的国家,平均海拔在900~1500米之间,高原和山地占全部领土的一半以上,境内1/4为沙漠,其余为可耕地。北部有厄尔布尔士(Alborz)山脉,海拔2400~3000米,主峰达马万德(Damavand)海拔5671米,是一座死火山,为伊朗最高峰。
伊朗西北部属
亚美尼亚高原一部分,多山间盆地,有全国最大的
乌鲁米耶湖(Orumieh Lake)。西南部和南部有许多平行山岭,西部扎格罗斯(Zagros)山脉在伊朗境内绵延约1500千米,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把伊内地与海隔开。东部地区是干燥盆地,多
沙漠,沙漠和荒地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北部里海和南部波斯湾、阿曼湾沿岸一带为冲击平原。
气候
伊朗东部和内地属于大陆性的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寒暑变化剧烈,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寒冷多风;西部山区多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东部沙漠地区的降水量减少到100毫米左右;里海一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中央高原平均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首都德黑兰最高气温在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是22℃和37℃;最低气温在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温度分别是3℃和7℃。平均海拔约1220米。
水文
伊朗境内主要河流有
卡伦河(Karum)和塞菲德河(Sefid)。卡伦河是伊境内唯一可航运的河流,全长850千米。塞菲德河流经厄尔布尔士山,水流湍急,不宜航运,全长约1000千米。
自然资源
伊朗油气资源丰富,绝大部分原油储藏于伊朗南部胡泽斯坦地区,以及
波斯湾。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胡泽斯坦地区和南帕尔斯地区。截至2019年底,伊朗已探明石油储量1556亿桶,约214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9%,居世界第四位。截至2017年底,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33.5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天然气总储量的17%,截至2019年底,液态天然气产量为日均55.5万桶。
自2018年美国重启制裁以来,伊朗石油产量大幅下滑,截至2019年底,石油年产量约1.608亿吨,年增长率为负28.4%,原油和凝析油日均生产298万桶,年增长率为负30%。2019年12月,伊朗石油产量跌至190万桶/天,出口13.3万桶/天。2020年3月,伊朗原油装船量降至16万桶/天。拜登当选美国总统后,伊朗石油产量和出口量逐渐回升。2020年3月以来,伊朗原油出口量增至60万~70万桶/天。伊朗政府计划新财年每天开采450万桶原油和凝析油,每天石油出口增加到230万桶。
伊朗也是世界上矿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素有“世界矿产博物馆”之美誉。已探明各种矿产68种,探明储量38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7%,居世界第15位,同时拥有潜在矿产储量超过580亿吨。伊朗已开采矿种56个,年矿产量1.5亿吨,占总储量的0.55%,占全球矿产品总产量的1.2%。
锌矿石储量2.3亿吨,居世界第一位;
铜矿石储量33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4%,居世界第三位;铁矿石47亿吨,居世界第十位。其他已探明主要矿产品有:
煤炭(21亿吨)、
铬(1500万吨)、
锰(360万吨)、
钛(2.5亿吨)、
铀(5000吨)、
石膏(17亿吨)、
石灰石(72亿吨)、装饰石材(30亿吨)、建筑石材(38亿吨)、
明矾石(10亿吨)、
磷酸盐(1650万吨)、长石(100万吨)、
硅(200万吨)、
石棉(7000万吨)和珍珠岩(1750万吨)等。其中,铜、锌和铬铁矿均为极具开采价值的富矿,品位分别高达8%、20%和45%。除此之外,伊朗还有一定的黄金、钴、锶、钼、硼、高岭土、斑脱土、氟、白云石、云母、硅藻土和重晶石等矿物储藏。
伊朗矿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从北部的东阿塞拜疆省到南部的霍尔姆兹海峡都有矿藏储备。矿产资源比较丰富集中的省份主要有伊斯法罕、胡泽斯坦、克尔曼、亚兹德、霍拉桑拉扎维、哈马丹、赞詹和东阿塞拜疆等。目前,伊朗投入开采的矿山约2886个,国营约343个,私营约2543个。比较重要的国有大型矿山包括“四大国有铁矿”(古哈尔•赞密、戈尔•格哈尔、查多尔•马鲁、三甘•马尔卡兹);松贡、萨尔切什梅和梅杜克等大型露天铜矿;安古兰锌矿,佳疆姆铝矿等。
此外,还有大量的锰、锑、铅、硼、
重晶石、
大理石等矿产资源。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省是伊朗最高的行政区域,伊朗全国共设31个省,分别是:阿尔达比勒、厄尔布尔士、布什尔、恰哈尔马哈勒—巴赫蒂亚、东阿塞拜疆、伊斯法罕、法尔斯、吉兰、加兹温、古勒斯坦、哈马丹、霍尔木兹甘、伊拉姆、克尔曼、克尔曼沙赫、霍拉桑拉扎维、北霍拉桑、南霍拉桑、胡泽斯坦、柯赫吉路耶-布耶尔阿赫马德、库尔德斯坦、洛雷斯坦、中央、马赞德兰、库姆、塞姆南、锡斯坦—俾路支斯坦、德黑兰、西阿塞拜疆、亚兹德、赞詹。
主要城市
德黑兰
德黑兰市既是
德黑兰省首府,也是伊朗首都,是伊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德黑兰位于厄尔布尔士山南麓,北高南低,海拔1200~1900米(东北约70千米处的达马万德峰海拔5671米,是伊朗最高峰)。人口1400多万,面积750平方千米,年气温最高的月份为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22℃和37℃;年气温最低的月份为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3℃和7℃。
德黑兰市区街道宽阔,绿化较好。主要产业有纺织、水泥、食糖、卷烟、玻璃及制品、鞋、陶瓷、电器、医药、汽车、炼油等,其工业产值约占伊朗全国(石油工业除外)的35%。
马什哈德
马什哈德是伊朗第二大城市,拉扎维霍拉桑省首府。位于伊朗东北部,距德黑兰900公里,面积475平方公里,人口约337万 (2015年统计数字),海拔985米,气候温和干燥。马什哈德意即“殉教之地”, 因什叶派第八个伊玛姆于公元九世纪初在此遇害而得名,此后该地即成为伊斯兰教什叶派朝觐中心之一
2012年11月15日,马什哈德与中国
乌鲁木齐市结为友好城市。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是伊朗第三大城市,位于伊朗中部地区,系伊朗斯法罕省省会,人口约224万,海拔1590米。该城历史悠久,始建于阿契美尼亚王朝时期,多个王朝在此建都,风景优美,拥有11世纪-19世纪各种伊斯兰风格建筑。2006年当选为“伊斯兰世界文化之都”、“伊朗文明与文化之都”,是伊著名旅游胜地。伊斯法罕也是伊纺织工业和手工业制造中心,在历史上曾富甲天下,是古代“丝绸之路” 的南路要站,伊民间有“伊斯法罕半天下”之称。
1989年5月7日,伊斯法罕与中国
西安市结为友好城市。
设拉子
设拉子是法尔斯省省会,位于伊朗中南部,公元前6世纪是波斯帝国的中心地区,是伊朗最古老城市之一,距德黑兰900余公里,海拔1600米,人口约187万。设拉子是伊朗文化和旅游名城之一。工业主要有化工、水泥、制糖、轻型机械和汽车装配等。其手工业如银器制造、地毯编织等也很有名。
2005年10月11日,设拉子与中国
重庆市结为友好城市。
除此之外,伊斯法罕省是伊朗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工业种类齐全,包括:钢铁、炼油、国防、医药、制造、化工、纺织、手工业等。胡泽斯坦省油气资源丰富,储量占全国的75%,是石化工业重镇。霍拉桑拉扎维省是伊朗的工农业大省,其藏红花产量居全国第一,小麦产量排第二位,省内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生产、食品加工、纺织等工业在伊朗占有重要地位。东阿塞拜疆省是伊朗重要的商业和农业省,也是重要工业基地。
国家象征
人口
伊朗人口为8855万。人口比较集中的省份有德黑兰、伊斯法罕、法尔斯、呼罗珊拉扎维和东阿塞拜疆。全国人口中
波斯人占66%,
阿塞拜疆人占25%,
库尔德人占5%,其余为
阿拉伯人、
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
伊朗统计中心(SCI)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20日,劳动力(年龄大于15岁)数量为6261.3万人,占总人口的74%,大学以上学历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0.9%。伊朗的主要城市包括(常住人口超过100万):德黑兰(715.3万)、马什哈德(230.7万)、伊士法罕(154.7万)、卡拉季(144.8万)、设拉子(125.0万)、大不里士(142.5万)。
政治
政体
1979年4月1日,经公民投票(98.2%的人投票赞成伊斯兰共和国体制),霍梅尼宣布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自此,伊朗开始实施一套有别于世界上多数国家的独特政体:
政教合一制度。
该政体的特点可概括为:政教合一,伊斯兰议会民主共和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相结合的三权分立体制。该政体的社会基础是受毛拉控制的寺院、神学院和广大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伊朗于1979年12月颁布第一部宪法,确立教法学家监护(法基赫监护)的政治制度。根据宪法规定,伊朗实施政教合一政体,神权统治高于一切,国家一切行为必须符合伊斯兰教原则,《古兰经》是所有法律的基础,最高领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凌驾于所有权力机构之上。1989年4月,伊朗对宪法进行部分修改,进一步强调伊朗政教合一体制、共和制及领袖的权力不可侵犯,在最高领袖领导下,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制度。
最高领袖的职责包括制定国家的总方针;统率全国武装力量;任免三军总参谋长、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军队总司令、治安部队总司令、动员部队总司令;司法首脑;声像组织主席;签署当选总统任职书;在最高法院判决总统有渎职行为,议会认为总统无执政能力后,有权罢免总统;有权决定举行公民投票、宣战、停战和大赦;协调和解决三权分歧;裁定通过正常途径得不到解决的一切问题。最高领袖办公室拥有下列直属机构:穷人基金会、外交关系战略委员会、3.15基金会、烈士基金会、住房基金会、扫盲运动、最高文化革命委员会、伊斯兰宣传组织、土地分配委员会。
领袖专家会议
1979年通过的宪法规定专家会议为常设机构,由公民投票选举88名法学家和宗教学者组成。其职责是选定和罢免最高领袖。每年举行2次会议。第六届专家会议于2024年3月经选举成立,5月底正式履职。现任主席是穆罕默德阿里·穆瓦赫迪·克尔曼尼(Mohammadali Movahedi Kermani)。
伊朗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名义上是仅次于领袖的国家领导人,由公民投票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可连任一届,还可不连续任三届。总统拥有除领袖掌管事务外的行政领导权;负责实施宪法、签署议会和经公民投票做出的决定;总统对人民、领袖和议会负责,可直接任命数位副总统和专项事务的特别代表;总统有权任免各部部长,但须经议会认可;内阁部长对总统和议会负责;总统直接负责实施国家计划、预算、行政和就业事务。驻外使节由外交部长提名,经总统批准。总统签署驻外使节国书并接受外国使节的国书。
宪法
伊斯兰革命后于1979年12月颁布第一部宪法,规定伊实行政教合一制度。1989年4月伊对宪法进行部分修改,突出伊斯兰信仰、体制、教规、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绝对权力不容更改。同年7月,哈梅内伊正式批准经全民投票通过的新宪法。
议会
伊斯兰议会是伊最高国家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议会通过的法律须经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方可生效。议员共290名,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议会设有主席团和12个专门委员会。主席团由议长、两名副议长、三名干事、六名秘书共12人组成,任期1年,任满后由议员投票改选,可连选连任。第十二届议会选举于2024年3月举行,卡利巴夫当选连任议长。
政府
总统是国家元首,实行总统内阁制。不设总理,第一副总统主持政府日常工作,并出席政府首脑参加的多边会议。同时还有数名副总统,协助主管其他专门事务。现任第一副总统是穆罕默德礼萨·阿雷夫(Mohammed Reza Aref)。
伊朗负责经济事务的政府部门主要有:计划和预算组织、伊朗统计中心、石油部、能源部、工矿贸易部、信息与通讯部、农业圣战部、财经部、道路与城市发展部。伊朗政府的其他部门包括:外交部、国防部、内务部、司法部、科学研究和技术部、卫生与医学教育部、教育部、文化与伊斯兰指导部等。
司法
司法总监是国家司法系统最高负责人,由最高领袖任命,任期5年。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由司法总监任命,任期5年。司法部长由司法总监推荐,总统任命,议会批准,负责协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在司法总监领导下,还设有行政公正法庭和国家监察总局,分别审理民众对政府机关的诉讼和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现任司法总监古拉姆侯赛因·莫赫森尼·埃杰伊(Gholamhossein Mohseni Ejheyi),最高法院院长穆罕默德·贾法尔·蒙塔泽里(Mohammad Jafar Montazeri),总检察长穆罕默德·穆瓦赫迪·阿扎德(Mohammad Movahedi Azad)。
司法首脑
伊朗司法首脑由领袖任命一位精通神学、公共、司法业务,有才干的人出任司法总监,任期5年,这是司法领域的最高职务。其职责是组成必要的司法机构,任免法官;与最高法院的法官协商后,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在司法首脑的领导下,成立行政公共法庭和“国家监察组织”,分别审理民众对政府机关的诉讼,以及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司法部长由司法总监推荐,总统任命,议会批准,负责协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
宪法监护委员会
由12人组成,其中6名宗教法学家由最高领袖直接任命,另6名普通法学家由司法总监在法学家中挑选并向议会推荐,议会投票通过后就任,任期6年。主要负责监督专家会议、总统和伊斯兰议会选举及公民投票,批准议员资格书和解释宪法;审议和确认议会通过的议案,裁定是否与伊斯兰教义和宪法相抵触,如有抵触则退回议会重新审议和修改。如与议会就议案发生争议且无法解决,则提交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进行仲裁。该委员会负责人为“宪法监护委员会秘书”,现任秘书是艾哈迈德·贾纳提(Ahmad Janati)。
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
1988年3月成立,1989年7月经宪法确认。主要职责是为最高领袖制订国家大政方针出谋划策,协助最高领袖监督、实施各项大政方针,当议会和宪法监护委员会就议案发生分歧时进行仲裁。现任主席是萨迪格·拉里贾尼(Sadegh Larijani)。
政党
1979年
伊斯兰革命成功后,霍梅尼为巩固政教合一的神权统治,逐步取缔大多数政党团体和组织,指示成立由教法学家为主要成员的
伊斯兰共和党。1981年10月,伊朗颁布政党法,1985年伊朗宣布实行一党制,伊斯兰共和党为执政党,其他政党及其派别均被取缔。为防止政治纠纷,1987年6月霍梅尼下令解散伊斯兰共和党。1988年12月,伊朗修订政党法,国内各种政党活动开始逐渐恢复。2016年,伊朗内政部证实,伊朗共有242个政党和组织登记注册。2016年10月,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通过政党法修正案,严格政党标准,要求各党重新提交注册材料。2019年3月,内政部发言人表示,共有98个政党和组织按要求提交了注册材料。
在伊朗的政治制度设计中,政党作用有限,除少数全国性政党能发挥一定参政议政作用外,绝大多数都是松散的协会性质,影响有限,甚至有名无实。尽管多数政党都直接参与选举活动,但真正的选举竞争不是在政党之间展开,而是在不同政治派系之间展开。自伊斯兰共和党解体以来,伊朗再未产生过执政党,所有政治派系都采取政治联盟的方式赢得选举。伊朗政党主要以改革、保守来划分界线,政治倾向鲜明,宗教色彩浓重,但不存在意识形态差异,在事关国家重大利益的问题上无明显路线分歧。
活跃在伊朗政坛的党派按其政治主张和思想倾向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集团:改革派集团,影响较大的有德黑兰战斗的宗教人士协会、建设公仆党、伊斯兰工党等;保守派集团,影响较大的有德黑兰战斗的宗教界协会、伊斯兰联合党等。总统为全民直选,实行简单多数当选,不具有政党身份。现任总统鲁哈尼属于温和保守派,自称是“中间主义者”。
政要
现任最高领袖为
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1989年6月4日至今)。
马苏德·佩泽希齐扬:总统。1954年9月出生。心脏外科医生。曾任卫生部副部长、部长,2008年起连续5届当选议员,其中2016年至2020年任第一副议长。2024年7月当选第十四届总统。
当地时间2024年7月6日,伊朗内政部宣布,伊朗前卫生部长佩泽希齐扬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领先,赢得总统选举。7月28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批准佩泽希齐扬成为伊朗新任总统,并向其颁发总统任命函。7月30日下午,伊朗新任总统佩泽希齐扬宣誓就职。
伊朗第一副总统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8日,穆罕默德-礼萨·阿里夫被伊朗当选总统佩泽希齐扬任命为该国第一副总统。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批准佩泽希齐扬成为伊朗新一届总统,并向其颁发总统任命函。
内阁成员
经济
综述
伊朗盛产石油,石油产业是经济支柱和外汇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石油收入占外汇收入一半以上。近年来,美国制裁等因素对伊朗经济增长构成较大影响。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23年伊朗国内生产总值约4015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00美元。
2004~2007年,伊朗经济一度保持较快增势。但自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及2012年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和金融制裁以来,原油出口限制在100万桶/天左右,较制裁加剧前减少近一半。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明显放缓,对外贸易增长缺乏后劲,外国投资大幅缩水,通胀率和失业率也长期在高位徘徊。
2015年7月,伊朗与六国(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达成伊核协议,欧美部分解除对伊核相关的制裁,伊朗推动私有化改革,促进外国投资,控制通货膨胀,实现正常的对外经济交往。
2016年1月,制裁解除后,伊朗利用有限的伊核协议红利,大力提升原油生产量,实现经济较快增长。2016年、2017年伊朗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但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后,伊朗经济再次进入衰退,特别是2019年5月美国取消伊朗石油出口豁免,以及持续加大对伊朗制裁后,2019年伊朗经济负增长达7.6%,各项经济指标表现不佳。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伊朗的经济恶化情况。
受制裁和疫情双重影响,伊朗内外交困,面临较大的经济发展压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同时,货币贬值幅度大,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高企,居民收入下降。另据在伊企业反映,伊朗还存在法律执行不透明、政府资金紧张、金融服务不到位、外汇管制不合理,以及行政效率不高等营商环境欠佳问题。
工业
伊朗工业以石油开采业为主,另外还有炼油、钢铁、电力、纺织、汽车制造、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建材、地毯、家用电器、化工、冶金、造纸、水泥和制糖等,但基础相对薄弱,大部分工业原材料和零配件依赖进口。
石油天然气工业
伊朗油气资源丰富,截至2020年底,伊朗因发现储量高达530亿桶的大油田,储量大增34.1%,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依托优越的天然资源禀赋,伊朗石化产业蓬勃发展,石化产业是伊朗经济支柱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伊朗油气及石化行业以国企为主导,包括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伊朗国家天然气公司(NIGC)、国家炼油和销售公司(NIORDC)及国家石化公司(NPC)。2020年,受美国制裁和疫情影响,伊朗石油产量降至不及2018年日产量(471.5万桶)的一半,约1.43亿吨。伊朗2019年日均原油出口仅57万桶,较2018年、2017年的日均185万桶、215万桶下降约四分之三,但2021年4月升至约75万桶/日。在石化产品上,伊朗生产多达350种石化产品,并出口到30个亚洲、欧洲和南美国家。目前有56个石化厂正在运营,每年生产5400万吨石化产品,在该领域的总投资达530亿美元。
工矿业
伊朗工矿业包括矿产开发、制造业、水电气供应和建筑业。伊朗在海湾和西亚地区是工业强国之一。伊朗工业以石油勘探开发为主,另外还有炼油、石化、钢铁、电力、纺织、汽车拖拉机装配、摩托车装配、食品加工、建材、机械加工、地毯、家用电器、化工、有色、冶金、造纸、制药、水泥和榨糖等。但伊朗工矿业基础相对薄弱,大部分工业原材料和零配件依赖进口。
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为伊朗第二大支柱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2019年,伊朗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78辆,它自身有三大汽车公司IKCO、SAIPA、SAPCO。然而,自2018年8月美国对伊朗汽车产业施加制裁以来,受制于金融渠道不畅,以及各大外资汽车品牌纷纷暂缓或停止涉伊业务,导致零配件供应紧缺,伊朗汽车产业面临较大的困难,汽车产量下降明显。据国际汽车协会(OICA)数据,2020年伊朗共生产88.1万辆乘用车和商用车。
农业
农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近年来,伊朗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自给率达90%。
伊朗是传统农牧业国家,农业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2%,创造了全国20%的就业机会,农业及农产品外贸在国民经济和非油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伊朗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大米、大麦、棉花、茶叶、甜菜、水果、干果、奶制品、鱼子酱、羊毛等。
金融
银行
伊朗中央银行(The Central Bank of Iran):成立于1960年。根据《伊朗货币和银行法》,央行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总体经济政策,制定并实施货币和信贷政策。其主要职能是维护国家货币价值、维持收支平衡、提供经贸便利和改善国家发展潜力。为完成上述任务,伊朗中央银行被授予发行纸币和硬币、监管银行和信贷机构、制定有关外汇政策和交易的规定、制定黄金交易规章,以及制定国家货币流动规章等特别权力。作为政府银行,中央银行受委托管理政府的账户,向政府企业和代理发放大额信贷,授权其他商业银行经营政府债券销售及其他合法银行业务。2018年7月25日,伊朗政府宣布阿布都•纳赛尔•哈马提担任中央银行行长。
伊朗国家银行(Bank Melli):成立于1928年,已有90多年的历史,系伊朗首家商业银行。1932年,伊朗国家银行成为伊朗唯一发行纸币的银行。其业务主要有:调整货币流通、货币保值、调整存贷款利率、维持账户平衡及监督国家银行体系等。1961年,《伊朗货币和银行法》出台及中央银行成立后,国家银行的部分职能转由中央银行执行,目前业务主要集中在商业及贸易方面。
伊朗国民银行(Bank Mellat):根据1979年12月20日银行总会的决议,以及《银行管理法》第17条款的规定,通过合并10家革命以前的私人银行而成立。最初股份资本为330亿里亚尔。2009年,Mellat银行实现私有化改制,向外国和本国私人投资者出售部分股份,并将重点业务转向能源领域。同年,该银行资产实现大幅增值。该银行在伊朗有1774家分支机构,在土耳其和韩国有5家分支机构。
伊朗出口银行(Bank Saderat):成立于1952年9月6日,当时在德黑兰公司和商标注册局注册为“Bank Saderat Va Ma-aden Iran”,初始资本为2000万里亚尔。1952年11月13日正式营业。该银行在欧洲、中东和亚洲的1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3500个办事处,拥有约1000万客户。
伊朗赛帕银行(Bank Sepah):成立于1925年4月,同年在Rasht市开业,是伊朗最早成立的银行,也是伊朗主要的商业银行之一。在全国范围内有众多分行,并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和罗马等欧洲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伊朗商业银行(Bank Tejarat):是伊斯兰革命胜利后成立的首家政府持有全部股份的银行,营业范围包括:开具和经营现金及转账账户,接受短期和中长期储蓄和类似的存款,开具保函,在伊斯兰合同框架内提供银行信贷服务等。该行目前在全国和世界各地拥有2000多家分支机构,是伊朗首家获ISO 9002认证的银行。伊朗商业银行于2003年8月在中国北京设立代表处。
伊朗福利银行(Bank Refah):1960年7月成立,1979年转为国有商业银行。初始资金为伊朗社会保障组织提供的4亿里亚尔,2002年增至9600亿里亚尔(社会保障组织持96%的股份)。现有分支机构1067个、员工1.09万人。主要业务是为伊朗大众提供金融信贷服务,特别是为社会保障组织、劳工部、卫生部等部门及其隶属机构提供信贷服务。
伊朗出口发展银行(Bank Tose-e Saderat):1991年7月成立。初始资金为500亿里亚尔,现有资金15450亿里亚尔,主要业务是为非石油产品出口及其他经贸活动提供金融支持和信贷服务。伊朗出口发展银行是伊朗的进出口银行,完全国有,向伊朗出口商和投资者提供金融及其他银行服务。
伊朗农业银行(Bank Keshavarzi):1934年成立,已有80余年历史。成立之初名为“农工银行”,初始资金2000万里亚尔,主要为农业发展提供信贷,服务项目70余种。该行现有员工1.16万人,海内外分支机构1690家。
伊朗住房银行(Bank Maskan):1939年成立。起初命名为“伊朗贷款银行”。作为住宅及建筑业的专门银行,初始资金为2亿里亚尔。1980年,该银行根据伊斯兰革命委员会通过的《银行管理法》,成为伊朗典当行、伊朗银行建筑投资公司及全国其他住宅储蓄贷款公司的联合体,并由此更名为“住房银行”,成为建筑行业的国有专业银行。1981年成立住宅投资公司,为国民提供大量的居民住宅。住房银行在全国有750个分支机构,员工约8800人,是伊朗信誉较好的银行之一。
证券市场
德黑兰证券交易所(TSE)是中东地区一个重要的资本市场。在伊朗建立证券交易所的最初设想始于20世纪30年代,并由国家银行进行可行性研究。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此计划中断。1967年2月,TSE正式挂牌,第一年只有6家企业在TSE上市。最初其经营范围只限于政府债券和有价证券的交易,从1967年到1978年,上市企业数量从6家增加到105家,其中有22家私人银行,2家保险公司,81家工业企业;股票市值从62亿里亚尔增加到2400亿里亚尔。
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及随后的两伊战争,对德黑兰证券交易所的业务造成很大冲击。由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对私人资本的需求下降。新的银行体制建立后,禁止带息股票的发行,加速了TSE经营状态恶化,其经营一度处于萧条阶段。
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后,政府开始实施战后重建计划,制定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私有化政策第一次在五年计划中提出。此后,TSE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95年,伊朗股市股票交易额为8亿美元。2010年,股市交易额超过400亿美元。截至2002底,在TSE注册的公司有324家,股市资本已达114.397万亿里亚尔。自2003年11月始,外国资本被允许进入伊朗股票及证券交易市场,德黑兰证券交易所在中东证券市场的领先地位得到巩固。
2004年,德黑兰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获得进一步发展,在11个省会城市设立新的证券交易中心,农产品首次上市交易。当年,德黑兰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423家,股票交易量达142.7亿股,交易额约114亿美元,股市资本增至387.547万亿里亚尔(约43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1.1%、55.8%和20.15%。2005年以来,因受保守派控制内阁、伊核问题动摇投资者信心,以及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德黑兰证交所发展一度趋缓,但2009年该交易所又出现恢复性发展,上市公司数量337家,市值达到586.98亿美元。
2014年11月,伊朗证券交易组织宣布,伊朗即将开放外汇交易市场。2017年5月20日,随着鲁哈尼胜选连任,德黑兰股票交易所综合指数一举突破81000点的整数关口位。2018年6月17日,该指数突破10万点,收于102452点;2019年4月15日,该指数突破20万点,收于201805点。2020年,尽管伴随疫情和美国制裁,但受伊朗国内货币超发、通胀高企、汇率贬值等因素影响,社会寻求避险资产导致股市持续虚热。德黑兰股票交易所综合指数在年中一度突破200万点的历史高位,财年内涨幅超过200%,创造新的历史记录。此后,股市冲高回落,目前保持在130万点左右。
信用卡使用
由于美国限制全球金融机构在伊朗或对伊朗开展任何形式的金融汇兑业务,因此外国公民在伊朗不能使用mastercard,visacard或带有银联标志的信用卡,以现金支付为主。当地居民可以在银行办理储蓄账户,支票支付,开通电话银行、网络支付等功能。
货币
伊朗货币为
里亚尔,伊朗《货币银行法》未对里亚尔是否可自由兑换做出具体规定,但一般居民凭个人身份证明,可到当地银行、钱庄进行兑换,兑换额度有上限。目前,人民币和里亚尔不可直接兑换。
伊朗一直执行两种汇率:自由市场汇率和伊朗中央银行每天制定的官方汇率。伊朗政府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提高官方汇率,并使其接近自由市场汇率。为应对外汇市场史无前例的波动,2018年4月伊朗政府宣布,官方汇率调整为1美元兑4.2万里亚尔。但在美国制裁压力下,里亚尔对美元汇价呈现持续贬值的趋势。
旅游业
伊朗拥有数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丰富。伊朗伊斯兰革命发生前,每年到伊朗旅游的游客达数百万人。两伊战争对伊朗旅游业造成较大破坏。1991年起,伊朗政府开始积极致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复苏。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朗主要旅游区。
对外贸易
伊朗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2021财年(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伊朗进出口总额为738.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49.9亿美元,进口额为388.9亿美元。伊朗产品共出口到143个国家,并从123个国家进口产品。伊朗前五大出口目的地依次为:
中国(97.7亿美元)、
伊拉克(74.4亿美元)、
阿联酋(46.6亿美元)、
土耳其(25.3亿美元)、
阿富汗(23亿美元)。最大的三个进口来源地为中国(98.4亿美元)、阿联酋(97.5亿美元)和土耳其(44亿美元)。出口产品中近50%为石化和石油产品,20%为矿产品,18%为农业和食品,约10%为工业产品、凝析油和手工业品。
伊朗主要出口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鱼子酱等,主要进口粮油食品、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牲畜、化工原料、饮料、烟草等。
外来投资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21年世界投资报告》,2020年,伊朗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为13.42亿美元;截至2020年末,伊朗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为587.11亿美元。
为吸引外国投资,2020年5月13日伊朗内政部宣布,外国投资者投资超过25万美元或将与此金额相当的美元存于伊朗银行或信贷机构,就可以申请获得伊朗五年居留许可。受此政策推动,根据伊朗的报告,2020年3月-2021年2月,伊朗吸引的外国投资达到18.21亿美元。从外资的投资领域看,伊朗吸收外资主要集中在原油、天然气、汽车、矿产、石化、食品和药品行业。从外资来源地看,亚洲和欧洲是伊朗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地。
另据《德黑兰时报》报道,伊朗工矿贸易部在伊历1399 年(2020年3月-2021年3月)批准了158个外国投资项目,价值约24.69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89%。其中,获批外商投资额最高的行业分别是化工材料及制品、贱金属、纸和纸制品以及运输物流业。
中国、
德国、
阿联酋、
加拿大和
奥地利是对伊投资排名前五名的国家。
自2018年5月
美国重启对伊朗的制裁以来,欧洲外资企业纷纷撤出伊朗,亚洲企业也不断撤出或持续缩小经营规模,其中包括
道达尔、
西门子、
戴姆勒、
三星等知名公司。
外国援助
伊朗对待国际援助态度谨慎,受美国制裁和西方长期外交孤立影响,较少接受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机构和其他国家援助,即使有也是冠之以国际合作名义开展,多为人道主义非制裁领域。因支付渠道问题,援助形式以物资为主,而且规模不大。
文化
综述
伊朗是著名的
文明古国之一。勤劳、勇敢的波斯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在医学、天文学、数学、农业、建筑、音乐、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和工艺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大医学家
阿维森纳在公元11世纪所著的《
医典》,对亚欧各国医学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伊朗人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测台、发明了与当今通用的时钟基本相似的日规盘。伊朗学者的许多数学著作达到了很高水平。波斯诗人
菲尔多西的史诗《列王记》、
萨迪的《
蔷薇园》等不仅是
波斯文学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
语言
伊朗官方语言为
波斯语。此外还使用
突厥语(主要在西北5省)和
阿拉伯语(集中于
胡泽斯坦省)。
宗教
伊斯兰教为伊朗国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
什叶派,7.8%为
逊尼派。此外,还有
基督教、
犹太教和琐罗亚兹德教。
习俗
伊朗是一个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的国家。女子出门必须披上从头到脚的恰杜勒(一种黑色长袍)或风衣,外国来访的女士也不例外。男女见面时不能握手,有些地区包括首都
德黑兰的公交车还会做物理隔离,男、女乘客分门上下车。伊朗女司机开的出租车车身上标明只载女客,男士不得上车。伊朗人的饮食习惯以烧烤为主,不喝带酒精的饮料,不食猪肉和
无鳞鱼。伊朗禁止与不信奉
伊斯兰教的人通婚。
一、衣着:女士(学前儿童除外)须戴头巾。穿长袖、盖过臀部、宽松、不透明的上衣或风衣,官方场合须穿颜色较深的长风衣,不得显露腿及脚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或短裤外出。
二、饮食:禁酒,忌食猪肉、狗肉。穆斯林斋月期间,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日出后至日落前)在公开场合进行饮食或吸烟。
三、伊朗禁止赌博、卖淫,妇女不得从事唱歌、跳舞等职业。偷窃他人财物者将被依照伊斯兰法进行处罚。犯持枪抢劫、强奸罪将被处以死刑。
四、男士不可主动与伊朗女士握手,女士一般也不主动与伊朗男士握手;如女士主动握手,男士亦应礼貌回应。
五、伊朗人不喜欢与外国人有身体上的密切接触,勿与伊朗人挎胳膊(如照相时)。不得用手触摸小孩子的头部。称好时不能竖大拇指。说话时忌用食指指向他人和大声喧哗。伊朗人很讲究卫生,随地吐痰、扔杂物现象更是少见,口中异味较重会引起反感,会被认为缺乏修养。
六、乘坐公交车辆须男女分开,女士乘坐公共汽车的后部,地铁有女士专用车厢,男士不得入内,但女士可乘坐男士车厢。乘出租车可混坐。
节日
除周四、周五为政府机构公休日外(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的公休日为周五、周六),多数民营企业周四上午仍为工作日,伊朗每年共计有26天节假日。如果公休日与节假日重合,不重复计算。
军事
伊朗武装力量由军队、伊斯兰革命卫队和治安部队组成。最高领袖是武装力量总司令。目前武装力量总兵力约100万人,其中军队43万人,包括陆军约36.5万人、海军3万人、空军3.5万人及防空部队;革命卫队约44万人;治安部队约10万人。此外还有约1100万民兵。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2年。
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
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职责是制定国防和安全政策,并协调与伊朗国家总政策有关的政治、情报、社会、文化和经济活动;利用国家物质和经济财富应对国内外威胁。委员会成员包括:三权机构首脑、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计划与预算组织主席、领袖决定的两名代表、外交部部长、内政部部长、情报部部长及有关的某部部长、军队和卫队总司令,总统自动担任主席。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出的决定经最高领袖确认后,才能付诸执行。
交通
公路
伊朗燃油价格较低(普通92#汽油价格约合1.5元人民币/升,95#汽油价格约合1.75元人民币/升),公路是交通运输业的主力。根据伊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司(CDTIC)官网数据,伊朗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公路总里程约4.4万千米,正在建设的约6032千米,有3142千米处于规划研究中。其中,高速公路约2685千米,1185千米正在建设中,1882千米处于规划研究中。高速公路里程约占公路总里程的6.1%。
伊朗和邻国公路连接情况较好,与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均有公路相连接,陆路运输便捷。目前,印度在阿富汗境内建设迪拉纳姆—扎兰吉公路,未来将连接至伊朗恰巴哈尔港。
铁路
根据伊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司(CDTIC)官网数据,伊朗铁路已投入使用总里程13954千米,正在建设中的铁路为3276千米,处于规划研究中的铁路为6312千米。据伊朗央行2018/2019财年报告,当年全国铁路网共运输货物5050万吨,发送旅客2810万人次。目前伊朗尚未建成高铁。
伊朗铁路网以德黑兰为中心,向周边放射,连接主要城市马什哈德、大不里士、伊斯法罕、阿瓦士、阿巴斯港等,并连接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邻国。伊朗铁路轨距主要为1.435米,靠近巴基斯坦边境的94千米铁路为1.676米的宽轨。目前,伊朗与伊拉克正在建设两伊铁路(巴士拉—萨拉姆齐铁路线);帮助阿富汗建设伊朗哈夫至赫拉特的铁路线;与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推动铁路网互联互通。按照伊朗20年发展计划(2005—2025年),2025年伊朗铁路总里程目标为2.5万千米。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伊朗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地铁建设。目前,德黑兰1、2、4号线、德黑兰5号线(德黑兰—卡拉季城铁线)、马什哈德1、2号线、伊斯法罕1号线、大不里士1号线、设拉子1号线已经开始运营;库姆、阿瓦士、卡拉季等城市也在推动地铁线、城郊铁路建设。根据2020年德黑兰市新的总体规划,未来还将新建8、9、10、11号共4条地铁线,开发郊区铁路线,并新建A、B两条快线。该方案的建设将一直持续到伊历1420年(公历2041年)。方案完成后,将把德黑兰的城区和郊区连接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网络。
水运
伊朗北接里海,南临波斯湾、印度洋,主要海港集中在波斯湾,如阿巴斯港、霍梅尼港、布什尔港、阿赛卢耶港以及新建的恰巴哈尔港等,伊朗在里海的主要港口为安扎里港。截至2020年,伊朗全国港口吞吐能力达2.5亿吨。阿巴斯港和霍梅尼港吞吐能力分列第一和第二位,吞吐量分别为7624万吨和4293万吨,两个港口的吞吐量约占伊朗港口吞吐总量的85%。2018/2019财年,港口运输货物1.396亿吨,其中石油类货物4400万吨,非油货物9560万吨;当年运送旅客1790万人次。2019/2020财年,运输货物1.47亿吨,其中恰巴哈尔港发展较快,货物装卸量近300万吨,比前一年增加60万吨。
2018年5月8日,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宣布重启对伊朗制裁,只有
伊朗国航(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国家航运)还在承接伊朗海运业务,其他船公司都已停止承接。伊朗的霍梅尼港、阿萨卢耶港、布什尔港等与阿巴斯之间没有正式的水路货运,集装箱母船主要挂靠阿巴斯港,伊朗国内小型驳船把货物运往伊朗。
空运
伊朗机场公司(IAC)管理伊朗54个机场,其中国际航空港13个(主要在德黑兰、马什哈德、伊斯法罕、设拉子、大不里士、库姆、阿瓦士、阿拉克、阿巴斯港、基什岛和格什姆岛)。伊朗央行2018/19财年报告显示,伊朗机场当年运送旅客2960万人次,国内航空货运量1.26万吨。有关媒体报道,伊朗计划完成29个机场开发项目,进一步提高全国机场的客运能力。其中包括对德黑兰霍梅尼国际机场、德黑兰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马什哈德国际机场进行扩建,扩建后,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旅客年运送能力将从1400万人次提升至2800万人次。
因伊核制裁影响,伊朗难以购买西方科技,在运营的客机比较老旧。根据伊朗央行2018/2019财年报告,伊朗共有311架客机,在运营客机144架。在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美国财政部吊销了之前发放给波音和空客公司对伊朗出售飞机的许可证。
受制裁影响,部分航空公司停飞伊朗航线。疫情前,中国公民前往伊朗的主要航线为:北京—乌鲁木齐—德黑兰(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北京—迪拜—德黑兰(阿联酋航空公司),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德黑兰(伊朗马汉航空公司),北京—多哈—德黑兰(卡塔尔航空公司),北京—伊斯坦布尔—德黑兰(土耳其航空)。疫情发生后,仅有广州—德黑兰航线在运行。
社会
科技
伊朗总统内阁设有专门分管科技事务的副总统,政府科学、研究和技术部负责管理高等院校、学术团体和科研机构的国际国内文化、科学活动。设有部长、第一副部长,以及分别主管教育、财务和资源管理、研究和技术、法务和议会事务、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五个副部长。附属机构有最高科技委员会秘书处、大学生事务组织、教育评估组织、高等教育调研规划机构、国家科学政策研究中心、文化和社会研究所、科技情报研究所等。在全国各省市设有科技局。
过去40多年来,尽管伊朗面临着制裁,但伊朗通过教育和培训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取得相当大的进步。据报道,近年来伊朗科学产出的增长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伊朗在不同领域取得巨大进步,包括航空航天、核科学、医学发展以及干细胞和克隆研究。2019年,伊朗的生产科学及研究在世界排名第16位,在纳米技术领域排名世界第四位,培养工程师数量排名世界第五位。
教育
伊朗政府设教育部,负责管理伊朗幼儿园、小学、中学和部分师范院校。设有部长、第一副部长,以及分别主管规划和发展、小学、中学、法务和议会事务、德育和文化、体育和健康的六个副部长。附属机构有最高教育委员会秘书处、教育研究规划组织、学校创新发展组织、民办学校组织、海外学校中心、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信息技术中心等。在全国各省市设有教育局。
1979年
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教育全面伊斯兰化。根据
霍梅尼的指示,对教育系统与前政权关系密切的教授、学生和职员进行分批清洗,并在全国掀起文化革命运动,大学被迫全部关闭,直到1982年11月才再度开放。《古兰经》成为必修课,一批伊斯兰宗教大学相继建立。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建设需要,伊朗的教育方针也有所调整,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巩固国家文化、经济独立,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增强国家抵御外国文化和经济入侵的能力。
实行中、小学免费教育。重视高等教育,通过提供贷款和给予物质、政策支持等措施鼓励民办高等教育。6岁以上受教育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2.5%。目前全国共有高等院校2515所,大学生近440万人。德黑兰大学是伊朗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伊朗教育结构大致如下: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含职高)3年,大学4年。国家现有学校约6万所,其中大部分为伊斯兰革命后建立。政府对教育投入较大,实施12年免费教育,教育普及率较高,教育水平在中东国家中位于中高水平。从小学到高中,男生、女生不同校,目前儿童入学率为95%,15~24岁青年人受教育比率为97%,无明显性别差异。
高等教育:大学预科1年、大学4年(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四种学位),国立大学也实行免费教育。伊朗高等院校有300余所。
为满足中高收入阶层的需要,伊朗允许设立从小学到大学的收费学校,这类学校均属私立学校,收费较高,但学校条件较好,教育质量相对更高。
医疗
伊朗宪法规定,国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通过政府公共医疗体系、民营医院及非政府(NGO)医疗救助实现其目标。虽然伊朗没有实行免费医疗,但政府实施补贴政策,药费低廉,低收入居民就医能够得到基本保障。据维基百科显示,伊朗约90%的民众都有某种类型的医疗保险,2017年伊朗医疗健康领域花费总计约960亿美元。
伊朗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大致是7:3,95%以上人口可以获得干净的饮用水,免疫覆盖率达95%。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7年伊朗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6%,与2010年最高时期占GDP的7.3%相比有所下降。预计2021年之前,伊朗的医疗保健市场将保持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伊朗国内市场90%的药品自产,但药品质量不高。伊朗国内近90%的医疗器械进口,某些特殊设备的进口比例更高。平均每万人拥有药师0.89人,医生7人,护士和接产师1.41人,医院床位17个。据世界时钟网统计,2020年伊朗人均寿命77.3岁,男性76.2岁,女性78.5岁。伊朗人比较讲究卫生,因食品卫生问题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较为罕见。
伊朗医疗卫生较先进,全国约有800所大型综合医院和医疗中心,其附属卫生院和医疗所6000家,由国家、私人、慈善机构等管理。另外,伊卫生部在全国村庄还设有大小诊所14000余家。德黑兰的主要医院包括:德黑兰诊疗医院(Tehran Clinic Hospital);米拉德医院(Milad Hospital);伊朗梅赫尔医院(Iranmehr Hospital)。
在伊外国人不享受医疗保险。按伊政府规定,可上旅游险,最高保额约3万美元。
电力
据伊朗央行2018/2019财年报告,伊朗总发电量达3109亿kWh,其中56.3%来自私营部门电厂,42.1%来自能源部所属电厂,1.6%来自其他大型机构。同年度,伊朗总用电量达到2614亿kWh,其中向邻国出口电力63亿kWh,自邻国进口电力26亿kWh,电力净出口38亿kWh。电力进口主要来自
土库曼斯坦(49.8%)和
亚美尼亚(47.3%);电力出口目的地为
伊拉克(78.7%)、
阿富汗(11.6%)和
巴基斯坦(8.2%)。
通信
截至2019年1月,伊朗注册手机1.237亿部,普及率达150%,移动网络宽带(3G和4G)用户占59%;互联网用户为7294万,渗透率为89%;移动互联网用户6363万,渗透率为77%;活跃社交媒体用户4700万,渗透率为57%。移动网络平均速度为30.58兆/秒;固网平均速度为12.82兆/秒。伊朗固网运营商为TCI,移动通信运营商主要为MTNI、MCCI、RighTel。
截至2019年1月,15岁以上伊朗人口中,有94%拥有金融机构账户,26%拥有手机银行账户,46%曾使用网络支付在线购物。伊朗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主要购物网站包括Digikala、Okala、Tezolmarket等。疫情发生后,外送业务迅猛发展,主要服务商为Snapp。伊朗互联网普及率较高,但网速较慢。
媒体
伊朗主要媒体的基本情况如下:
通讯社:1936年,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Islamic Republic NewsAgency, IRNA,简称伊通社)成立于德黑兰,原名波斯通讯社,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更名。现隶属于伊朗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经费由文指部直接划拨,社长由文指部部长直接任命,是伊朗唯一的官方通讯社。2003年在北京开设记者站,2019年8月开设中文网站。
广播电视:伊朗电台于1926年开播,电视台于1958年建立,1966年合并为
伊朗国家广播电视台。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更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广播电视组织(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Broadcasting, IRIB),又称声像组织(Voice and Vision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该组织直接受最高领袖领导,组织主席由领袖直接任命。组织包括电台、电视台两部分。下设节目研发中心、伊斯兰研究、国际交流、广播发展、电视节目协调、政策研究、公共关系等部门。组织拥有的电视台包括IRIB1至5台、体育台、教育台、IRINN(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新闻网)等,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并通过卫星向中东、欧洲、南亚等国家播放。电台包括综合、经济、文化、青年、古兰经等16个全国性频道和32个语种的对外广播,1994年开始中文广播。该组织下属的今日波斯新闻网(parstoday.com)有26个语种的主页,其中包含中文。
报刊:伊朗全国发行的各种报刊达1700余种,大部分在德黑兰出版。主要波斯语报纸有《伊朗报》、《消息报》、《世界报》、《市民报》、《东方报》、《太阳报》等,英语报纸有《德黑兰时报》、《伊朗新闻报》。
网络媒体:伊朗主要的网络媒体有伊通社、伊朗日报、德黑兰时报、伊朗财经论坛报、塔斯尼姆通讯社等。
伊朗主流媒体对华态度总体友好,但对中国产品质量、从中方融资难等内容也存在一些负面报道。对中国疫情防控情况,伊朗主流媒体以正面报道为主,立场较为客观,没有因疫情而发布对中资企业不利或歧视性言论。在中国向伊朗提供大批抗疫医疗物资援助时,当地几乎所有主流媒体做了大量正面宣传。
当地时间2024年5月13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
纳赛尔·卡纳尼表示,伊朗已在其外交网络系统内启动驻巴勒斯坦“虚拟大使馆”。
治安
伊朗是
政教合一的国家,犯罪率相对较低,社会治安状况总体较好。当地居民可以合法拥有
猎枪。
外交
伊朗于1945年10月24日成为
联合国成员国,并参加联合国各附属委员会。此外,伊朗还加入
联合国全部15个专门机构,迄今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中共有16个在伊朗设立代表处。伊朗1958年加入国际原子能组织(
IAEA),1960年成为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创始成员国,1970年加入
伊斯兰会议组织(OIC),1964年加入
77国集团(G77),1984年正式加入
不结盟运动(NAM),1985年成为
经济合作组织(ECO)创始成员国,1997年加入
发展中八国集团,2002年加入亚洲互相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CICA),2004年成为亚洲合作对话组织(ACD)成员,2003年加入
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加入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
2005年6月,
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全票通过方式接纳伊朗为观察员。2005年7月,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期间,伊朗被吸纳为组织观察员国。自2008年起,伊朗一直申请成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
当地时间2024年1月31日,伊朗外交部副领事贝克达利表示,伊朗宣布对
沙特、
阿联酋、
卡塔尔、
巴林、
科威特等28个国家单方面免签。自2月4日起,该28个国家的公民以旅游为目的前往伊朗时无需签证,仅需购买机票即可前往。
外交政策
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不同文明进行对话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认为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各国有权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选择社会发展道路,反对
西方国家以民主、自由、人权等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或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国。认为
以色列是
中东地区局势紧张的主要根源,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解放被占领土而进行的正义斗争,反对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和谈,但不干扰和阻碍中东和平进程。主张
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应由沿岸各国通过谅解与合作来实现,反对外来干涉,反对外国驻军,愿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2023年7月新德里峰会期间,
上海合作组织正式给予伊朗成员国地位。2024年1月1日起,伊朗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
当地时间2024年1月31日,伊朗外交部副领事贝克达利表示,伊朗宣布对
沙特、
阿联酋、
卡塔尔、
巴林、
科威特等28个国家单方面免签。并且表示,自2月4日起,该28个国家的公民以旅游为目的前往伊朗时无需签证,仅需购买机票即可前往。
对外关系
与中国关系
中伊两国友好交往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班超的副使
甘英曾到过伊朗(
安息王朝),打通了从中国经伊朗通往
古罗马的交通线,即
丝绸之路。此后,两国往来连绵不断。1971年8月16日,中伊两国建交。2016年1月,
习近平主席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建立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据中国“史书”记载,
汉武帝时,
张骞派其副使访问
安息(即波斯),安息王令两万骑兵迎候,礼仪极为隆重。
东汉末年,安息王的太子、佛教高僧
安世高也曾来汉访问,并在中国待了多年。
在中国南北朝时代,波斯派使节到中国北魏王朝友好聘问达十多次。随着双方友好往来,汉文化传至西域,西域文化传来中国,中国、伊朗等国的“丝绸之路”也全面畅通,为两国的经济及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纪元。中国的丝绸、瓷器以及打井、炼铁、制漆、缫丝等工艺源源传入伊朗等西亚诸国,伊朗的物产如蚕豆、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也源源传入中国。
到了唐代,两国往来曾达到鼎盛时期。后来,波斯遭外来侵略,波斯王亲自到唐帝国访问并请援,
唐高宗封他为都督,遣将派兵护送他回国,但回国未成死于长安。其子尼列斯谋策复国未成,于唐中宗景龙年间返华也死于长安。当时,尼列斯率领数千波斯人,其中有些在唐朝当上了将军、外交官、天文学家、医学家和学者。
在战乱的宋朝,陆上的
“丝绸之路”几度中断。这时,造船业开始发达,罗盘针相继使用,许多波斯人经由海路来到中国广州、扬州和泉州等地经商,有的还在那里安家落户。这就是后人称之为的海上“陶瓷之路”。据记载,中国发行钞票的方法在元朝传到了波斯,后来,波斯钞票上的图案还保留了中国文字。当时,两国的史学家还合编史书“史集”。波斯等国的西域乐舞也盛行于长安。
在明代,
明成祖和中亚的
沙哈鲁王子曾先后互派300人和500人的大型代表团互访;郑和七次航海访问亚非各国时,其中3次访问了波斯湾的
忽鲁谟斯(即今
霍尔木兹)。当时,随同郑和访问的费信曾写纪行诗句描写当地的风俗及特产。1516年,波斯旅行家阿里·阿克巴尔撰写的《
中国纪行》一书,后来,成为中、伊友好交往的珍贵史料和重要见证。据考证,多年来,两国植物的传播和移植就达几十种。波斯的
拜火教和
摩尼教还曾在中国流行。
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稳步开展。2023年,中伊双边贸易额146.6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100.8亿美元,中方进口额45.8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中伊双边贸易额69.1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47.5亿美元,中方进口额21.6亿美元。2021年3月,中伊两国签署全面合作计划。2022年1月,中伊双方宣布启动全面合作计划落实工作。
两国人文交流密切。中伊双方在两国文化、科学和技术合作协定框架内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双方艺术团组多次互访和赴对方国家参加艺术活动。近年来,中伊双方合作在德黑兰举办多届“欢乐春节”系列活动,深受当地民众欢迎。
1971年8月16日,中国和伊朗正式建交。2015年9月28日,
习近平主席在纽约
联合国会见伊朗总统
鲁哈尼。
2021年3月27日,中国与伊朗签订《25年全面合作计划》,推动两国关系提质升级。
2022年10月20日新华社消息,在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伊朗伊斯兰联合党总书记
巴达姆齐安表示,中共二十大将为伊中双边关系新发展提供良好契机,为两个历史悠久的亚洲文明古国在各领域拓展合作带来更多机遇。
2023年3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王毅,沙特阿拉伯王国代表、国务大臣、内阁成员、国家安全顾问
穆萨伊德·本·穆罕默德·艾班,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代表、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
阿里·沙姆哈尼共同签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沙特阿拉伯王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三方联合声明》。
中伊双方合作在伊朗
德黑兰大学(2007年10月)和马赞德兰大学(2016年11月)建有2所
孔子学院,伊朗已有5所高校开设了中文专业。2021年是中伊两国建交50周年,双方举办了一系列文化庆祝活动,包括音乐会、汉学教育研讨会、历史文献展、联合发行纪念邮票等。
2024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圣彼得堡会见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艾哈迈迪安。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4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纽约联大期间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
与英国关系
2011年11月28日,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了议会前一天通过的要求降低与英国外交关系的议案。根据这项议案,伊朗外交部须在两周内将伊朗与英国的关系从大使级降至代办级。此外,该议案还要求伊朗政府降低两国经贸关系水平。11月30日,英国驱逐所有伊朗
外交官,关闭伊朗驻英使馆。此后,德、法、荷、意宣布召回各自驻伊朗大使。
与埃及关系
由于埃及在1979年为流亡国外的
巴列维国王提供政治庇护,伊朗遂宣布与
埃及断交。两国至今没有恢复全面外交关系,但两国在对方均设有利益代表处。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7日,埃及外长阿卜杜勒阿提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通电话,就中东地区局势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黎巴嫩和加沙地带的事态发展进行了讨论。双方一致认为,制止中东地区局势的升级极为重要。
与也门关系
2015年10月2日,
也门政府宣布从即日起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也门政府指责伊朗支持
胡塞武装组织企图颠覆也门政权,伊朗政府对此予以否认。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4日,伊朗外长阿拉格希同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萨拉姆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会谈。
与伊拉克关系
伊朗和伊拉克长期存在着边界、教派和民族争端。进入20世纪8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经国际上多方调解于1988年8月宣布接受停火。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6日,伊拉克外交部召回伊拉克驻伊朗大使
纳赛尔·穆赫森。
当地时间2024年9月11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开始其担任伊朗总统以来的首次出访。
与沙特关系
2016年1月,
沙特阿拉伯以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罪名处死一批囚犯,包括一名知名什叶派宗教人士,引发伊朗民众抗议并冲击沙特驻伊朗使领馆,两国自此断交。
2023年3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沙特阿拉伯王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
北京发布联合声明,宣布沙特阿拉伯王国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恢复外交关系。
2023年4月6日,时任伊朗外长
阿卜杜拉希扬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在北京会晤,讨论重开大使馆的步骤和其他双边问题并发表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指出:双方强调讨论扩大双边关系的方式以及启动两国安全合作协议和经济、贸易、投资领域合作总协议的重要性。双方同意在约定时间内重新开放外交使团,着手采取必要措施开放两国驻利雅得和德黑兰大使馆以及驻吉达和马什哈德总领事馆。此外,伊沙两国将继续在技术代表团之间开展必要协调,以研究扩大两国合作的方式,包括恢复官方代表团、私营部门互访及航班,为两国相互签发签证提供便利。
2023年9月,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派遣了各自的大使互相驻扎在对方的国家,正式结束了两国长达七年的外交破裂。沙特阿拉伯的新大使 Al-Enezi 和伊朗的新大使 Alireza Enayati 同时抵达了沙特阿拉伯的首都
利雅得。双方在同一时间采取了行动,以表明他们的外交关系正式恢复。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4日,沙特驻伊朗大使阿卜杜拉·安齐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向时任伊朗总统
莱希递交了国书。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0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通话。
与摩洛哥关系
摩洛哥曾于2009年断绝与伊朗的外交关系。2017年1月,摩洛哥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2018年5月1日,摩洛哥外交与国际合作大臣布里达宣布,摩洛哥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
与科威特关系
2022年8月,科威特时隔6年重新派驻大使到任伊朗,两国关系被提升至大使级。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2日,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在科威特城与科威特外交大臣叶海亚举行会谈。会谈中,伊朗外长和科威特外交大臣讨论了两国之间的地区发展和双边关系等问题。
与乌克兰关系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3日,乌克兰以伊朗决定为俄罗斯提供无人机为由,宣布将降低与伊朗的外交关系级别,撤销伊朗驻乌大使证件,并大幅减少伊朗驻乌克兰大使馆的外交人员数量。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4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纳赛尔·卡纳尼回应称,伊朗对乌克兰决定降级两国外交关系表示遗憾,乌政府的这一决定是基于未经证实的报道,伊朗“将做出适当回应”。
与马尔代夫关系
伊朗和马尔代夫于1975年建立外交关系。2016年5月17日深夜,马尔代夫发表声明称,马尔代夫认为伊朗在中东地区推行的政策“有损于地区和平与安全,甚至在许多方面影响到马尔代夫的稳定、和平与安全”,因此决定与其断绝外交关系。
2023年3月10日,马尔代夫政府宣布,鉴于
沙特在七年后与伊朗和解,它决定恢复与伊朗的外交关系。当地时间9月23日,伊朗外交部发布伊朗与马尔代夫共和国的一份联合声明,声明强调伊朗与马尔代夫两国恢复外交关系的决定符合两国利益。
与金砖国家的关系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4日上午,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上,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宣布,金砖国家决定邀请
阿根廷、
埃及、
埃塞俄比亚、伊朗、
沙特、
阿联酋六国,自2024年1月1日起成为金砖合作机制的正式成员。
与苏丹关系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9日,伊朗外交部发表一份伊朗和苏丹的联合声明。声明表示,在伊朗和苏丹高级官员的会晤和接触后,双方决定恢复外交关系,以服务两国共同利益。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1日,伊朗驻苏丹大使哈桑·侯赛尼在苏丹东部港口城市苏丹港向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尔汗递交国书。
与巴基斯坦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7日,巴基斯坦外交部表示,决定召回该国驻伊朗大使。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7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信息部长阿恰克扎伊表示,巴基斯坦已无限期关闭与伊朗所有的边境口岸。
2024年1月19日,巴基斯坦宣布,将全面恢复与伊朗的外交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1日,伊朗驻苏丹大使哈桑·侯赛尼在苏丹东部港口城市苏丹港向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尔汗递交国书。同一天,布尔汗还会见了即将赴任的苏丹驻伊朗大使阿卜杜勒阿齐兹·萨利赫。这是两国自2016年以来首次互派大使。苏丹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苏伊两国关系迈入新阶段的开始。
与欧盟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4月22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博雷利在当天举行的欧盟外长会后对外表示,欧盟成员国外长达成协议,决定扩大对伊朗在无人机等领域的制裁。
当地时间2024年7月15日,
欧盟理事会发表声明称,决定延长对伊朗的制裁至2025年7月27日。
与美国关系
2024年6月3日,正在黎巴嫩访问的伊朗代理外长
阿里·巴盖里在贝鲁特证实,伊朗正与美国在
阿曼举行“低调”谈判。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7日,
美国国务院发布声明,宣布对参与伊朗石油和石化贸易的实体和船只进行制裁。
与巴林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6月7日,伊朗新闻机构援引总统顾问穆罕默德·贾姆希迪的话称,巴林已通过俄罗斯转达了希望与伊朗建立外交关系的请求。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3日,伊朗和巴林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就恢复两国政治关系启动谈判。
与瑞典关系
2024年6月15日, 在
阿曼斡旋下,瑞典释放伊朗前官员
哈米德·努里,作为交换,伊朗同一天释放两名在押瑞典人员。
与俄罗斯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3日,根据俄罗斯外交部发布的消息,俄罗斯和伊朗已敲定有关全面合作的条约,相关条约的签字仪式将于近期举行。
2024年9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了俄外交部提交的同伊朗签署关于建立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建议。
当地时间2024年9月30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1日,伊朗中央银行(CBI)称,伊朗和俄罗斯的银行网络已正式连接,用户可以在俄罗斯境内的ATM机上使用伊朗银行卡,以卢布方式接收资金。
与以色列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8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发表声明,强烈警告以色列不要以“迈吉达尔沙姆斯事件”为借口,对黎巴嫩进行新的冒险行动。
2024年8月1日,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美国《纽约时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下令对以色列发动直接打击,以回应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遇袭身亡。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5日,伊朗媒体报道称,伊朗一家法院当天判处3人死刑,罪名是为以色列从事间谍活动,以及参与2020年暗杀伊朗高级核物理学家法赫里扎德的行动。
与冈比亚关系
2010年11月,冈比亚发表声明,宣布同伊朗断绝一切外交关系,并要求在冈比亚的伊朗政府工作人员在48小时内离开该国。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9日,伊朗外交部发布伊朗和冈比亚关于正式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两国政府同意在相互尊重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并同意扩大政治、外交、经贸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与巴勒斯坦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7月31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就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遭袭身亡一事发表声明。卡纳尼称,哈尼亚的遇害将加强伊朗与巴勒斯坦以及抵抗力量之间牢不可破的关系。
与卡塔尔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8月2日,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在多哈与伊朗副总统穆罕默德-礼萨·阿里夫举行会谈,重点就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遇袭身亡事件和当前地区局势进行了讨论。
当地时间2024年8月26日,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访问伊朗,同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伊朗外长阿拉格希举行会晤。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6日,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与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通电话,重点就地区局势进行了讨论。
与新西兰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新西兰副总理兼外长温斯顿·彼得斯表示:“新西兰政府敦促新西兰公民,趁尚有选择余地,应尽快撤离黎巴嫩和伊朗。”他同时表示,建议在以色列的新西兰公民考虑是否需要留在以色列。
与法国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法国外交部表示,由于中东地区军事冲突升级的风险增加,并考虑到伊朗领空和机场存在关闭的风险,建议居住在伊朗的法国公民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暂时离开伊朗。
与白俄罗斯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8月7日,伊朗陆军总司令穆萨维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会见了到访的白俄罗斯空军司令卢基扬诺维奇。
旅游
主要景点
伊朗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历史遗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据伊朗媒体报道,除大量自然景观外,伊朗有数万处历史、文化景观,登记在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多达四千多个。截至目前,伊朗共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24项,位列世界第十位。
德黑兰、
伊斯法罕、
设拉子、
亚兹德、
克尔曼、
马什哈德是伊朗主要旅游地区。
世界遗产
截至2012年,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