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四译馆
中国明、清时期朝廷专门翻译边疆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
会同馆、四夷馆、四译馆、会同四译馆是中国明、清时期朝廷专门翻译边疆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在对外交涉的过程中为了言语上沟通的方便,特别编纂了多部《华夷译语》辞书。
简介
中国史上各朝各代的朝廷都有着长期对外交涉的传统,在与来华朝贡的使者交涉的过程中以及往来书信的读写过程中,有必要培训精通外文和汉文的翻译人才,兼用于接待来华使者并负责安排其在华的伙食住宿等问题。
发展历史
历史起源
明代南京的国子监,是明朝初年全国的最高学府,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设立的。国子监除了本国的学生外,还有高丽(朝鲜半岛)、日本、琉球(冲绳群岛)和暹罗(泰国)等地留学生。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后,迁都北京,把全部学生也带了去京,在北京另建了一座国子监,南京的国子监便渐衰弱。明成祖虽把南京的国子监迁往北京,却在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下令在南京开办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所外国语学校——四夷馆。
据《明史·职官三》卷记载:“提督四夷馆少卿一人(正四品)掌译书之事。自永乐五年,外国朝贡,特设蒙古﹑女直(女真)﹑西番(西藏)﹑西天(印度)﹑回回﹑百夷(傣族)﹑高昌(维吾尔)﹑缅甸八馆置译字生、通事,通译语言文字,正德中,增设八百馆。万历中,又增设暹罗(泰国)。”
用途
明朝为培养外交翻译人员,设立四夷馆,专门负责四夷往来文书的翻译,并在此教习诸蕃语言文字。四夷馆鞑靼馆是教习蒙古语言文字,培养与北元、女真各部交涉事务中的翻译人材。
关于四夷馆,西方学者伯希和、威立德;日本学者本田实信;我国学者和希格等均认为是“翻译处”或“翻译局”。“四夷馆是一所学习、研究亚洲诸民族语言文化的学校和研究所,其中的汉字“馆”的含义为学校,所以‘四夷馆’是明代或清朝翰林院的‘亚洲研究院’”。“四夷馆”是主管翻译事务、兼培养“习译”人材的“译学”机构。四夷馆置译字生,教习亚洲诸民族语言文字,是为了培养了解诸夷历史地理、夷情的翻译人材。其目的主要是要储备翻译人材,应急之用。
设立与演变
明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国家间朝贡、贸易往来,需要大量的翻译人员。为了培养翻译人材,明朝专门设置了四夷馆。四夷馆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为培养翻译人材而官方设立的专门机构。主要负责翻译朝贡国家往来文书,并教习周边民族、国家的语言文字。
四夷馆在永乐五年初设时,分为八馆,后增设两馆,计为十馆。对此《大明会典》记载:“凡四方番夷翻译文字,永乐五年设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选国子监生习译。…正德六年增设八百馆;万历七年增设暹罗馆”。这一史料,清楚地记载了设置四夷馆的年代及增设各馆情况。
四夷馆设置之初属翰林院。《明史》职官志记载“遂改隶太常”。关于这一问题,日本学者神田喜一郎依据《大明会典》“弘治七年始增设太常寺卿、少卿各一员为提督”的记载,认为“弘治七年开始增设太常寺卿、少卿各一员为提督四夷馆是事实。四夷馆改属太常寺是决不可能的问题,应该是《明史》职官志之误”。笔者赞同这一观点。
清代继续明朝传统,改“四夷馆”为“四译馆”。《清史稿》记载:“顺治元年,会同四译分设二馆.会同馆隶礼部,以主客司主事满、汉各一人提督之。四译馆隶翰林院,以太常寺汉少卿一人提督之。乾隆十三年,省四译馆入礼部,更名会同四译馆,改八馆为二,曰西域,曰百夷,以礼部郎中兼鸿胪寺少卿衔一人摄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07 10:05
目录
概述
简介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