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序融资理论亦译“
啄食顺序理论”。关于公司
资本结构的理论。1984年,美国
金融学家迈尔斯与
智利学者迈勒夫提出。以
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并考虑
交易成本的存在。认为,公司为新项目融资时,将优先考虑使用内部的盈余,其次采用
债券融资,最后才考虑
股权融资。即遵循
内部融资、外部债权融资、外部股权融资的顺序。在
MM理论的
信息对称与不存在
破产成本的前提假设条件下,认为,当存在公司外部投资者与内部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时,由于投资者不了解公司的实际类型和经营前景,只能按照对公司价值的期望来支付公司价值,因此如果公司采用外部
融资方式,会引起公司价值的下降,所以公司
增发股票是一个坏消息。如果公司具有内部盈余,公司应当首先选择内部融资的方式。当公司必须依靠
外部资金时,如果可以发行与非
对称信息无关的债券,则公司的价值不会降低,因此债券融资比股权融资优先。
基本定义
迈尔斯和马吉洛夫的研究表明,当
股票价格高估时,企业管理者会利用其
内部信息发行新股。投资者会意识到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当企业宣布发行股票时,投资者会调低对现有股票和新发股票的估价,导致股票价格下降、企业
市场价值降低。
内源融资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
现金流,它等于
净利润加上折旧减去
股利。由于内源融资不需要与投资者签订契约,也无需支付各种费用,所受限制少,因而是首选的
融资方式,其次是低风险债券,其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可以忽略,再次是
高风险债券,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发行股票。
假设
1984年,Myers和Majluf在其名篇“企业知道投资者所不知道信息时的融资和
投资决策中,根据
信号传递的原理推出了他们的优序融资假说。其假设条件是:除信息不对称外,
金融市场是完全的。
假设公司宣布发行股票。如果这一信息说明了公司有正
净现金流的
投资项目,对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如果这一信息说明公司管理者认为其资产价值被高估,对投资人就是一个坏消息。如果股票以很低的价格发行,价值会由原有股东向新股东转移;如果新
股票价值被高估,价值以反方向转移。Myers和Mailuf假设公司
管理者代表老股东的利益,不愿意以低价发行新股而将老股东的利益向新股东转移,而一些价值被低估的好公司则宁可错过有
净现值的
投资机会也不愿意发行股票。这是说
股票发行公告会立即引起股票价格的下跌。
优序融资理论的主要结论是:
(1)公司偏好于
内部融资(假设信息不对称只是在AE部融资中有关);
(2)股息具有“粘性”,所以公司会避免股息的突然变化,一般不用减少股息来为
资本支出融资。换句话说,公司净现金流的变化一般体现了
外部融资的变化;
(3)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公司将首先发行最安全的证券,也就是说,先债务后权益。如果公司内部产生的现金流超过其
投资需求,多余现金将用于偿还债务而不是回购股票。随着
外部融资需求的增加,公司的
融资工具选择顺序将是:从安全的债务到有风险的债务,比如从有抵押的
高级债务到
可转换债券或
优先股,
股权融资是最后的选择;
(4)因此,每个公司的
债务率反映了公司对外部融资的累计需求。
理论区别
条件和生成原因
权衡理论考虑税收、
财务困境成本、
代理成本如何影响企业的
融资决策,而假定信息是完全的,讨论的核心是举债的利弊及其如何达到均衡。而优序融资理论则认为,不对称信息和
融资成本超过了权衡理论中举债的税收和代理方面对
资本结构的影响。由于前提的不同,两者对企业的融资决策虽然可能会有相同的建议,却有不同的原因解释。
权衡理论认为
最佳资本结构取决于债务的
边际成本等于
边际收益时的水平,债务的成本收益会驱使低负债企业提高杠杆比例、高负债企业降低杠杆比例,因此企业存在一个理想的财务杠杆比例目标和回复到该目标的趋势。在权衡理论中,
企业负债比例的变化是对举债利弊进行权衡的结果,因此,在一定的投资机会下,
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有更高的杠杆比例。优序融资理论则认为,企业融资决策的依据是一边倒的,即尽量使用低成本的
融资方式,不存在一个理想的杠杆比例目标。因此,当
企业投资超过
留存利润时,企业负债相应增加,反之则减少,企业负债比例的变化是
净现金流变化的结果。在优序融资理论中,企业在经营好的时候要储备现金或举借少量债务,以避免将来投资时采用昂贵的外部融资方式,因此,在一定的投资机会下,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反而有更低的杠杆比例,高的
利润留存和低的负债比例是拥有高
融资能力的表现。
性质和作用
权衡理论认为,发放股利和举借债务可以互相替代,其效果都能减少自有
现金流量,从而降低权益的
代理成本。优序融资理论则认为,由于某些原因,
股利发放是稳定的,企业现金流的变化主要靠债务的收缩来解决。
在权衡理论中,负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税收和
委托代理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上,因而各种负债内部种类之间并无大的区别。在优序融资理论中,在负债内部,低风险债务(如抵押贷款或债券)较之
高风险债务(如
信用债券)更能传递积极信息,能够降低
融资成本,因而得到优先考虑,成为仅次于
内源融资的方式。
优序融资理论和权衡理论的联系
1.两者都以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考察不同
融资方式对市场价值的影响。两者都是放宽MM理论理想假设条件向现实的逼近,而且两者的前提条件相互补充,共同涵盖了影响
企业资本结构的众多重要因素,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优序融资理论中,很明显,债务融资优先于权益融资得到考虑。在
权衡理论中,则是先考虑债务融资各种优势带来的收益,再考虑债务融资受限制情况带来的成本,从而认为需考虑两者之间的
综合平衡,其着眼点也是优先考虑债务融资,直至用尽债务融资的好处才考虑使用权益融资。此外,两者都是对成本进行“权衡”的理论,只不过优序融资理论“权衡”比较的是
内源融资、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三者之间的成本,而权衡理论“权衡”比较的是作为
融资方式之一的债务的边际成本和收益。
3.两者都未能得出合理资本结构的准确公式
但无疑都表明,现实中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有关,其合理与否会影响到企业的
治理结构和股东、债权人、管理者等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虽然动机有所不同,但两者在股利政策上的
决策原则基本一致。两者都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盈利多的企业会有更高的
股利支付率,有更多投资机会的企业会有更低的股利支付率,
经营风险大、未来盈利和现金流不稳定的企业会有更低的股利支付率和
杠杆比例。在199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公司提议增加其
财务杠杆时,当日其股票价格大幅上扬;反之,当公司提议降低财务杠杆时,当日其股票价格大幅下跌。这与
权衡理论认为财务杠杆的增减会影响
税收优惠的增减,从而导致股票价格相应涨跌的预测一致。另一方面,该项研究也可看成是优序融资理论的证明。这是因为,财务杠杆比例的提高可以看成企业未来具有高现金流和高盈利的信号。根据有关资料,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
发达国家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共同趋势是内部资金的比率明显上升,
外部资金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在
外部融资中,
银行融资的比重有所下降,
债务融资比重上升,而
股票融资呈下降趋势,甚至出现股票融资为负(
股票回购大于发行)的情况,这些成为优序融资理论现实解释能力的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