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能力是指企业家解决各种问题的本领是企业家素质的外在表现。包括:经营管理能力、
决策能力、创新能力、识人用人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等。
研究
国外学者早在18世纪就开始了对企业家能力的研究,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家能力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理查德·坎蒂隆从冒险精神方面指出企业家应该具备投机能力;萨伊(1804)从协调组织关系角度重点强调企业家的组织协调能力;马歇尔(1843)从组织角度研究企业家能力,指出企业家能力应该是“利用资本的经营能力”;奈特(1921)从风险角度研究企业家能力,认为企业家首要功能是在不确定性风险情况下“决定干什么和如何去干”,即承担不确定性,实质是要求企业家具有对经济收入的保证能力;熊彼特(1934)从破除旧均衡角度,提出并着重考察了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柯兹纳(1937)从发挥市场修正不均衡角度分析企业家的能力;科斯(1993)从组织管理和生产经营角度研究,认为企业家应该具有市场需求预测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舒尔茨(1973)将企业家能力归类,提出企业家能力核心是处理不均衡的能力;卡森(1891)从企业研究的一般框架出发,认为企业家能力的核心是判断性
决策能力,并指出判断性决策,是指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只依据所拥有的信息做出的决策。
可见,不同的专家从各自的领域对企业家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而且众说纷纭,难以统一。这既表明了不同专家学者对企业家能力研究的重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不同学者对企业家能力理解上的差异。
内涵分析
为了科学地把握企业家能力的内涵,研究者统计发现,47篇论文共提到企业家不同的80种能力。对企业家所需能力,由于角度、经验等的差异,国内专家学者难以形成一致性的意见。
1.我国学者最强调的几种企业家能力
对论文中所提到的企业家能力的频数统计发现最多的是创新、决策、预见判断、应变等能力。其中,创新能力出现的频次是31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创造能力是企业家能力的核心”。这与舒尔茨“企业家就是创业家”的观点较为吻合。
从出现频率最高的前几种能力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企业家能力的强调内容有明显的时代特点,要求企业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科学判断、决策、创新、投资经营等能力。
2.企业家能力的类型分析
对47篇论文涉及的80种能力进行合并归纳统计,可概括为七种能力类型:
(1)创新能力;
(2)决策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计划、分析、策划、决策、
战略管理能力;
(3)组织指挥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控制、指挥领导、投资经营、营销能力;
(4)沟通协调能力,主要包括协调、谈判、竞争合作、人际交往、信息沟通能力;
(5)人事管理能力,主要包括用人、激励、评价、关心爱护下级能力;
(6)专业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7)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记忆、适应、表达、预见、学习、自控、心理承受、想象、洞察、判断、自信、问题解决、实干等能力。
进一步分析发现,文献中对企业家的基本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强调企业家应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能够很好地捕捉外部信息、进行科学加工与处理;而且学者们也较为强调企业家的非智力方面的能力要素。
分析结论:
其一,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是从事企业家能力研究的主要力量,企业家能力研究的多数成果都是由他们完成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公务人员的研究成果所占比重很小。
其二,关于企业家能力的定性研究比例远远高于定量研究比例,定量研究成为一种趋势正逐步为研究者所重视。
其三,自1998年以来,企业家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成果数量逐年增多。
其四,有关杂志和学者对企业家能力研究重视不够,较少将之作为重点问题进行研究。
其五,我国学者对企业家所应具备的能力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差异,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但是多数学者认为企业家能力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和预见能力等内容。
贡献
企业家能力对企业成长的贡献
(一)企业家能力对组织能力的贡献
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拥有了独特的资源和
组织能力(Penrose,1959;Wernerfelt,1984; Jay B. Barney,1991)。但组织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就当前而言,这一问题并没有得以解决(Holbrook et al. 2000),主要存在四种不同的观点,即自发观、规划观、外生环境决定观、综合观,但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组织进化理论所倡导的观点,他们主要是认为,企业能力的演变过程是由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的个体特征,比如战略抱负、组织承诺、
价值观和信仰、对世界的认知、愿景和背景、经验与专业化知识水平等所决定的(Winter,2000;Holbrook et al. 2000;Raff,2000;Tripsas and Gavetti,2000)。
企业家的综合经营能力是组织能力的源泉,因为培育组织能力所需的各种资源与企业家关系网络的广度和深度存在必然的关系(Park and Luo,2001等);企业家对内的管理能力,即培育管理团队、设置
组织机构、建立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企业制度(如企业文化的培育)等活动则同时影响到组织的成本控制、质量优势、柔性优势和技术创新等各个方面,是组织效率的主要源泉(Chandler and Hanks,1994);战略定位能力则反映了企业家有机地协调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它直接地影响到企业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成长方向和成长空间。
(二)企业家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
企业绩效是多种因素,包括上述经济结构因素、企业家背景因素,以及其他不可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我们认为企业家的各种经营行为与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在测算企业家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时,我们考虑了以下三个原则以确保测量的客观性、有效性和可信性:(1)为了控制由于时序所产生的企业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不一致性问题,我们对业绩采取平均测度法;(2)采取多指标测量;(3)考虑到组织能力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